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开端》曝陷入循环海报和人物特辑 白敬亭赵今麦反差人设引关注
首页> 文娱频道> 影视电视资讯 > 正文

《开端》曝陷入循环海报和人物特辑 白敬亭赵今麦反差人设引关注

来源:北青网2022-01-04 11:28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由正午阳光出品,改编自晋江文学城祈祷君同名小说的时间循环短剧《开端》今日发布了“陷入循环”版海报及男女主特辑,不仅引发了网友们关于“循环次数”的猜想,特辑中男女主反差萌的人设更是引起了大家的热议。《开端》将于1月11日起在腾讯视频全网独播,作品讲述了游戏架构师肖鹤云(白敬亭饰)与大学生李诗情(赵今麦饰)在遭遇公交车爆炸后“死而复生”,于公交车出事的时间段内不断经历时间循环,从下车自救到打破隔阂并肩作战,努力阻止爆炸、寻找真相的故事。该剧由祈祷君、邱玉洁、算、黄凯文编剧,孙墨龙、刘洪源、算执导,侯鸿亮担任总制片人,赵子煜任制片人,白敬亭、赵今麦领衔主演,刘奕君特别出演,刘涛友情出演,黄觉、刘丹联合主演。

  白敬亭调侃自己是“弱鸡” 赵今麦被角色坚韧与执着感染

  《开端》今日发布的“陷入循环”版海报信息量很大。两张男女主单人海报透过一张张叠加在一起的车窗图,为观众打开了45路公交的一角视野,直观地展现了肖鹤云、李诗情陷入时间循环后,在不同循环中的神情状态。透过画面,仿佛能感受到他们恐惧茫然、不敢相信、左右徘徊的循环心情,在每一次时间循环中他们到底经历了怎样的困境,不禁让观众也跟着紧张。仔细观察海报还能发现,肖鹤云、李诗情的身旁也露出了对方的身影,仿佛预示着两人将彼此支撑直面循环和爆炸,解锁真相。

  此次发布的《开端》男女主角色特辑,让大家从白敬亭和赵今麦两位演员的口中,感受到了两位主人公极具反差感的角色设定。在肖鹤云人物特辑中,戏外喜欢健身的白敬亭表示:“肖鹤云的设定是一个没有那么强的主角光环的身份,用一个标签来形容的话,就是比较‘弱鸡’,在里面我是谁都打不过的一个状态”。看到特辑中肖鹤云被体格强壮的乘客耳机男花式按在地上、车窗上,网友纷纷调侃道:“笑哭了,肖鹤云‘小力哥’实锤了”,“举铁的白敬亭支棱起来呀”。在李诗情人物特辑中,提到外表文静、柔弱的大学生李诗情陷入循环后的勇敢表现,赵今麦表示:“李诗情有她的坚韧与执着,所以她才能在循环里坚持到底。她有想过要放弃,但是最终心中的那个信念让她坚持着往下走。”

  白敬亭赵今麦反差感拉满 网友期待二人联手“反炸”

  在近日《开端》已发布的“白敬亭赵今麦片场大小力”花絮中,白敬亭作为一个臂力达人,徒手掰掉书包拉链似乎用实力证明自己不是“小力哥”,为片场贡献了很多欢乐。而赵今麦演绎的李诗情看似力气很大,一只胳膊就能把肖鹤云拉下车,反差萌拉满。在今日发布的特辑中,对于与李诗情共同陷入循环的队友,赵今麦表示:“肖鹤云的加入会让我觉得我多了一个队友。在这样一个奇特的事情里面,多了一个人一起分担,孤独感害怕感会减弱。”赵今麦还透露白敬亭思路特别清晰,在拍摄现场经常梳理线索。网友推测道:“看来这次肖鹤云是靠脑力取胜,期待白敬亭在剧中上演头脑风暴。”观众们对于肖鹤云和李诗情这对反差萌搭档,如何阻止爆炸、打破时间循环充满了期待。

  另外,今日发布的男女主特辑也透露出了很多信息,肖鹤云从公交车跳窗、李诗情指着肖鹤云说他是色狼、两人分别身穿病号服住院、“就差那么一点,我们哪怕再多争取三秒钟,我们肯定就能成功”……他们在循环中会经历多少次徘徊与绝望、又会如何互相鼓励直面挑战?诸多未知令人迫不及待想跟着他们去体验。1月11日循环将启,请锁定腾讯视频静待《开端》上线。

[ 责编:杨帆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国家文物局通报重要考古成果

  • 抢收、晾晒、烘干——豫南夏收一线见闻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题:透视科普“网红”现象:教授、院士纷纷“破圈”,吸引百万粉丝……科普“网红”李永乐表示,应进一步健全完善人才评价体系,切实增强科普工作者的职业荣誉感,激励更多青年科技工作者投身科普事业。
2023-05-31 16:34
这是中国空间站应用与发展阶段首艘载人飞船的交会对接任务,也是空间站三舱在“T”字构型下实施的首次径向交会对接任务。相较于神舟十三号、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实施的径向交会对接任务,此次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的交会对接有着不一样的难度——
2023-05-31 10:43
据英国《每日邮报》网站报道,来自美国和英国的8位人工智能(AI)专家就这项技术在未来10年将如何改变人们生活进行了预测。这些专家表示,到2030年,AI可以照顾老人、制作电影、授课、提升经济、帮助解决能源危机等。
2023-05-31 10:36
2023中关村论坛重大科技成果专场发布会30日举行。“夸父一号”卫星在轨获得国际一流太阳硬X射线图像等系列成果、通用视觉大模型SegGPT、30微米厚度柔性可折叠玻璃、钠离子电池、新一代人造太阳等20项重大科技成果正式发布。
2023-05-31 10:35
近年来,我国锚定科技强国建设和科技自立自强,在科技创新领域不断增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与协同性,在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改革方面取得显著成效。
2023-05-31 10:34
科技自立自强是国家强盛之基、安全之要。
2023-05-31 10:28
对话》杂志报道称,地震气枪产生的声音会导致附近动物永久性听力丧失、组织损伤甚至死亡。海军声呐的使用还与加勒比海、欧洲和东亚的几种鲸鱼大规模搁浅有关。
2023-05-30 10:24
通过产业化运作,培育或支撑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上市种业企业,形成千亿级产业集群,为国家种业振兴贡献力量。
2023-05-30 10:23
在29日召开的2023中关村论坛“第三极环境与地球系统科学”论坛上,第二次青藏科考队队长姚檀栋院士表示,第二次青藏科考启动6年来,科考队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取得了十大重要进展。
2023-05-30 10:18
2023中关村论坛上,北京建设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的新突破集中亮相,城市超级算力中心、自动驾驶等方面的阶段性成果受到各方高度关注。
2023-05-30 10:14
要规范科技类校外培训,严格竞赛活动管理,统筹拔尖创新人才项目,推进中高考内容改革,实施家庭科学教育,开展科学教育研究。
2023-05-30 10:12
记者29日从教育部获悉,教育部等十八部门近日联合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的意见。
2023-05-29 19:41
最初,研究人员考虑了糖皮质激素直接作用于免疫细胞的可能,即免疫细胞通过释放引起炎症的分子作出反应。
2023-05-29 10:17
云手机通过在云端虚拟出手机操作系统,将本地的存储、计算、渲染全部迁移到云上,操作系统以及各种应用均运行在云端,以实现硬件与性能的解耦。科技日报记者从北京移动了解到,相比实体手机,中国移动云手机有4个方面的提升。
2023-05-29 10:16
1985年,我硕士研究生毕业,被分配到长沙矿山研究院工作。经过4年不懈努力,2003年,我主持研发的我国首台深海浅层岩芯取样钻机问世,中国人终于用自己的深海钻机,在太平洋洋底打出了第一个孔。
2023-05-29 10:09
作为贵州本地数字货运平台,满帮通过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创新,把车货匹配时效从数天大幅缩减到分钟级别。
2023-05-29 10:06
早上7点半,河南省柘城县辣椒育苗基地工作人员张红霞准时来到温室大棚。
2023-05-29 10:04
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俞书宏院士团队研制出一种高性能纤维素基纳米纸材料,其在极端条件下仍可保持优异的机械和电绝缘性能。相关成果日前发表于《先进材料》。
2023-05-26 09:25
立足我国人多地少的资源禀赋,面向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的时代要求,如何向戈壁沙漠要效益、要农产品?让我们走进四地设施农业现场,感受“唤醒”沉睡戈壁和茫茫沙漠的神奇力量。
2023-05-26 09:23
北京人艺经典话剧《茶馆》采用8K技术录制,通过网络平台观看直播的观众达5000万人次,掀起线上看话剧热潮;多位歌手视频平台开唱,线上演唱会引发现象级传播……数字技术的创新发展,让舞台艺术的作品呈现、演出场景发生了颠覆式变化。
2023-05-26 09:22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