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音乐剧《灵魂摆渡之永生》精耕细作反哺“灵摆”IP
首页> 文娱频道> 音乐资讯 > 正文

音乐剧《灵魂摆渡之永生》精耕细作反哺“灵摆”IP

来源:光明网2021-11-12 14:20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作为热门悬疑网剧《灵魂摆渡》IP的衍生,中文原创音乐剧《灵魂摆渡之永生》即将于12月24日至1月2日在上海云峰剧院开启二轮演出。

音乐剧《灵魂摆渡之永生》精耕细作反哺“灵摆”IP

  一脉相承的“灵摆”宇宙

  2014年,悬疑网剧《灵魂摆渡》横空出世,三季共斩获点击量近50亿、豆瓣评分高达8.5分;同年,由《灵魂摆渡》剧本为蓝本的同名小说出版;2018年,由该剧衍生的网络电影《灵魂摆渡•黄泉》,网络分账收益突破4000万元,开创小成本影视剧全新记录。

  以庞大的粉丝基础与业界内外的良好口碑为基础,以长信传媒线上影视线下演出的全面布局为支持,音乐剧《灵魂摆渡之永生》应运而生,汇集知名舞台剧导演马达、金牌音乐制作人张筱真、舞蹈编导陈一飞等国内舞台创作精英力量,更吸引到《灵魂摆渡》原剧主演于毅回归自己睽违十年的舞台,饰演早已融入自己生命中的“赵吏”。

音乐剧《灵魂摆渡之永生》精耕细作反哺“灵摆”IP

  一以贯之的精神内核

  制作人高鹏在采访时提到:“我们从《山海经》中找到一个原型,它是一种朝生夕死的物种,所以特别渴望自己和族人得到永生。故事中它似乎是一个反派,但现实生活中其实也有很多人为了一己私欲一步错步步错。”

  音乐剧《灵魂摆渡之永生》正是以这个发人深省的故事为灵感来源,延续了原剧的人物观和世界观,讲述了夏冬青与赵吏在王小亚的协助下共同拯救因心事未了而滞留人间的灵魂、合力挽救世间秩序的故事,在保留“灵魂摆渡”一贯对人性的深刻探讨与诚挚关怀的同时,带给观众精彩流畅的故事和全新的视听冲击。

  相对于影视作品而言,音乐剧的形式感更强、元素也更为丰富。《灵魂摆渡之永生》将“444号便利店”还原于舞台之上,得以瞬间唤起剧粉的“灵摆”记忆,在此基础之上,机械美学风格的舞台装置强化了“灵魂摆渡”魔幻先锋的气质,“蒸汽朋克”质感的齿轮象征着时间与生命的交织流淌,多种材质的碰撞隐喻着人性中善与恶的永恒较量。

音乐剧《灵魂摆渡之永生》精耕细作反哺“灵摆”IP

  一往无前地开拓创新

  近两年来,演出行业集体进入开拓新轨道的拓荒时期。长信传媒也在构建全领域多层次的生态布局,线上影视与线下演出双剑齐发。

  此次精耕细作而出的音乐剧《灵魂摆渡之永生》绝不仅是一个依附于“灵摆”IP的衍生品,跨界改编让屏幕中的影视作品立体化,吸引来自各个圈层的观众。同时,基于音乐剧这种多元融合的综合艺术形式,以歌舞和戏剧为“灵魂摆渡”注入蓬勃生机,挖掘歌舞电影的崭新潜能,完成《灵魂摆渡之永生》对“灵摆”IP宇宙的反哺。制作人高鹏也曾表示,他们会区别百老汇的传统手段拍摄,用电影的视角诠释音乐剧,在保持音乐剧原貌的基础上再进行升级的加工。

音乐剧《灵魂摆渡之永生》精耕细作反哺“灵摆”IP

 (辛月)

[ 责编:张晓荣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村BA”总决赛决出冠军

  • 数字科技赋能文旅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规划》以党的二十大精神指导实践,为数字中国建设锚定了新时期发展方位,为加快提升数字中国建设的整体性、系统性、协同性谋划了战略路径。
2023-03-28 04:30
创新型人才起步在大学,奠基在大学,大学教育为未来的创新型人才培根铸魂、启智储能。
2023-03-28 04:40
建设数字中国,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重要一环。适应科技发展趋势、以数字化促进发展水平提升是各国人民共同的追求。
2023-03-28 04:30
此次,科研团队对我国西北地区约1.7亿年前的一种侏罗纪远古植物化石进行了重新研究。
2023-03-28 03:40
解伟介绍,该研究基于“在最适宜的地区生产最适宜的农产品”的原则,开发大型农业生产布局优化模型,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多个维度开展单目标或多目标优化。
2023-03-28 03:40
在全人工繁殖、实验室环境仿自然繁殖的成功突破基础上,积极探索长江鲟野外自然繁殖,开展相关试验活动。
2023-03-28 09:06
他们深爱着这一切。记者采访时,看到考古队员们喜欢放置各种水下设备当作纪念品。即使在北京办公室的咖啡机旁,也要放一个考古船的模型。倒一杯水的时间,思绪便能回到那些水底的高光时刻。
2023-03-28 04:40
细胞可以通过命运决定过程来不断适应环境变化,实现并完善自身功能。
2023-03-27 10:41
地球的历史,浓缩在自然博物馆中。
2023-03-27 10:06
近日,一蛙类新物种在浙江省舟山群岛被发现,中国计量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金园庭教授研究团队历时十年开展的两栖动物多样性与进化研究取得新进展。
2023-03-27 10:03
芯片为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芯片速度的提升得益于晶体管的微缩,然而当前传统硅基场效应晶体管的性能逐渐接近其本征物理极限。
2023-03-27 10:02
实用的知识技能、良好的实践体验,吸引越来越多的人来到社区科普大学的教室。
2023-03-27 10:00
2023 年 3 月 26 日,“典赞·2022 科普中国”揭晓盛典特别节目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综合频道 CCTV-1 播出,现场揭晓 2022 年度十大科普人物、十大科普作品、十大科普事件和十大科学辟谣榜。
2023-03-26 17:17
近日,由中国科协、中央网信办、科技部联合指导,科普中国、学习强国、中国科普网、人民日报视频客户端、新华网、央视频、光明网、抖音、快手、新浪、知乎、哔哩哔哩、网易、腾讯等 14 家网络平台在“典赞·2022 科普中国”揭晓盛典上,共同启动 2023 年科普短视频创作联合行动。
2023-03-26 17:16
国家一级博物馆、国家5A级旅游景区上海科技馆将自3月31日晚闭馆后启动其开放运行20余年来最大规模的系统化升级改造。上海科技馆自2001年12月18日正式向公众开放以来,已累计接待国内外观众逾8000万人次,是最热门的全国科普教育基地之一。
2023-03-25 18:54
在北京亦庄,乘客已经能通过手机约来一辆没有安全员、真正的无人驾驶“出租车”。
2023-03-24 10:55
工业和信息化部23日公布,截至2月末,我国5G基站总数达238.4万个,比上年末净增7.21万个,占移动基站总数的21.9%,5G网络建设稳步推进。
2023-03-24 10:32
因京剧与无线电结缘,学京剧要苦练扎实基本功的精神也深深影响了王小谟后来的科研之路。 在这样煞费苦心设计的人才培养机制下,王小谟还任命当时年仅30岁的曹晨担任某型预警机的副总师。
2023-03-24 10:14
新世纪之交,在南平,茶文化还与“科技特派员”这一新生事物相互交织,共同在闽北大地奏响茶山新曲。
2023-03-24 09:57
从蒸汽机到动力电池,从电子管到超大规模集成电路,从“大哥大”到智能手机……回顾人类科技发展史,技术创新进步从来都是一个不断优化迭代的过程。
2023-03-24 10:02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