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首页> 文娱频道> 资讯 > 正文

象来,向未来

来源:光明网2021-09-04 15:40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万物生生不息,时代浩浩荡荡,数十年来,人与野生动物的关系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从以前更多的“索取”到如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我们一直致力于改善野生动物的栖息地环境,探索与野生动物更好的相处方式。

  同大熊猫、雪豹等野生动物一样,野生亚洲象的保护工作也是我国野生动物保护工作中极具代表性的一环,多年来我们通过划定自然保护区、建立繁育及救助中心等诸多措施有效稳定和丰富了亚洲象种群。云南象群北移南归的故事证明我国野生动物保护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充分显示出广大民众精神文明水平的提高,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生动范例。

  纪实系列片《同象行》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象来,向未来

  一、真实

  《同象行》摄制组深入西南地区亚洲象栖息地,对迁移象群进行了长时间的跟踪拍摄,对近年来守护亚洲象取得的成果进行了全方位的刻画,记录下很多珍贵的感人瞬间。我们可以看到一线人员对迁移象群的彻夜守护,可以看到救助中心的“象爸爸”救助受伤小象时的精心呵护......《同象行》让观众能够真切感受到动物保护一线人员对亚洲象的深情与真爱。

  二、科学

  《同象行》里有大量守护亚洲象一线人员的采访,这些采访内容配合着现场影像,能有效地向大众科普知识。这些知识往往是一线人员长期与亚洲象近距离相处中积累总结得出的,对于大众而言新鲜宝贵,能吸引更多的民众来关注亚洲象保护

象来,向未来

  坚持符合动物习性的、科学的动物保护理念非常重要。正如片中所说:“它们属于自然,自然也需要它们”。如何帮助经救助痊愈的野生动物重新适应自然,重返自然,是动物保护工作中艰巨而又重要的任务,“野化训练”为我们作出很好的榜样。作为亚洲象种源繁育及救助中心的日常工作,它能够让离群已久的亚洲象更快适应野外环境,有效强化大象的野外生存能力,帮助它们早日重返野生象群的大家庭。

  三、人情味

  《同象行》真正做到了精雕细刻。它用精心的选材策划、多元的采访角度、丰富的拍摄视角为我们描绘了一副欣欣向荣且十分动人的中国公益事业画卷。我会记得救助中心救助的受伤小象“龙龙”见到“象爸爸”时的乖巧,会记得监测小组换班时眼中满满的牵挂与不舍,也会记得意外落入蓄水池的象群在被救援脱困后与救援队一同“欢呼”。这是我们与象的故事,这是人类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故事。

象来,向未来

  在《同象行》中,我们既可以看到前线指挥部通过科学引导满足了迁移象群数量庞大的日常饮食,也可以看到当地政府通过合理补偿保障了沿途村民的民生,有效避免了象群与当地村民发生直接冲突。通过该片我们可以真切感受到象群成员的喜怒哀乐,它们的家庭成员之间会互相抚慰,也会嬉笑打闹。拟人化的解说更显得它们真实可爱,让我们愈发想看到更多象群温馨的互动。从始至终,我们都能够感受到动物保护工作浓浓的“人情味”。

  望向未来

  数十年如一日地守护亚洲象,不仅使亚洲象种群数量的增加,也保护了生物多样性、促进了科学研究,更让我们向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望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野生动物保护始终需要社会各界、各领域的关注与支持,我们需要《同象行》这样深入人心的纪实系列片来讲述更多人与动物的鲜活故事,也需要科学各界人才的合作与努力。

  在过去,传统的动物保护主要涉及生态学、生物学和保护学相关领域。如今,在这些学科的基础上又有了动物医学、动物科学等领域的有生力量加入,形成了一个更加科学、更加系统的动物保护体系,多学科间的交流合作一定会成为动物保护工作发展的新动力。全面了解动物的自然习性,发挥各自专业特长,我们争当动物保护工作的急先锋。

  行向未来

  感谢为纪实系列片《同象行》辛苦付出的摄制组,感谢彻夜守护迁移象群的一线人员!作为经常参与野生动物保护的一员,我深知在野外艰苦而危险的自然环境里完成跟踪拍摄的难度之高。在拍摄期间,《同象行》摄制组常常需要克服难以预料的恶劣条件,还要应对象群的“捉迷藏”,甚至可能遇到野生动物的袭击威胁等未知挑战。然而,只有深入亚洲象栖息地才能获得如此丰富的亚洲象影像资料。这些影像资料既是非常专业的影视纪实素材,也是极其宝贵的动物研究材料,一定会助力野生动物保护工作在科学管理、科学保护的道路上越行越远,越行越稳。

象来,向未来

  不论是守护象群迁移行动的参与人员,还是亚洲象种源繁育及救助中心的救助人员,亦或是关注着象群的广大群众,大家都怀揣着对象群的最大善意,给予它们最充分的尊重。镜头记录下了象群在迁移旅途中的“一颦一笑”,它们时而停下脚步玩“泥巴浴”,时而溜进玉米地中吃“自助餐”,象群天真烂漫的性情让人不禁莞尔。为象群营造自由嬉戏的安全环境,离不开镜头背后前线指挥部的统筹决策、各部门与各乡村民的密切配合,离不开多年来我们坚持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理念。

  感谢献身野生动物保护工作的所有人,经过多年的努力,我们在各种野生动物的保护工作上都有了喜人的进步。在今年七月份我们收到“国宝”大熊猫的受威胁程度等级降级这样的喜讯,这是值得所有人欢呼雀跃的重要成就。这不是第一次,也不会是最后一次,我们还要向世界讲述更多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美好故事。

象来,向未来

  野生动物保护是全世界共同的目标,需要全人类共同的努力。《同象行》不只是同象行,更是人类同动物向美好未来而行!本次守护象群北移南归的行动受到国内外广泛关注,得到了世界肯定,成为我们向世界展示国内野生动物保护工作的鲜活范例。借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在云南举办的契机,我们要向世界介绍野生动物保护工作的宝贵经验,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让世界人民共同见证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的伟大成就!

  作者:金艺鹏 中国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副院长 博士生研究生导师

[ 责编:杨帆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行任务航天员与记者见面

  • 神舟十八号航天员乘组确定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日前,中国纤维质量监测中心发布2023年度新疆棉花生产加工过程质量状况监测结果。
2024-04-24 10:33
1998年,聂海胜成为我国首批航天员,先后执行过神舟六号、神舟十号、神舟十二号3次载人飞行任务。
2024-04-24 10:17
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的统一调度下,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西安卫星测控中心以及任务各测控站点实施联调联控,全面模拟发射准备、发射以及飞行过程中的各种技术状态和工作过程。
2024-04-24 10:16
1996年,我从技校毕业后,来到金川公司工作。当时总听师傅们讲,贵金属冶炼技术难以突破。提高我国铂族贵金属提炼的技术水平,对于守护国家安全极为必要。
2024-04-24 10:14
截至2023年底,我国大陆在运核电机组55台,总装机容量为57吉瓦,核准及在建核电机组36台,总装机容量为44吉瓦;全年核电发电量44万吉瓦时,占全国累计发电量近5%,相当于节约标煤1.3亿吨,减排二氧化碳3.5亿吨。
2024-04-24 10:05
截至2022年末,我国电动自行车社会保有量已达3.5亿辆。2023年,全国规模以上企业累计生产电动自行车4228万辆。
2024-04-23 04:00
22日是第55个世界地球日,今年的主题为“全球战塑”。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研究院经济体制与管理研究所当日发布的《废塑料化学循环综合性研究报告》显示,
2024-04-23 04:25
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天文学家正在给黑洞做“计算机断层扫描”(CT)。超级计算机模拟显示,以吸积盘结构绕黑洞旋转的物质会在名为耀斑的高能事件中周期性喷发。
2024-04-23 10:03
4月25日至29日,以“创新: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为主题的2024中关村论坛年会将在北京举办。
2024-04-23 10:02
最新数据显示,我国石油剩余技术可采储量38.5亿吨,天然气剩余技术可采储量66834.7亿立方米。
2024-04-23 10:01
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成立75周年之际,全体海军将士初心如磐,正以崭新姿态阔步向前、逐梦海天,努力把人民海军全面建成世界一流海军。
2024-04-22 13:57
中央气象台预计,4月21日至22日,江南南部和东部、华南中东部和南部等地仍有强降水,局部地区有大暴雨并伴有雷暴大风或冰雹等强对流天气。
2024-04-22 10:03
苏州市吴江区文物保护管理所所长周春华介绍,在修缮古建筑时,文保团队也积极采用新技术。“通过保护促进利用,通过利用加强保护,让文物建筑活起来。
2024-04-22 10:02
21日,在2024年中国医学发展大会上,中国医学科学院发布了《中国21世纪重要医学成就》,“创建蛋白质组学体系”“基于髓系白血病发病机制发现新的白血病生物分子标志和药物靶标”“揭示非经典细胞焦亡的分子机制及鉴定有关蛋白家族成员”等三项成就入选。
2024-04-22 09:59
近日生态环境部会同农业农村部制定并发布国家生态环境标准《生态环境损害鉴定评估技术指南 生态系统 第1部分:农田生态系统》。
2024-04-22 09:58
我国首艘深远海多功能科学考察及文物考古船4月20日在广东广州出坞。该船由我国自主设计和建造,它的建造出坞,标志着我国在冰区深海科考装备和船舶设计自主可控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2024-04-22 09:55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2024-04-19 11:08
科技成果只有转化为实用性技术,才能推动发展新质生产力,才能释放出驱动创新的力量,也才能推动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和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2024-04-19 02:45
自生成式人工智能(AI)程序,如ChatGPT发布以来,何时及如何利用它撰写研究论文成为人们争论的焦点。
2024-04-19 10:08
4月19日,清华大学基础医学院教授程功团队与合作者在《科学》发表论文,提出了一项阻断蚊虫传播传染病的新策略。
2024-04-19 10:07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