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止步于自然主义的“生活流” 尚未激荡起现实的“一江春水”
首页> 文娱频道> 影视电影动态 > 正文

止步于自然主义的“生活流” 尚未激荡起现实的“一江春水”

来源:文汇报2022-01-18 09:58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爱情神话》余热未退,电影市场又迎来一部武汉方言的《一江春水》。不过这一次,观众将跟随影片从长江口一路逆流而上,来到中上游的江边小城,于春寒料峭中,感受足疗店女技师蓉姐的人生况味。

  作为一部小成本文艺片,这部由高启盛执导的《一江春水》于去年获得第15届FIRST青年电影展“最佳演员奖”和“最佳剧情片”提名。对比其他新人新作,其院线之路也走得较为顺遂。遗憾的是,自上映以来,该片票房仅125万,虽然在一些专业评论中,其已然是文艺片的“黑马”。

  每月1000元在片场过日子般体验生活,成就影片的真实质感

  30多岁的蓉姐是足疗店里的老员工,容貌姣好、寡言和善的她,似乎是身边所有人的倚靠。老板兼男友将店里生意交给她打理,“别人我不放心”;老主顾田婆婆不时为她送来美食,还把她叫去家中单独服务,“钱只给你一人赚”;小姐妹遭遇感情困扰依赖她的开导,“弟弟”小东更是饮食起居依赖她的照料。而她对此也是照单全收,从不抱怨。比起在打工中物色对象寻求依靠的活络后辈,她深居简出,逆来顺受。直到小东告诉她女友静怀孕的那一刻,这个女人背负的沉重秘密才一点点被揭开……

  或许是为了宣传的便利,影片被贴上“女性犯罪题材”的标签。不过比起罪案类型片,其更符合“生活流电影”的观感。影片中绝大部分角色都面临着生活的困境,或是照料瘫痪亲人,或是遭遇情感背叛甚至背负罪案,然而影片没有因此笼罩阴霾与沉重,反而借巨细靡遗的生活场景冲淡了悲剧氛围。借蓉姐之口,导演似乎想要传递一种面对苦难的坚韧“泡脚哲学”——人生就像烫脚,一开始烫得受不了,只要坚持一下,就越泡越舒服。于是观众看到,为了避免自己的境遇又一次重演,她主动找到“弟弟”的怀孕女友,要替“弟弟”负责任。而面对田婆婆哄骗她照料儿子的自私之举,她沉默以对。就算遭遇爱人欺骗,患有紫外线严重过敏的她也只是在辞职后第一次走上街头,在露天KTV唱了一支《洪湖水浪打浪》。这份无差别的“善”,与其说是天性使然,不如说是在长期的漂泊隐匿之中所锤炼出的生存意志。

  影片呈现出的真实质感,与主创愿意花费大量时间体验生活有着直接关系。蓉姐的饰演者李妍锡提到,在近两个月时间里,她同导演以及饰演“弟弟”的演员三人,住进片场,用每个月1000块的生活费,精打细算地过起真正的日子。除了去足疗店学习按摩手法这样必要的专业技能学习之外,李妍锡会和主创聚在一起构想、排演角色的人物前史,一点一滴构架着剧本之外人物的生活经历。不管是坐着当地的公交汽车在城市的角落转悠,还是听到有同龄人叫自己“阿姨”印证着锤炼沧桑感的“初见成效”,都让李妍锡逐渐感到,自己真正成了蓉姐。也正因如此,李妍锡拿下“FIRST青年电影展”的“最佳演员奖”。一如颁奖词所说,她的诠释“在语言与生活的细节中逼近日常的真实,以角色的质感为故事提供强大的力量支撑”。

  对“静态”近乎偏执的追求,难以抵达生活命题的真相返照自身

  或许是文艺片的属性决定了观影的深度,有关《一江春水》的讨论也更进一步。翻看观众的短评,会发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沉浸于前篇平和冲淡故事内容的观众,无法接受结尾设置的“反转”,将其视为一种对于作品主题与风格的“背叛”。而透过结尾女主角北上回乡补完故事全貌的观众,认为琐碎的日常与单调的镜头语言,损耗了这个颇具讽刺意味的结尾的最终发力。

  这并非观众审美偏好的“分道扬镳”。究其深层因素,是影片从故事节奏到镜头语言乃至演员表演在两部分的割裂。梳理全片会发现,《一江春水》的视听语言似乎对于“静态”有着偏执的追求。全片100分钟没有配乐,即便在片尾上字幕的时候。与此同时,全片几乎没有任何运动镜头。比如,在拍摄“弟弟”小东与女友静在江边大桥下的几次对话场景,几乎只有特写与简单的正反打。这并非投资成本限制下的不得已为之,而是源于导演追求“平淡”“真实”的有意为之。

  这种追求并非不可取。然而《一江春水》似乎在用力过猛中发生偏航。主创确实为观众端上自然主义的“一桶泡脚水”,冒着生活的热气。区隔于一些浮光掠影般的现实呈现,其切肤的暖意蒸腾着创作的真诚与用心,也就带来观影“越泡越舒服”的惬意自在。然而,止步于自然主义的“生活流”,终不是汇入现实主义的“一江春水”,我们或许能够通过这种“静态”感受到导演想要传递的“孤独”,却无法在这种情绪渲染中更进一步,抵达生活命题的真相,返照自身。

  75年前,蔡 楚生与郑君里执导的《一江春水向东流》,同样聚焦现实生活中家庭这个最小单位,却依旧能够给今天的观众以强烈震撼——这是奔涌的历史江河,更是每一个普通人悲欢的史诗。我们无从苛求一部小成本的青年导演新作去达到影史经典的艺术高度。不过,两部电影片名或有心无意的相似,也在提醒着当代电影创作者,光影艺术无限趋近于真实生活,最终是为了什么。

  《一江春水》的主创确实为观众端上自然主义的“一桶泡脚水”,冒着生活的热气。区隔于一些浮光掠影般的现实呈现,其切肤的暖意蒸腾着创作的真诚与用心,也就带来观影“越泡越舒服”的惬意自在。

  然而,止步于自然主义的“生活流”,终不是汇入现实主义的“一江春水”,我们或许能够通过这种“静态”感受到导演想要传递的“孤独”,却无法在这种情绪渲染中更进一步,抵达生活命题的真相,返照自身。(黄启哲)

[ 责编:张晓荣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5000多款产品亮相第九届世界无人机大会

  • 探寻辽上京遗址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可持续的减肥从不靠极端节食,而是科学的生活习惯。
2025-05-23 13:30
邓宏章对此形象地比喻:“传统LNP像‘硬闯城门’的士兵,难免伤及无辜;而TNP则是‘和平访问’的来客,以最小代价达成使命。”
2025-05-23 13:13
加强统筹协调,健全部际协同、央地协作、区域合作的工作机制,创新体制机制,加大政策支持,加强统计监测,深化开放合作,着力提升科技服务业发展环境。
2025-05-23 13:50
以“矢志创新发展,建设科技强国”为主题的第九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系列活动将于近期陆续开展。
2025-05-23 13:01
这一发现对恒星演化理论、致密星吸积物理和双星并合引力波源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2025-05-23 08:01
若不采取紧急行动,到2030年,全球至少半数青少年(超10亿人)将生活在健康风险高发的“多重负担国家”,面临HIV感染、早孕、抑郁、营养不良等多重威胁。
2025-05-23 09:13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命科学与医学部薛天、马玉乾团队与国内外科研机构合作,制备出高透明、高转化效率的上转换隐形眼镜,可实现人类近红外时空色彩图像视觉能力。相关研究成果5月22日在线发表在国际期刊《细胞》上。
2025-05-23 08:55
近年来,中国坚定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着力完善生物多样性保护空间格局、强化生物多样性监督管理、织密生物多样性保护制度网,生物多样性保护水平稳步提升。
2025-05-23 08:53
这是进入空间站应用与发展阶段以来,航天员首次通过天和核心舱节点舱出舱,航天员出舱与货物出舱任务首次关联耦合实施。
2025-05-23 08:51
在5月30日第九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到来之际,中国科协22日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今年的全国科技工作者日系列活动:中国科协层面将举办1个主场活动,省级科协层面将推出2300余项特色活动,百余家全国学会将开展各类活动,50余个高校科协及企业科协等基层组织将开展200余项活动。
2025-05-23 09:04
5月22日,小米15周年战略新品发布会在北京召开,小米正式发布首款3nm旗舰处理器“玄戒O1”。
2025-05-22 21:54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指出,生物多样性是生命网络的经纬,更是人类文明的基石,而今这张网络正被快速撕裂。联合国也呼吁各国迅速编制与KMGBF目标一致的国家生物多样性战略和行动计划,并纳入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中。
2025-05-22 09:44
自然界中,鱼类能在水流复杂多变的水下灵活游动、避开障碍,主要得益于身体两侧能感知水流变化的侧线系统。
2025-05-22 09:42
自然资源是人类生存发展的重要基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离不开对自然资源的高水平保护和高效率利用。保护和利用好自然资源的奋斗路上,有哪些难忘的故事?
2025-05-22 04:35
与大科学装置近距离接触,聆听院士专家讲解科学前沿,沉浸式感受神奇的科学现象……近日,中国科学院第二十一届公众科学日活动举办,所属135个单位“开门迎客”,
2025-05-22 04:35
从闽北山乡到广袤神州,科技特派员制度历经20余载深耕厚植,已成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
2025-05-22 03:40
(解读人:王挺,系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副理事长、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员,本文原载于《科普时报》)
2025-05-21 17:56
基于全基因组SNP的种群基因组学研究揭示,全球雪豹可划分为两大遗传支系:北部支系和南部支系。基因组水平评估发现,相比雪豹南部支系,北部支系的基因组杂合度和种群遗传多样性较低,这些特征与其演化历史及较小的有效种群大小相吻合。
2025-05-21 09:38
我国的甘肃皋兰什川古梨园系统、浙江德清淡水珍珠复合养殖系统、福建福鼎白茶文化系统三项遗产系统顺利通过专家评审,正式被联合国粮农组织认定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2025-05-21 09:43
科学家发现,在线辩论中,GPT-4一类的大语言模型(LLM)如能根据对手的个性化信息调整论据,其说服力将比人类高64.4%。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学院的Francesco Salvi和同事分别将900名美国人与另一个人或GPT-4配对,使双方辩论各种社会政治议题。
2025-05-21 09:40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