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花滑名将聚首 中国花滑40多年高光时刻诠释“热爱与坚守的意义”
首页> 文娱频道> 资讯 > 正文

花滑名将聚首 中国花滑40多年高光时刻诠释“热爱与坚守的意义”

来源:光明网2022-01-22 10:44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花样滑冰,也被称为“冰上芭蕾”。伴着动人的乐曲,花滑运动员们以卓越的身体控制力与艺术表现力,演绎着一个个扣人心弦的故事。四十多年来,一代代中国花滑人,以坚韧的毅力、坚定的理想,创造着一个个难忘的瞬间,书写下一段段冰上传奇。

  本期《中国冰雪传奇》,邀请到中国第一名花样滑冰女子单人滑世界冠军、亚洲第一名蝉联冬奥会铜牌得主的运动员陈露;中国花样滑冰男子单人滑代表人物、2001年四大洲花样滑冰锦标赛冠军李成江;两届世锦赛冠军,2010年温哥华冬奥会花样滑冰双人滑银牌获得者庞清、佟健;2006年都灵冬奥会双人滑银牌获得者张昊来到现场,分享那些记忆中的燃时刻,用亲身经历诠释“热爱与坚守的意义”。

花滑名将聚首 中国花滑40多年高光时刻诠释“热爱与坚守的意义”

(照片从左至右依次:张昊、李成江、陈露、庞清、佟健)

  1998年长野冬奥会上陈露勇夺第三,跪在冰面上洒下热泪的她,到底是怎样的经历,让她自称“涅槃重生”?2006年,张丹张昊亮相都灵冬奥会,张丹重摔之后再度爬起,用行动诠释了奥林匹克精神。庞清、佟健近30年牵手,前期也曾经历5年磨合期,才让两人找到互相认同的方式。本期播出的《中国冰雪传奇》,将为您一一揭晓。

  三个瞬间

  呈现中国花滑从无到有、从有到强的跨越

  1980年,中国单人滑运动员包振华、许兆晓首次站在了冬奥会的赛场上。面对着与世界顶尖水准的差距,整个八十年代,中国花滑人在艰难曲折中,探索前行。1995年,英国伯明翰世锦赛,当一曲来自东方的音乐响起,一身红衣的陈露,翩若惊鸿矫若游龙。伤愈复出的她,用五个三周跳的技术实力和艺术表现力,为中国花样滑冰赢得了第一枚世锦赛金牌。这不仅是陈露的圆梦时刻,也是中国花滑的突破时刻。

  2006年的都灵冬奥会上,张丹张昊在冲击金牌的过程中,抛四周跳失败,张丹重重地摔在冰面上。音乐停止,所有人都以为他们无法继续比赛时,21岁的张丹以顽强的毅力擦干泪水,再次上场。那个夜晚,整个赛场和全球观众都被张丹、张昊感动。在之后的比赛中,两人毫无失误地完成了剩下的13个动作并摘得银牌。节目中张昊现场揭秘张丹那一摔究竟有多重?摔下来的重量相当于张丹体重的6到7倍。

花滑名将聚首 中国花滑40多年高光时刻诠释“热爱与坚守的意义”

(2006年都灵冬奥会双人滑亚军 张昊)

  2010年的温哥华冬奥会,申雪、赵宏博以他们无懈可击的表现,为中国花样滑冰赢得了第一个奥运冠军。庞清、佟健以惊艳全场的发挥,斩获亚军,实现了中国花样滑冰金、银牌同揽的传奇。

  从世锦赛25名到冬奥会季军

  陈露了不起的回归被载入史册

  很多运动员的运动生涯,都来自于家人的启蒙。而家人的鼓励和帮助,更是让他们能不断往前的温暖后盾。

  陈露出生在一个运动之家,她讲述,父亲曾是国家冰球队队长,对她职业生涯的帮助是巨大的。陈露的父亲会从在图书馆里找到所有有关花样滑冰的书籍熟读并做笔记。他还会从别人家借来卡带录像机,剪辑国际上高水平运动员的动作,每天让陈露在家看。每次训练完要手磨冰刀,每天三个小时磨刀也是父亲的工作。

花滑名将聚首 中国花滑40多年高光时刻诠释“热爱与坚守的意义”

(花样滑冰女子单人滑世界冠军 陈露)

  1998年的长野冬奥会摘铜,对陈露来说又是职业生涯中又一个值得铭记的时刻。在前一年的世锦赛上,她取得的名次还是第25,这场比赛也被冬奥史列入了最了不起的回归之一。陈露说,前一年竞技状态的这种跌落,对她的自信心是毁灭性的打击。那次冬奥会出发前,所有人都不看好她,除了两个老头,“一个我们教练,一个是我爸。”到达奥运村后训练的第一晚,教练为了让她卸下思想负担,说了这样一段话,“你就放开滑吧,就比好了算你的,比不好算我的,我就站在那个门口,我这个眼泪就止不住了。”现场回忆起这段话时,陈露也洒下热泪。

  在陈露已经成为中国花滑代表人物的时候,和她在同一个大院长大,视其为“偶像”的李成江也于1996年也加入了国家队,在2001年的四大洲花样滑冰锦标赛中获得冠军。李成江坦言,从个人竞技状态来说,2006年,都灵冬奥会是自己距离冬奥会的领奖台最近的一次,但最后成绩却并不理想,“我觉得就是因为给自己压力太大了。”如今再回忆这段经历,他称自己有遗憾,但最终与自己达成和解,“因为有了这一次遗憾,我觉得我更珍惜花样滑冰。我希望我能有一天培养出更优秀的队员,算是帮助我吧,圆了这个奥运的梦。”

  庞清、佟健:从“仇人”到冰上伉俪

  国际赛场也是展示中华文化的舞台

  庞清、佟健是一对冰上伉俪。两人师承“中国花滑教父”姚滨,早在2006年就登上了世界冠军宝座。2010年温哥华冬奥会,庞清、佟健的自由滑曲目《追梦无悔》以141.81的高分刷新了当时国际滑冰联合会双人滑比赛的得分最高纪录。2015年上海世锦赛后两人退役,并创下参与16次世锦赛角逐的记录。

  不过,回忆起刚开始搭档的故事,佟健透露有一段时间觉得自己选择庞清搭档是错误的,并曾跟教练提过,“给我换一个。”互相磨合的艰难过程,现在听起来有些欢乐,佟健笑言,“我们俩经常那时候打架,打架可能一个星期谁也不理谁。看着对方就是仇人”。而最终让两人找到一致方向的,是源于两人终于结束在地方的训练,去到北京。佟健说了一番颇有哲理的话,“我那个时候明白了一个道理,就是一个人会跑的很快,但是两个人可以走的很远。”

花滑名将聚首 中国花滑40多年高光时刻诠释“热爱与坚守的意义”

(冰雪伉俪:庞清、佟健)

花滑名将聚首 中国花滑40多年高光时刻诠释“热爱与坚守的意义”

(花样滑冰世界冠军 李成江)

  节目最后,陈露、李成江、庞清、佟健、张昊再度聚首,谈起在花样滑冰比赛中,中国传统文化的回归,也是倍感自豪。比如,在音乐作品的选择上选用《梁祝》、《龙的传人》等中国风或中国韵味的歌曲,在服装上也融入武术、戏曲等相关元素。谈及选择《梁祝》的原因,陈露坦言,“我们自己有非常多让我们值得骄傲的文化内涵,所以我们需要以更多的方式去展示给世界,这也是文化自信的表现。”

  一名伟大的运动员,战胜的不是别人,而是自己。看似波澜不惊的日复一日,终有一天你会体会到坚持的意义。1月23日(周日)17:30,让我们在CCTV-4《中国冰雪传奇》中,一起翻阅中国花滑40多年来的那些高光故事。

[ 责编:杨帆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定日县6.8级地震救援影像实录

  • 倒计时30天 "尔滨"亚冬氛围浓厚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医用光谱质谱研究团队发展多培养基方法,研究并获得了肺癌细胞可重复的特征挥发性有机物,有望用于肺癌闻诊新技术开发。
2025-01-09 10:19
大模型通常具有高度的通用性和广泛的适用性,已经在自然语言处理、图像识别和语音识别等众多领域大放异彩。
2025-01-09 10:10
在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的推动下,该局联合各省地勘单位和矿业企业,于全国范围内展开找矿集中攻坚行动,在四川、新疆、青海、江西、内蒙古等地取得一系列重大突破,锂辉石型、盐湖型、锂云母型锂矿新增资源量均超千万吨,使我国锂矿储量全球占比从6%提升至16.5%,排名从世界第六位跃升至第二位。
2025-01-09 03:10
《自然》1月9日发表的一项研究评估了淡水动物群的灭绝风险,涵盖了2.3万多个物种,发现被研究物种中约24%面临灭绝风险。
2025-01-09 09:59
随着数字技术日益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和全过程,文化传承与创新迎来了新机遇。
2025-01-09 02:05
过去一年,怀柔科学城进入“运行为主”新阶段。2025年,怀柔科学城将持续做好“科学、科学家、科学城”三篇文章,加速形成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效应,“十三五”时期布局的29个设施平台将全部试运行。
2025-01-08 09:43
屈膝、下蹲、从托盘上稳稳夹起6公斤的物料箱平举至胸前,倒退、转身、小步走向左后侧的无人物流车拖车旁,精准对位,低头、屈膝、弯腰,将物料箱放在拖车上,然后转身回到托盘前,继续搬运……
2025-01-08 09:36
基础设施是城市的骨骼,是城市安全与发展的“生命线”。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打造韧性城市的意见》明确提出,要“推进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2025-01-08 09:35
天寒地冻的小寒时节,攀西大裂谷却是另一番景象。四川省攀枝花市攀枝花苏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阳光灿烂,中午的气温超过20摄氏度。
2025-01-08 09:31
1月7日,记者在2025年全国知识产权局局长会议上获悉,2024年我国知识产权量质齐升。国内发明专利有效量达到475.6万件,成为世界上首个突破400万件的国家。
2025-01-08 09:30
褚智勤团队联合香港大学教授林原、北京大学教授王琦、南方科技大学助理教授李携曦,开创了一种金刚石剥离技术,可获得超薄且超柔韧的金刚石膜——它就像一张纸一样可以卷起来。
2025-01-07 09:56
科技创新是引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唯有高效、顺畅地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才能让知识资本真正成为发展的不竭动力。
2025-01-07 09:51
澳大利亚国立大学6日发布消息,该校研究人员领衔编撰的《2024年全球水监测报告》显示,2024年全球气温再创纪录,全球水循环出现变化,导致更多极端天气、严重洪水与干旱。
2025-01-07 09:50
安徽工业大学教授曾杰、教授刘明凯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副教授李洪良合作,验证了一种通过界面锚定策略精准调控单原子之间距离的通用方法。
2025-01-07 09:47
全球质量最高的现代栽培种甘蔗高度复杂基因组被绘制,为今后甘蔗功能基因的挖掘提供了重要基础性支撑。
2025-01-07 09:46
人工智能技术快速发展所掀起的澎湃汹涌浪潮,在深刻改变人的存在和生活方式,给人类带来极大便利的同时,也打破了传统人机关系的界限,给人类的存在和交往带来了新的伦理挑战和道德困境。
2025-01-06 02:50
在大浪淘沙的过程中,怎样让领先的科技成果及早被市场了解?怎样让实验室成果实现大规模量产?怎样让成熟的成果匹配到合适的企业?连接科研与市场两端的技术经理人被列入“十四五”紧缺人才开发目录,技术经理人队伍建设尤其令人关注。
2025-01-06 02:15
受日冕物质抛射活动影响,2025年新年第一天,即北京时间1月1日11时开始,到1月2日2时,地球出现明显地磁活动,其中1月1日23时至2日2时发生了全球地磁指数(Kp指数)为8的特大地磁暴。
2025-01-06 09:49
中国水稻研究所稻米质量安全评估创新团队通过系统分析我国十几年来稻米食味数据后发现,育种遗传改良、田间管理优化等措施不断改善提升我国稻米食味品质。
2025-01-06 09:48
聚变工程堆中心螺管系统的建成,不仅能为未来聚变堆提供良好的实验条件,同时也为低温、材料、凝聚态物理、超导应用等其他领域提供一流的大型测试平台。
2025-01-06 09:47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