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天官赐福”动画第一季收官 国风IP以新意传承传统文化
首页> 文娱频道> 影视电视资讯 > 正文

“天官赐福”动画第一季收官 国风IP以新意传承传统文化

来源:北青网娱乐2021-01-04 15:33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由哔哩哔哩和绘梦动画出品,改编自晋江文学城作家墨香铜臭同名小说的动画《天官赐福》第一季于上周六正式迎来会员收官。作为2020年国产动画的重磅之作,动画《天官赐福》在播出全程口碑热度双高,独具韵味的“新国风”创作风格深受好评,跌宕起伏的剧情更是引得不少路人粉“入坑”。作品对国风雅韵的创新表达、对传统工艺的独特传承,以及对主流价值观的正向传递,引发行业内外的普遍关注,获得《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权威媒体的肯定,体现出中国传统文化在当下的强大生命力。

  谢怜传统节日宣推官

  口碑热度循环加持 收官期持续吸睛霸屏

  动画《天官赐福》主要讲述了仙乐国太子谢怜多次飞升被贬,在凡间历练,并结识了诡王花城以及仙界众多神官的故事。剧情环环相扣、伏脉千里,自从10月31日播出起,在观众中掀起追番狂潮。截止目前,《天官赐福》在B站播放量达2.6亿,追番人数突破630万,连续多周“霸榜”哔哩哔哩站内热搜,并斩获37次微博热搜,热度爆棚。在开播当天斩获豆瓣最高9.2的高阶位评分,更以上线23天破亿的播放量成为B站国创区最快破亿的动画,多次在国创排行榜上夺魁,口碑与热度“断层式”领先。《天官赐福》播出期间,在海外社交媒体上揽获热搜30余次,在美国、俄罗斯、德国、巴西、泰国等国均收获广泛人气,来自海内外的双重良好口碑加持,让观众对于国创动画的未来发展有了更强的信心。

  在第一季的动画内容中,观众得见“太子悦神”大气磅礴的名场面,漫天花瓣下,上元祭天游唯美绚烂;菩荠观前,谢怜、花城在牛车上漫谈,气氛静谧,美景层叠;与君山中,若邪出手的一瞬间灵蝶飞舞,氛围渲染极尽华丽。凭借精美且富有冲击力的画面表现力,创新且极具颠覆性的人物角色设置,《天官赐福》出色口碑持续发酵,跃入更多观众与从业者的视野。

  流畅精彩的故事加上业界顶尖的制作水平,造就了如今的上佳口碑,不管是原著书粉还是动画受众纷纷表示:“画面和书里的内容适配度太高了,一切等待都值得!”“这顶级配音阵容,是国内cv天花板没错了吧……大大们的声音既有爆发力又够细腻!”“高能剧情对路人来说也足够具有吸引力!向朋友们一安利一个准儿!”这种口碑与热度良性循环、彼此促进的进程,成为《天官赐福》动画强势“出圈”的关键所在。

  站内数据图

  线上线下有机联动 传承传统文化获点赞

  从故事内核到视觉风格,《天官赐福》充满了东方国风文化的精髓,动画中所包含的服饰、纸伞、刺绣等大量生动唯美的传统文化元素,引发海内外观众的浓厚兴趣。

  为了突破“次元壁”,在更多维度上实现与观众共情,《天官赐福》动画还举办了众多独有深意的正能量活动:“天官赐福‘福’笔生花手写大赛”引导大众亲身感受文字背后蕴藏的中华传统文化的深沉美感;“天官赐福多城文物守护行动”,使年轻一代能够切身走进博物馆,从有形的文物身上,更加直观地感受到亘古贯今的无形的文化魅力;“天官赐福·国风驿站”让观众在线下体会到传统节日的风雅和趣味;与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的联袂互动,令观众惊叹于我国传统文化所迸发出的无限美感和在当下无比鲜活的生命力;动画插曲《一花一剑》民乐合奏在“中国华服日·溯梦金陵”活动上惊艳亮相,更收获共青团中央官微点赞支持。动画《天官赐福》对国风文化的独特表达,获得了众多主流媒体的关注与肯定。

  人物品质深刻延展 精彩特别篇即将相逢

  作为超人气动画,《天官赐福》不仅为观众呈现一场视觉盛宴,更承担起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责任,用精良的画面和情节呈现正向、有寓意的故事,满足观众在感官、审美和价值观等多层面上的期望,引导更多年轻观众从多个方面加强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和认同。

  谢怜与花城/三郎两个人物作为整部作品的牵引点,少年的纯真与赤子之心可敬亦可信,成为整部作品真情实感触达人心的关键所在。谢怜三次飞升被贬,却始终坚守本心,践行着拯救苍生的梦想;花城出身寒微,饱尝人间苦楚,却拥有着不绝的志气和勇气,动画中的两位人物历经诸多磨砺,始终以不同的姿态忠于自己的选择,传达出少年坚韧进阶的信念。绮丽精巧和感染力兼备的《天官赐福》,在国产动画的品质高峰之上再度跃升,以细腻的情感和画面为观众带来雅韵新国风的沉浸感,传达中华文化的价值精髓。

  “天官赐福,百无禁忌”,如今《天官赐福》动画第一季剧情落幕,但谢怜和花城在冒险之路上还将不断前行。据悉,《天官赐福》特别篇将于2021年2月16日于哔哩哔哩独家上线,两名角色的过往经历将进一步揭晓,时隔八百年时光的重遇,又将带来怎样的故事,更多精彩,亟待相逢!

[ 责编:张晓荣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村BA”总决赛决出冠军

  • 数字科技赋能文旅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规划》以党的二十大精神指导实践,为数字中国建设锚定了新时期发展方位,为加快提升数字中国建设的整体性、系统性、协同性谋划了战略路径。
2023-03-28 04:30
创新型人才起步在大学,奠基在大学,大学教育为未来的创新型人才培根铸魂、启智储能。
2023-03-28 04:40
建设数字中国,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重要一环。适应科技发展趋势、以数字化促进发展水平提升是各国人民共同的追求。
2023-03-28 04:30
此次,科研团队对我国西北地区约1.7亿年前的一种侏罗纪远古植物化石进行了重新研究。
2023-03-28 03:40
解伟介绍,该研究基于“在最适宜的地区生产最适宜的农产品”的原则,开发大型农业生产布局优化模型,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多个维度开展单目标或多目标优化。
2023-03-28 03:40
在全人工繁殖、实验室环境仿自然繁殖的成功突破基础上,积极探索长江鲟野外自然繁殖,开展相关试验活动。
2023-03-28 09:06
他们深爱着这一切。记者采访时,看到考古队员们喜欢放置各种水下设备当作纪念品。即使在北京办公室的咖啡机旁,也要放一个考古船的模型。倒一杯水的时间,思绪便能回到那些水底的高光时刻。
2023-03-28 04:40
细胞可以通过命运决定过程来不断适应环境变化,实现并完善自身功能。
2023-03-27 10:41
地球的历史,浓缩在自然博物馆中。
2023-03-27 10:06
近日,一蛙类新物种在浙江省舟山群岛被发现,中国计量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金园庭教授研究团队历时十年开展的两栖动物多样性与进化研究取得新进展。
2023-03-27 10:03
芯片为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芯片速度的提升得益于晶体管的微缩,然而当前传统硅基场效应晶体管的性能逐渐接近其本征物理极限。
2023-03-27 10:02
实用的知识技能、良好的实践体验,吸引越来越多的人来到社区科普大学的教室。
2023-03-27 10:00
2023 年 3 月 26 日,“典赞·2022 科普中国”揭晓盛典特别节目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综合频道 CCTV-1 播出,现场揭晓 2022 年度十大科普人物、十大科普作品、十大科普事件和十大科学辟谣榜。
2023-03-26 17:17
近日,由中国科协、中央网信办、科技部联合指导,科普中国、学习强国、中国科普网、人民日报视频客户端、新华网、央视频、光明网、抖音、快手、新浪、知乎、哔哩哔哩、网易、腾讯等 14 家网络平台在“典赞·2022 科普中国”揭晓盛典上,共同启动 2023 年科普短视频创作联合行动。
2023-03-26 17:16
国家一级博物馆、国家5A级旅游景区上海科技馆将自3月31日晚闭馆后启动其开放运行20余年来最大规模的系统化升级改造。上海科技馆自2001年12月18日正式向公众开放以来,已累计接待国内外观众逾8000万人次,是最热门的全国科普教育基地之一。
2023-03-25 18:54
在北京亦庄,乘客已经能通过手机约来一辆没有安全员、真正的无人驾驶“出租车”。
2023-03-24 10:55
工业和信息化部23日公布,截至2月末,我国5G基站总数达238.4万个,比上年末净增7.21万个,占移动基站总数的21.9%,5G网络建设稳步推进。
2023-03-24 10:32
因京剧与无线电结缘,学京剧要苦练扎实基本功的精神也深深影响了王小谟后来的科研之路。 在这样煞费苦心设计的人才培养机制下,王小谟还任命当时年仅30岁的曹晨担任某型预警机的副总师。
2023-03-24 10:14
新世纪之交,在南平,茶文化还与“科技特派员”这一新生事物相互交织,共同在闽北大地奏响茶山新曲。
2023-03-24 09:57
从蒸汽机到动力电池,从电子管到超大规模集成电路,从“大哥大”到智能手机……回顾人类科技发展史,技术创新进步从来都是一个不断优化迭代的过程。
2023-03-24 10:02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