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由中宣部电影局、上海市委宣传部指导拍摄,黄建新监制兼导演、郑大圣联合导演的“庆祝建党一百周年重点影片”《1921》票房突破5亿,位列2021年上映的历史题材影片票房之首;同时,影片票房也超过黄建新导演参与打造的“建字三部曲”。《1921》7月也已在香港与澳门上映,并进行了蒙语版与藏语版的放映,影片由腾讯影业、上影集团、三次元影业、中影股份、华夏电影、中央党校大有影视中心出品。
上映期间,影片10次问鼎票房日冠,上座率、场均人次在内的各项数据均领跑七一档;口碑方面,猫眼与淘票票评分分别达到9.4与9.2,“把革命拍出了诗意,拍到了人们心里”,“看到最后眼泪止不住,先辈们的流血牺牲换来我们今天的生活”,“切身体会到了建党的意义和伟大”等好评不断。这些观影感悟可谓献给党的百岁生日最好的祝福,想必这也是拍摄这部电影的意义所在。
(电影《1921》正片画面)
曾参与打造过“建字三部曲”的黄建新导演此次再进行主旋律作品创作时,试图去世界各地寻找不曾在银幕上呈现过的史料细节,功夫不负有心人,团队在日本警视厅的档案馆中发现了一条“谍战线”。当以全景式的国际视角将这条线索演绎出来时,获得了众多党史研究专家的认可。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研究室副主任沈传亮对《1921》中挖掘到的史实细节感到惊喜,“我还是第一次听说”,并表示“《1921》背后对中共元年的诠释,包括电影挖掘了很多历史的细节,让很多专家都自叹不如。”
(电影《1921》正片画面)
好评如潮 各平台热度居高不下,两代青年实现精神共振
电影《1921》带着蓬勃的生命力,引发了各类人群的话题讨论。多元的话题,正得益于影片丰富的内涵,“什么样的青春最有意义”让21世纪的年轻人看到百年前的先辈如何用青春热血换了如今的幸福安宁;“黄轩倪妮对手戏泪崩”“张颂文为还原角色滚泥地”等等,展现了观众们对演员们的认可,黄轩、倪妮演绎的“建党夫妻”呈现了革命时期的爱情,两人即兴演绎的部分让很多观众湿了眼眶;而话题“含泪看完《1921》” 则概括了很多观众共同的观影感受,当片尾放完、灯光亮起时,很多人仍然泛红潮湿的眼眶展示了他们对这段历史的感动与对这些先辈们的景仰。
(电影《1921》正片画面)
“那个年代的人真诚又充满智慧,李达、王会悟这对共同为理想奋斗的伉俪很难不让人羡慕”,“是先辈们的不懈努力才造就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他们永远值得我们铭记”等这些来自观众的声音,充分表现了当下青年人与百年前的先辈们实现了精神上的共振。
(电影《1921》正片画面)
在影像中触摸历史的温度,致敬伟大精神
作为一部庆祝建党一百周年的电影,《1921》在尊重史实的基础上更加关注叙事细节的丰富,在拍摄上也采用了更为现代、更为青春的基调,使其在一众历史片中独树一帜,青春感与热血感扑面而来。电影中黄轩饰演的李达为同为湖南的老乡接风洗尘,于是片中便有了在弄堂里吃饭的情节。三人就像那个年代的“老上海”一般,在弄堂里支起小桌子,桌上是剧组考究过的地道上海时令菜,充满烟火气的日常和还原史实的细节,再次拉近了先辈和我们的距离。
(电影《1921》正片画面)
影片对于细节的深耕与人物的刻画也获得了众多认可。《学习时报》资深编辑张丹丹对主旋律影视非常有研究和心得,看完电影《1921》,她表示:“总书记前一段时间集体学习的时候讲‘可信、可敬、可爱的中国形象’,以往主旋律的影片可信、可敬两点做的很好,但是可爱非常难。但我看《1921》先辈的形象,这三者都是具备的。我看了以后所有人物形象给我的感受都非常可爱。”
(电影《1921》北京首映礼)
红色路演遍踏初心之地传承革命精神
为了让更多的年轻人通过电影触摸历史温度,影片在几个月的时间里走过了诸多红色地标与高校。今年5月,电影《1921》主创团队走进北京大学,与北大师生同溯建党初心。电影上映首日,秉承初心,黄建新导演携15位主创重回“一大”会址,举办了首映仪式。路演途中,主创团队走过延安、西柏坡、长沙、武汉、重庆、北京等地,沿着这条中国崛起之路追寻百年初心,传递影片红色精神。
影片由腾讯影业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上海电影(集团)有限公司、上海三次元影业有限公司、中国电影股份有限公司、华夏电影发行有限责任公司、中央党校大有影视中心出品,天津猫眼微影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寰亚电影制作有限公司、无锡七酷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上海久事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天津阅文影视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华文映像(北京)影业有限公司、新丽传媒集团有限公司等公司联合出品。(张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