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电影《1921》“七一”上海首映看哭老中青观众
首页> 文娱频道> 影视电影动态 > 正文

电影《1921》“七一”上海首映看哭老中青观众

来源:光明网2021-07-02 15:57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由上海市委宣传部指导拍摄,黄建新监制兼导演、郑大圣联合导演的电影《1921》已于7月1日全国公映,并于上映当天在党的诞生地——上海举办了首映礼。

  《1921》出品人,腾讯集团副总裁、阅文集团首席执行官、腾讯影业首席执行官程武,监制兼导演黄建新,联合导演郑大圣,制片人任宁,摄影指导曹郁携饰演“一大代表”的演员黄轩、袁文康、韩东君、张超(按中共党史出版社《中国共产党简史》排角色序),以及主演李晨、俞灏明、胡连馨、白宇帆、史彭元出席了活动出席首映与观众交流分享。中共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机关党委专职副书记年士萍处长,上海华山医院副院长、支援武汉医疗队总指挥马昕,退休党员竺兰富,导演刘海波,《1921》美术指导吴嘉葵、第一副导演曾祖等都来到了现场观看电影。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当日,主创和现场嘉宾、观众齐聚在党的诞生地上海,一起跟随影片重温百年前开天辟地的伟大开端,一起合唱《没有共产党没有新中国》讴歌百年光辉征程,为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献上自己饱含着深情的祝福。

电影《1921》“七一”上海首映看哭老中青观众

  《1921》首映日累计票房达到1.7亿,票务平台猫眼开分9.4,淘票票开分9.3,一路领跑七一档。观众们在各大网络平台纷纷留下好评,有人感动于先辈们心怀天下、敢为人先的慷慨豪情,评论道:“一百年前的同龄人,才是我们真正应该追逐的偶像。”有人感动于先辈们不畏牺牲坚守信念的铮铮铁骨,写道“百年前,你们梦想的那个新中国实现了,我们是你们的双眼,替你们看遍。”

  值此建党百年华诞之际,影片发布主题曲《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MV。新版歌曲由常石磊编曲,黄轩、倪妮、王仁君等六十余位片中演员及小荧星艺术团致敬演唱,在激情昂扬的旋律中回望历史,一同以热情洋溢的歌声传达出亿万中国人民的心声,代表着中国电影人对党的真挚告白。

  党史研究专家、抗疫英雄共赏《1921》为党庆生

  50年党龄老党员重温入党誓词向党诉衷情

  在上海首映的影院里,每当《1921》放映完毕,字幕出现“献给伟大的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时,全场都会响起掌声。中共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机关党委专职副书记年士萍处长动情表示道:“电影《1921》带我们重新回顾了辉煌的建党峥嵘岁月。电影里面都是我们观众喜爱的演员,他们本身也是我们今天的80后、90后甚至00后,在电影当中来饰演我们100年前80后、90后、00后,我相信,这个电影一定会受到广大观众,特别是我们青年观众的喜爱,一定会掀起一股新的红色经典浪潮。”

  此外,刚刚参加完上海市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庆典活动的上海华山医院副院长、支援武汉医疗队总指挥马昕院长,拨冗来到首映活动现场,分享了他的观影感受时说:“影片让我看的心潮澎湃,热血沸腾,我感受到了在100年前,我们的先烈,为了我们共同的理想,抛头颅洒热血,他们真的很不容易。我们能有今天和平和幸福,就是靠他们为我们走过了这么艰辛的一条路。在今天建党100周年这个非常重要的日子里,我们缅怀先烈,下定决心为我们国家美好的未来去努力,感谢我们党,作为一名党员,非常荣幸,非常自豪。”马昕院长还带来了张文宏的嘱托:“务必给主创带话,感谢主创人员,感谢你们的努力,带给我们这么正能量的电影。”

  在当天的观众中,两位老党员同志吸引了很多人的目光。一位叫竺兰富,是一位现年78岁高龄、拥有53年党龄的老党员,他刚刚获得了“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看完电影后他现场激动地用颤颤巍巍的声音重温了入党誓词,他说:“牢记誓词永远向前,永远不忘一个共产党员的光荣责任,做好自己一切工作!”另一位老党员观众发言道:“看完电影我们更要感谢中国共产党,百年风雨铸辉煌,一代伟人塑理想信仰,民族精神站起来,改革开放富起来,创新发展强起来,中华民族复兴大旗举起来,我们撸起袖子干起来,感谢电影让历史重演。”

  有15年党龄的中年观众表示自己在“七一”早上全程观看了“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他说:“我刚才在影片中看到黄轩老师扮演的李达,冒着被跟踪风险专门跑去印刷厂将‘百姓’两字改成‘人民’,我一下子就想到大会上那句关于‘人民’和‘江山’的论述,感谢中国共产党,我作为一名15年党龄的党员看得特别感动!也非常感谢大家能够把1921年的‘创业历史’还原给广大观众。”

  黄建新郑大圣:《1921》里的革命先辈有最极致的“中国式浪漫”

  黄轩收到“火种”胸针现场还原片中鲁迅名言

  黄建新导演在首映现场诚恳地对观众说:“这部充满敬畏拍摄的电影,今天终于公映了,我们正式把它交给观众。”他表示,电影在上海拍摄,又在上海首映,所以它在这座城市的每场放映,都会多一份特殊的情感。希望通过电影,让百年前的伟大精神与今天对接,把这些精神转化为动力长久发扬下去。

  联合导演郑大圣说:“投身革命的人,内心世界一定是极其浪漫的,我们不仅要复现历史,更要发掘其中的诗意,把浪漫和诗意作为我们的电影工作主题。”正如那句“仪式感是中国人与生俱来的浪漫” ,百年前在一片黑夜中凭着信念而看到希望并甘当萤火发出微光的先辈们,不正是最极致的中国式浪漫。而正如郑导所言,2021年7月1日相约电影院观看《1921》的观众,都会记住这场特别的放映,他们也在用属于自己的“中国式浪漫”,告诉过往者:彼之所愿,今之所见。

  制片人任宁也表示:“七一这个特殊的日子,大家共聚在一起,用这样特殊的方式,为党的百年华诞庆生,特别有纪念意义,也很有价值。”摄影指导曹郁在映后交流时分享:“我确实感受到这段历史的浪漫与诗意,剧组的氛围也给我很好的支持,让光影在银幕上很好的呈现,我觉得是有情感的,带有激情的。”带领《1921》美术部门1:1还原搭建“一大”会址、“二大”会址、博文女校和新青年编辑部等历史建筑的美术指导吴嘉葵,也在首映现场分享了创作感悟,他精益求精的创作精神铺砌了《1921》的历史厚度。

  现场,大家注意黄轩身上佩戴了一枚特别的胸针,黄轩分享了胸针背后的故事,他表示,这是他收到的一份特殊礼物,他的团队同样被李达所说的“火种”深深触动,亲手织绣了火种样式的胸针送给他。一百年前,我们国家连自己的火种都没有,一百年后我们不仅有了火箭,还有了自己的探测器。电影《1921》无疑也是今天的一颗火种,点燃当下年轻观众心中青春热血建设更加美好的祖国。

  黄轩现场还原了电影中李达引用鲁迅《故乡》的选段,“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抑扬顿挫的朗诵博得全场观众的掌声。李晨分享了十年后再度演绎建党故事的感触,他坦言,随着自己的成长,面对这段历史会迸发新的激情,他还引用守常先生“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家庭,创建青春之民族,创建青春之国家”的名句,激励在场的年轻人。演员袁文康、韩东君、张超、俞灏明、胡连馨、史彭元、白宇帆也都表达了参演《1921》的荣幸和感恩,回望历史,他们对当代青年应该担负的使命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对今天和明天的道路有了更清晰的规划。

  60多位演员献声影片主题曲《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上海首映全场观众大合唱向党深情告白

  首映当日,每场观影互动结束后,主创们都会和在场的所有观众一起唱响——《没有共产党没有新中国》,以歌声诉衷情,为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献上自己饱含着深情的祝福与告白。整齐而洪亮的歌声响彻放映厅,令在场的所有人热血沸腾。

  今日,影片也正式曝光主题曲《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MV。新版歌曲由常石磊编曲,黄轩、倪妮、王仁君等六十余位片中演员及小荧星艺术团致敬演唱,在激情昂扬的旋律中回望历史,一同以热情洋溢的歌声传达出亿万中国人民的心声,代表着中国电影人对党的真挚告白。

  小演员稚嫩的童声伴随着激荡人心的旋律,表达出对党和祖国无限的热爱,而随着诸位演员们的倾情加入与深情演绎,整首歌曲升华至高潮。新版歌曲由常石磊改编而成,十三年前,由常石磊作词并编曲的《我和你》唱响2008年北京奥运会,回荡在祖国每一个角落。十三年后,他再次以慷慨激昂的旋律,向祖国和党献上最美的祝福。全曲紧扣“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核心,将影片中无数先辈一次又一次不屈于强权、挺身而出捍卫主权的热血力量凝结,生动诠释了1921年的中国青年们“一腔热血展宏志,团结腾飞中华魂”的精神追求。而参与演唱的演员们也同样被这种力量所鼓舞着,以最热情饱满的状态,嘹亮唱响每个音符,字字铿锵有力,让人热血沸腾。

  影片由腾讯影业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上海电影(集团)有限公司、上海三次元影业有限公司、中国电影股份有限公司、华夏电影发行有限责任公司、中央党校大有影视中心出品,天津猫眼微影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寰亚电影制作有限公司、无锡七酷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上海久事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天津阅文影视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华文映像(北京)影业有限公司、新丽传媒集团有限公司等公司联合出品,已于7月1日全国公映。(高原)

[ 责编:张晓荣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村BA”总决赛决出冠军

  • 数字科技赋能文旅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规划》以党的二十大精神指导实践,为数字中国建设锚定了新时期发展方位,为加快提升数字中国建设的整体性、系统性、协同性谋划了战略路径。
2023-03-28 04:30
创新型人才起步在大学,奠基在大学,大学教育为未来的创新型人才培根铸魂、启智储能。
2023-03-28 04:40
建设数字中国,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重要一环。适应科技发展趋势、以数字化促进发展水平提升是各国人民共同的追求。
2023-03-28 04:30
此次,科研团队对我国西北地区约1.7亿年前的一种侏罗纪远古植物化石进行了重新研究。
2023-03-28 03:40
解伟介绍,该研究基于“在最适宜的地区生产最适宜的农产品”的原则,开发大型农业生产布局优化模型,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多个维度开展单目标或多目标优化。
2023-03-28 03:40
在全人工繁殖、实验室环境仿自然繁殖的成功突破基础上,积极探索长江鲟野外自然繁殖,开展相关试验活动。
2023-03-28 09:06
他们深爱着这一切。记者采访时,看到考古队员们喜欢放置各种水下设备当作纪念品。即使在北京办公室的咖啡机旁,也要放一个考古船的模型。倒一杯水的时间,思绪便能回到那些水底的高光时刻。
2023-03-28 04:40
细胞可以通过命运决定过程来不断适应环境变化,实现并完善自身功能。
2023-03-27 10:41
地球的历史,浓缩在自然博物馆中。
2023-03-27 10:06
近日,一蛙类新物种在浙江省舟山群岛被发现,中国计量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金园庭教授研究团队历时十年开展的两栖动物多样性与进化研究取得新进展。
2023-03-27 10:03
芯片为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芯片速度的提升得益于晶体管的微缩,然而当前传统硅基场效应晶体管的性能逐渐接近其本征物理极限。
2023-03-27 10:02
实用的知识技能、良好的实践体验,吸引越来越多的人来到社区科普大学的教室。
2023-03-27 10:00
2023 年 3 月 26 日,“典赞·2022 科普中国”揭晓盛典特别节目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综合频道 CCTV-1 播出,现场揭晓 2022 年度十大科普人物、十大科普作品、十大科普事件和十大科学辟谣榜。
2023-03-26 17:17
近日,由中国科协、中央网信办、科技部联合指导,科普中国、学习强国、中国科普网、人民日报视频客户端、新华网、央视频、光明网、抖音、快手、新浪、知乎、哔哩哔哩、网易、腾讯等 14 家网络平台在“典赞·2022 科普中国”揭晓盛典上,共同启动 2023 年科普短视频创作联合行动。
2023-03-26 17:16
国家一级博物馆、国家5A级旅游景区上海科技馆将自3月31日晚闭馆后启动其开放运行20余年来最大规模的系统化升级改造。上海科技馆自2001年12月18日正式向公众开放以来,已累计接待国内外观众逾8000万人次,是最热门的全国科普教育基地之一。
2023-03-25 18:54
在北京亦庄,乘客已经能通过手机约来一辆没有安全员、真正的无人驾驶“出租车”。
2023-03-24 10:55
工业和信息化部23日公布,截至2月末,我国5G基站总数达238.4万个,比上年末净增7.21万个,占移动基站总数的21.9%,5G网络建设稳步推进。
2023-03-24 10:32
因京剧与无线电结缘,学京剧要苦练扎实基本功的精神也深深影响了王小谟后来的科研之路。 在这样煞费苦心设计的人才培养机制下,王小谟还任命当时年仅30岁的曹晨担任某型预警机的副总师。
2023-03-24 10:14
新世纪之交,在南平,茶文化还与“科技特派员”这一新生事物相互交织,共同在闽北大地奏响茶山新曲。
2023-03-24 09:57
从蒸汽机到动力电池,从电子管到超大规模集成电路,从“大哥大”到智能手机……回顾人类科技发展史,技术创新进步从来都是一个不断优化迭代的过程。
2023-03-24 10:02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