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故事里的中国》:在历史深处看红色血脉代代赓续
首页> 文娱频道> 影视综艺看点 > 正文

《故事里的中国》:在历史深处看红色血脉代代赓续

来源:文汇报2021-12-03 09:18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故事里的中国》首期节目主要讲述了“七一勋章”获得者之一瞿独伊老人的生前故事。图为海报

  饶曙光

  百年历史弹指一挥间,百岁的中国共产党却在这短短百年内留下了太多值得铭记的故事。自前两季节目大受好评后,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综合频道联合央视创造传媒、中国国家话剧院共同推出的大型文化节目《故事里的中国》再度回归。第三季节目延续了前两季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的宗旨,又在内容和形式上突破创新,围绕建党百年题材,聚焦“七一勋章”获得者与“时代楷模”,讲述具有传承性、代表性、典型性、传播性的人物关系和故事。

  党和人民百年奋斗,书写了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上最恢宏的史诗。《故事里的中国》第三季在建党100周年的重要时刻,深入挖掘多位代表性党员的人生故事,还原历史现场,从新时代出发,构建了新时代栋梁与历史英雄榜样之间的艺术桥梁,使不同时期的传承故事遥相呼应,用党员们的亲身经历勾勒熠熠生辉的百年党史。

  创新节目形式,时空对话传承红色基因

  在《故事里的中国》第三季节目中,节目组在形式上首创“双主角+双时空+双舞台”的全新模式,成为节目亮点之一。

  节目以“瞿秋白/瞿独伊”“李大钊/李宏塔”“彭湃/彭士禄”“江姐/张桂梅”等新时代榜样,结构每期故事内容,一期讲述一位当代优秀共产党员,以及在历史上与之相对应的党史人物,促成时空对话。

  首期节目主要讲述了“七一勋章”获得者之一、与党同龄的瞿独伊老人的生前故事。生于1921年,作为党早期领导人瞿秋白的女儿,作为曾在1949年用俄语向世界播发新中国成立消息的党的新闻工作者,瞿独伊的一生都与中国共产党同行。

  为使内容充实丰富,也为了让观众们能深切、直观地体会故事情感,节目组设置了多个环节,包括安排与瞿独伊老人的现场连线对话,并邀请亲朋好友晚辈故交分享她的人生事迹等。历史并非写在书本上的冰冷文字,而是实实在在由活生生的人谱写的活生生的真实。所有这些亲历者、见证者的讲述以及珍贵的历史文物,都能使观众更深切地理解瞿独伊老人100年间走过的红色人生路。

  同时,为进一步还原历史场景,节目组在访谈之外开辟了第二现场。老中青三代实力派演员们加盟,依托国家话剧院的戏剧指导,在节目中为观众还原了瞿独伊如何受其父亲、中共早期领导人瞿秋白的影响,成长为一名共产主义坚定信仰者的历程。

  演员们对人物命运的理解、对人物情感的演绎,不可谓不到位。无论是饰演老年瞿独伊的著名表演艺术家谢芳老师,还是饰演瞿秋白的青年演员陈晓,及至饰演青年瞿独伊的关晓彤,都全身心投入到戏剧故事中,精彩的演绎将观众引回历史深处,专注于风雨如磐的岁月故事。

  同样值得一书的是《故事里的中国》创新性的舞台表现形式。节目将舞台切分为多个空间,让不同时空的人物故事并置于同一场域。藉由舞台语言,传递出红色血脉的代代赓续——在瞿秋白影响下的瞿独伊成长经历,是一种红色基因的传承,过去家庭教导的一切,成就了此后继续跋涉在红色人生路的瞿独伊;而跳出家庭范畴,瞿独伊作为一个缩影,也代表了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传承红色基因的筚路蓝缕,正因他们的不懈追求、前赴后继,才成就了如今的中国共产党。

  就在首期节目播出后一周,瞿独伊与世长辞。《故事里的中国》记录下百岁老人最后的珍贵影像,一定程度上为我们的“红色影像库”补充存档,同时用艺术化的手法让无数观众深刻地铭记这位“七一勋章”获得者。

  以文艺作品为索引,呈现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时代光辉

  《故事里的中国》主创用心创作节目,收集翔实的史料,真诚拜访各位历史亲历者,以时空对话形式打造出一档兼具诚意和视听体验的佳作。而在创新之前,给予节目最坚实底气的,无疑是故事主角们真实的人生经历,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

  由此,节目的“隐形”主角呼之欲出,即通过故事的讲述、艺术化的演绎,呈现出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时代光辉。

  以首期为例,不仅节目形式采用当下与历史双线并行的模式,在故事结构上,也是明暗线相互交错,主线在瞿独伊,副线交付瞿独伊的父亲——瞿秋白烈士与早期中共发展的故事。将人物放置在历史坐标上,这就不单是个人遭遇,而是以个体人生融于国家命运的历史讲述。而贯穿全程、承担“讲述者”的,便是那不断复现的被无数人传唱的《国际歌》。

  节目开篇的视频,是瞿独伊在获得“七一勋章”后与友人们的合唱,他们用俄语演绎的《国际歌》开启了这首歌在中国的百年历程。作为《国际歌》最早的翻译者,瞿秋白烈士将自己的革命热情和共产主义信仰寄托在了这首歌中。不管是在国内艰难的革命环境中,还是远离国土的莫斯科,到最后被叛徒出卖、英勇赴刑场的生命尾声,这首歌都不断响起,“英特纳雄耐尔”(International),凝结着一位怀抱共产主义理想的伟大共产党人最深切的呼唤。

  在父母关爱中长大,在革命的暗流涌动中摸爬滚打成长起来的瞿独伊自然也继承了“好爸爸”的遗志,将《国际歌》牢牢刻在了生命里。从儿时与父母相处的短暂温馨,到父亲牺牲的绝望时刻,以及回国后被囚禁、严刑逼问的危急关头,再到新中国成立时用俄语向全世界播报,《国际歌》伴随着瞿独伊老人走过生命的每一个时段,纵百年过去,依然历久弥新。更重要的是,今天的中华大地上,《国际歌》依然响彻云霄,“从来就不相信救世主”的中国人民正在用自己的不懈奋斗,谱写中华民族的新史诗。

  后续节目中,“七一勋章”获得者李宏塔的篇章将与观众见面。勾勒李大钊、李葆华、李宏塔一根红绳系三代、革命家风传初心的岁月脉络,《故事里的中国》调用电视剧《觉醒年代》、李大钊《青春》选段等作为讲述的索引。通过大众化的艺术演绎,伟大建党精神、中国共产党人的不变初心,都将在荧屏上熠熠生辉。

  《故事里的中国》第三季,是在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后开播,有着全国各族人民认真学习贯彻全会精神的时代背景。正因此,节目中创新构建的“历史与现实”的对话场景、生动而鲜活的故事,呼应着新时代新征程的号召——勿忘昨天的苦难辉煌,无愧今天的使命担当,不负明天的伟大梦想。

  不辜负人民期待,不辜负百年大党的深厚积淀,《故事里的中国》第三季以艺术上的大格局,从党的百年历程中汲取营养,也立足新的百年奋斗做出展望。历史由人书写,经典从此时此刻创造。用新颖的电视艺术鼓舞大众跑好属于我们这代人的一棒,亦是新征程上大众艺术创作的应有之义。

  (作者为电影理论家、中国电影评论学会会长)

[ 责编:张晓荣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行任务航天员与记者见面

  • 神舟十八号航天员乘组确定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日前,中国纤维质量监测中心发布2023年度新疆棉花生产加工过程质量状况监测结果。
2024-04-24 10:33
1998年,聂海胜成为我国首批航天员,先后执行过神舟六号、神舟十号、神舟十二号3次载人飞行任务。
2024-04-24 10:17
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的统一调度下,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西安卫星测控中心以及任务各测控站点实施联调联控,全面模拟发射准备、发射以及飞行过程中的各种技术状态和工作过程。
2024-04-24 10:16
1996年,我从技校毕业后,来到金川公司工作。当时总听师傅们讲,贵金属冶炼技术难以突破。提高我国铂族贵金属提炼的技术水平,对于守护国家安全极为必要。
2024-04-24 10:14
截至2023年底,我国大陆在运核电机组55台,总装机容量为57吉瓦,核准及在建核电机组36台,总装机容量为44吉瓦;全年核电发电量44万吉瓦时,占全国累计发电量近5%,相当于节约标煤1.3亿吨,减排二氧化碳3.5亿吨。
2024-04-24 10:05
截至2022年末,我国电动自行车社会保有量已达3.5亿辆。2023年,全国规模以上企业累计生产电动自行车4228万辆。
2024-04-23 04:00
22日是第55个世界地球日,今年的主题为“全球战塑”。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研究院经济体制与管理研究所当日发布的《废塑料化学循环综合性研究报告》显示,
2024-04-23 04:25
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天文学家正在给黑洞做“计算机断层扫描”(CT)。超级计算机模拟显示,以吸积盘结构绕黑洞旋转的物质会在名为耀斑的高能事件中周期性喷发。
2024-04-23 10:03
4月25日至29日,以“创新: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为主题的2024中关村论坛年会将在北京举办。
2024-04-23 10:02
最新数据显示,我国石油剩余技术可采储量38.5亿吨,天然气剩余技术可采储量66834.7亿立方米。
2024-04-23 10:01
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成立75周年之际,全体海军将士初心如磐,正以崭新姿态阔步向前、逐梦海天,努力把人民海军全面建成世界一流海军。
2024-04-22 13:57
中央气象台预计,4月21日至22日,江南南部和东部、华南中东部和南部等地仍有强降水,局部地区有大暴雨并伴有雷暴大风或冰雹等强对流天气。
2024-04-22 10:03
苏州市吴江区文物保护管理所所长周春华介绍,在修缮古建筑时,文保团队也积极采用新技术。“通过保护促进利用,通过利用加强保护,让文物建筑活起来。
2024-04-22 10:02
21日,在2024年中国医学发展大会上,中国医学科学院发布了《中国21世纪重要医学成就》,“创建蛋白质组学体系”“基于髓系白血病发病机制发现新的白血病生物分子标志和药物靶标”“揭示非经典细胞焦亡的分子机制及鉴定有关蛋白家族成员”等三项成就入选。
2024-04-22 09:59
近日生态环境部会同农业农村部制定并发布国家生态环境标准《生态环境损害鉴定评估技术指南 生态系统 第1部分:农田生态系统》。
2024-04-22 09:58
我国首艘深远海多功能科学考察及文物考古船4月20日在广东广州出坞。该船由我国自主设计和建造,它的建造出坞,标志着我国在冰区深海科考装备和船舶设计自主可控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2024-04-22 09:55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2024-04-19 11:08
科技成果只有转化为实用性技术,才能推动发展新质生产力,才能释放出驱动创新的力量,也才能推动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和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2024-04-19 02:45
自生成式人工智能(AI)程序,如ChatGPT发布以来,何时及如何利用它撰写研究论文成为人们争论的焦点。
2024-04-19 10:08
4月19日,清华大学基础医学院教授程功团队与合作者在《科学》发表论文,提出了一项阻断蚊虫传播传染病的新策略。
2024-04-19 10:07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