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乐队出圈能给流行乐坛带来什么?
首页> 文娱频道> 音乐资讯 > 正文

乐队出圈能给流行乐坛带来什么?

来源:文汇报2021-09-14 09:44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张小丹

  近年来,随着《乐队的夏天》(以下简称《乐夏》)等节目的相继出圈,乐队综艺的关注度越来越高。这些“小众文化类”音乐综艺的兴起打破了此前“歌手竞技类”综艺节目市场日趋同质化的现象,不仅大大丰富了综艺节目的可视性,且促进了小众文化的大众化传播。今年,《草莓星球来的人》(以下简称《草莓星球》)有“接棒”《乐夏》之意,力图延续乐队的浪潮。

  从最早以伴奏身份出现在《中国好声音》和《我是歌手》中,到在《超级乐队》中首次以主角身份登上真人秀舞台,“乐队”在音乐综艺中身份位置的转变既表征、也影响着节目的形式与内容、大众的关注与审美、音乐行业的标准和发展。乐队综艺的创新尝试也表明:以小众音乐文化圈层为起点,通过创新形式与内容,逐步走入大众视野,同样可以找到很好的平衡点和突破口。当然,真正的“音乐盛世”并不能仅靠综艺中的“出圈”,更是需要整个音乐圈生态的建立——它将依赖更多优秀的作品、更多元化的演出平台。

  从幕后伴奏走向舞台中心

  2012年浙江卫视《中国好声音》和2013年湖南卫视《我是歌手》,是音乐综艺的伴奏由卡拉OK转向现场乐队的开始。尽管乐队是配角,但是在选手的曲目介绍中会将编曲乐手的名字一一呈现。也由于这种转变,对选手的评价标准有了变化:不再只限于模仿层面的模唱,而是需要新的“演绎”(这是选手与乐队相互磨合的结果)。因此,这两档节目也在很大程度上向国内观众普及了“现场音乐”这一概念。

  2018年,中央电视台音乐频道首次播出大型乐队竞演类节目《超级乐队》,将重心对准乐队——这也是“乐队”首次以主角的身份登上真人秀舞台;两季的《乐夏》同样将节目主题聚焦在乐队上,并且在乐队的选择上也呈现出兼容并包的态势:摇滚、民谣、朋克、雷鬼以及新浪潮等不同风格的乐队同场竞技;而今年夏天《草莓星球》则集结了24组民谣、摇滚、电子等多元风格的新鲜音乐人,并且还打出“首档户外音乐节竞演真人秀”的标语,以解锁草莓音乐节地图的形式来表现乐队的成长。

  “乐队”成为中心对节目的评优标准产生了很大影响:唱功仅仅是衡量选手的众多要素之一,而对选手的综合素质,尤其是原创能力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原本处于幕后默默无闻的乐队开始走到台前,观众的关注点也从单一的歌手逐渐转移到了乐队中的不同成员以及音乐作品本身。

  以多元音乐提升大众审美

  在节目形式上,往往某个音乐真人秀成为“爆款”之后,便会出现众多模仿者:《超级女声》《中国好声音》之后均出现了一批同质化节目,尤其是这些节目大都是以歌手的演唱作为卖点。如此这般,观众很快会陷入审美疲劳:《中国好声音》《我是歌手》等“综N代”最近的几期尽管在导师的选择、赛制的升级、歌曲的挑选、舞台的呈现等方面都竭尽全力发展新形式,挖掘新内容,但节目收视率和初期依旧无法同日而语。这种同质化不仅严重损害了观众的期待,也造成了综艺行业资源的过度消耗。所以,差异化发展已经不再是某一个制作平台思索的命题,而是整个行业亟待解决的问题。

  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综艺市场广阔,这使得某些小众文化虽然相对市场不大,但是受众的绝对数量仍然不少。于是,垂直细分的音乐综艺节目应运而生,而《乐夏》《草莓星球》等乐队综艺以“乐队”为核心,就是节目垂直细分潮流下的产物。由于每档节目只集中呈现一个细分类型的音乐或领域,因此“有的放矢”带来的好处是可以更加深入细致:例如《乐夏》中的竞演环节并不是单纯的演唱比拼,而是加入了临场发挥的改编,将乐队的创作与配合能力摆在首要的位置。节目同样十分重视在剪辑中对人物故事的呈现。制作人牟頔采访时曾说道:“这些性格鲜明的人,他们对音乐理想的坚持和热爱,还有背后的悲欢离合,天生是综艺节目的宝藏”。为了将真人秀做到更真实,节目组还派出工作人员跟拍乐队的日常排练,和他们一起跑巡演。通过与乐队一起巡演的方式建立更为亲密的联系,成功地为《乐夏》后期的录制和剪辑储备了足够的素材。《草莓星球》为了更好地让小众音乐获得大众认可,首先在模式上打破了传统的演播室音乐综艺模式,为音乐人和乐迷还原Live现场。其次,节目通过创新赛制的挤压激发出新血音乐人对舞台的渴求,抢番生存战、安可团联名合作秀、3V3V3团战,帮助其带来最佳的舞台表现。

  而这些节目所传达出的多元音乐同样反作用于听众音乐审美的提升,这是一个双向的效应。近年来说唱、电子、音乐剧、乐队等小众音乐能够在综艺节目助推下破圈,均离不开这样一种社会环境。

  让创作真正站上舞台C位

  在很大程度上,音乐真人秀节目对于音乐行业是有反哺作用的:许多新人通过选秀进入了职业音乐领域。关键问题在于,随着国内歌唱类音乐综艺的“野蛮生长”,“歌曲荒”逐渐成为制约音乐综艺节目发展的瓶颈。“歌手”从某种程度上来看现在已经呈现“过剩”趋势,但是支撑这个行业的创作人才却严重匮乏或者鲜有崭露头角的机会。

  从“原创”的角度来看,词、曲、编三者缺一不可。而相较于作词、作曲,“编曲”这个工种长期是“被忽略”的状态:一方面,主流听众对于“乐队”概念的理解几乎约等于“伴奏”,大家通常更多关注的是舞台上的歌手;另一方面在音乐行业中,国内目前有词曲版权,即作词、作曲都可以在作品完成之后获得后续版税,但唯独编曲没有。而偏偏这又是个需要耗费大量时间精力的重要工作。

  郑钧曾吐槽“中国人听歌确实不太听编曲……所以最后导致我们编曲都不重视了。大家就凑在一起当成伴奏”;李荣浩也曾为编曲者发声:“音乐人只是需要一点点尊重”;甚至《我是歌手》的音乐总监梁翘柏也都忍不住感慨:“只是作曲者得到了所有的荣誉,大家都知道歌是谁写的,但编曲没有得到任何的荣誉”。

  而“乐队”在由幕后走向舞台这一过程中,所体现的不只是对于传统意义创作者(作词、作曲)的关注,更是的对于“编曲”的重视。

  《中国好声音》《我是歌手》在国内开现场乐队之先河,不仅仅是提升了音乐的原创性和节目的视听效果,更重要的是还详细地将编曲乐队的分工直接呈现在曲目介绍中(《超级女声》时期大多只标明作词、作曲和原唱),包括节目过程中导播也会不时切到乐队镜头。到了近年的乐队综艺中,“乐队”则作为主角走到了舞台中央:无论是《乐夏》还是《草莓星球》,我们都可以发现节目在通过多元风格的搭配有意弱化风格的偏重,更加强调“乐队”的概念(有些评论至今还把“乐队”与“摇滚乐”画等号)。虽然“乐队”本身并不是一个专门的概念,但却对大多数音乐类型的发展至关重要——在流行音乐行业中,乐队的重要性不亚于歌手,而这一点常常被主流意见忽视。

  “乐队”成为主角——这一机制的转变,开拓了乐手与大众对话的渠道,将这些长期被忽略的创作者推向更大的市场,也让更多的观众将目光投射到音乐行业中的其他分工以及作品的创作中,这其实比单纯地提高版税要切实得多。不仅如此,它们还通过一个主流的平台,把小众音乐推上大众传媒,拓宽其受众面,助力了各种类型音乐的发展。

  (作者为上海音乐学院流行音乐专业博士)

[ 责编:张晓荣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村BA”总决赛决出冠军

  • 数字科技赋能文旅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规划》以党的二十大精神指导实践,为数字中国建设锚定了新时期发展方位,为加快提升数字中国建设的整体性、系统性、协同性谋划了战略路径。
2023-03-28 04:30
创新型人才起步在大学,奠基在大学,大学教育为未来的创新型人才培根铸魂、启智储能。
2023-03-28 04:40
建设数字中国,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重要一环。适应科技发展趋势、以数字化促进发展水平提升是各国人民共同的追求。
2023-03-28 04:30
此次,科研团队对我国西北地区约1.7亿年前的一种侏罗纪远古植物化石进行了重新研究。
2023-03-28 03:40
解伟介绍,该研究基于“在最适宜的地区生产最适宜的农产品”的原则,开发大型农业生产布局优化模型,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多个维度开展单目标或多目标优化。
2023-03-28 03:40
在全人工繁殖、实验室环境仿自然繁殖的成功突破基础上,积极探索长江鲟野外自然繁殖,开展相关试验活动。
2023-03-28 09:06
他们深爱着这一切。记者采访时,看到考古队员们喜欢放置各种水下设备当作纪念品。即使在北京办公室的咖啡机旁,也要放一个考古船的模型。倒一杯水的时间,思绪便能回到那些水底的高光时刻。
2023-03-28 04:40
细胞可以通过命运决定过程来不断适应环境变化,实现并完善自身功能。
2023-03-27 10:41
地球的历史,浓缩在自然博物馆中。
2023-03-27 10:06
近日,一蛙类新物种在浙江省舟山群岛被发现,中国计量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金园庭教授研究团队历时十年开展的两栖动物多样性与进化研究取得新进展。
2023-03-27 10:03
芯片为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芯片速度的提升得益于晶体管的微缩,然而当前传统硅基场效应晶体管的性能逐渐接近其本征物理极限。
2023-03-27 10:02
实用的知识技能、良好的实践体验,吸引越来越多的人来到社区科普大学的教室。
2023-03-27 10:00
2023 年 3 月 26 日,“典赞·2022 科普中国”揭晓盛典特别节目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综合频道 CCTV-1 播出,现场揭晓 2022 年度十大科普人物、十大科普作品、十大科普事件和十大科学辟谣榜。
2023-03-26 17:17
近日,由中国科协、中央网信办、科技部联合指导,科普中国、学习强国、中国科普网、人民日报视频客户端、新华网、央视频、光明网、抖音、快手、新浪、知乎、哔哩哔哩、网易、腾讯等 14 家网络平台在“典赞·2022 科普中国”揭晓盛典上,共同启动 2023 年科普短视频创作联合行动。
2023-03-26 17:16
国家一级博物馆、国家5A级旅游景区上海科技馆将自3月31日晚闭馆后启动其开放运行20余年来最大规模的系统化升级改造。上海科技馆自2001年12月18日正式向公众开放以来,已累计接待国内外观众逾8000万人次,是最热门的全国科普教育基地之一。
2023-03-25 18:54
在北京亦庄,乘客已经能通过手机约来一辆没有安全员、真正的无人驾驶“出租车”。
2023-03-24 10:55
工业和信息化部23日公布,截至2月末,我国5G基站总数达238.4万个,比上年末净增7.21万个,占移动基站总数的21.9%,5G网络建设稳步推进。
2023-03-24 10:32
因京剧与无线电结缘,学京剧要苦练扎实基本功的精神也深深影响了王小谟后来的科研之路。 在这样煞费苦心设计的人才培养机制下,王小谟还任命当时年仅30岁的曹晨担任某型预警机的副总师。
2023-03-24 10:14
新世纪之交,在南平,茶文化还与“科技特派员”这一新生事物相互交织,共同在闽北大地奏响茶山新曲。
2023-03-24 09:57
从蒸汽机到动力电池,从电子管到超大规模集成电路,从“大哥大”到智能手机……回顾人类科技发展史,技术创新进步从来都是一个不断优化迭代的过程。
2023-03-24 10:02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