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透析今年以来情感观察类真人秀
首页> 文娱频道> 影视综艺看点 > 正文

透析今年以来情感观察类真人秀

来源:文汇报2021-09-17 09:53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1998年上映的电影《楚门的世界》里,男主楚门生活在巨大无比的摄影棚内,从呱呱坠地到恋爱结婚成家立业,全部生活被5000多个摄像头监控,全天即时播出,他的隐私乃至尊严成为大众娱乐工业的牺牲品,“真人秀”由此命名,21世纪后真人秀作为一种电视节目形态风靡全球。

  据统计,今年共有20多档观察类真人秀节目陆续上线,其中情感观察类占据半壁江山。既有综N代的素人情感观察节目《喜欢你我也是3》《我们恋爱吧3》《心动的信号4》《女儿们的恋爱4》,也有今年出炉的湖南卫视熟龄女艺人征爱真人秀《怦然再心动》、芒果TV打造的聚焦离婚议题的真人秀《再见爱人》和明星限定恋爱观察真人秀《33天限定恋人》、优酷推出的青春旅行真人秀《怦然心动二十岁》和都市合租青年生活真人秀《同一屋檐下》等。这些更趋生活化、多元化的真人秀多以星素结合的“演播室观察+特定时空男女情感体验”为模式,从初识试探、怦然心动、两情相悦到约会表白到“在婚姻中各自孤单”直至选择离婚,红尘男女恋爱婚姻的各个阶段和形态都被搬上荧屏,且在热播中收获了不少追更、嗑CP的粉丝。电影中的楚门30岁之前是不自知的,得知真相后他出离愤怒并不惜代价逃离。而情感观察类真人秀中的参与嘉宾是自觉且自愿的,他们配合媒体,共同生产了一个集残酷的情感修罗场、众声喧哗的舆论场和当代青年婚恋课堂于一体的媒介景观。

  这类节目的热播,一方面映射了媒体融合时代深度媒介化社会的大众传媒已然超越信息交流的原初功能,渗透到现代人生活的各个领域,包括原本属于个人私密领域的谈恋爱和离婚问题。从受众层面来看,则证明“媒介依赖症”成为社会通病,人们实际上生活在由媒介构建的拟态环境之中,对媒介产品的消费无处不在。另一方面也与后现代社会离婚率提高、生育率下降,都市青年因为生活和工作压力普遍焦虑这一时代背景有关,很多人成为宅男宅女,同时抱怨没有时间或不会谈情说爱,需要通过媒介营造的这一景观来获得缓解焦虑和压力的娱乐、抒发人生感怀的凭借和步入婚恋市场的经验。

  残酷的情感修罗场

  真人秀,必然是在既定游戏规则和框架内呈现参与者真实表现的秀场,它介于非虚构与戏剧性之间。每一档情感观察类真人秀都有自己预设的游戏规则和假定情境,甚至是淘汰机制,如《心动的信号》规定入住“信号小屋”别墅当天禁止透露年龄职业,晚餐由一男一女搭配完成、入住期间不能交换个人联系方式、每晚只可以向一位异性匿名发送心动短信、素人嘉宾错时入住等,极力创造机会令青年男女们尽可能在可控范围内展现心动瞬间。《再见爱人》则选择了三对感情有裂痕、处于不同婚姻状态的爱人,男女分乘两辆房车开启一段为期18天的旅行,设置了一分钟拥抱、高空挑战、肖像画描述等环节,呈现三对爱人各自的情感世界。

  虽然在真人秀节目“求真”的总体原则下,参与者被要求只需以本色表现做好自己,观众的确会看到他们真情流露的本真一面,但参与者与现实生活中的自己又绝不可能完全一样,因为他们已被放置在特定场景中,遵循游戏规则成为“契约”。而规则制定的目的是增加节目的戏剧性和可看性,使节目具有异于真正日常生活的冲突和起伏。受到“游戏”假定性和行为规则的影响,参与者不仅表现自己,也会表演自己。

  在这场由媒体主导、参与者积极介入的游戏里,观众看到了男人和男人之间的博弈,女人和女人之间的比拼及惺惺相惜,以及男女之间的各种猜测、试探、误会和反转等微妙暧昧的情感纠葛,各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暗流涌动。这里有两情相悦的美好与甜蜜,也有求而不得的无奈与尴尬,有简单纯粹的相知相属,也有费尽心机的明争暗斗,有满含怨怼的指责批评,也有心心相印的默契和谐。参与者在一场场选择游戏中展开性格、外貌、学识、职业、情商等无形的较量和竞争,三角恋、多男追一女等失衡的爱情局势是很多此类节目必现的虐心桥段,而这一切都借由摄像机镜头侵入式的记录加之素材的后期剪辑展现给观众,建构了一个残酷的情感修罗场,满足观者窥视的欲望,并成为演播室观察团和更广泛的观众任意品评的对象。

  众声喧哗的舆论场

  英国传播社会学家迈克·费瑟斯通指出“后现代城市更多的是影像的城市”,认为以符号与影像为主要特征的后现代消费消解了艺术与生活、学术与通俗、神圣与世俗之间的区别。现代传媒技术的赋权也使每个人都可以在各种新媒体传播平台发出自己的声音,众声喧哗的舆论场藉此得以形成。

  情感观察类真人秀由于设置了由主持人和知名艺人、专家组成的演播室观察团作为节目的第二现场,双时空剪辑使观众既可看到第一现场真人秀参与嘉宾的人生百态,又能目睹演播室诸位嘉宾外视角下的讨论分析。特别是第二现场的引入,增加了节目的看点,也激发更为多元的观点碰撞和可供探讨的社会话题,节目延请的相关专家提供了更为专业、理性和权威的理论支持。《心动的信号》的微表情专家姜振宇和心理学专家刘轩、《再见爱人》里的社会学专家沈奕斐等,都在节目中输出了一些有价值的观点引发其他嘉宾和观众的共鸣,如针对章贺和郭柯宇因为“社会时钟”的无形压力,“我觉得我该结婚了”而闪婚,终至“我的世界他进不去,他的世界我也不太想去“的彼此淡漠孤独式无爱婚姻,沈奕斐提出了“不要高估你对没有爱情的婚姻生活的容忍程度”的观点,被观众誉为“今日份金句”引发众多赞同和转发。

  由于情感类真人秀展示的喜怒哀乐里所包含的真实人性和普罗大众密切相关,所以这些节目天然具有高话题性,以上帝视角观看的观众常常被它触动心弦,借弹幕、豆瓣、微博、微信等渠道表达自己所思所感,或认同或吐槽。《心动的信号》四季下来其微博超话已有粉丝16.5万,发布帖子8.3万条,阅读数达189.8亿,这证明节目有着较高的观众黏性和互动性。

  当代青年的婚恋课堂

  21世纪以来,转型期中国经济持续繁荣给个体带来广阔发展空间的同时,婚恋难却也成普遍现象,大龄青年、剩女剩男、不婚族、婚姻挤压、花式催婚等富有时代特色的语汇从不同角度反映了这一现实窘境。这与不断上升的婚恋成本和工作节奏快、生活压力大导致的闲暇时间少、社交圈窄小有关,而不再固守原有的婚恋模式,更加追求理想爱情、重视婚姻质量也是近年来中国低结婚率和高离婚率现象一个较为可靠的解释。与此同时,作为当代青年婚恋主体的“80后”“90后”“00后”大多为独生子女,受成长环境和原生家庭的深刻影响,一些人习惯于以自我为中心,不大懂如何接纳和爱他人,不知道如何和异性沟通和融洽相处,缺乏自觉承担家庭责任的意识。

  于是城市公园的相亲角、生意红火的婚恋网站及《非诚勿扰》《新相亲大会》《中国式相亲》等相亲电视节目应运而生。作为相亲类电视节目的升级换代媒介产品,《心动的信号》《再见爱人》等近年来新一波同样以婚恋为主题的情感观察类真人秀节目更契合当代青年的心理和审美需求,普遍收获较高收视率,尤其在青年群体中产生较为广泛的影响力。这类节目某种意义上成为他们生动的爱情、婚姻辅导手册。《再见爱人》中,当婚龄十年、离婚一年的章贺站在悬崖之上的心形桥上喊话前妻郭柯宇:“之前的十年感谢你,未来的日子一定要过成你喜欢的样子,我也是。”观众“破防了”。原来当婚姻走到尽头,不是仅意味着不爱甚至怨恨,还可以转换成一种祝福与温情。很多人观看节目时即时发送的弹幕是“学到了”“引人反省”等,它们很好地印证了情感观察类真人秀除了娱乐功能之外对他们的价值和意义。

  承载一定社会意识的大众文化是社会存在的反映,由于情感观察类真人秀的议题紧扣社会现实,呼应了女博士找对象难、城市年轻人平衡未来发展和爱情的焦虑等普遍问题,才能引起观众共鸣而沉浸其中“追更吃瓜”。法国著名精神分析学家拉康的镜像理论告诉我们,“自我”的构成与本质及“自我认同”的形成过程总与“他者”联系,情感观察类真人秀为青年观众提供了一个自我建构过程中所需的“他者”,即节目中嘉宾所提供的恋爱技巧与情感知识。他们会把自己代入节目中的人物与情境并反思自我,仿佛照镜子,有助于丰富自身情感知识、完善自身情感价值观而完成理想自我的建构。

  从这层意义上来讲,传媒工作者们应以更为自觉和强烈的责任意识来进行这类节目的创作,不把生产充满狗血剧情的“渣男/渣女鉴别宝典”做为主要目标,减少恶意剪辑带来的叙事失序或误导而遭观众诟病,尽量真实自然地秀出青年男女情动过程中的真善美,让观众们相信并向往美好的亲密关系的存在,激励更多的青年人去相信爱情、追求爱情。

  (作者牛光夏为山东艺术学院教授)

[ 责编:张晓荣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2023高考拉开帷幕

  • 哈尔滨:职业技能人才“比武秀艺”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2年12月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系统论述农业强国的中国特色时,将“依靠自己力量端牢饭碗。14亿多人口的中国,任何时候都必须自力更生保自己的饭碗
2023-06-07 04:35
健康快乐的童年是什么样?必不可少的,是拥有一双明亮的眼睛,一副茁壮的身板,一颗丰润的心灵……然而,近年来,青少年视力健康问题日益突出,一副副“小眼镜”,挡住了孩子们望向远方的清澈目光。
2023-06-07 04:35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每个人从出生开始就需要进行眼健康管理。我们在青少年时期可能会近视,成年后易于出现视疲劳,40岁之后随着调节力的生理性下降,会出现花眼,老年后由于光损害及自然衰老会出现眼睛机能减退甚至眼病损害等。
2023-06-07 04:35
孩子近视了,要不要戴眼镜?在诊疗中我们发现,很多家长对于青少年用眼护眼还存在不少误解,有的家长认为“孩子近视了就自己注意,不戴眼镜也能康复”“戴了眼镜眼球会变形”……这些观点都是没有科学依据的。
2023-06-07 04:35
在嘹亮的汽笛声中,中国新能源轻轨列车6日在中国中车唐山公司正式发布,也标志着中车出口阿根廷胡胡伊项目首列车成功下线。
2023-06-07 04:20
陆元九,1920年1月9日出生于安徽来安县,198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1年本科毕业于重庆国立中央大学航空工程系。1941年至1945年,在重庆国立中央大学航空工程系等任教。
2023-06-07 04:20
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所长马延和指出,二氧化碳排放与气候变化已经成为全球关注的问题。
2023-06-06 08:39
自4月底以来,来自5支科考分队13支科考小组的170名科考队员,继续聚焦水、生态和人类活动,战高寒、斗风雪,在珠峰地区探索自然,奋勇攀登。
2023-06-06 08:38
作为北京市属医院科技成果转化典型代表,日前在2023中关村论坛国际技术交易大会发布。
2023-06-06 08:37
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中国科协生态环境产学联合体(以下简称“联合体”)在京发布了2022年度中国生态环境十大科技进展,长江生态保护、噪声污染治理、土壤污染治理等成果入选。
2023-06-06 02:40
“专精特新”是名副其实的政策热词、产业热词、招商热词。支持专精特新企业发展,不仅可以加快解决一些“卡脖子”难题,还可以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打造新的引擎。
2023-06-06 02:40
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数学家、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研究员万哲先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23年5月30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5岁。
2023-06-06 02:25
抬起针管,小心翼翼地对准部位,挤压——针管中的液体一滴一滴准确落在一件出土兵马俑的眼角。瞬间,兵马俑灰暗的眼睛,变得乌黑发亮。
2023-06-06 02:25
近日,中国防伪行业协会发布“防伪溯源保护品牌十大优秀案例”。数字技术,已在防伪行业深度运用。
2023-06-05 09:22
6月4日清晨,万众期待中,一顶红白相间的大伞如约绽放,守护着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返回舱稳稳着陆,“圆梦乘组”在完成6个月的飞行后平安“回家”。
2023-06-05 04:05
现代科技发展使人类交往实践日渐复杂,也使主体活动后果的深远性愈益凸现。
2023-06-05 05:50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要坚持“科技自立自强”,加快建设“科技强国”。
2023-06-05 04:15
提起元宇宙,大家最直观的感知,或许还是一个只能在视觉上模拟真实世界的VR眼镜。但让人没想到的是,古老的东方手工技艺“折纸”,率先实现了从虚拟到真实的关键突破。
2023-06-05 04:05
4日上午,中国空间站第四批空间科学实验样品随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返回舱返回地面,在东风着陆场交付由中科院牵头负责的空间应用系统。
2023-06-05 04:05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北京时间6月4日6时33分,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航天员费俊龙、邓清明、张陆全部安全返回、健康出舱,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2023-06-05 04:0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