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百姓的味道》口碑收视双丰收 以“匠心”打动观众
首页> 文娱频道> 影视综艺看点 > 正文

《百姓的味道》口碑收视双丰收 以“匠心”打动观众

来源:中国网2022-01-29 17:41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由江苏卫视、锋味控股联合出品的美食纪实类真人秀《百姓的味道》近日圆满收官。节目收视口碑不俗,首播收视CSM63城2.501%,同时段综艺节目排名第一,播出期间斩获全网热搜422个,其中微博热搜215个,新闻热搜27个,短视频热搜155个。

  在这个冬天《百姓的味道》为人们带来了一场以美食为起点探索中国味、人情味的温暖旅程,留下美食综艺对中国故事的创新表达、发掘生活中的幸福感等多层次的悠长余味。

1.jpg

  以味暖心,以情动人《百姓的味道》斩获文娱责任影响力奖

  《百姓的味道》自播出以来,节目中的不少话题持续引发观众和网友的热议,“被苏炳添和妻子的爱情甜哭了”让观众看到百米飞人作为丈夫、父亲的深情;“谢霆锋用手碟给丁真作曲”让很多网友被理塘的慢生活温暖治愈;“被谢霆锋的敬业精神整破防了”让大家感悟到节目寻味官、出品人、音乐人、演员的谢霆锋全力以赴的敬业精神。节目对嘉宾的趣味互动、祖国各地的风貌习俗以及反映现代人生活、心理的社会性话题等不同维度的呈现,引发了观众强烈的共鸣。

  在美食和情感表达之外,《百姓的味道》更是一场对祖国风土人情的集中展现、对中国百姓故事的深度挖掘,也获得了《中国新闻周刊》《综艺报》等主流官方媒体的聚焦和点赞。《中国新闻周刊》评论“《百姓的味道》记录并讲述美食与人、人与人的故事,也在兼具真实与美感的镜头中看到了背后的人与自然,‘格局’就此打开了”;《综艺报》点赞节目:“温暖治愈在每一帧画面流淌”“(节目)用本真的故事传递动人的情感”。

  凭借真诚温暖的人文内核和持续释放的正能量,《百姓的味道》获得了2022“未来之路”时代征程奖综艺荣誉。不同于追求新潮、时尚的美食节目,《百姓的味道》返璞归真,在寻找各地特色美食的过程中,用最简单却又最能唤醒共同记忆的家常菜肴,引领观众关注生活中的幸福感,细腻呈现壮美的景色、多彩的人文、淳朴的民风。

2.jpg

  纪实感,电影感打造美食类节目新模式

  创新的思路和制作方式,也是《百姓的味道》实力出圈的一大原因和亮点。

  节目从始至终都保持着显著的纪录片质感和电影画面般的镜头语言,通过考究的拍摄角度、光线以及镜头运用来渲染气氛,写实镜头和写意镜头相辅相成。总导演陈尔青是纪录片导演出身,最初就没有把节目定义为一档综艺或是纯真人秀,而是以偏纪录片的方式来操作,打造纪实真人秀的新形式。“《百姓的味道》有它内在的结构,还有一些旁白,以及个人主观情绪的观察等等。加上我们前期也有大量的镜头设计和镜头语言,这就意味着它跟一般的真人秀完全不一样,它的作品属性很强。”

  负责节目拍摄的摄影团队曾在采访中透露,理塘篇中,谢霆锋和丁真去寻找松茸的路上,森林的陡峭、高原反应带来的身体不适、寻找松茸的艰难过程,这些都通过写实镜头展现。同时,当谢霆锋行走在震撼的美景中,内心会有很多感悟,这时用写意镜头替代直白的语言更有意境。在收官武汉篇中,节目还以纪录片的拍摄手法记录了武汉一天24小时里,努力“过生活”的百姓群像。展现了不同的职业、不同的身份的人们,在同样为生活和梦想忙碌的日子,于美食中获得的慰藉。

  《百姓的味道》通过精良的制作,捕捉美食、人物、空间的多重质感,也加深了“味道”的内涵层次,让真实的人物、真实的空间,自己来讲述真实的故事,也令网友由衷感叹:“用电影的拍摄手法拍一档美食节目,这质感、这态度,值得了。”

  《百姓的味道》对嘉宾的邀约和定位也有着较高的理解和立意。节目嘉宾包含为国争光的奥运健儿苏炳添、巩立姣,四川文化旅游宣传推广大使丁真,以及杨千嬅、高圆圆、杨超越等对不同地域有着独特生活记忆的演艺人员,本身的光环被弱化之后,嘉宾与百姓生活的共鸣、互动被深度挖掘,实现了嘉宾与素人的双向温暖、相互治愈。

3.jpg

  呈现打造美食类节目初心挖掘美食背后的中国故事

  在节目开播前,作为“大厨”的谢霆锋发长文透露了制作《百姓的味道》的初心:把“美食的光环”还给创造出美食的劳动者。

  围绕这一初心,节目聚焦美食背后的百姓生活和情感记忆、凸现了平凡生活中百姓身上的发光点,为《百姓的味道》糅合了多重人文内核的层次,打造节目丰富的“味觉”层次,同时也展现了生活里的中国故事、美食中的中国文化。谢霆锋曾袒露心声:“当我踏入了美食的行业里面,也发现我们中餐里面没有好好的输出我们该输出的东西,可能到现在这个年代,在国外人的眼中,中餐最有名的还是一个“咕咾肉”跟“左宗棠鸡”。我觉得是时候有一个人或者是品牌或者节目,好好的输出中国的文化,这个桥梁我是一直没有没有找到的,但又非常有必要的。”

  这档节目本身也是一场关于谢霆锋自己“百姓故事”的持续讲述。在节目中,谢霆锋展现了自己的多重身份和一直以来的突破,他既是寻味官、大厨,也是百姓故事的体验者、观察者;他既分享了作为创作歌手、影视演员的经历和感悟,也作为行业前辈和音乐制作人,与年轻一代分享奋斗和初心。观众得以在节目中看见谢霆锋一路走来对自己极限的突破、对职业素养的锻造,也看见属于他自己的百姓故事。

  《百姓的味道》以真实、温暖的视角,用心、用情地挖掘美食背后的百姓故事和生动朴质的百姓面孔,以引起共鸣的生活和情感,讲好中国故事。节目不仅拓宽了美食综艺的边界,体现了美食类综艺立意、技术等多维度的创新,更生动地呈现祖国的大美山河、不同地域的风土人情、百姓生活的原貌和中国人独特的情感表达,启发观众回望自己的生活本味。

4.jpg

[ 责编:张晓荣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小满将至农事忙

  • 我国成功发射中星3B卫星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解读人:王挺,系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副理事长、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员,本文原载于《科普时报》)
2025-05-21 17:56
基于全基因组SNP的种群基因组学研究揭示,全球雪豹可划分为两大遗传支系:北部支系和南部支系。基因组水平评估发现,相比雪豹南部支系,北部支系的基因组杂合度和种群遗传多样性较低,这些特征与其演化历史及较小的有效种群大小相吻合。
2025-05-21 09:38
我国的甘肃皋兰什川古梨园系统、浙江德清淡水珍珠复合养殖系统、福建福鼎白茶文化系统三项遗产系统顺利通过专家评审,正式被联合国粮农组织认定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2025-05-21 09:43
科学家发现,在线辩论中,GPT-4一类的大语言模型(LLM)如能根据对手的个性化信息调整论据,其说服力将比人类高64.4%。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学院的Francesco Salvi和同事分别将900名美国人与另一个人或GPT-4配对,使双方辩论各种社会政治议题。
2025-05-21 09:40
近日,清华大学李菂团队联合意大利、澳大利亚、德国等多国天文学家,综合“中国天眼”FAST和南非MeerKAT阵列望远镜的优势,对银河系球状星团进行了高精度的脉冲星偏振普查。
2025-05-21 09:37
人形机器人最大的优势在于其外形特点,可以在很多工作空间实现与人类相似的工作效能,并能显著提升工作效率。
2025-05-21 09:36
研究团队综合了多种来源的观测和模拟证据,揭示了极地关键气候要素的变化特征。结果显示,北极气温以每十年0.68摄氏度的速率升高,远高于全球平均水平,南极和青藏高原也呈现出明显增温趋势。
2025-05-21 09:35
生长素是第一个被发现的植物激素,几乎参与了植物生长发育调控的每个过程。
2025-05-21 09:33
科研人员近日首次公布在我国空间站发现一个微生物新物种,并将其命名为“天宫尼尔菌”,相关科研成果在线发表于国际权威期刊上。
2025-05-20 10:24
一项研究首次揭示了肺活量从童年到老年的演变过程。
2025-05-20 10:21
津潍高铁是我国“八纵八横”高铁网京沪通道和沿海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
2025-05-20 10:20
北京大学讲席教授杨荣贵与其在华中科技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的团队,制备出一种可大规模生产的多级有序穿孔结构铜网,其散热能力优于已报道方案。
2025-05-20 10:19
按照经典理论,有丝分裂或减数分裂后,每个子细胞核应当至少获得一套完整的单倍体染色体,以确保细胞正常发育和功能发挥。然而,最新研究却发现,在某些特定真菌中,
2025-05-20 03:55
最新气候数据显示,全球气温仍然极高,2025年将与2024年一道成为有记录以来最热的一年。
2025-05-19 10:49
5月17日,江西省首颗自主发射的生态环境监测卫星“南昌航空一号”,在甘肃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入轨。
2025-05-19 10:47
航天科技看似遥远,其实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高高在上”的航天实验,正在引导一场由科技创新驱动的产业变革,重塑着我们的生活方式。
2025-05-19 10:46
为提升各种场景下荧光成像性能,北京大学席鹏团队和深圳大学屈军乐团队合作,通过计算机视觉与荧光显微的融合,提出了一种暗通道光学层切算法使显微成像性能得到大幅提升。
2025-05-19 10:42
《2025中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发展白皮书》18日在北京发布,卫星导航专利申请总量累计突破12.9万件,继续保持全球领先。
2025-05-19 10:07
AG600“鲲龙”批生产首架机(1101)18日在广东珠海成功完成生产试飞,标志着AG600飞机通过取得生产许可证(PC)的关键环节,实物状态满足PC构型要求。
2025-05-19 10:05
去年3月,他和团队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为引力子“画像”,那篇发表在国际权威学术期刊《自然》上的论文,就在这里诞生。
2025-05-16 10:5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