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杭天琪:与女儿同上综艺,真人秀里无法装
首页> 文娱频道> 明星 > 正文

杭天琪:与女儿同上综艺,真人秀里无法装

来源:北京青年报2021-06-24 10:23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杭天琪,上世纪80年代走红、“西北风”唱法的代表歌手,被年轻观众称为爸妈心中的天后,近期因为在湖南卫视全新真人秀节目《妈妈,你真好看》中的出色表现被网友关注,此次做客北京青年报全新娱乐视频云播节目“娱见”畅聊母女情深的情感故事,节目上线后12小时全网“云播”,点击量累计超100万人次。

  奇妙体验

  和女儿上综艺 看到女儿的另一面

  对于现在的年轻人来说杭天琪是爸妈那个年代的金曲天后,那首耳熟能详的《黄土高坡》唱出了对黄土地的思念。许久未出现在大众视野的杭天琪,破天荒地与女儿一起参加了湖南卫视的新综艺《妈妈,你真好看》录制。谈及第一次和女儿参加真人秀节目,杭天琪直言:“很奇妙的体验,第一次和女儿相处这么长时间,虽然私下我们感情很好,但长时间的相处让我看到了女儿的另一面。”

  《妈妈,你真好看》是一档母女两代人关于时尚的探讨,当母女两人意见发生分歧时,杭天琪直言:“在节目中我都听她的。”对于母女两人私下的时尚观念,杭天琪坦言:“她现在可能是因为年轻,平时老穿露肚皮、露大腿的衣服,冬天也不穿袜子,我觉得身体还是重要的,到了我这个年龄,万一有点儿病怎么办呀?”女儿也吐槽母亲杭天琪“有一种冷是你妈觉得你冷!”当然节目间隙也让杭天琪看到女儿的另外一面,女儿不仅面对镜头十分淡定,而且帮妈妈安排处理问题时也特别细心。节目中,当杭天琪看到女儿为其变装准备了特别细致且用心的PPT时,感触很深:“突然了解到女儿工作中的状态,她不会当着我的面去说她自己工作有多辛苦,但是她确实是掌握着一些技能,我还是不了解她。”

  谈及过往

  那个年代没有偶像包袱 就是很单纯地去唱歌

  《妈妈,你真好看》是一档聚焦年龄50+“银发族”的时尚节目,杭天琪作为艺人代表,年轻时就对时尚有着自己的理解。关于春晚时尚记忆,她直言:“我们那个时候的偶像,没有什么偶像包袱。因为那个年代也没有什么公司包装,连服装啊、化妆啊都是自己操心,也没有什么助理跟着你,我们都是很单纯地去唱歌。可能就是因为这种真实和纯粹,所以呈现的舞台作品才会这么经典,一直留在人们的心中。”正因为如此,女儿经常调侃杭天琪是“央视歌手”自带“专业范儿”。

  现在回看杭天琪的春晚造型也是走在时代尖端的。谈及自己的时尚观是否过时,杭天琪直言:“很羡慕现在的年轻人想穿什么就穿什么,有着自己的时尚态度,随着年龄的增加自己没这么敢穿了,私下以休闲装扮为主。”从节目中杭天琪的穿搭,我们也不难发现,她的穿搭都极具自己的个性,皮衣、牛仔、白T恤永不过时的穿搭,透露着不被年龄束缚,勇于做自我的态度。聊起时尚和穿搭时,杭天琪说:“其实在时尚方面,我还是比较有这个敏感度的,比如说对当季的流行色,包括一些穿搭的理念,我还是比较善于去捕捉适合我自己的穿搭风格的。”

  节目收获

  展现真实相处模式 尊重女儿爱好选择

  此次参加《妈妈,你真好看》,对于杭天琪和女儿来说是全新的体验。杭天琪希望通过节目让女儿了解到自己的工作状态,展示自己和女儿之间最真实的相处模式,让彼此更加了解、更加体谅对方。“以后,在生活中我们可能会相处得更加轻松吧。”

  被问到有考虑过让女儿进军娱乐圈的打算时,杭天琪表示:自己一直尊重女儿自己的决定。“节目后我们聊过,她没有否认。我觉得作为家长,支持孩子的喜好是最重要的。女儿心心从小在艺术方面就有天赋,之前学习钢琴、作词作曲之类的,都是她喜欢的。到了初中,她在绘画方面又有特别强烈的爱好。考大学、选专业这些都是她自己拿的主意,顺从她自己的心愿去做的,我可能就给个建议。”如今女儿作为一名版画师刚刚结束在国外的学习,回国发展。

  文/记者 王磊

  摄影/记者 郭谦 统筹/满羿

[ 责编:张晓荣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村BA”总决赛决出冠军

  • 数字科技赋能文旅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规划》以党的二十大精神指导实践,为数字中国建设锚定了新时期发展方位,为加快提升数字中国建设的整体性、系统性、协同性谋划了战略路径。
2023-03-28 04:30
创新型人才起步在大学,奠基在大学,大学教育为未来的创新型人才培根铸魂、启智储能。
2023-03-28 04:40
建设数字中国,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重要一环。适应科技发展趋势、以数字化促进发展水平提升是各国人民共同的追求。
2023-03-28 04:30
此次,科研团队对我国西北地区约1.7亿年前的一种侏罗纪远古植物化石进行了重新研究。
2023-03-28 03:40
解伟介绍,该研究基于“在最适宜的地区生产最适宜的农产品”的原则,开发大型农业生产布局优化模型,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多个维度开展单目标或多目标优化。
2023-03-28 03:40
在全人工繁殖、实验室环境仿自然繁殖的成功突破基础上,积极探索长江鲟野外自然繁殖,开展相关试验活动。
2023-03-28 09:06
他们深爱着这一切。记者采访时,看到考古队员们喜欢放置各种水下设备当作纪念品。即使在北京办公室的咖啡机旁,也要放一个考古船的模型。倒一杯水的时间,思绪便能回到那些水底的高光时刻。
2023-03-28 04:40
细胞可以通过命运决定过程来不断适应环境变化,实现并完善自身功能。
2023-03-27 10:41
地球的历史,浓缩在自然博物馆中。
2023-03-27 10:06
近日,一蛙类新物种在浙江省舟山群岛被发现,中国计量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金园庭教授研究团队历时十年开展的两栖动物多样性与进化研究取得新进展。
2023-03-27 10:03
芯片为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芯片速度的提升得益于晶体管的微缩,然而当前传统硅基场效应晶体管的性能逐渐接近其本征物理极限。
2023-03-27 10:02
实用的知识技能、良好的实践体验,吸引越来越多的人来到社区科普大学的教室。
2023-03-27 10:00
2023 年 3 月 26 日,“典赞·2022 科普中国”揭晓盛典特别节目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综合频道 CCTV-1 播出,现场揭晓 2022 年度十大科普人物、十大科普作品、十大科普事件和十大科学辟谣榜。
2023-03-26 17:17
近日,由中国科协、中央网信办、科技部联合指导,科普中国、学习强国、中国科普网、人民日报视频客户端、新华网、央视频、光明网、抖音、快手、新浪、知乎、哔哩哔哩、网易、腾讯等 14 家网络平台在“典赞·2022 科普中国”揭晓盛典上,共同启动 2023 年科普短视频创作联合行动。
2023-03-26 17:16
国家一级博物馆、国家5A级旅游景区上海科技馆将自3月31日晚闭馆后启动其开放运行20余年来最大规模的系统化升级改造。上海科技馆自2001年12月18日正式向公众开放以来,已累计接待国内外观众逾8000万人次,是最热门的全国科普教育基地之一。
2023-03-25 18:54
在北京亦庄,乘客已经能通过手机约来一辆没有安全员、真正的无人驾驶“出租车”。
2023-03-24 10:55
工业和信息化部23日公布,截至2月末,我国5G基站总数达238.4万个,比上年末净增7.21万个,占移动基站总数的21.9%,5G网络建设稳步推进。
2023-03-24 10:32
因京剧与无线电结缘,学京剧要苦练扎实基本功的精神也深深影响了王小谟后来的科研之路。 在这样煞费苦心设计的人才培养机制下,王小谟还任命当时年仅30岁的曹晨担任某型预警机的副总师。
2023-03-24 10:14
新世纪之交,在南平,茶文化还与“科技特派员”这一新生事物相互交织,共同在闽北大地奏响茶山新曲。
2023-03-24 09:57
从蒸汽机到动力电池,从电子管到超大规模集成电路,从“大哥大”到智能手机……回顾人类科技发展史,技术创新进步从来都是一个不断优化迭代的过程。
2023-03-24 10:02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