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我们的新时代”震撼民航的奇迹 机队带回五百英雄归来
首页> 文娱频道> 影视综艺看点 > 正文

“我们的新时代”震撼民航的奇迹 机队带回五百英雄归来

来源:华声娱乐2021-04-18 22:17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山东卫视《传家宝里的新中国》第二季节目《我们的新时代》,将于4月18日本周日21:20在山东卫视播出第十三期。本期的传家宝为“抗疫精神”,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副院长陈培永教授将对“抗疫精神”做出生动解读。山东省第五批援鄂医疗队队员郭海鹏,用“山川相遇,国应无恙”道出“东齐鲁,西华西”相遇之时内心对“战疫”必胜的决心;山东航空集团有限公司飞行部机长代表的余镇威,和民航编队实现“一个都不能少”的誓言。

  “王炸”相遇,他们的出现会让我们无比安心

  2020年2月7日,武汉天河机场,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医疗队和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医疗队相遇,隔空呼喊“加油”,互相打气的视频让人感动万分。本期节目的第一位嘉宾就是来自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重症医学科的副主任医师郭海鹏。

“我们的新时代”震撼民航的奇迹 机队带回五百英雄归来

  疫情期间,郭海鹏他们团队主要负责的是危重症病房。在这些病房中,中老年人特别多,他们大多都不会讲普通话,所以和他们的沟通便成了一件“头疼事”。“援鄂医疗队来自全国各地,我们有这个困难,他们肯定也有”,郭海鹏他们团队意识到这个问题后,便立即行动,进驻武汉48小时内,便编写出一套《武汉方言使用手册》,方便了与患者之间的交流,节约了宝贵的救助时间。节目中,郭海鹏还现场带来这本手册与观众分享,“你蛮杠”(你很棒),“莫和不过”(不要害怕),“葛自尬加油”(给自己加油),温馨用语的设置也让大家觉得倍感温暖。

“我们的新时代”震撼民航的奇迹 机队带回五百英雄归来

  抗击疫情的战斗是劳累且繁重的。医生是早八点到晚八点十二小时轮流值班。郭海鹏说,因为隔离衣是密不透风的,穿上非常的闷,有一次医疗队有一个小姑娘因为太闷甚至都吐了,但是为了在物资紧缺的情况下省下防护服,愣是给咽了回去。艰苦的“作战”并没有动摇他们抗击疫情的决心。医生世家出身的郭海鹏也从没忘记父亲在自己临行前的嘱托:“多付出一点,就有可能从死神手里多挽回一条生命”“ 你是国家培养的,在国家需要你的时候,作为一名医生要挺身而出”……他知道自己身上的责任,也从不敢掉以轻心。

“我们的新时代”震撼民航的奇迹 机队带回五百英雄归来

  作为一名医生,郭海鹏的工作十分忙碌,陪伴家人的时间少之又少。孩子出生、姥爷去世、母亲手术……缺席这些人生中的重要时刻,是郭海鹏一生的遗憾。节目中,当他说到错过儿子出生,在第一次见面就被儿子当成陌生人时,心中更是五味杂陈,不禁红了眼眶。虽然生活中有很多遗憾,但幸运的是,郭海鹏有支持和理解他的家人。节目中,他的家人特意前来为他加油打气,“在我心中爸爸是最棒的英雄”,女儿的一番话语,更是让他感动万分。

  “一个都不能少!”民航罕见编队飞行只为接英雄回家!

  2020年疫情期间,奔赴武汉的不仅仅是一队又一队的医疗队员,还有不停往返的飞行机组人员。本期节目的第二位嘉宾就是来自山东航空股份有限公司责任机长教员余镇威。

“我们的新时代”震撼民航的奇迹 机队带回五百英雄归来

  作为在山东工作的武汉人,援鄂机组这趟飞行,对余镇威来说意义重大。疫情刚开始的时候,因为4201开头,是来自武汉的身份证号,余镇威被居家隔离了一段时间。那时候有关疫情的任何消息都时刻牵动着他的心。隔离一结束,他便马上向党委递交了请战书,一定要执行援鄂医疗队的包机任务。

“我们的新时代”震撼民航的奇迹 机队带回五百英雄归来

  余镇威的隔离是在2020年2月14日结束,第二天2月15日他便踏上了飞行武汉的征程。这次航程也是有一些波折。武汉那天一直在下雪,这样一来地面的摩擦系数就变小了,不符合降落标准,所以起飞时间也一直被拖延。不过幸运的是,飞机在起飞一个小时后,武汉的天气从中雪变成小雪。到达武汉后,余镇威驾驶飞机只在武汉机场上空盘旋了不久,便顺利降落。

“我们的新时代”震撼民航的奇迹 机队带回五百英雄归来

  2020年3月21日,一个民航史上的奇迹诞生。五百多人的返鲁队伍,浩浩荡荡,并不是一架飞机可以完成的任务,为了尽快接英雄们回家,山航派出了五架飞机编队飞行,壮观的编队飞行在雷达轨迹图上清晰可见,气势十足。“一个不少把你们接回来”,这是余镇威立下的誓言。他,完成了!

  本周日21:20,山东卫视《我们的新时代》,让我们一起重温那段“众志成城、同心战疫”的记忆,聆听更多青年榜样的故事!

[ 责编:张晓荣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国家文物局通报重要考古成果

  • 抢收、晾晒、烘干——豫南夏收一线见闻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题:透视科普“网红”现象:教授、院士纷纷“破圈”,吸引百万粉丝……科普“网红”李永乐表示,应进一步健全完善人才评价体系,切实增强科普工作者的职业荣誉感,激励更多青年科技工作者投身科普事业。
2023-05-31 16:34
这是中国空间站应用与发展阶段首艘载人飞船的交会对接任务,也是空间站三舱在“T”字构型下实施的首次径向交会对接任务。相较于神舟十三号、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实施的径向交会对接任务,此次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的交会对接有着不一样的难度——
2023-05-31 10:43
据英国《每日邮报》网站报道,来自美国和英国的8位人工智能(AI)专家就这项技术在未来10年将如何改变人们生活进行了预测。这些专家表示,到2030年,AI可以照顾老人、制作电影、授课、提升经济、帮助解决能源危机等。
2023-05-31 10:36
2023中关村论坛重大科技成果专场发布会30日举行。“夸父一号”卫星在轨获得国际一流太阳硬X射线图像等系列成果、通用视觉大模型SegGPT、30微米厚度柔性可折叠玻璃、钠离子电池、新一代人造太阳等20项重大科技成果正式发布。
2023-05-31 10:35
近年来,我国锚定科技强国建设和科技自立自强,在科技创新领域不断增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与协同性,在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改革方面取得显著成效。
2023-05-31 10:34
科技自立自强是国家强盛之基、安全之要。
2023-05-31 10:28
对话》杂志报道称,地震气枪产生的声音会导致附近动物永久性听力丧失、组织损伤甚至死亡。海军声呐的使用还与加勒比海、欧洲和东亚的几种鲸鱼大规模搁浅有关。
2023-05-30 10:24
通过产业化运作,培育或支撑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上市种业企业,形成千亿级产业集群,为国家种业振兴贡献力量。
2023-05-30 10:23
在29日召开的2023中关村论坛“第三极环境与地球系统科学”论坛上,第二次青藏科考队队长姚檀栋院士表示,第二次青藏科考启动6年来,科考队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取得了十大重要进展。
2023-05-30 10:18
2023中关村论坛上,北京建设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的新突破集中亮相,城市超级算力中心、自动驾驶等方面的阶段性成果受到各方高度关注。
2023-05-30 10:14
要规范科技类校外培训,严格竞赛活动管理,统筹拔尖创新人才项目,推进中高考内容改革,实施家庭科学教育,开展科学教育研究。
2023-05-30 10:12
记者29日从教育部获悉,教育部等十八部门近日联合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的意见。
2023-05-29 19:41
最初,研究人员考虑了糖皮质激素直接作用于免疫细胞的可能,即免疫细胞通过释放引起炎症的分子作出反应。
2023-05-29 10:17
云手机通过在云端虚拟出手机操作系统,将本地的存储、计算、渲染全部迁移到云上,操作系统以及各种应用均运行在云端,以实现硬件与性能的解耦。科技日报记者从北京移动了解到,相比实体手机,中国移动云手机有4个方面的提升。
2023-05-29 10:16
1985年,我硕士研究生毕业,被分配到长沙矿山研究院工作。经过4年不懈努力,2003年,我主持研发的我国首台深海浅层岩芯取样钻机问世,中国人终于用自己的深海钻机,在太平洋洋底打出了第一个孔。
2023-05-29 10:09
作为贵州本地数字货运平台,满帮通过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创新,把车货匹配时效从数天大幅缩减到分钟级别。
2023-05-29 10:06
早上7点半,河南省柘城县辣椒育苗基地工作人员张红霞准时来到温室大棚。
2023-05-29 10:04
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俞书宏院士团队研制出一种高性能纤维素基纳米纸材料,其在极端条件下仍可保持优异的机械和电绝缘性能。相关成果日前发表于《先进材料》。
2023-05-26 09:25
立足我国人多地少的资源禀赋,面向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的时代要求,如何向戈壁沙漠要效益、要农产品?让我们走进四地设施农业现场,感受“唤醒”沉睡戈壁和茫茫沙漠的神奇力量。
2023-05-26 09:23
北京人艺经典话剧《茶馆》采用8K技术录制,通过网络平台观看直播的观众达5000万人次,掀起线上看话剧热潮;多位歌手视频平台开唱,线上演唱会引发现象级传播……数字技术的创新发展,让舞台艺术的作品呈现、演出场景发生了颠覆式变化。
2023-05-26 09:22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