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经典新韵齐上阵 元宵戏曲晚会鸣锣开唱
首页> 文娱频道> 影视综艺看点 > 正文

经典新韵齐上阵 元宵戏曲晚会鸣锣开唱

来源:光明网2022-02-12 17:38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但愿百年似今宵,但愿百年人不老”“则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我和你好夫妻恩德不浅”……伴随着经典的旋律,誉为“几乎将沪上名家一网打尽”的都市频道虎年元宵戏曲终于在众人的翘首以待中闪亮登场了。正月十五晚上19点,《福虎迎春闹元宵2022年幸福都市元宵戏曲晚会》将在上海广播电视台都市频道播出,为市民朋友们奉上一台欢乐喜庆、精彩纷呈的元宵戏曲盛宴。

经典新韵齐上阵 元宵戏曲晚会鸣锣开唱

  “老味道”经典流淌“老情怀”

  名家云集、明星荟萃是历年上海广播电视台都市频道元宵晚会的最大特色。今年的晚会更是集结了京昆越沪淮评弹独脚戏各大剧种曲种艺术家齐来助阵。

经典新韵齐上阵 元宵戏曲晚会鸣锣开唱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爱情,是元宵的重要主题。当代越剧表演艺术家钱惠丽、王志萍的经典组合带来《春香传·爱歌》,一段在明月下发生的爱情故事与元宵团圆夜相映成辉。昆曲《牡丹亭》、越剧《梁祝》、淮剧《白蛇传》、沪剧《赠玉兔》、京剧《凤还巢》,各剧种青年名家演绎的《这就是爱情》通过经典唱段将古往今来人们对爱情的美好期待表现得淋漓尽致。京剧名家蓝天、杨扬的《坐宫》,“小百搭”舒悦的沪剧《徐阿增出灯》,行云流水,令人眼花缭乱。

经典新韵齐上阵 元宵戏曲晚会鸣锣开唱

  2021年末,一部《爱情神话》让人们对海派文化充满了好奇。究竟什么是最正宗的“上海味道”?当代沪剧表演艺术家茅善玉用一曲《上海谣》伴您寻梦上海。吴侬软语动人心弦,旗袍婀娜醉人魂魄。近年来,茅善玉致力于以沪剧、沪歌的方式推广普及上海方言、传统戏曲和城市文化,她坦言,希望借助上海广播电视台都市频道的荧屏,让更多人听到、有更多人传唱这首优美的《上海谣》,让“上海的声音”传得更远、更久。

经典新韵齐上阵 元宵戏曲晚会鸣锣开唱

  “新国风”破圈吸引“新青年”

  名家大师、经典旋律令人感慨传统戏曲的深厚底蕴和永不褪色的魅力。“魅力永驻”的秘诀就在于“守正创新”。昆曲王子张军的《水磨“新”腔》突出一个“新”字,浅吟低唱中,拥有600年历史的水磨调流淌出时代旋律。而一群年轻人带来的“新国风”更令人惊喜、惊叹,惊呼:“原来戏曲可以这样玩”“原来传统可以这样‘嗨’”。通过自媒体平台“爆红”的《赤伶》,古风今韵结合的《一剪梅》,沪语版《声声慢》……今天的青年戏曲工作者已不再满足于舞台呈现,在与自媒体、互联网、元宇宙的创意碰撞下,“新国风”越来越成为Z世代青年追捧的对象。

  晚会上,95后戏曲导演李正宽带圈粉无数的《武家坡》再度亮相。吉他贝斯取代锣鼓胡琴,T恤夹克替换蟒袍水袖,对传统的解构、重构展现出传统戏曲蓬勃的生命力。

  正如李正宽对自己的定位:搭在流行文化圈和传统戏曲圈之间的桥梁。在一群逐梦奔跑的年轻戏曲人的努力下,传统戏曲未来可期。

  “团圆夜”笑唱“团圆曲”

  元宵佳节,也是团圆时刻。整台元宵晚会贯穿着“团圆”“喜庆”的主题。开场一曲《卖汤圆》热气腾腾、红红火火。外拍组探班著名评弹艺术家赵开生师徒、著名沪剧表演艺术家陈瑜师徒和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孙正阳师徒,与三组师徒共话艺术、欢度元宵,更有不少鲜为人知的“秘闻”将在晚会上一一揭晓。晚会上,曾在社会各界爱心人士接力下成功完成肝脏手术、重返舞台的青年评弹演员解燕也将和搭档陆嘉玮一同,将一曲《花好月圆》送给观众,祝福大家幸福安康。

经典新韵齐上阵 元宵戏曲晚会鸣锣开唱

  团圆氛围已十分“红火”,还有三位“活宝”“火上浇油”,来自滑稽、越剧、京剧的三位名家钱懿、徐标新、陈圣杰演绎三大美人,淡妆浓抹,只为博君一笑。

  欢乐时刻,也少不了独脚戏的“加持”,爆款演出《石库门的笑声》一票难求,让不少毛猛达、沈荣海的粉丝叹息不已。不过,在元宵晚会上,“毛笋”组合将弥补戏迷朋友的遗憾,一段《心态病》告诉生活在快节奏、高压力中的当代人:心态好,什么都好。

  无论是聆听经典的旋律,在“旧时光”重温岁月芳华,还是感受创新的节拍,与“Z世代”共舞律动的节奏。元宵节,是阖家团圆的时刻,家人围坐一起,听一曲唱、看一段戏、说一段故事,分享彼此的时代,感受共同的幸福,就是这个春节最好的“收官”。与此同时,晚会还将带着观众走访金山鱼嘴村,体验非遗项目,身临其境地感受来自江南文化、海派文化的年俗风尚,在吴侬软语的温柔曲调里,享受一场别样的视听盛宴,这也是上海广播电视台都市频道送给大家的元宵好礼。现在就来锁定上海广播电视台都市频道或者下载百视TV客户端,正月十五晚上19点,一起开怀畅享戏曲盛宴吧!

[ 责编:杨帆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习近平会见尼泊尔总理奥利

  • 武汉大学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近年来,从基础研究到成果转化、生产应用,香港在上中下游“全链发力”、促进“环环相扣”,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战略愈发清晰,投入力度不断加大。
2024-12-03 16:02
12月2日,南水北调中线引江补汉工程首台硬岩掘进机(TBM)“江汉先锋号”在土建4标8号平洞顺利始发掘进,标志着引江补汉工程正式进入TBM掘进施工新阶段。
2024-12-03 09:05
山西省考古研究院日前对外公布了运城市夏县崔家河遗址考古发掘资料,该遗址属于距今5000余年的仰韶中期庙底沟文化,并出土一件同时期罕见的彩陶鱼纹盆。
2024-12-03 04:15
近日,科学技术普及法修订草案首次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这是科普法自2002年公布施行以来的首次修订。此次修订聚焦科普工作中的突出问题,强化了社会各界的科普责任,
2024-12-03 04:50
记者2日从工业和信息化部获悉,我国将完善优质企业梯度培育体系,探索建立专精特新赋能体系,健全与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成长相适应的要素保障制度。
2024-12-03 04:50
一件采集于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左旗的早白垩世恐龙标本被认定为窃蛋龙类恐龙新类群——百年鸳鸯龙。这一最新研究成果近日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白垩纪研究》上。
2024-12-03 04:50
记者从中国气象局获悉,南极中山国家大气本底站(以下简称“中山本底站”)1日正式业务运行。这是我国首个境外大气本底站,将对南极大气成分浓度变化进行连续、
2024-12-03 04:50
11月30日晚间,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圆满完成首次发射任务,验证了我国首个商业航天发射场在硬件、软件、人员等各方面已具备常态化发射能力。
2024-12-02 08:55
房元鹏分析,比较来看,我国的天舟飞船属于大型货物运输飞行器,上行装载货物能力强。
2024-12-02 08:50
从农业农村部获悉,12月1日,由农业农村部主办的第二十一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在广东省广州市落下帷幕。
2024-12-02 03:45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科技要打头阵。科技创新是必由之路。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北考察期间,到武汉产业创新发展研究院考察,观看科技创新供应链平台成功案例展示和科技创新成果,
2024-12-02 03:40
科学与哲学关系密切,恩格斯早就提出,“随着自然科学领域中每一个划时代的发现,唯物主义也必然要改变自己的形式”,有着独特思维方式的哲学必然随着科学的发展而自觉改变其本身的形式。
2024-12-02 03:45
提供更加精细化、专业化、多样化的服务。
2024-12-02 03:40
让年轻人在科技创新中“挑大梁”,要遵循人才成长规律和科研规律,在技术攻关中敢于给他们压担子,并对他们可能遭遇的失败给予一定的宽容度。
2024-11-29 09:51
国家医保局28日举行新闻发布会,发布2024年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调整情况。据介绍,自成立以来,国家医保局已连续7年开展药品目录调整工作,累计将835种药品新增进入国家医保药品目录,其中谈判新增530种,竞价新增38种。
2024-11-29 09:49
第二届链博会聚焦发展新质生产力,新增先进制造链展区,从研发设计、新材料运用、关键零部件及加工、智能制造及高端装备等四个方面,展现全球先进制造领域从前端设计到终端产品应用的全产业链。
2024-11-29 09:48
持续打造服务农民生产生活和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的综合平台,当好党和政府密切联系农民群众的桥梁纽带,奋力谱写供销合作事业高质量发展新篇章,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作出更大贡献。
2024-11-29 09:47
根据规划,中国计划2025年完成下一代北斗系统关键技术攻关;2027年左右发射3颗先导试验卫星,开展下一代新技术体制试验;2029年左右开始发射下一代北斗系统组网卫星,2035年完成下一代北斗系统建设。
2024-11-29 09:35
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过程中,有一道看似难以跨越的鸿沟——科技人员通常不熟悉市场、经营和生产,企业经营者往往搞不懂前沿科技。
2024-11-28 02:50
在光通信系统中,硅基调制器是信息传输与处理的关键一环,是整个电光信息转换的“心脏”——信息经过这个枢纽来去、流转,高效搭上光的“顺风车”,奔赴不同目的地。
2024-11-28 02:50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