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戏曲电影如何做“翻滚的钻石”
首页> 文娱频道> 演出 > 正文

戏曲电影如何做“翻滚的钻石”

来源:解放日报2021-11-05 09:43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戏曲电影如何做“翻滚的钻石”
戏曲电影如何做“翻滚的钻石”
戏曲电影如何做“翻滚的钻石”

  ■应该看到,在现当代的优秀戏曲剧目中,人物塑造理念的变化并不是颠覆性的,而是建设性的;写实性场景和生活化表演同样如此,基本达到了“中西交融”的境界。这便是“新曹操”“新白娘子”们以及一干新人物得到认可和欢迎的原因。

  ■理想中的戏曲电影,应是既最大限度地保存“非遗”的内容和形态,又最大限度地体现电影的属性和特长,衔接之,调和之,使左右逢源,使美美与共,为戏曲艺术的传承与普及、戏曲电影的探索与创造作出双重的贡献。

  电影的写实性与戏曲的虚拟性

  越剧电影《何文秀》在长三角地区联映。《何文秀》是越剧尹派保留剧目,此次搬上银幕,一是为纪念德艺双馨的人民艺术家尹桂芳,二是向中国电影史致敬——中国的第一部国产电影,正是一百多年前的京剧影片《定军山》。由此笔者认为,借《何文秀》的上映还可将话题延伸至第三个——戏曲电影曾为国产电影贡献了“第一部”,百多年后还会为中国电影带来什么样的收获?

  越剧电影《何文秀》的人物设置和故事线索完全按越剧编排。不过,从动作性和画面感出发,影片强调了何府“满门抄斩”的血腥、主角死里逃生的惊险;从控制长度和强化节奏感出发,影片对越剧的8场戏做了精简,以蒙太奇的内在逻辑来加速画面切换、减少对白交代。上述改动均出于电影的创作思维,虽然手法有时用力稍猛,但并未损伤越剧的核心内容,尤其是重点唱做,使观众在“看戏曲”与“看电影”间自由切换和自行判断。

  在电影创作上,全部实景和大量生活化动作与舞台虚景和歌舞程式化身段的矛盾,是《何文秀》在审美上面对的主要问题。简言之,即电影的写实性与戏曲的虚拟性的矛盾。为调和这个矛盾,主创采取了差异化的策略——在交代故事情节和人物命运时主要用“生活古装戏”的拍法,削减身段做工,以生活化动作为主;在表现内心独白和抒情唱段时主要用“戏曲纪录片”的拍法,加强整体实录,以程式化身段为主。这是几十年来戏曲电影的主流拍法,既能保证客观叙事顺风顺水,又可保证主体唱做原汁原味。《何文秀》在许多细节上精心做了调和,如更注重情景的交融,将人物扮相之美、自然景观之美、戏剧情境之美结合起来,以期在展示越剧唯美特质的同时,拉近虚实间的审美距离;又用多种镜头语言和剪辑手段表现演员的重点唱做,希望既保留戏曲舞台的场面感,又显示电影技艺的表现力……意在尽量实现戏曲与电影的“共赢”。效果如何,见仁见智;最重要的,是对这个戏曲电影无法回避的问题,在美学上进行更深入的分析,以求更清晰的认知。

  众所周知,戏曲是以表现为主的艺术,电影是以再现为主的艺术。问题来了——戏曲电影是以表现还是再现为主的艺术?笔者认为,当电影再现的不仅是戏曲故事、戏曲舞台和戏曲表演,而是整个戏曲美学的话,那么它的第一要务便是为戏曲的表现而服务。同时应该看到,表现、再现都不是纯粹的、排他的,而是合于一体、内有主次的,即“表现之中有再现,再现之中有表现”,两者“是可能在艺术的共通性上合二为一的”(李晓《戏曲电视剧艺术的美学问题》)。戏曲和电影既有互相抵触的质地,也有互为增饰的潜力——电影因戏曲而提升了表现的责任、环境和能力,戏曲因电影而凸显了再现的要求、氛围和潜力。这便回答了如何处理实景镜头的问题,即起码以不过分削弱虚拟设定环境、不影响程式连续表演为前提。

  面对高峰,或正向登攀或侧面迂回

  何文秀的故事流行于苏浙一带,越剧曾在20世纪40年代将之改编上演。上海芳华越剧团于1953年将其再度改编,由尹派创始人尹桂芳主演。对何文秀这一角色,尹桂芳付出了大量心血,在扮相、表情、眼神、唱腔、身段上都作出了创造性和定局性的贡献,再经二代传人尹小芳的传承和完善,使之成为尹派的代表人物形象和保留剧目之一。此次的越剧电影《何文秀》由尹派第三代弟子周丽萍主演。

  鲁迅曾对《红楼梦》之前的中国小说人物作了总体性评价:“好人完全是好,坏人完全是坏。”此话也可拿来评价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前的戏曲人物。不过再加分析,不难发现戏曲对“好人”之好的用心与着力程度,是大大超过了对“坏人”之坏的。以何文秀为例,尹派弟子需要演出其作为一个“好人”的“发展着的丰富性”,这便是超越全剧其他角色的难度所在。

  在戏里,何文秀先后遭受了两次杀身之祸,经历了三年妻离子散,幸得贵人相助逃出生天,最终为己复仇、为民除害。在这一波三折的故事中,何文秀之“好”是随命运变化、剧情发展而接连不断地显现的——从出场时的儒雅、多情、温和,经蒙冤时的惊诧、惶恐、愤懑,到复仇时的智慧、隐忍、果毅,犹如一颗不停翻滚的钻石,让人不停地看到人性中不同的闪光面,且每一面都不遮蔽其他任何一面,从而完成对人性整体美的展示。有人认为传统戏曲缺乏对人性善恶的辩证剖析,故而缺乏文学性;笔者认为撇开教化因素不谈,对人性之善的多重挖掘、丰富展示也在文学性的范畴内,这是包括中华在内的众多东方民族的审美方式、观念尤其是审美偏好、理想所致。

  在戏曲骨子老戏中,何文秀这一类人物绝非个例。实有其人的如关羽、包拯、伍子胥,纯属虚构的如张珙、白娘子、七仙女。这种人设与西方戏剧的截然不同,后者着力于人性的善恶并存与斗争,尤其注重“坏人”的“发展着的丰富性”。当然万事不可绝对,西方也有冉阿让,中国也有侯方域,然而比较而言为数都不多。而在《何文秀》中,尹派弟子把握了何文秀的精髓,便等于把握了尹派艺术的精髓,因为尹派艺术能通过眼神的变化、唱腔的刚柔、形体幅度的调整等等,将“发展着的丰富性”有变化、有层次地表现出来。至于技艺高还是水平低,取决于演员的天赋和努力;偏继承还是偏创新,则取决于演员的选择和决定——面对高峰,或正向登攀或侧面迂回,都是对的。

  人物的设定正是戏剧文艺的灵魂

  毋庸置疑,何文秀是众多体现中华美学精神的传统戏曲人物之一。

  中国人经过几千年的文化实践,逐渐形成了特有的审美方式、审美观念、审美偏好、审美理想,一起凝结为中华美学精神(李修建《中华美学精神的内涵与当代传承》),并在千余年来的戏曲中鲜明地体现出来——从人物、故事到表演。中华美学精神植根于儒佛道三位一体的哲学观念,涵盖了对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看法。笔者认为最根本的,还是对自身、对内心也即对人性的看法。这在传统戏曲人物身上被充分地体现了出来,而人物的设定正是戏剧文艺的灵魂。

  在“性善论”的支撑下,传统戏曲人物实行“好坏分明”的类型化原则,如关羽与曹操、窦娥与张驴儿、朱买臣与崔氏、敫桂英与王魁等;在“性善论”的导引下,传统戏曲故事遵循“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任凭剧情曲折复杂,总是通往“大团圆”的结局——无论人物在世还是离世、场景阳间还是阴间。类型化的人物形象和理想化的故事情节,必然弃生活化表演、写实性再现而取程式化表演、写意性表现,在产生诗化美的同时,与现实生活拉开了距离。尽管百多年来饱受诟病,但这种美学精神、这条文脉艺络仍在不知不觉中传承至今。

  确实,百多年来情况出现了很大的变化。西风东渐,西方戏剧理念及手法的进入和盛行,使戏曲的人物塑造、故事走向都出现了很大的变化。如前所述,西方戏剧在“性恶论”的主导下,往往偏向于个体的人性善恶的纠结和变化,典型化的人物形象和现实性的故事情节,则对应了生活化表演和写实性再现。受此影响,现当代戏曲创演的最大变化便是突破“好坏分明”的壁垒,在保证“好人”与“坏人”的外部冲突的同时,加强对个体人性善恶的内部冲突的表现。具体表现有二:在改编老戏时,多以“先锋”“实验”的名义对传统戏曲人物实施“翻案”,如一些作品中的潘金莲、穆桂英、田氏、崔氏等;在新编剧目时,多以“人性”“现代”的目标塑造新的形象,如京剧《曹操与杨修》、淮剧《金龙与蜉蝣》以及越剧《秋色渐浓》中的吴仕达、淮剧《小镇》中的朱文轩等。其同工处,都是着力于人性因环境、命运所致的善恶冲突、正邪变化,以悲剧为多见——这也是对“大团圆”结局的一种逆反或抵抗。与此同时,由于创演理念的由虚渐实,写实性场景、生活化表演逐渐成为戏曲舞台上的常态,与传统剧目相比,违和感大大降低,也为这些剧目更顺利地改编为电影埋下了伏笔、奠定了基础。

  应该看到,在现当代的优秀戏曲剧目中,人物塑造理念的变化并不是颠覆性的,而是建设性的;写实性场景和生活化表演同样如此,基本达到了“中西交融”的境界。这便是“新曹操”“新白娘子”们以及一干新人物得到认可和欢迎的原因。须知时代在变,接受审美与创造审美正进行着同向和同步的发展。

  不仅主要人物,次要人物的变化也不应忽略。比如京剧《廉吏于成龙》中偏执、阴狠的官员勒春,他不信“猫儿不吃腥”,一心要揭于成龙似廉实贪的“真面目”。在这个“坏人”的层层猜忌和步步逼迫下,全剧从容地展示了于成龙作为“好人”的“发展着的丰富性”;而在尾声,勒春在真相大白后幡然悔悟,在于成龙人格魅力的感召下,归入“好人”之列。无独有偶,京剧《贞观盛事》中“坏人”李世民与“好人”魏徵的人设关系、故事结局也是貌合神似。虽然如此,主次还是严格有别——与于成龙、魏徵“发展着的丰富性”相比,勒春、李世民的善恶纠结与转变仍居次要地位,并不作深刻剖析和充分展开。由此可见,两剧并没有颠覆传统戏曲人物形象所蕴含的美学偏好、美学理想,而是继承中的创新、保持里的增益,可视作当代戏曲对传统中华美学精神的转型和转化。两剧先后于2009年、2018年拍摄成京剧电影,虽出于不同的导演之手,在写意、写实和表现、再现上各有侧重,但都有上佳的艺术质量和良好的观赏体验,可见当代戏曲原创剧目要比传统剧目更适合电影的呈现。最重要的是,两部戏曲电影在人性的阐述也即文学性上完全尊重了原剧,可视作戏曲电影对当代原创戏曲中华美学精神的再一次转型和转化。

  戏曲与电影深藏的关联性

  1905年,由谭鑫培主演的京剧《定军山》被搬上银幕,成为中国的第一部国产电影。百多年过去了,戏曲电影早已超越了工具或技术的领域,与纪录片的概念及作品完全区别开来;也已脱出了题材和体裁的框范,与悬疑片、伦理片、科幻片等不处于同一考量层面。尤其是21世纪以来,一大批戏曲电影新作宣示了建设独立、特殊、系统的中国电影品类的共识和理想。毫无疑问,这是基于中华美学精神的传承发展、转型转化的高度之上的。

  众所周知,戏曲是写意和表现的舞台艺术,是东方农耕文明的产物;电影是写实和再现的屏幕艺术,是西方工业文化的品种,两者的创作理念及美学精神差异很大。但也须看到,即使势若水火,亦在五行之中。戏曲和电影均以戏剧文学为根本,以叙事抒情为主干,以综合艺术为呈现手段。既然在“源”上具有同质性,那么在“流”上必有关联性,关键在于如何衔接、如何调和。

  早期的戏曲电影对此探索甚少,多为忠实地记录舞台表演,实质是将戏曲的唱念做舞作为电影的内容,将电影的镜头胶片作为戏曲的载体,归入戏曲纪录片的范畴。随着时代社会发展、观众需求变化,将写实与写意、再现与表现结合起来成为戏曲电影创作的主流,而电影科技的进步又促进了作品个性、风格的多样化。从本质看,它们无不在探索写意与写实的和解、表现与再现的和谐,无不在追寻戏曲与电影在同质性下深藏着的关联性。原创戏曲剧目自不待言,即便对骨子老戏的处理日益丰富多彩——有的偏传统,保持质朴风格如《霸王别姬》;有的重创新,彰显审美时尚如《白蛇传·情》。笔者认为这些都是出于不同创作理念、根据不同剧目内容、适应不同客观条件所致,只要创作态度严谨、艺术争鸣充分、取舍慎重有理,无论成败,对戏曲电影的繁荣和发展都是有益的。笔者理想中的戏曲电影,应是既最大限度地保存“非遗”的内容和形态,又最大限度地体现电影的属性和特长,衔接之,调和之,使左右逢源,使美美与共,为戏曲艺术的传承与普及、戏曲电影的探索与创造作出双重的贡献。

  在越剧电影《何文秀》之前,沪剧电影《挑山女人》、粤剧电影《白蛇传·情》、越剧电影《玉卿嫂》已陆续上映,京剧电影《捉放曹》也将登场。近年来戏曲电影的摄制数量上升、规模扩大,有的剧种还将摄制影片作为系统性的文化工程。的确,戏曲电影接通古今、连接中西,是中国传统文化实现继承创新,中华美学精神完成转型转化的最佳载体之一,具有思想、艺术、市场的挑战性与可能性,得到文化部门、戏曲电影创作者、社会公众的重视、投入和参与,是顺理成章的。从对“非遗”剧目、原创剧目的二度创作,再到将来可能的直接一度创作,戏曲电影都应该且能够自觉地把握中华美学精神,将其从传统封闭到开放包容,从衔接调和到转型转化的过程展现出来,犹如展现一颗不停翻滚的钻石,让人不停地看到美学不同的闪光面,且每一面都不遮蔽其他任何一面,从而纳入对文艺整体美的展示。作者:胡晓军

[ 责编:张晓荣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彭丽媛会见德国伯乐中文合唱团师生代表

  • 明前茶飘香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人工智能可以取代人力勾绘农作物地块,快速完成耕地识别,工作效率相比人工作业提升数十倍。在他看来,我国在星上智能处理和地面遥感AI大模型技术上同步发力,推进人工智能遥感技术发展,太空中的卫星将变得越来越“聪明”。
2024-03-29 09:36
3月27日发表于《自然》的一项分析预测,融化的冰盖正在减缓地球的自转速度,以至于下一个闰秒将被推迟3年。论文作者之一、美国斯克里普斯海洋研究所地球物理学家Duncan Agnew说:“融冰足以使海平面上升,以至于我们可以看到地球自转速度受到了影响。
2024-03-29 09:33
胡新立表示,研究团队将进一步探讨生理性乳酸水平变化对机体代谢的意义,以及恶病质中骨骼肌萎缩与乳酸的直接关系。
2024-03-29 09:31
近日,日本小林制药保健品事件持续发酵。小林制药此前表示,该公司的红曲原料中可能含有导致消费者出现肾功能不良状态的非预期成分。小林制药出产的红曲原料除用于自家生产保健品外,还出售给其他公司,用于酿酒及食品制造等。
2024-03-29 09:22
朱雀三号可重复使用垂直起降回收验证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圆满完成试验任务。2023年12月,蓝箭航天朱雀二号遥三液氧甲烷运载火箭在酒泉发射中心圆满完成发射任务,将三颗商业卫星顺利送入预定轨道。
2024-03-29 09:30
记者28日从南京大学获悉,由该校物理学院杜灵杰教授领衔的国际团队利用极端条件下的偏振光散射技术,在砷化镓量子阱中对分数量子霍尔效应的集体激发进行了测量,在世界上首次观察到引力子激发,即引力子在凝聚态物质中的新奇准粒子。
2024-03-29 08:38
世界卫生组织27日发布新闻公报说,已启用“冠状病毒网络”(CoViNet),以促进和协调全球的专业知识和能力,及早准确地检测、监测和评估新冠病毒、中东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和其他可能新出现的冠状病毒。
2024-03-29 08:38
万兆元年,谁来领航?是更智慧AI,是更领先的Advance,是刷新极限的速度,还是升级多维的体验?中国移动5G-A商用发布会,重新定义数智新时代,邀您共同见证!3月28日15:00-16:00
2024-03-28 12:36
作为中国大科学装置之一,高能同步辐射光源是由中国科学院、北京市共建的怀柔科学城大科学装置集群的核心装置。
2024-03-28 09:54
2022年8月15日,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小天体命名工作组发布公告,将国际永久编号为192353号的小行星命名为“王大中星”。围绕大学的根本任务是育才造士这一核心要义,王大中归纳并紧抓建设一流大学的三大要素:大师、大楼和大学精神。
2024-03-28 09:34
坎潘特强调,最新观测表明,精确的星震学技术可用于探测表面温度低至4200℃(比太阳表面低约1000℃)的矮星,为天体物理观测开辟了一个新领域。这一最新结果表明,星震学技术有望详细表征这些恒星及其宜居行星的细节,而精确确定附近冷矮星的年龄对于阐释系外行星上发现的生物特征可能至关重要。
2024-03-28 09:33
记者从自然资源部3月27日召开的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今年是极地考察40周年,自然资源部将开展一系列活动纪念这一重要时间节点。7月北极黄河站建站20周年时,在黄河站举办招待会、研讨会等相关活动,中国第四十一次南极考察期间将在长城站、中山站举行招待会、研讨会等相关活动,“雪龙”号、“雪龙2”号船停靠外港时举行公众开放日活动。
2024-03-28 09:32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执行局27日批准18处地质公园列入世界地质公园网络名录,其中包括中国的6个地质公园,分别是长白山世界地质公园、恩施大峡谷-腾龙洞世界地质公园、临夏世界地质公园、龙岩世界地质公园、武功山世界地质公园、兴义世界地质公园。
2024-03-28 09:31
据介绍,除了服务于中国探月工程四期,后续鹊桥二号中继星还可为国内外月球探测提供中继通信支持。
2024-03-28 09:25
涂白防虫、修剪树枝、引水灌溉……每当春天到来,在祖国西北边陲新疆托里县老风口,生态造林工作就紧锣密鼓地开始了。
2024-03-27 10:22
今年我国纪念“世界水日”“中国水周”的活动主题为“精打细算用好水资源,从严从细管好水资源”。
2024-03-27 10:21
在齐齐哈尔市甘南县宝山乡巨宏村,村民苑忠国正在准备春耕,多年来通过参与县里的培训,春耕物资的采购对他来说已是轻车熟路。
2024-03-27 10:20
在开展调查监测,评估新污染物环境风险状况方面,《行动方案》提出建立化学物质环境信息调查制度、建立新污染物环境调查监测制度、建立化学物质环境风险评估制度、动态发布重点管控新污染物清单等具体措施。
2024-03-27 10:18
一群“麦哲伦”式的实验物理学家正在高能物理的版图上开疆拓土。而玻色子的发现,正在指向新的“盛宴”。
2024-03-27 10:16
作为古生物学家,徐星是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同时也是云南大学教授,主要从事中生代陆相脊椎动物化石及地层学研究。
2024-03-27 10:1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