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中国医生》重回武汉 张定宇一声“谢谢”张涵予瞬间泪崩
首页> 文娱频道> 影视电影动态 > 正文

《中国医生》重回武汉 张定宇一声“谢谢”张涵予瞬间泪崩

来源:羊城晚报2021-07-07 09:39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即将于7月9日全国献映的电影《中国医生》,将它的首次放映放在了“英雄之城”武汉。7月4日,电影《中国医生》主创团队重回武汉,在武汉洪山礼堂举办了影片的首次放映会。当天,影片的两位人物原型——金银潭医院原院长张定宇和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呼吸与重症医学科主任张继先到场观影,并与张涵予和袁泉再度同台。

  电影《中国医生》白衣执甲版海报

  电影《中国医生》武汉首次放映

  观众五次鼓掌致敬

  2020年新冠疫情突如其来之际,武汉成为全民关注的焦点,而焦点的中心地带就是武汉金银潭医院。这里是中国抗疫之战最早打响的地方,也是电影《中国医生》聚焦的“抗疫主战场”。在这次全国首场放映中,湖北及武汉当地医务人员代表,医学院师生代表,抗疫先进人物代表,武汉公安、交管、城管、社区等代表,一起成为影片的第一波观众。影片放映结束,随着字幕和片尾疫情纪录镜头的滚动,观众五次鼓掌致敬。

  电影中张涵予饰演的张竞予院长以金银潭医院原院长张定宇为原型;袁泉饰演的重症医学科主任文婷,其原型之一就是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呼吸与重症医学科主任、党支部书记张继先。在映后的主创见面互动中,两位抗疫英雄也表达了对电影的感受。张定宇形容电影是一枚饱含深情的“催泪弹”,并对张涵予塑造的张竞予院长给予了肯定:“电影里的院长的一些脾气和习惯是我的,但那些果敢英雄的特质,凝结了所有医务人员的形象。谢谢所有主创和摄制单位为我们带来这部电影。”张继先也表示影片令自己深受感动:“从头到尾,我的眼泪就没干过。袁泉饰演的重症医学科主任是抗疫一线很多人的缩影。这个角色虽然语言不多,但坚毅的眼神演出了一个主任带领全体医务工作者向前冲的模样。”

  演员袁泉与原型张继先(左)合影

  演员张涵予与原型张定宇(右)合照

  几位主演数次落泪

  面对抗疫英雄和白衣天使们的掌声,影片主创们的感动也溢于言表。电影总制片人、博纳影业集团董事长于冬表示:“疫情期间,武汉的金银潭医院为抗疫工作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这部电影就是要让观众看到,疫情期间的一线医生是如何扛过那段时间的。电影我已经看了很多遍,但每次再看还是会流泪,今天我也想借着这个机会向每一个医务工作者致敬,你们辛苦了。”导演刘伟强表示:“这部电影真正的主角是你们,谢谢大家带给我们的感动。”

  当天,张涵予透露这是他第一次观影。看电影时,张定宇就坐在他旁边,他坦言不免有点紧张和忐忑。他还表示,观影结束后张定宇对他说了声“谢谢”,也让他瞬间“泪崩”。袁泉动情地表示:“经过这次拍摄,我更加感受到医生是一个神圣的职业。经年累月积累的专业技巧和技能,让你们能够在千钧一发的关键时刻作出正确专业的判断。这对你们来说是日常,但对每一个病患来说就是天大的事。谢谢你们为我们拼过命,辛苦了!”

  由朱亚文饰演的广东驰援湖北医疗队医生陶峻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朱亚文现场回应:“今天是第一次跟为我们拼过命的人面对面,用电影里张院长的话来说,‘你们每一个人都是超人’。”饰演麻醉科主任辛未的冯文娟也表示既紧张又荣幸:“我们饰演的角色其实是所有抗疫英雄的缩影,他们应该被铭记。我接到这个角色后做了很多功课,得知我们国家现在至少还需要30万的麻醉医生。如果有立志学医的年轻人看完电影想要成为一名麻醉医生,那就是对我最大的肯定。”

  电影主创团队参观主题灯光秀

  链接

  长江两岸再次点亮“武汉加油”

  7月4日晚,《中国医生》在武汉“知音号”游轮举办见面会和主题灯光秀致敬活动。导演刘伟强、监制李锦文,领衔主演张涵予、袁泉、朱亚文,共同出演冯文娟,以及本片医学顾问、曾亲历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一线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急诊与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冉晓出席了本次活动。

  见面会上,刘伟强亲切地称冉晓为“ECMO小王子”。冉晓解释,这个称呼源自抗疫期间。在当时的疫情压力之下,这个略带俏皮的称呼为自己和同事们带来了些许轻松。作为抗疫亲历者和专业医护人员,冉晓对《中国医生》给出了很高的评价,称赞其贡献出了“教科书级的医疗戏”。

  夜幕降临时,长江两岸盛大的城市灯光秀开启。五彩斑斓的灯光接连点亮变幻,呈现出电影主创对武汉这座“英雄之城”的祝福:“《中国医生》向英雄的武汉人民致敬!”“《中国医生》向全国医护人员致敬!”“《中国医生》向投身伟大抗疫斗争的中国人民致敬!”疫情期间曾经让无数人热血沸腾的“武汉加油”字样也再次出现。随后,600架无人机在江边的天空列阵升起,用变换的队列和彩光组成一幅幅令人感动的图像:电影《中国医生》海报上医务人员冲锋的画面、手术工作中身穿防护服的医生、樱花中的黄鹤楼……

  伴随着恢弘而动人的灯光,主创们唱起《洪湖水浪打浪》:“洪湖水浪打浪,洪湖岸边是家乡……”他们凭歌寄意,表达了对武汉的关怀、对武汉和全国医务工作者的敬意。记者胡广欣

[ 责编:张晓荣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村BA”总决赛决出冠军

  • 数字科技赋能文旅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规划》以党的二十大精神指导实践,为数字中国建设锚定了新时期发展方位,为加快提升数字中国建设的整体性、系统性、协同性谋划了战略路径。
2023-03-28 04:30
创新型人才起步在大学,奠基在大学,大学教育为未来的创新型人才培根铸魂、启智储能。
2023-03-28 04:40
建设数字中国,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重要一环。适应科技发展趋势、以数字化促进发展水平提升是各国人民共同的追求。
2023-03-28 04:30
此次,科研团队对我国西北地区约1.7亿年前的一种侏罗纪远古植物化石进行了重新研究。
2023-03-28 03:40
解伟介绍,该研究基于“在最适宜的地区生产最适宜的农产品”的原则,开发大型农业生产布局优化模型,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多个维度开展单目标或多目标优化。
2023-03-28 03:40
在全人工繁殖、实验室环境仿自然繁殖的成功突破基础上,积极探索长江鲟野外自然繁殖,开展相关试验活动。
2023-03-28 09:06
他们深爱着这一切。记者采访时,看到考古队员们喜欢放置各种水下设备当作纪念品。即使在北京办公室的咖啡机旁,也要放一个考古船的模型。倒一杯水的时间,思绪便能回到那些水底的高光时刻。
2023-03-28 04:40
细胞可以通过命运决定过程来不断适应环境变化,实现并完善自身功能。
2023-03-27 10:41
地球的历史,浓缩在自然博物馆中。
2023-03-27 10:06
近日,一蛙类新物种在浙江省舟山群岛被发现,中国计量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金园庭教授研究团队历时十年开展的两栖动物多样性与进化研究取得新进展。
2023-03-27 10:03
芯片为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芯片速度的提升得益于晶体管的微缩,然而当前传统硅基场效应晶体管的性能逐渐接近其本征物理极限。
2023-03-27 10:02
实用的知识技能、良好的实践体验,吸引越来越多的人来到社区科普大学的教室。
2023-03-27 10:00
2023 年 3 月 26 日,“典赞·2022 科普中国”揭晓盛典特别节目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综合频道 CCTV-1 播出,现场揭晓 2022 年度十大科普人物、十大科普作品、十大科普事件和十大科学辟谣榜。
2023-03-26 17:17
近日,由中国科协、中央网信办、科技部联合指导,科普中国、学习强国、中国科普网、人民日报视频客户端、新华网、央视频、光明网、抖音、快手、新浪、知乎、哔哩哔哩、网易、腾讯等 14 家网络平台在“典赞·2022 科普中国”揭晓盛典上,共同启动 2023 年科普短视频创作联合行动。
2023-03-26 17:16
国家一级博物馆、国家5A级旅游景区上海科技馆将自3月31日晚闭馆后启动其开放运行20余年来最大规模的系统化升级改造。上海科技馆自2001年12月18日正式向公众开放以来,已累计接待国内外观众逾8000万人次,是最热门的全国科普教育基地之一。
2023-03-25 18:54
在北京亦庄,乘客已经能通过手机约来一辆没有安全员、真正的无人驾驶“出租车”。
2023-03-24 10:55
工业和信息化部23日公布,截至2月末,我国5G基站总数达238.4万个,比上年末净增7.21万个,占移动基站总数的21.9%,5G网络建设稳步推进。
2023-03-24 10:32
因京剧与无线电结缘,学京剧要苦练扎实基本功的精神也深深影响了王小谟后来的科研之路。 在这样煞费苦心设计的人才培养机制下,王小谟还任命当时年仅30岁的曹晨担任某型预警机的副总师。
2023-03-24 10:14
新世纪之交,在南平,茶文化还与“科技特派员”这一新生事物相互交织,共同在闽北大地奏响茶山新曲。
2023-03-24 09:57
从蒸汽机到动力电池,从电子管到超大规模集成电路,从“大哥大”到智能手机……回顾人类科技发展史,技术创新进步从来都是一个不断优化迭代的过程。
2023-03-24 10:02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