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藏风美少年》融汇多元民族文化,聚焦向上、奋进、阳光的藏族少年
首页> 文娱频道> 影视综艺看点 > 正文

《藏风美少年》融汇多元民族文化,聚焦向上、奋进、阳光的藏族少年

来源:光明网2021-05-21 11:34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近日,由四川卫视、康巴卫视联合打造,《中国藏歌会》特别企划、高原之宝牦牛乳业独家冠名的国内首档治愈系藏文化创新推广唱演节目《藏风美少年》宣布于5月22日19:35重磅首播,并陆续发布了宣传片以及常驻导师和少年的海报。强大的导师阵容、各具特色的少年,引发了网友的高度关注与热烈讨论,#藏风美少年行走的荷尔蒙#也成功出圈。

《藏风美少年》融汇多元民族文化,聚焦向上、奋进、阳光的藏族少年

  《藏风美少年》少年群像海报

  以少年之名为家乡歌唱

  龚琳娜、蒲巴甲、金志文组最强藏风导师团

  作为国内首档治愈系藏文化创新推广唱演节目,《藏风美少年》秉承“以少年之名,为家乡歌唱”的理念。在最新发布的两支宣传片中,从40位少年为热爱登上陌生的舞台,为家乡踏上未知的旅程,到“青春助力大使”丁真向全世界安利家乡,无一不完美契合着节目“以少年之名,为家乡歌唱”的主题与理念。另外,每位少年在初登舞台前,还将献上自己带来的“藏风密码”,从黑帐篷的配件到色达藏戏的帽子,每一个特产或物件背后都蕴藏着属于自己与家乡的故事。

  整季节目分为“遇见少年”、“听见家乡”、“少年之力”、“传承之美”、“赤胆少年心”五大篇章,40位少年将通过歌唱、舞蹈、情景表演、路演等方式,讲述家乡故事、展示家乡风情、助推家乡文旅。同时,节目还将实现弦子、藏族踢踏、传统酒歌、西藏堆谐、打阿嘎、藏族弹唱等藏族民间传统艺术与交响乐、电子音乐、现代舞的融合,进一步创新推广新时代的藏族文化,从而达到藏文化传承保护、创新交融,筑牢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目标。

  在导师方面,《藏风美少年》邀请到了中国新艺术音乐女歌唱家龚琳娜、从雪山走出的全能艺人蒲巴甲,以及唱作俱佳的全能音乐人金志文担任常驻导师。究竟他们和40位少年将会有怎样的碰撞?他们又将如何助推少年成长?除了三位导师,节目全程还将有多位飞行嘉宾亲临现场,作为藏风专家鉴赏团和藏风助力嘉宾,与少年们亲密互动,共同见证少年遇见更好的自己。

《藏风美少年》融汇多元民族文化,聚焦向上、奋进、阳光的藏族少年

  最强藏风导师团蒲巴甲、龚琳娜、金志文

  “大胡子”少年接连被挑战

  “最美雪雕交警”受龚琳娜青睐

  在即将播出的首期节目中,40位“藏风美少年”将一一亮相。他们中有传统藏族音乐人,有学院派,也有高原的淳朴少年。值得一提的是,每一位少年出场时从日常服饰到在藏服的“一键换装”,不仅充满仪式感,也让大家感受到了藏风美少年行走的荷尔蒙。在接下来的节目中,他们将经历刻苦训练与舞台表演,挑战自身的更多可能性,同时展现脱贫攻坚背后、民族文化之下,新时代藏族青年向上、奋进、阳光的精神面貌。

《藏风美少年》融汇多元民族文化,聚焦向上、奋进、阳光的藏族少年

  藏风美少年泽翁仁真

  首期“遇见少年”,40位少年将在第一次公演之前围绕现场10个蓝色座位代表的队长席位展开争夺。在所有少年出场完毕后,泽翁仁真凭借“大胡子”和 22岁的“反差萌”,吸引了大家的目光。同时,因为他占据了队长席位中的“C位”,其他少年纷纷向其发起挑战。究竟被接连挑战的泽翁仁真能否守住自己的队长之位?此前火遍全网的“最美雪雕交警”白玛木洛,也来到了《藏风美少年》。究竟是怎样的表演,竟令龚琳娜直呼“想要教他唱歌”?

《藏风美少年》融汇多元民族文化,聚焦向上、奋进、阳光的藏族少年

  “最美雪雕交警”白玛木洛

  少年强则家国强

  藏风美少年尽显涉藏地区时代新风貌

  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是开启全面现代化新征程,是推进脱贫攻坚向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关键之年,同时也是建党一百周年。在这样特殊的时间节点上,《藏风美少年》致力于通过新时代藏族青年温暖的笑容、动听的歌声、昂扬的精神,诠释民族美、时代美,展现在党的领导下,涉藏地区的发展与剧变,献礼建党100周年!

  在此前发布的官方宣传片中,这些藏风美少年们身着独具特色的民族服饰,或是在雪山间尽情舞蹈,或是在溪水旁纵情歌唱,或是骑着骏马在草原上快意驰骋,或是赶着牛群在山坡上悠然放牧……在绝美自然风光的映衬下,少年们阳光自信的面容充满令人愉悦的美感。所谓少年强则国强,新时代藏族青年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代表的不仅是个人的成长,也是整个涉藏地区乃至国家未来的希望。意气风发的藏风少年们必将如同振翅雄鹰,飞出高山,飞向世界。

  究竟这档融汇了璀璨多元民族文化的节目将会带来怎样的惊喜?散发着特有民族魅力的40位少年,在民族和流行的跨界碰撞中会迸发怎样的光芒?少年强,藏风起!5月22日19:35,我们在四川卫视《藏风美少年》等你!

[ 责编:张晓荣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浙江:深化"千万工程" 建设未来乡村

  • 世乒赛:孙颖莎女单夺冠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最初,研究人员考虑了糖皮质激素直接作用于免疫细胞的可能,即免疫细胞通过释放引起炎症的分子作出反应。
2023-05-29 10:17
云手机通过在云端虚拟出手机操作系统,将本地的存储、计算、渲染全部迁移到云上,操作系统以及各种应用均运行在云端,以实现硬件与性能的解耦。科技日报记者从北京移动了解到,相比实体手机,中国移动云手机有4个方面的提升。
2023-05-29 10:16
1985年,我硕士研究生毕业,被分配到长沙矿山研究院工作。经过4年不懈努力,2003年,我主持研发的我国首台深海浅层岩芯取样钻机问世,中国人终于用自己的深海钻机,在太平洋洋底打出了第一个孔。
2023-05-29 10:09
作为贵州本地数字货运平台,满帮通过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创新,把车货匹配时效从数天大幅缩减到分钟级别。
2023-05-29 10:06
早上7点半,河南省柘城县辣椒育苗基地工作人员张红霞准时来到温室大棚。
2023-05-29 10:04
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俞书宏院士团队研制出一种高性能纤维素基纳米纸材料,其在极端条件下仍可保持优异的机械和电绝缘性能。相关成果日前发表于《先进材料》。
2023-05-26 09:25
立足我国人多地少的资源禀赋,面向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的时代要求,如何向戈壁沙漠要效益、要农产品?让我们走进四地设施农业现场,感受“唤醒”沉睡戈壁和茫茫沙漠的神奇力量。
2023-05-26 09:23
北京人艺经典话剧《茶馆》采用8K技术录制,通过网络平台观看直播的观众达5000万人次,掀起线上看话剧热潮;多位歌手视频平台开唱,线上演唱会引发现象级传播……数字技术的创新发展,让舞台艺术的作品呈现、演出场景发生了颠覆式变化。
2023-05-26 09:22
这颗卫星是“一国两制”下澳门和内地合作的产物。卫星升空后将至少在轨运行五年,为年轻一代科研人员开展科研、开发先进科学数据产品服务提供平台。
2023-05-26 09:22
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世界经济复苏面临严峻挑战,创新发展、合作共赢是大势所趋。
2023-05-26 09:21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指出,建设数字中国是数字时代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引擎,是构筑国家竞争新优势的有力支撑。2000年前后,不少省市就政务信息的开放共享等制定了地方性法规或政府规章,但随着数据立法的兴起,多数地方的政务信息立法被废止。
2023-05-25 10:05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的同学们回信,对他们提出殷切期望。一个个科技小院如种子般播撒开来,向下扎根、向上生长。2009年,全国第一个科技小院在河北省曲周县成立,到今天,全国已建立1048个科技小院,覆盖31个省份;此外,科技小院模式还得到联合国粮农组织推介,逐渐走向世界。
2023-05-25 10:05
广州港南沙港区四期全自动化码头,集北斗导航、5G通讯、无人驾驶等前沿技术于一体。专家表示,去年以来,我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呈现规模稳步提升的发展态势,离不开市场需求的拉动。
2023-05-25 10:08
5月24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以下简称自然科学基金委)正式发布《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评审请托行为禁止清单》(以下简称“禁止清单”)。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评审请托行为禁止清单(征求意见稿)》基础上,此次正式发布的“禁止清单”对科研人员、依托单位、评审专家和自然科学基金委工作人员的24类行为进行了规定。
2023-05-25 10:07
2022年底,按照科技部等八部委《关于开展科技人才评价改革试点的工作方案》文件要求,涉及21家科研单位和6个地方、为期2年的科技人才评价改革试点拉开序幕。
2023-05-25 06:05
二氧化碳人工合成淀粉、二氧化碳人工合成葡萄糖和脂肪酸、生物基尼龙替代化石基尼龙、高效生物合成人乳寡糖……今天,这些原料都可以在工业厂房里生产出来。
2023-05-25 06:05
目前,高三学子们已进入高考冲刺阶段,面临的压力也越来越大。相关数据显示,75%的学生在临考前都有紧张、焦虑、恐慌等情绪。而这些不良情绪会给考生造成一定影响。
2023-05-24 09:31
产业转型可能带来人力资源供给与岗位需求的结构性矛盾,而在广东中山,当传统的产业工人遇到数智化转型,又会呈现怎样的情形?
2023-05-24 09:29
23日12时30分许,2023年珠峰科考13名登顶队员成功登顶地球之巅珠穆朗玛峰。之后,他们将完成峰顶雪冰样品采集等重要科考任务。
2023-05-24 09:19
今年以来,以电动载人汽车、锂电池、太阳能电池为代表的“新三样”产品出口增势迅猛。
2023-05-24 09:17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