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郭京飞:李唐一点儿不难演
首页> 文娱频道> 明星 > 正文

郭京飞:李唐一点儿不难演

来源:新民晚报2022-01-05 13:53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一个反派的命运,能叫多少人牵挂又唏嘘?一个小人物的“窝囊”,能让多少人心疼也共鸣?一对37集电视剧从没有说过一句“我爱你”的夫妻,彼此的信赖和爱意会有多深刻?又或者,一部怎样的主旋律电视剧,才能在开播前,让从艺近20年的男一号,发动身边所有的圈内朋友转发微博,又在收官时把自己最近发过的相关微博拼接起来重发一遍。原来,每一条微博后缀埋的摩斯密码,连起来是“小满不是毫无关系”,追剧时会跟普通观众一样落泪的男演员说,“她永远是李唐的女儿”。

  至于自己在电视剧《对手》中扮演的李唐,面对来自对手、搭档和观众和行业的赞誉,郭京飞在接受专访时诚恳道:“李唐这个人物一点儿都不难演。因为剧本写得太精彩了。”

  找回初心很过瘾

  电视剧《对手》题材特别,讲的是和平年代的“间谍”故事。更特别的是,它以反派为主角,从境外流落大陆的间谍夫妻李唐(郭京飞饰)和丁美兮(谭卓饰),中年危机的日子过得一地鸡毛。前有国家安全局专案女组长段迎九(颜丙燕饰)带队紧密侦查,后有残忍上线林彧(宁理饰)步步紧逼,这对在夹缝中挣扎抉择的迷途夫妻,还有一个正值青春叛逆期的女儿。“我们作为演员来说,活在人物里就行了。”四个多月拍摄,郭京飞让自己活在了“李唐”的身体里,很过瘾。

  说表演一点不难,是因为演员只需按照剧本,做好自己的本分,不用靠表演的技巧,为那些不合理的情节“遮羞”。《对手》的剧本在郭京飞看来不仅有趣、有劲,“而且技术含量非常高”。为了演好李唐,他其实拿出了当年在上戏学到的一身本事:“我们上大学的时候,演过上百个中外的经典好剧本,我们作为演员,学的是如何分析人物的心理。但这么多年来,这本事已经很久不用了,快退化了。”让这个毕业快20年的成熟演员高兴的是,拍完《对手》这部戏,他找回了初心,“仿佛回到了学校,让我获得了一个创作者的尊严。”

  烟火气息小人物

  “这个戏我几乎一个字没动,有一些小的地方因为实拍场景不一样,调度不一样,可能有一点小的调整和即兴发挥。”郭京飞说,王小枪剧本最吸引他的,一是人物命运,二则是烟火气,“间谍就在你身边,扎在人堆里,不能显露出来。表演上,我们想尽办法,让烟火气生成,让剧中所有的生活更靠近观众。”郭京飞直言,《对手》有一个“间谍”的壳子,主要讲的其实是中年人夹心饼干的状态,“我相信很多中年人看了这部剧,会有共鸣。”他甚至说,即便让自己演一个皇帝,他也要找到一个帝王心酸、小人物的那一面,这样人物才会丰满、才更容易让人信服,“所以小人物很有趣,很容易跟所有人产生共鸣。”

  郭京飞还为李唐设计了许多小人物的侧面。比如,女儿李小满嫌饺子皮太硬不吃,“然后我就很自然地想起,小时候我爸会吃我的剩饭,所以我就把她的饺子皮给吃了。”比如,李唐被领导通知要自己出钱换车,愤愤不平又无奈的出租司机,起身时顺走了会议桌上所有矿泉水,以示他虚弱的不满。

  没说过“我爱你”

  不过,对于李唐的“窝囊”,身为表演者的郭京飞并不认同,“这个人物是走错了路,导致了他一生的悲剧。其实他是一个很有担当的男人,可惜由于自己的选择,就必须得要面对这个糟糕的结果,罪有应得。”

  李唐和丁美兮这对间谍夫妻,身份可恨,二人之间相依为命的情感,却着实让人动容。郭京飞透露,全剧本中,李唐没跟丁美兮说过一次“我爱你”,“但我有些思维定势,觉得是不是还得说一次。”于是有一场戏,郭京飞加了这句话。拍完很久之后,甚至已经在拍其他剧了,郭京飞总还是想起这句台词,“忽然有一天想明白了,不该加,把情感弄低级了。”于是,他赶紧给导演打电话主动要求剪掉,“我说我这弄得太不好了。”

  “其实,处处都是‘我爱你’。爱得深沉,爱得浓烈。”剧中,李唐和丁美兮,段迎九和陈华,两对中年夫妻的爱情,节制却叫观众甚至是许多青年观众看得眼红红。对于谭卓,郭京飞说:“我们就一起聊戏,这场你想怎么处理?怎么把它完成好?怎么走调度,这段戏你是从后边抱我还是从前面抱我?咱俩是拿出多大劲?”一切细节有商有量,都不放过。对于颜丙燕、宁理,甚至女儿的扮演者何蓝逗,郭京飞都不吝赞美,“大家打的都是内家拳,非常走心,不会忽略任何一个小细节。而且都把自己的设计糅在情绪里,不张扬,不显露,特别的高级。”他说这部戏注入了所有人的情感,“它是有精气神的。”孙佳音

[ 责编:张晓荣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海军四川舰顺利完成首次航行试验

  • 大、小苏干湖:咸淡相连的高原“姊妹湖”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这台高能非弹谱仪的独特之处在于,它利用了中子不带电、穿透力强的特性,能够直接探测到物质内部的微观运动。
2025-11-17 08:56
建立和完善国家公园监测网络体系,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领域的重要实践,是践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理念的具体体现。
2025-11-17 04:30
浙江清凉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我国重要的生物多样性聚集地之一,也是长三角地区珍贵的物种基因库。
2025-11-17 04:30
近日,我国科研团队在嫦娥六号月背样品中首次发现大型撞击事件成因的微米级赤铁矿和磁赤铁矿晶体,揭示了全新的月球氧化反应机制,为环绕南极-艾特肯盆地磁异常的撞击成因提供了样品实证。
2025-11-17 04:30
在不久前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计划”国际协调理事会第37次会议上,内蒙古大青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陕西周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被批准为“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成员。
2025-11-17 04:30
以“智跃无界,开源致远”为主题的操作系统大会2025(以下简称“大会”)在北京举办。
2025-11-14 17:08
我国在4个国家开展6处文物古迹保护修复,49项中外联合考古项目涉及28个国家和地区,用实际行动践行全球文明倡议、不断丰富世界文明百花园。
2025-11-13 07:07
由四川省人民政府主办的2025世界动力电池大会12日在宜宾市开幕。
2025-11-13 04:55
据估算,太阳每秒钟释放的能量,可供全人类使用约70万年。模拟太阳来产生无尽的清洁能源,也因此成为人类的“终极能源梦想”。
2025-11-13 04:55
日前,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智能机械研究所、中科合肥智能育种加速器创新研究院联合发布重要成果:全链条机器人育种家“小海”与“海霸设施”小麦快速育种商业化服务平台同步启动,标志着我国在智能育种装备与工程化应用上取得关键突破。
2025-11-13 04:55
日前,记者从全球规模最大的恐龙蛋化石遗址——湖北青龙山恐龙蛋化石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获悉,数字化档案建设团队正为库藏的每一枚较完整恐龙蛋化石,赋予由“保护区名称—化石产地名称—库藏箱编号—标本编号”构成的唯一“身份证ID”。这标志着该保护区首次实现恐龙蛋化石专属标识管理。
2025-11-13 04:55
困扰无数人的睡眠问题,终于有一部纪录片说清楚了!
2025-11-13 08:55
国家卫生健康委百万减残工程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院校长吉训明介绍,目前,全国已有20个省份成立减残工程专委会,8个省份正在积极推进。
2025-11-12 07:24
2025年是中国科学院院士、我国理论物理学奠基人、“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彭桓武诞辰110周年。
2025-11-12 07:23
由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牵头,联合国内外多家科研机构组成的研究团队,通过对现存及灭绝长臂猿的大规模基因组测序与比较分析,系统阐明了长臂猿科的演化历程、种群动态及其标志性长臂表型的遗传基础,为全球长臂猿的保护行动提供了新的科学见解,相关研究成果日前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细胞》。
2025-11-12 05:10
11月11日,长征八号甲遥五运载火箭在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成功实施转运,计划择期发射。
2025-11-12 05:10
近日,中核集团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主导建设的量子放射性计量实验室及电离辐射计量级设备“一线多用”产研平台正式投入运行,成功填补我国在低温量子磁量热计领域的空白。
2025-11-12 05:10
在数据管理与使用方面,《实施方案》提出,实行物流公共数据分类分级管理,规范开展数据授权运营,扩大路网、轨迹、企业、人员等关键数据供给。
2025-11-11 10:03
中国科协日前发布的《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蓝皮书(2025)》显示,我国科技期刊总量持续增加,从2023年的5211种提升至2024年的5325种,整体影响力稳步提升。
2025-11-11 10:04
空天地一体化网络作为国家信息化的重要基础设施,其战略意义远超普通通信技术范畴,它不仅是我国实现信息全球覆盖、自主创新的必由之路,更是在数字时代掌握发展主动权的关键布局。
2025-11-11 10:02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