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5台晚会6月底登陆 北展剧场连演五天
首页> 文娱频道> 演出 > 正文

5台晚会6月底登陆 北展剧场连演五天

来源:北京青年报2021-05-18 09:52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5月17日,中国广播艺术团在京宣布,2021第二届中国广播艺术团艺术季正式启动。

  本届艺术季由5台晚会组成,既有大型民族交响史诗《崛起》,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万物生长——24节气交响套曲》,也有体现疫情之下国人担当和无私奉献的相声剧《正月里正月正》、青年演员对相声艺术继承和发展的《金霏陈曦相声专场》,还有综合多种艺术形式的综艺晚会《百鸟朝凤万众追寻》。5台晚会将于6月30日至7月4日在北展剧场连续五天上演。

  发布会现场,中国广播艺术团与中国国家博物馆作为《崛起》的联合出品方,接受了作曲家刘长远和编剧董芳芳的作品交接。董芳芳介绍说,这部作品是以文学和音乐相互交织的方式来叙述的,回顾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光辉历程,希望观众能够真正被带入历史,感同身受,从而获得新的力量。

  24节气是中华民族长期经验的积累和智慧的结晶。由中国广播艺术团青年作曲家杨青创作的《万物生长——24节气交响套曲》则将24个节气变成了一个个音符,流转成一段段美妙的音乐。

  此外,由王宏坤编剧并执导,演员郑健、方清平、宋宁主演的相声剧《正月里正月正》讲述了疫情期间,北京老马一家被迫隔离的啼笑皆非的故事。《一路欢歌与您同行》——金霏、陈曦相声专场则将从传统相声到原创新作,展现两位青年演员致力于对相声艺术的继承和发展。

  与第一届相比,第二届中国广播艺术团艺术季加大了原创节目的力度。对此,中国广播艺术团团长刘学俊透露,为了给观众更好的体验,本届艺术季筹备了一年的时间,“我们秉承在传承的基础上不断创新的艺术理念,团里既有交响,又有民乐;既有说唱曲艺,又有合唱电声,艺术种类可以说是非常多的。我们希望通过这些演出为观众展示更多艺术种类。作为国家艺术院团,中国广播艺术团应当以实际行动肩负起新时代文化发展的新使命。希望第二届中国广播艺术团艺术季为观众带来美好的艺术体验,更希望这一载体作为弘扬中国优秀文化的重要品牌不断延续下去。”(记者田婉婷 摄影记者 崔峻)

[ 责编:张晓荣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村BA”总决赛决出冠军

  • 数字科技赋能文旅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规划》以党的二十大精神指导实践,为数字中国建设锚定了新时期发展方位,为加快提升数字中国建设的整体性、系统性、协同性谋划了战略路径。
2023-03-28 04:30
创新型人才起步在大学,奠基在大学,大学教育为未来的创新型人才培根铸魂、启智储能。
2023-03-28 04:40
建设数字中国,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重要一环。适应科技发展趋势、以数字化促进发展水平提升是各国人民共同的追求。
2023-03-28 04:30
此次,科研团队对我国西北地区约1.7亿年前的一种侏罗纪远古植物化石进行了重新研究。
2023-03-28 03:40
解伟介绍,该研究基于“在最适宜的地区生产最适宜的农产品”的原则,开发大型农业生产布局优化模型,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多个维度开展单目标或多目标优化。
2023-03-28 03:40
在全人工繁殖、实验室环境仿自然繁殖的成功突破基础上,积极探索长江鲟野外自然繁殖,开展相关试验活动。
2023-03-28 09:06
他们深爱着这一切。记者采访时,看到考古队员们喜欢放置各种水下设备当作纪念品。即使在北京办公室的咖啡机旁,也要放一个考古船的模型。倒一杯水的时间,思绪便能回到那些水底的高光时刻。
2023-03-28 04:40
细胞可以通过命运决定过程来不断适应环境变化,实现并完善自身功能。
2023-03-27 10:41
地球的历史,浓缩在自然博物馆中。
2023-03-27 10:06
近日,一蛙类新物种在浙江省舟山群岛被发现,中国计量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金园庭教授研究团队历时十年开展的两栖动物多样性与进化研究取得新进展。
2023-03-27 10:03
芯片为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芯片速度的提升得益于晶体管的微缩,然而当前传统硅基场效应晶体管的性能逐渐接近其本征物理极限。
2023-03-27 10:02
实用的知识技能、良好的实践体验,吸引越来越多的人来到社区科普大学的教室。
2023-03-27 10:00
2023 年 3 月 26 日,“典赞·2022 科普中国”揭晓盛典特别节目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综合频道 CCTV-1 播出,现场揭晓 2022 年度十大科普人物、十大科普作品、十大科普事件和十大科学辟谣榜。
2023-03-26 17:17
近日,由中国科协、中央网信办、科技部联合指导,科普中国、学习强国、中国科普网、人民日报视频客户端、新华网、央视频、光明网、抖音、快手、新浪、知乎、哔哩哔哩、网易、腾讯等 14 家网络平台在“典赞·2022 科普中国”揭晓盛典上,共同启动 2023 年科普短视频创作联合行动。
2023-03-26 17:16
国家一级博物馆、国家5A级旅游景区上海科技馆将自3月31日晚闭馆后启动其开放运行20余年来最大规模的系统化升级改造。上海科技馆自2001年12月18日正式向公众开放以来,已累计接待国内外观众逾8000万人次,是最热门的全国科普教育基地之一。
2023-03-25 18:54
在北京亦庄,乘客已经能通过手机约来一辆没有安全员、真正的无人驾驶“出租车”。
2023-03-24 10:55
工业和信息化部23日公布,截至2月末,我国5G基站总数达238.4万个,比上年末净增7.21万个,占移动基站总数的21.9%,5G网络建设稳步推进。
2023-03-24 10:32
因京剧与无线电结缘,学京剧要苦练扎实基本功的精神也深深影响了王小谟后来的科研之路。 在这样煞费苦心设计的人才培养机制下,王小谟还任命当时年仅30岁的曹晨担任某型预警机的副总师。
2023-03-24 10:14
新世纪之交,在南平,茶文化还与“科技特派员”这一新生事物相互交织,共同在闽北大地奏响茶山新曲。
2023-03-24 09:57
从蒸汽机到动力电池,从电子管到超大规模集成电路,从“大哥大”到智能手机……回顾人类科技发展史,技术创新进步从来都是一个不断优化迭代的过程。
2023-03-24 10:02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