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花木兰》北美网播 谁是最大赢家?
首页> 文娱频道> 要闻 > 正文

《花木兰》北美网播 谁是最大赢家?

来源:北京青年报2020-08-10 10:29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电影《花木兰》也加入了流媒体与传统院线的争夺中:近日,迪士尼向外界宣布,刘亦菲、巩俐、李连杰等主演的电影《花木兰》将于9月4日在北美等地区的流媒体服务平台Disney+上正式播出,售价为29.99美元。此消息一出,影院和影迷都颇为失望,但迪士尼还是非常自信地觉得这种放映方式是“最佳选择”。

  上映时间一波三折

  迪士尼真人版的《花木兰》投资为2亿美元,自筹拍以来一直话题不断,其对于经典动画版本的剧情改动,以及东西方的文化差异都能让影迷们反复探讨。虽然意见各有不同,但影迷们的心情非常一致,希望早日到影院中观看到该片。无奈的是,《花木兰》受到了疫情的冲击,档期一改再改——电影原定于今年3月27日上映,之后被迫推迟,宣布将于8月21日上映,之后又推迟至9月4日上映,上映时间可谓一波三折。

  最终,迪士尼方面担心北美疫情难以控制,无法确定大型影院是否能顺利重新营业,近日又宣布该片于9月4日在美国、加拿大、新西兰、澳大利亚以及部分西欧国家上线Disney+,订阅用户需额外花费29.99美元的租赁价格观看。而中国内地等没有Disney+的市场将在院线发行,具体时间尚未确定。有业内人士预测,中国上映时间将与北美同步。

  影院影迷都不满意

  此消息一出,影院愤怒了,网上出现了法国的影院经理和北美院线人士怒砸《花木兰》海报、宣传品的视频。对比今年初徐峥的《囧妈》在网络上放映后引发院线的集体抵制,可以看出,全世界的影院经理对此都是一个心情——很痛,影院前期的宣传成本有去无回,后期的收益完全与自己无关,成为了一个无用的弃子,难怪视频中的影院人士对于海报连撕带扯。

  然而,此时的影迷心里也不好过,平时在北美花10美元就能看场电影,《花木兰》在线上则需要29.99美元,就算是Disney+的会员也得另外交钱,而非会员则还要单独再支付6.99美元的订阅费。这样算下来,看一部《花木兰》合计需要支付36.98美元,这价格也太高了。

  大片网播早有先例

  面对院线和影迷的不满,迪士尼却很镇定。毕竟,Disney+的流媒体平台订阅用户已超过6000万,迪士尼自己是进可攻、退可守。迪士尼预测大约有700万人次会付费看《花木兰》,这足以让《花木兰》在线上放映达到收支平衡,而且还能进一步提高Disney+的价值和吸引力。

  如果说前几年的好莱坞还是流媒体新贵奈飞凭借一己之力勇斗传统院线,现在的流媒体与院线之争则因疫情而矛盾大面积爆发。在今年6月的时候,环球影业与北美院线AMC也闹翻了,起因是今年4月10日,环球影业选择用视频点播的形式发行了《魔发精灵2》,而不是等待疫情结束后重新在影院上映。该片在北美上映的前三周获得了1亿美元的视频点播收入,成功地收回了成本。环球影业笑得开心,而AMC则一怒之下宣布不再放映环球影业的影片。

  此次《花木兰》在网上放映,也受到了《魔发精灵2》成功的鼓舞。这让在疫情中损失本来就很大的院线感觉到扎心,院线们不仅要扛着负债挣扎着活下去,而且还担心自己会被时代所抛弃。

  流媒体平台被看好

  好莱坞传统影业早已经看到了流媒体的前景可期。2019年,好莱坞的五大公司都纷纷布局,推出了自身的流媒体服务,迪士尼推出了Hulu、Disney+、ESPN+矩阵;华纳传媒于2019年7月正式推出自己的流媒体平台HBO MAX;环球影业则宣布开启流媒体服务平台——孔雀。疫情期间,好莱坞电影公司的流媒体平台正好可以在这个新赛道上接受一次试车,《魔发精灵2》跑得酣畅,可谓是环球影业融合传统与线上平台的一个不错的成果。除了《魔发精灵2》,华纳兄弟公司的动画片《史酷比狗》以及迪士尼的《阿特米斯的奇幻历险》、真人电影《海绵宝宝:营救大冒险》也都取消了影院上映,直接通过视频点播的方式播出。

  好莱坞的格局正在发生改变,院线正在变得被动,当它发现自己是可以被替代的时候,那种无力感让它倍受打击。此时,迪士尼的安慰并不起太大作用。迪士尼表示,《花木兰》选择线上放映并非公司战略调整,公司仍然会致力于推动院线体验,之所以决定直接在Disney+上映,主要是太多的不确定因素造成。

  然而,谁都知道,随着社会的变迁和互联网的发展,传统影院势必会被分走一部分奶酪,只是疫情把这个残酷的现实突然摆到了眼前。未来,线上与线下之间的利益之争还会继续下去,《花木兰》只是这场战役的一部分。

  文/本报记者 肖扬 统筹/刘江华

[ 责编:张静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大唐盛礼迎宾 中外嘉宾感受西安文化

  • 第135届广交会开幕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作为一种新兴的林业信息化科技创新手段,智慧林业需要加强顶层设计,统筹指导与管理。回顾智慧林业的发展历程,我们不难发现,智能化革新已经成为现代林业发展的重要标志。
2024-04-16 10:15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科技创新能够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同时强调“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从内涵及本质要求来看,新质生产力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
2024-04-16 10:14
在15日举行的2024春季核能可持续发展国际论坛上,中国核能行业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张廷克介绍,截至目前,我国商运核电机组共55台,总装机容量5703万千瓦,仅次于美国、法国,位居全球第三;在建及已核准核电机组38台,总装机容量4480万千瓦。
2024-04-16 09:50
最近几年,每隔一段时间,在北京大学生物医学前沿创新中心从事博士后研究的张冲就会发一个朋友圈。出于对新发现的严谨,团队决定与突变印记领域资深学者、杜克-新加坡国立大学医学院教授Steven G. Rozen联系,进一步扩大合作。
2024-04-16 09:50
这是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首艘大洋钻探船“梦想”号。我国深海探测将以“梦想”号为重要平台,构建深海地质地球物理探测和钻探技术装备体系,为人类认识、保护、开发海洋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2024-04-16 09:47
创造一个超大深冷“冰箱”,提供20K(开尔文,20K即零下253摄氏度)以下甚至2K(零下271摄氏度)的超低温环境,并保证百瓦级到万瓦级连续稳定工作——大型低温制冷装备凭借这一能力,被称作“超级低温工厂”。
2024-04-15 14:25
本工作中,研究团队在前期光热电探测器相关工作的基础上,在具有长波红外吸收能力的柔性聚酰亚胺衬底上构建了碲基热电异质结薄膜,制备出可集成、柔性、可穿戴长波红外光热电探测器。
2024-04-15 09:31
4月13日至14日,第十三届“吴文俊人工智能科学技术奖”颁奖典礼暨2023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年会在苏州举行,展示了我国人工智能的发展前沿。
2024-04-15 10:23
中国工程院院士、鹏城实验室主任高文凭借在图像处理、模式识别、多媒体、虚拟现实、计算机视觉、大规模人工智能系统等领域的贡献,荣获吴文俊人工智能最高成就奖。
2024-04-15 09:25
不只是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上海光源、高能同步辐射光源等大科学装置的运转也离不开大型低温制冷装备。
2024-04-15 09:24
随着石岛湾高温气冷堆核电站示范工程建成并投入商运,我国高温气冷堆产业链已初步形成,具备产业化推广条件。
2024-04-15 09:23
4月13日至14日,第十三届“吴文俊人工智能科学技术奖”颁奖典礼暨2023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年会在苏州举行,展示了我国人工智能的发展前沿。
2024-04-15 02:25
4月12日,由该院自主研制的130吨级可重复使用液氧煤油发动机圆满完成两次起动地面点火试验。至此,这台发动机已完成15次重复试验和30次点火起动,累计试验时长突破3900秒,重复试验次数突破我国液体火箭主发动机试验次数纪录,为后续可重复使用运载火箭首飞奠定基础。
2024-04-15 02:05
目前发现的最早实物是战国中晚期的楚简,其后的秦汉魏晋简牍均有大量出土。1993年出土于湖北荆门的郭店楚简被誉为“改写中国思想史的典籍”,它的问世曾在国内外掀起了一股郭店楚简的研究热潮。
2024-04-12 10:36
冯养坚说,为了让新款手电筒的照明性能达到最优,他们专门组建了产品研发小组,专攻电路结构设计中的难点,“不做到最好誓不罢休”。
2024-04-12 07:14
红火蚁,原分布于南美洲巴拉那河流域,是全球公认的百种最具危险入侵物种之一。
2024-04-12 07:06
很多人都知道,广东深圳是创新之城。然而,很多人不知道的是,深圳还有一块金字招牌——我国首个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的“设计之都”。
2024-04-12 04:35
3月11日,大连石墨谷碳材料产业新城项目开工活动在辽宁省大连市金普新区松木岛化工产业开发区举行,奏响金普新区的“春日奋进曲”;3月28日,金普新区举办一季度招商项目集中签约仪式,
2024-04-12 04:35
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陈建徽教授团队联合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海南大学的研究人员成功构建了中国湖泊营养水平历史数据集,时间跨度为1850年至今,由此揭示了我国湖泊营养演变历史,
2024-04-12 04:35
新质生产力这一概念,既遵循生产力发展的一般规律,又契合我国新发展阶段的新特征和新要求,不仅意味着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升级,更体现了未来我国产业发展的方向和经济发展的新动能,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与当代中国发展实践相结合的时代特征。
2024-04-12 04:3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