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中央戏剧学院中国话剧史专业科班出身的吴畏博士,在北京人民艺术剧院从事文化艺术工作长达十余年的时间,见证了《茶馆》、《雷雨》、《原野》等众多著名剧目,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独到的见解。秉承对戏剧的激情与热爱,吴畏在话剧《人世间》研发初期就投身于项目当中,从剧本的创意到主创团队的搭建,再到舞台形式的交流,都记录了他奔走的身影与辛勤的汗水,让这部剧走进全国各大剧院,让文学主流回归到与观众面对面的话剧舞台。
作为一个戏剧人,他在创作的道路上总是充满澎湃的激情,也正是这份热情让他吸引着众多志同道合的戏剧爱好者们。
话剧《人世间》总策划吴畏说:“话剧虽然是舶来品,但在中国也已发展百年,放眼于世界戏剧史,她还年轻、充满着青春的活力,最关键是有着丰厚的历史底蕴和广大的观众市场,所以它也是我永远的热爱所在!我认为,现实主义创作一直是中国话剧的方向和担当。”
话剧《人世间》首演后,演职人员及主创团队合影
问:是什么原因或契机让您把著名作家梁晓声的茅盾文学奖作品《人世间》搬上了话剧舞台?
答:2019年一个偶然机会,我认识了北京一未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的创始人,也是后来担任《人世间》话剧总出品人/总制作人的吴凤未女士。她作为国内知名的IP全版权管理专家,带领着一支站在内容IP最前端专注优质内容研发的专业团队,一直秉承“让主流回归主流”的运营理念。同年年底,吴凤未女士和她的合伙人,也是行业多年的资深IP策划人魏童老师,把梁晓声先生的茅盾文学奖作品《人世间》介绍给我的时候,我用三天一口气读完了这本115万字的巨作,感觉即兴奋又感动,有种把它搬上话剧舞台的强烈冲动。
三天后我就骑着电动自行车来到了位于东二环的一未文化办公室。不久之后,我和吴凤未、魏童、编剧苑彬老师又一起拜访了《人世间》原著作家梁晓声先生。那次见面我特别紧张,头天晚上夜不能寐,永远难忘那个傍晚首次见到梁老师时的情景,一开始老爷子对我们进行了严厉地考核、批评,担心如果做不好怎么办?之后,我们在漫长的3个小时时间里共同说服了梁老师,他最终认可了我作为总策划人身份与编剧一起参与到话剧创作工作中。感慨,更加感恩!
在今天充斥着浮躁的功利性快消费的文化环境下,这部作品所展现的文学价值和社会意义,让我们坚定的走到了一起。包括中演院线的总经理,也是后来话剧《人世间》总出品人之一的张利先生,给予了我们极大的信任和支持,有幸共同努力将它搬上了中国话剧舞台,并且做好了全国百场巡演的准备,接受市场及观众的检验。
问:区别与原著,您觉得话剧《人世间》有什么创新及亮点?
答:在我心目中,对于优秀舞台作品的标准,其实就是3个字:“真”、“善”、“美”。“真”,是情真,不娇柔,不造作,与观众的情感共鸣,让观众感动。“善”,是意善,不说教,不评判,让观众体会到温暖,感悟到人心向前。“美”,是形美,不怀旧,不俗气,用现代、新潮并符合当下审美的表现手段,让观众的心中充满美的享受。我想,这也是观众走进剧场期望获得的精神食粮。
《人世间》着眼于大时代变革下的平凡人,描绘了一幅众生相,剧中人物虽然平凡但对生活饱含深情,就像是生活在我们身边的人,可谓“情真”。
梁晓声先生写这部作品的初衷,就是体现好人的一生,所以让整部剧充满了温暖与善意,可谓“意善”。
面对这样一部现实主义巨作,我们花了2年时间摸索主创团队与演员团队的搭建,并大胆邀请了80后、90后等主力人员,包括了来自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的杨佳音导演,以丰富、现代、富有诗情画意的“服化道效”表现手段展现舞台,可谓“形美”。
所以,话剧《人世间》符合我对于优秀舞台剧的标准。
问:话剧《人世间》走向舞台后,有人说这是中国时代的百科全书,也有人看完后被感动落泪。您作为策划人,看到它走向舞台后是什么样的感受呢?
答:在话剧改编初期,对于如何去展现人物众相,如何描述时代变革,我的心情是兴奋且紧张的。后来我看完第一次联排,落泪了,我觉得戏“立”起来了,人物也“立”起来了,更重要的是体会到了浓浓的人物情感和整部剧的温暖,感到如释重负。
问:剧中有很多经典台词,想问一下您是怎么理解“人活着就是一个想法”这句台词的呢?
答:今天,无论是国家,还是个人,都在畅谈“梦想”。大到中国梦,小到百姓梦。今天的中国让我们每一个人都敢于有梦想,敢于追逐梦想,同样赋予每个人实现梦想的机会。这就是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人活着就是一个想法,在我看来就是自我实现个人的梦想,感受到作为中国人的幸福感。
问:在3小时浓缩115万字的话剧《人世间》从无到有的过程中,您遇到的最大困难是什么?又是怎么解决的?
答:这部剧创作初期,很多业内人士认为改编难度太大,由于话剧是浓缩的,激变的,其时长与空间具有局限性,所以要使大部头文学符合舞台逻辑,就不能面面俱到的还原,如何在3小时浓缩的舞台上讲好50年,这对我们每位主创包括每个演员都是难题。甚至有很多人觉得无法实现,来自社会各种质疑应运而生,但我们没有放弃,直面困难,敢于挑战。
我们顶住了很大压力,不记得有多少夜晚研读小说,和北京一未文化的创始人也是出品人吴凤未和魏童老师多次进行“头脑风暴”,每周晚上至少要开两次工作会议,其过程相当的艰辛。经过反复论证后,决定从“人物”出发,节选几组鲜活的人物,用人物情感的表达来推动剧情的展开,不求“大而全”,只要“少而精”。
话剧《人世间》总策划吴畏与原著作者梁晓声先生
问:话剧《人世间》开始全国如火如荼的巡演后,您还有什么新的话剧项目动向吗?
答:对于《人世间》的全国巡演,虽然受到了很多好评,但是作为主创,我们需要广泛、认真听取众多意见,重新、深入审视这部话剧,有个别地方还是存在进一步完善的地方。任何话剧的成长,都需要不断完善,精益求精。
下一步,我们将策划启动“人民艺术家”王蒙先生的茅奖作品《这边风景》的音乐剧项目。新疆,是歌、是舞、是音乐的故乡。我们之所以选择了音乐剧这样的舞台演出形式,是为了更好的体现新疆特有的音乐、歌舞等艺术元素,更能符合舞台剧的市场需求。在音乐的情境里,打造出一个充满浓厚新疆特色的现代舞台时空。音乐剧本身就是洋溢着青春与激情的舞台演出形式,用音乐剧作为载体来表现多民族年轻人青春的激情与梦想,呈现出的也必将是一场充满阳光与欢乐的视听盛宴。以青年人的视角,用现代的舞台表现手段,让国内乃至世界各地的观众感受到新疆最真实、最直接的生活状态和新疆青年特有的激情活力。
话剧《人世间》演员高高;制作人吴航;总出品人/总制作人吴凤未;总策划吴畏;总监制/出品人魏童
梁晓声曾言:“文化是人植根于内心的修养,是无需提醒的自觉,是以约束为前提的自由,是为别人着想的善良。”而话剧《人世间》展现的精神内核正诠释了这句话。在即将到来的明年,话剧《人世间》将继续踏上巡演之路,具体排期也马上会和观众见面,让我们一起相约剧院,期待与《人世间》重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