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倪妮 人们只看到“高级脸” 却忽视了她的演技
首页> 文娱频道> 明星 > 正文

倪妮 人们只看到“高级脸” 却忽视了她的演技

来源:文汇报2021-01-22 09:16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大概十年前,张艺谋曾评价倪妮为一个“新类型”:“跟20年前、30年前相比,是另外一代人。我觉得她的前途不可限量,当然还需要有机遇。”

  张艺谋口中的这个机遇,恐怕是来了。

  票房爆款《拆弹专家2》中,倪妮和刘德华组了次CP,两位年纪相差近30岁的演员在片中演一对恋人不仅毫无违和感,还将感情戏演绎得扣人心弦。同时,在改编自亦舒同名小说的热播剧《流金岁月》中,倪妮和刘诗诗两位美人的同框,也被拿来与此前同名电影中的钟楚红、张曼玉相较。

  这两部作品,让这个十年前的“谋女郎”再次走进了大众视野。

  平心而论,同为“谋女郎”,比起近来横扫各项颁奖礼的周冬雨,倪妮近几年的发展可谓是高开低走。当初在《金陵十三钗》的玉墨之后,有不少人设想过倪妮的大红大紫,却在之后的许多年里,眼看“这座高台慢慢沉没”。取代演员倪妮冉冉升起的是 “毯星”倪妮。2019年金鸡奖闭幕式时,倪妮因为“任性”而上了热搜——在这个提高曝光率的场合,倪妮跑了。面对蜂拥而至的媒体,她说:“我没有作品,我真没有底气,你看别人都是带着作品来的,见到我就是‘你今儿穿得真好看’。”话里是一种不甘现状的懊恼,也是一种自我审视后的清醒。到了2020年的金鸡奖,倪妮的脸庞镇定从容多了,出席《拆弹专家2》的发布会,颇有一种“他强任他强,清风拂山岗”的感觉,可见这一年前后,她的心态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在《流金岁月》中,倪妮把一个不让人相信的角色演得令人信服

  出道即巅峰,她曾是老谋子金手指钦点的“谋女郎”

  倪妮不是表演科班出身。《金陵十三钗》海选时,她正在念播音主持专业。张艺谋一眼相中了她,认为她就是“玉墨”。之后,毫无表演经验的倪妮,在张艺谋手下培训了三年,才有了玉墨登场时的惊艳。事实证明,倪妮需要有契合她气质的角色还有团队,才能有所发挥。离开张艺谋后的九年,她几乎没有可以拿得出手的代表作。小妞电影《等风来》,虽然是《失恋33天》的原班人马打造,结果却是扑街得悄无声息;《我想和你好好的》中的角色不讨喜,反倒是在戏外发展了一段与冯绍峰的恋情;《匆匆那年》本来是最有爆款相的,但当时的观众已经经历过《致青春》等青春片怀旧热,对这类影片已有了审美上的“免疫力”,再加上倪妮和彭于晏怎么看都没有CP感,电影又一次无声无息地沉了。

  其他85后小花靠一两部爆款剧收割了流量,倪妮就是没有这个命;但要她往深度那里走一走,那时的她显然也不具备这个实力。于是,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倪妮给人的感觉就是:不咸不淡,演技过得去,但就是红不起来。

  “谋女郎”中,巩俐早已封皇,章子怡凭《一代宗师》横扫各大颁奖礼,周冬雨三摘影后,只有倪妮,奖项方面的成绩为零。相反,她在时尚圈闯出了一片天地,似乎拍一套写真、出席一个活动的反响都比她的新戏反响热烈,久而久之,倪妮成了看官们眼里的“花瓶”。当杨幂还在轻奢品牌里打转时,倪妮已经拥有“Gucci”“Tiffany”等一线品牌的代言。至于她的演技嘛,是长期鲜少有人提及的部分。

  她把一个不让人相信的角色演得令人信服

  直到时间来到了2020年的尾声。年末上档的电视剧《流金岁月》,给了倪妮一个解锁演技的机会。看过原著的读者不会忘记,这部亦舒发表于1987年的小说,刻画了两个女孩之间长达数十年的宝贵友情,书写了一段女性间相互扶持的流金岁月。1988年,钟楚红与张曼玉曾携手出演过电影版《流金岁月》里的朱锁锁与蒋南孙。在亦舒笔下,朱锁锁是“女人中之女人,浑身闪烁夺目”,她是一个凭借天生的女性优势,游历在各色男人中的漂亮尤物,社会地位也是从一个男人再到另一个男人的过程中渐渐升高,进入了不同的阶层。朱锁锁从小寄人篱下,早早便有超乎一般女孩的成熟,对她而言,“世上没有永远的事,一顿饱餐也不过只能维持三两个小时,生命不过数十年的事”,在社会挣扎碰壁的她早已明白,一切东西都无长久,包括婚姻。

  说实话,亦舒笔下的这个人物不那么真实接地,原著中关于她的刻画,大半是通过蒋南孙的讲述来实现的。这使《流金岁月》中朱锁锁的人物塑造带有天然的难度,一不留神就容易演成拜金女+交际花,这种人物难讨人喜欢甚至会令人生厌。但倪妮此番的诠释,却有点出乎意料。她没有拷贝电影里钟楚红的那种风情万种,大杀四方,反而在世俗中透露出一种“看透了生活但我依旧热爱它”的少女的热情与伶俐,让这个人物具有了可供品咂回味的空间。

  《拆弹专家2》中倪妮与刘德华饰演一对恋人

  倪妮设计了许多小动作和微表情去呈现朱锁锁的不同面相。白天,她八面玲珑,左右逢源,夜晚关上房门,看着窗外的万家灯火,发现只有寂寞陪着自己;她外表坚强,内心渴望关爱,却不太懂怎样表达。送别亲生父亲的那场戏,看哭了很多观众:朱锁锁面对眼前自己唯一的亲人,匆匆一见又要别离,撒娇吧,多年疏离的父女关系决定了她做不到,只能故作镇定,表现出得体大方。但父亲猝不及防的拥抱打碎了朱锁锁的设防,她不愿在他面前哭,只能在父亲脑后偷偷拭去夺眶而出的泪水。这种复杂的情绪,倪妮拿捏得很好。还有一场戏是朱锁锁好不容易把房子卖出去了,终有能力租一个自己的房子。她走在大街上,眼泪在眼睛里打转。得偿所愿,在这里是可以处理为放声大哭的。但倪妮没这么做,大喜大悲,对她这样的女子来说太过奢侈。她就这么红着眼走在街上,啃着手里的面包,眼神里忽然欣慰,转瞬疲倦。有网友说,“朱锁锁这个并不怎么令人相信的角色被倪妮演得让人相信了”,这或许就是对她演技的最好评价。

  如果说《流金岁月》中的朱锁锁呈现了倪妮的一个性格侧面,那么《拆弹专家2》中的庞玲展现的就是她的另一种可能性。在《拆弹专家2》中,倪妮与刘德华的几场对手戏稳而不乱,情绪表达自然到位、层次递进深入人心。不同于一些同类影片中女主大多为工具人的特性,倪妮饰演的庞玲,打破了观众对此类女主的刻板印象。

  庞玲是反恐特勤部队的总督察,也是潘乘风的前女友,更是让剧情反转发生的关键人物。潘乘风断腿之后,尽管安装了假肢,但仍迟迟不能回归拆弹部队,思想因此发生变化。一次正在开车的潘乘风因意见不合,直接将庞玲赶下车。庞玲没有放弃他,她的眼神中带着深切的羁绊。倪妮的表演诠释出了这一角色的复杂性,让观众看到了“想解救你但不能”的揪心。而后,倪妮在片中贡献出多个泪目时刻,在长官办公室向董文卓透露假卧底计划时一秒落泪,影片高潮时她下令放弃潘乘风,倪妮的表演真挚动人,称得上是全剧“泪点”。很多人不知道,这是倪妮首次演警察角色,便实现了个人突破,在拳拳到肉的男人戏中,她的表演使影片呈现出多声部的张力。

  她到了演技该得到正视的时候

  很多人最近才回过神,认识到这是位被时尚界耽误了的女演员。

  有人扒出倪妮在《宸汐缘》中的表演,认为可圈可点。当时的她,一个人演出了“三生三世”三种不同状态的人生。第一世活泼可爱,仙气满满;第二世是哑女林默,没有台词全靠表情和手势;第三世是上神,她又演出了人性和神性的拉扯……《宸汐缘》后来评分一路走高,剧集完结时冲到8.3的高分,与倪妮的表演不无关系;还有人指出,《天盛长歌》中陈坤点名要倪妮出演凤知微,就是看到了她的实力。该剧虽收视不佳,但倪妮的演技始终是在线的。还有人提到了不久前的抗疫剧《在一起》,倪妮在其中饰演一名护士。她的那段哭悲恸到震撼人心,传递出对倒下同事的无能为力,对远在老家父母的愧疚和夜不能寐时对死亡的恐惧……当时就有观众说,倪妮哭穿了屏幕扎进了观众心里。

  有人曾分析说,倪妮富有高级感的精致面孔,是把她挡在实力演员认证之外的重要因素。对时尚圈来说,零度和充满冷感的面孔代表着高级,而对表演来说,人物塑造则需要温度和性格去填满。在影视剧领域,精致的面孔往往会消解角色的质感,高级感和很多剧情的角色是无法相融的,这就是超模演电影很少成功的原因。在电视圈就更不用提了,电视剧需要合乎大众审美,讲求老少皆宜,这就决定了很多演电视剧走红的女演员,在长相上都很接地气,比如孙俪、赵丽颖。而倪妮在《金陵十三钗》后之所以处境尴尬,与她身上这种时髦的高级感有着很大的关系,身处相似窘境的,还有同样长着一张高级脸的钟楚曦,她在《芳华》之后也似无代表作出现。陈熙涵

[ 责编:张晓荣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村BA”总决赛决出冠军

  • 数字科技赋能文旅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规划》以党的二十大精神指导实践,为数字中国建设锚定了新时期发展方位,为加快提升数字中国建设的整体性、系统性、协同性谋划了战略路径。
2023-03-28 04:30
创新型人才起步在大学,奠基在大学,大学教育为未来的创新型人才培根铸魂、启智储能。
2023-03-28 04:40
建设数字中国,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重要一环。适应科技发展趋势、以数字化促进发展水平提升是各国人民共同的追求。
2023-03-28 04:30
此次,科研团队对我国西北地区约1.7亿年前的一种侏罗纪远古植物化石进行了重新研究。
2023-03-28 03:40
解伟介绍,该研究基于“在最适宜的地区生产最适宜的农产品”的原则,开发大型农业生产布局优化模型,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多个维度开展单目标或多目标优化。
2023-03-28 03:40
在全人工繁殖、实验室环境仿自然繁殖的成功突破基础上,积极探索长江鲟野外自然繁殖,开展相关试验活动。
2023-03-28 09:06
他们深爱着这一切。记者采访时,看到考古队员们喜欢放置各种水下设备当作纪念品。即使在北京办公室的咖啡机旁,也要放一个考古船的模型。倒一杯水的时间,思绪便能回到那些水底的高光时刻。
2023-03-28 04:40
细胞可以通过命运决定过程来不断适应环境变化,实现并完善自身功能。
2023-03-27 10:41
地球的历史,浓缩在自然博物馆中。
2023-03-27 10:06
近日,一蛙类新物种在浙江省舟山群岛被发现,中国计量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金园庭教授研究团队历时十年开展的两栖动物多样性与进化研究取得新进展。
2023-03-27 10:03
芯片为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芯片速度的提升得益于晶体管的微缩,然而当前传统硅基场效应晶体管的性能逐渐接近其本征物理极限。
2023-03-27 10:02
实用的知识技能、良好的实践体验,吸引越来越多的人来到社区科普大学的教室。
2023-03-27 10:00
2023 年 3 月 26 日,“典赞·2022 科普中国”揭晓盛典特别节目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综合频道 CCTV-1 播出,现场揭晓 2022 年度十大科普人物、十大科普作品、十大科普事件和十大科学辟谣榜。
2023-03-26 17:17
近日,由中国科协、中央网信办、科技部联合指导,科普中国、学习强国、中国科普网、人民日报视频客户端、新华网、央视频、光明网、抖音、快手、新浪、知乎、哔哩哔哩、网易、腾讯等 14 家网络平台在“典赞·2022 科普中国”揭晓盛典上,共同启动 2023 年科普短视频创作联合行动。
2023-03-26 17:16
国家一级博物馆、国家5A级旅游景区上海科技馆将自3月31日晚闭馆后启动其开放运行20余年来最大规模的系统化升级改造。上海科技馆自2001年12月18日正式向公众开放以来,已累计接待国内外观众逾8000万人次,是最热门的全国科普教育基地之一。
2023-03-25 18:54
在北京亦庄,乘客已经能通过手机约来一辆没有安全员、真正的无人驾驶“出租车”。
2023-03-24 10:55
工业和信息化部23日公布,截至2月末,我国5G基站总数达238.4万个,比上年末净增7.21万个,占移动基站总数的21.9%,5G网络建设稳步推进。
2023-03-24 10:32
因京剧与无线电结缘,学京剧要苦练扎实基本功的精神也深深影响了王小谟后来的科研之路。 在这样煞费苦心设计的人才培养机制下,王小谟还任命当时年仅30岁的曹晨担任某型预警机的副总师。
2023-03-24 10:14
新世纪之交,在南平,茶文化还与“科技特派员”这一新生事物相互交织,共同在闽北大地奏响茶山新曲。
2023-03-24 09:57
从蒸汽机到动力电池,从电子管到超大规模集成电路,从“大哥大”到智能手机……回顾人类科技发展史,技术创新进步从来都是一个不断优化迭代的过程。
2023-03-24 10:02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