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阿云嘎:融入自己 角色才会生动
首页> 文娱频道> 明星 > 正文

阿云嘎:融入自己 角色才会生动

来源:北京青年报2022-01-07 11:34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即便错过了跨年晚会中的阿云嘎,也不应该错过《罗密欧与朱丽叶》舞台上的罗密欧,这出中文版音乐剧大胆复刻了20年足迹遍布40多个国家的法语经典,携原版的荣耀与中国演员的东方质感跨年登台。其中四版“罗朱”阵容中,若论人气,阿云嘎版罗密欧当仁不让。这部洞察人性、文采翩翩的作品,披上浪漫、炫酷又个性的外衣后,成为了音乐剧演员的终极梦想,不过在上学时,阿云嘎甚至都不敢想未来自己能够出演。

阿云嘎:融入自己 角色才会生动

  赏析课一击即中

  演出却想都不敢想

  有金曲有个性有故事有颜值,这部法语音乐剧想不红都难。在上大学时,阿云嘎就曾在赏析课时被这部作品的片段一击即中,后来便自己在网上找、和老师求,看了全剧的视频。那个时候就在想,自己什么时候能演这样的戏。“那时音乐剧行业在国内很冷清,这样的文本、体量和商演的规模,都让我们惊叹,如果能演这样的戏,真的是一种荣耀,但却想都不敢想。虽然我们知道音乐剧是自己热爱的职业,但那时市场就是很残酷,音乐剧尚未普及,但我相信,总有一天,这个剧种一定会兴起的。因为这是一门集合了所有艺术门类的剧种,是桂冠级的艺术。”

  在阿云嘎心中,有一张清晰的中国音乐剧抛物线图表,“2009年我在学校时,这门艺术的现实是残酷的,但我们有信念、不放弃;2018年,中国音乐剧市场开始复苏,那时我们渐渐觉得自己的梦就要实现了;到了2021年,这部中文版《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推出,是恰到好处,大家合力打造的这部作品,我相信可以成为中国音乐剧史上重要的一笔。”

  角色与自己互相映照

  演角色也是演自己

  400年前,莎士比亚写下《罗密欧与朱丽叶》。2001年,法国人用独有的浪漫主义风格的音乐剧形式将其搬上舞台,“每一个时间点总会有大师出现,成就一部作品。这个戏的音乐太好听了,莎士比亚宏伟的爱情和悲喜剧用音乐的形式完成了故事的讲解,有韵律的台词之外,音乐更加诗情画意,每一个环节都恰到好处,作品的成功也是必然的。”阿云嘎眼中的《罗密欧与朱丽叶》有着近乎完美的基因,“全世界那么多个国家用自己的语言将其搬上舞台,这次看过中文版《罗密欧与朱丽叶》的观众无疑是幸福的,能够看到用自己的母语讲述这个故事。”

  剧中的罗密欧18岁,而阿云嘎则尽力还原自己18岁的模样,“我和罗密欧之间有很多相似,比如18岁时的叛逆、忧郁和为爱冲动,这也是每个年轻人都有过的,谁没有过轰轰烈烈的爱情呢!无形中我们之间有一座桥梁可以进行沟通,我不敢说我的这个呈现有多么的好,但他一定是独一无二的。每个角色和自己就像镜子一般,互相映照,演角色也是演自己,只有融入自己的经历,角色才会生动。”

  不需本土化

  爱情本身足以动人

  虽然罗朱二人最终殉情,但阿云嘎却更愿意将其视作喜剧或是悲喜剧,“两个人的死换来的最终是与世界的和解,他们的爱情是纯粹的,没有占有、欺骗和背叛,或许正是因为两个人的死,才让他们的爱情得以永恒。”都说越经典越不讨巧,作为演员,阿云嘎称自己创作之初首先是从文本进入,“罗密欧的经历,两大家族的禁锢与条框,决定了他的忧郁,也注定了他爱一个人可以声嘶力竭,可以飞蛾扑火,甚至抛弃自己家族的一切。他就是这样一个冲动型的年轻人,而故事也就发生在四天之内,所有的矛盾冲突都浓烈而集中。”

  一唱定情、一生许诺、一世守护,十几岁的年轻人,就该爱得热烈,有诺言就敢托付终身,就敢违抗世俗,甚至付出生命,看似草率,而这也正是《罗密欧与朱丽叶》最打动人的地方。虽然罗密欧的生命线极其短暂,即便绚烂地绽放也是昙花一现,也正是这种残酷的美成就了这部法语音乐剧。这些年,阿云嘎看过中外太多版本的《罗密欧与朱丽叶》,无论是英国皇家莎士比亚剧团的话剧版,还是巴黎的歌剧版,甚至各个国家对于法语音乐剧的翻版,他都认为各有可取之处。“意大利、匈牙利、德奥等国,服饰和故事背景都融入了自己的民族元素,无法说究竟哪一个版本更好,都有各自的优长。而我们的中文版是根据法语版1:1复刻过来的,也有人问在这个过程中是否需要本土化,但其实罗朱的爱情是符合全世界普世价值观的,所以不需要做本土化的处理,爱情本身就已经足够打动全世界的观众。”

  法国导演会的第一个中文字

  就是“牛”

  法语原版编舞、导演卡尔·波塔尔此次担任中文版的导演与编舞。排练中,阿云嘎称,“我们聊了很多,彼此之间非常信任,他对我们的呈现很满意,我们有不懂的也会随时问他。比如某两个角色之间的关系应该是什么样的,比如朱丽叶假死之后,亲王唱了一首歌,大家会费解,为什么这个时候亲王出来唱歌?但导演会说或许朱丽叶和亲王有着某种血缘关系,其实莎士比亚在作品中设置了很多开放性的情节,给予创作者和观者很大的想象空间。通过这次合作,我们也更深刻地了解了他们当时的创作背景,彼此也都给予对方新鲜感,这种合作是非常良性的,排练中没有任何语言障碍。而且法国导演非常严谨,他们编排完成的东西是绝对不允许别人来改的。”而据称,法国导演在剧组学会的第一个中文字,就是“牛”,足见其对中文版演员团队的认可。

  《爱神》和《世界之王》两首剧中金曲曾一度霸占法国流行音乐榜首长达17周,甚至被观众感叹“错过这两首歌,就错过了人生的诗意”。但在阿云嘎看来,每一首歌都太好了,但如果非要说出一首最爱的话,他选择的是《我怕》和《仇恨》。“《我怕》是罗密欧复杂内心的展现,其实他就像是一只被束缚的笼中小鸟一样,看到了即将要发生的不可控的事,却无能为力,这首歌把他内心的纠结唱了出来。而《仇恨》的编舞和曲目本身都非常好,可以说是一首歌搭建起了整部音乐剧的基调,作品由此开始延展。”

  都向往永恒

  每天都当作最后一天去爱就好

  已经结束了的京沪两地演出,阿云嘎对观众共同营造的观演氛围印象颇深,“上海的音乐剧氛围一直很好,而以前北京观众非常冷静,但这次我感受到了完全不同的惊喜,京城观众也愿意投入、愿意与你分享。其实艺术是需要观众参与的,如果观众是带着考核的心态来看戏,演员演得也会比较累,但如果观众愿意投入、与演员共同去完成氛围的营造,这才是最好的观演关系。”

  “享受舞台、享受当下”,这是每次参与舞台剧创作时,阿云嘎最喜欢说的一句话。“2020年的年末,《在远方》的创作给我带来了无尽的快乐,这种快乐只有从事戏剧创作的人才会懂,都说创作的过程是痛苦的,但作品呈现的一刻却是无比美妙的,非常幸福,又如此简单,这是比演出还要快乐的另一种方式。而2021年年末,《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演出,我想传递给观众的是,我们这个时代真正的爱已经被削减得非常多了,如果观众看完后,能够珍惜身边的人,这个戏就足矣了。大家都向往永恒的爱,如果没有,那么每天都当作最后一天去爱就好了。”

  (记者郭佳 摄影记者刘畅)

[ 责编:张晓荣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陕西西安举行仿古入城仪式,献礼文化遗产数字化论坛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科创游”是一种将科技与旅游相结合的新型旅游形式,不仅展示科技企业的生产过程和产品,还注重科技教育的普及和科技创新的体验
2025-09-17 10:23
此次大会将讨论通过“人与生物圈计划”及其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杭州战略行动计划,明确未来十年的发展方向、目标和行动方案
2025-09-17 10:21
人造地球卫星、载人飞船、空间站、空间探测器要“上天”进入预定轨道,运载火箭少不了。在“火箭家族”展台,长征一号至五号运载火箭模型笔直而立。
2025-09-17 10:20
在化学生物学研究中,有一种强大的“分子地图绘制技术”——邻近标记技术。在癌症免疫治疗中,免疫细胞需要足够强和足够多的“信号”才能发起攻击,但癌细胞表面的天然信号往往非常稀疏。
2025-09-17 10:18
当前,秋粮陆续进入成熟期。各地抓住最后的窗口期,落实落细各项增产措施,全力以赴抓好秋粮生产,确保秋粮丰产丰收。
2025-09-17 09:32
人工智能的浪潮正在席卷从科技到教育,乃至全社会的各个角落,中国教育界正在积极推动学习和应用人工智能,以便乘势站在时代前列。今年6月,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校长尤政提出,人工智能和批判性思维结合形成DNA式的“双螺旋结构”,将有力推动创新。
2025-09-16 09:14
15日,在2025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主论坛上,《人工智能安全治理框架》2.0版正式发布。落实《全球人工智能治理倡议》,《人工智能安全治理框架》1.0版于2024年9月发布,受到国内外广泛关注。
2025-09-16 09:13
光明日报北京9月15日电 记者陈晨从农业农村部获悉,2025畜禽种业发展论坛14日在北京市平谷区举行。论坛发布了第三次全国畜禽遗传资源普查、濒危畜禽遗传资源保护成效、主要畜种分子身份证构建和遗传评估优秀种公畜等重大成果,举办了畜禽种业振兴成果展,26家单位现场推介新技术、新设备、新成果,72家单位进行专场展示。
2025-09-16 09:13
数智技术以及数智互联技术将推进青年间社会化协同与知识共享,可精准连接青年学习者,并形成跨地域的学习社群与项目协作组。总而言之,数智技术能够为青年群体参与终身学习创造良好条件,能够充分激发青年群体参与终身学习的动力,能够更好地帮助青年群体全面发展。
2025-09-16 09:12
作者:王 珩、程松泉,分别系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教授;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博士生  当前,全球教育正经历一场由人工智能技术驱动的深刻变革。唯有坚守育人初心,在伦理框架内审慎推进技术应用,才能让人工智能真正成为引领教育发展的引擎,而非解构教育本质的飓风。
2025-09-16 09:11
在合成生物学和气候变化应对领域有巨大潜力。
2025-09-16 09:11
走进展区,多款新潮文创让人爱不释手;戴上设备,苏轼笔下的诗词世界任人遨游;指尖轻点,三千年前的青铜器“触手可及”……一系列新产品、新服务、新场景在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文旅服务专题亮相,漫步其中,处处感受到科技与创意奔涌、文化和旅游融合的无限活力。
2025-09-15 09:54
在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上,一批品类丰富、兼具趣味与文化内涵的文创精品成为展会现场的“人气王”,引爆观展热潮。
2025-09-15 09:54
最大网络基础设施的建成有助于我国突破关键技术的“卡脖子”困境,形成自主可控的核心技术优势,建立起数字经济产业的第二创新生态。 (作者:戎 珂,系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经济学研究所所长、长聘教授;田晓轩,系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经济学研究所博士研究生)
2025-09-15 09:53
今年暑期,工厂游火爆出圈。参观名额秒空、门票收入可观、社交平台相关笔记有10多万条,工厂游俨然成了文旅界新宠。 工厂游等新型旅游业态,实现了工业与文旅的跨界融合,也为文旅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新增长点。
2025-09-15 09:52
深夜,河南焦作多氟多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的实验室依旧灯火通明,总工程师闫春生还在带着团队忙碌。 2006年,多氟多打响了由传统氟化工向精细氟化工、新能源材料转型的战役,闫春生临危受命加入六氟磷酸锂研发团队。
2025-09-15 09:51
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9月10日至9月14日在北京举办,众多科技产品亮相展区,吸引观众驻足参观。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9月10日至9月14日在北京举办,众多科技产品亮相展区,吸引观众驻足参观。
2025-09-12 10:08
汽车排放被认为是气候变化的“元凶”之一,但学术界一直缺乏对城市道路碳排放进行精准刻画的工具。”借助全景AI模型,可实现二氧化碳排放源的精准提取,模型的平均精度超过93%、平均误差低于1.3ppm(ppm为百万分比浓度)。
2025-09-12 10:01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握人工智能发展趋势和规律,加紧制定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制度、应用规范、伦理准则,构建技术监测、风险预警、应急响应体系,确保人工智能安全、可靠、可控。人工智能系统的可靠性不能停留在统计意义上的“高概率正确”,而应追求在复杂、开放、动态环境下的“高置信可靠”。
2025-09-12 10:01
10日,2025世界顶尖科学家协会奖(以下简称“顶科协奖”)获奖者名单在上海公布。顶科协奖是2021年在上海发起创设、由红杉中国独家提供永久资金支持的面向全球科学家评选的科学大奖。
2025-09-12 09:59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