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剧说很好看》聚焦《跨过鸭绿江》打造文化综艺新样态
首页> 文娱频道> 影视综艺看点 > 正文

《剧说很好看》聚焦《跨过鸭绿江》打造文化综艺新样态

来源:光明网2021-12-20 13:15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剧说很好看》聚焦《跨过鸭绿江》打造文化综艺新样态

  2021年12月17日,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重磅打造的电影《跨过鸭绿江》在全国上映。带着跨越时代的张力,这部首次“全景式、史诗般”呈现抗美援朝战争的电影走到观众面前,走进观众的心里,引发了热烈的讨论,在社交媒体热榜上相关话题阅读量已经超过了2亿。就在12月19日,CCTV-8电视剧频道《剧说很好看》栏目响应观众的诉求,邀请《跨过鸭绿江》的演员“兄弟团”走进演播室,一起在文化新综艺中唱响英雄颂歌,重温这段热血传奇。

《剧说很好看》聚焦《跨过鸭绿江》打造文化综艺新样态

  剧情式表演 沉浸式互动

  众人同台飙戏创新综艺样态

  没有悬浮的主题,不需要卖力营业,更摒弃花里胡哨的表达。《剧说很好看》早已凭借节目的深刻厚重在观众的心底扎根。这一次,它依然没有哗众取宠,也没有刻意制造矛盾,而是用剧情式表演、沉浸式互动充分展现到场演员的功底,在飙戏中让综艺样态呈现出新局面。

  开场短片中,五个投射在地上的圆形光区里,在电影中饰演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一副司令员邓华的刘之冰拖着行李箱正在匆匆忙忙赶高铁,饰演政治部主任杜平的刘涛在家悠闲地陪老婆孩子,扮演335团团长范天恩的张铎则抱着一本《汉英词典》在准备考研,还有微信中留言、饰演189师师长蔡长元的张笑君,以及扮演炮兵团张团长的李印,他们通过几个动作、简单的台词,这“寥寥几笔”就勾勒出了数个人生的典型瞬间,引发了观众对人生况味的思索。诠释角色的层次感、不同的情绪能量都显示出他们已经跳出了制式表演的框架,让观众领略到了何为“演技”。

  在演播室,随着导演董亚春的一声集结号令,“兄弟团”终于组队登场。配戏过程中,导演说道,“我不仅要枪毙你,我还要撤销你们的番号。”演员们则回以电影高光片段中的这句经典台词,“不能撤销我38军的番号,前线的将士们他们对得起这个番号,飞虎山的石头能为他们正名。”短短一句话,五个人演出了五种味道。或悲吼、或愤怒、或伤心、或不甘、或惊讶,观众从他们饱满的声音、颤抖的指尖、凝视的眼神、牵动的嘴角里,重新认识了什么叫表演。

  就像导演董亚春说的,演技并不是一个悬置的概念,每个角色的背后都是生命的积淀,好演技需要对生活有深刻体察和精准提炼。而《剧说很好看》这样的设计回归艺术本源,让演戏成为资源,不仅充分满足了观众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也给了青年演员一定的创作和表达空间。而这样的剧情式表演、沉浸式互动仿佛一股清流,展现了对艺术的崇高敬意,重新定义了综艺的价值。难怪网友评论称,“演技炸裂,鸡皮疙瘩都起来了,这五种表演每种都好,太过瘾了”“青年演员很给力啊,这种隐忍的情绪释放得很到位”“我还是喜欢老戏骨,声音不见得高,但那种内在的张力透过皮肤和细胞渗出来了,这真是一场精彩的表演课”。

《剧说很好看》聚焦《跨过鸭绿江》打造文化综艺新样态

  “解码”历史捎来的讯息

  构建游戏叙事模式强化代入感

  电影《跨过鸭绿江》宏观勾画出史诗般的战事全貌,多角度还原了战场的激烈战斗以及战士们浴血奋战的身影。它不仅具备东西两线和五次战役的全时空布局,陆续展示了黄草岭、飞虎山、三所里、松骨峰、长津湖、上甘岭等标志性战役和战斗,还呈现突袭战、防御战、运动战、战地战和坑道战等多场不同性质的战斗场面,多角度再现战士们浴血奋战的身影。同时,影片也展现了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战略思想,以及全体志愿军战士用生命捍卫和平正义、保家卫国的爱国主义精神。

  为了更好地“解码”这段历史,《剧说很好看》通过“知己知彼”“出棋制胜”等多个军事色彩浓厚的互动环节,以挑战不同任务的闯关形式层层推进节目叙事,穿插嘉宾对相关背景和历史的解读,以及展示不同的电影片段,共同建构出一个交互的多维空间。在演员们或幽默或动情的陈述中,实现了“今与昔”的跨时空对话。让讨论主题转化成一段历史故事,产生强化代入感的同时,这样的叙事也让知识的呈现生动有趣起来,具备极强的吸睛力。

  在节目中,335团打的以少胜多的最著名一仗是什么?不知道答案的刘之冰虚晃一枪幽默地说,把这个题目让给基层回答吧,这一仗应该是我布置的。答案是松骨峰战斗,这正是张铎扮演的范天恩参与的战斗。通过他随后的详细讲述,观众们知道,哪怕条件有限,哪怕环境险峻,即使经历了残酷的战斗,中国人民志愿军依然意志坚定,有着铁血军魂。有网友就此留言称,“一想全是泪啊,可歌可泣,就是这些前辈书写了气壮山河的爱国史诗画卷,唱响了冰与血谱写的英雄赞歌”“就应该以光影铭记不能忘却的历史,擦亮民族最闪亮的精神坐标,歌颂这些英雄才是这样的文化综艺节目的底蕴”。

《剧说很好看》聚焦《跨过鸭绿江》打造文化综艺新样态

  土豆“蓄力”实现情感共振

  在史与诗中展现钢铁脊梁

  在这期《剧说很好看》中,准备了一些朝鲜特色的食物让大家品尝,包括猪肉炖土豆、压缩饼干、打糕等。而游戏获胜后收获的奖品也非常独特,竟然是煮熟的土豆。没有物证的历史是不生动的历史。这些带有朝鲜特色的食品就好像物证一样,它们不仅携带着人的想法,还凝聚着人的情绪、信念、追求等,无声地向人们倾述着那段历史。

  抗美援朝时期,因为物资贫乏,土豆成了战场上的珍贵食物。但极端的低温让土豆冻得僵硬,宛如一块块坚硬的石头。在《剧说很好看》中,导演董亚春介绍道,刚入朝鲜时志愿军白天隐蔽夜晚行军,发给他们的食物只有冻土豆。这些冻土豆必须先放在怀里、胳肢窝里捂着,第二天一点点抿才能吃掉。而在《跨过鸭绿江》中,第38军335团因掩护主力兵团后撤,死守飞虎山。在坚持了四天四夜战斗后,为了减轻饥饿带来的痛苦,战士们甚至含着石头想着父母做的饭菜,用产生的口水充饥。这“舌尖上的石头”更是让观众对战士们坚强的毅力动容。

  回想着这些剧情,再看看演播室现场的压缩饼干,刘之冰细细地掰下一块慢慢地品着。他感慨道,当时的那些英雄那些战士可能连树皮都没得吃,但他们当时心里想的还是如何消灭敌人。想想这些战士,这一口压缩饼干就很难咽下,但他一定要吃下去,他要替先烈们尝尝属于今天的香甜。

  文化融合的内里,是心理上的接纳与交融。这样一颗又一颗的小土豆慢慢“蓄力”,让抽象的精神问题形象化,具有了独特的艺术感染力和精神感染力,最终和观众实现了情感的共振与交融,在史与诗中展现钢铁脊梁,实现了历史质感、艺术质感和人物质感的统一。难怪网友在泪目的同时评论称:“冻土豆这一刀扎得狠了”“今天的幸福生活是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换来的,我们要无比珍惜。”

  文艺承担着成风化人的职责。文艺要通俗,但决不能庸俗、低俗、媚俗。文艺要生活,但决不能成为不良风气的制造者、跟风者、鼓吹者。文艺要创新,但决不能搞光怪陆离、荒腔走板的东西。文艺要效益,但决不能沾染铜臭气、当市场的奴隶。《剧说很好看》在向上生长、向光而行的时代叙事中,致力于不断进阶,实现圈层突破,用旺盛的生命力拓宽文化类综艺的版图和边界,打造新的行业景观。

[ 责编:杨帆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国家文物局通报重要考古成果

  • 抢收、晾晒、烘干——豫南夏收一线见闻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题:透视科普“网红”现象:教授、院士纷纷“破圈”,吸引百万粉丝……科普“网红”李永乐表示,应进一步健全完善人才评价体系,切实增强科普工作者的职业荣誉感,激励更多青年科技工作者投身科普事业。
2023-05-31 16:34
这是中国空间站应用与发展阶段首艘载人飞船的交会对接任务,也是空间站三舱在“T”字构型下实施的首次径向交会对接任务。相较于神舟十三号、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实施的径向交会对接任务,此次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的交会对接有着不一样的难度——
2023-05-31 10:43
据英国《每日邮报》网站报道,来自美国和英国的8位人工智能(AI)专家就这项技术在未来10年将如何改变人们生活进行了预测。这些专家表示,到2030年,AI可以照顾老人、制作电影、授课、提升经济、帮助解决能源危机等。
2023-05-31 10:36
2023中关村论坛重大科技成果专场发布会30日举行。“夸父一号”卫星在轨获得国际一流太阳硬X射线图像等系列成果、通用视觉大模型SegGPT、30微米厚度柔性可折叠玻璃、钠离子电池、新一代人造太阳等20项重大科技成果正式发布。
2023-05-31 10:35
近年来,我国锚定科技强国建设和科技自立自强,在科技创新领域不断增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与协同性,在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改革方面取得显著成效。
2023-05-31 10:34
科技自立自强是国家强盛之基、安全之要。
2023-05-31 10:28
对话》杂志报道称,地震气枪产生的声音会导致附近动物永久性听力丧失、组织损伤甚至死亡。海军声呐的使用还与加勒比海、欧洲和东亚的几种鲸鱼大规模搁浅有关。
2023-05-30 10:24
通过产业化运作,培育或支撑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上市种业企业,形成千亿级产业集群,为国家种业振兴贡献力量。
2023-05-30 10:23
在29日召开的2023中关村论坛“第三极环境与地球系统科学”论坛上,第二次青藏科考队队长姚檀栋院士表示,第二次青藏科考启动6年来,科考队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取得了十大重要进展。
2023-05-30 10:18
2023中关村论坛上,北京建设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的新突破集中亮相,城市超级算力中心、自动驾驶等方面的阶段性成果受到各方高度关注。
2023-05-30 10:14
要规范科技类校外培训,严格竞赛活动管理,统筹拔尖创新人才项目,推进中高考内容改革,实施家庭科学教育,开展科学教育研究。
2023-05-30 10:12
记者29日从教育部获悉,教育部等十八部门近日联合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的意见。
2023-05-29 19:41
最初,研究人员考虑了糖皮质激素直接作用于免疫细胞的可能,即免疫细胞通过释放引起炎症的分子作出反应。
2023-05-29 10:17
云手机通过在云端虚拟出手机操作系统,将本地的存储、计算、渲染全部迁移到云上,操作系统以及各种应用均运行在云端,以实现硬件与性能的解耦。科技日报记者从北京移动了解到,相比实体手机,中国移动云手机有4个方面的提升。
2023-05-29 10:16
1985年,我硕士研究生毕业,被分配到长沙矿山研究院工作。经过4年不懈努力,2003年,我主持研发的我国首台深海浅层岩芯取样钻机问世,中国人终于用自己的深海钻机,在太平洋洋底打出了第一个孔。
2023-05-29 10:09
作为贵州本地数字货运平台,满帮通过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创新,把车货匹配时效从数天大幅缩减到分钟级别。
2023-05-29 10:06
早上7点半,河南省柘城县辣椒育苗基地工作人员张红霞准时来到温室大棚。
2023-05-29 10:04
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俞书宏院士团队研制出一种高性能纤维素基纳米纸材料,其在极端条件下仍可保持优异的机械和电绝缘性能。相关成果日前发表于《先进材料》。
2023-05-26 09:25
立足我国人多地少的资源禀赋,面向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的时代要求,如何向戈壁沙漠要效益、要农产品?让我们走进四地设施农业现场,感受“唤醒”沉睡戈壁和茫茫沙漠的神奇力量。
2023-05-26 09:23
北京人艺经典话剧《茶馆》采用8K技术录制,通过网络平台观看直播的观众达5000万人次,掀起线上看话剧热潮;多位歌手视频平台开唱,线上演唱会引发现象级传播……数字技术的创新发展,让舞台艺术的作品呈现、演出场景发生了颠覆式变化。
2023-05-26 09:22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