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国产爱情电影是否还值得期待?
首页> 文娱频道> 影视电影动态 > 正文

国产爱情电影是否还值得期待?

来源:天津日报2022-02-22 09:54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爱情片是电影的一个重要类型。与自己相爱的人牵手走进影院,看一部充满浪漫氛围的爱情影片,也成为很多情侣充满仪式感的约会首选。然而,近年来我国国产爱情电影市场虽然产量不小,但佳作寥寥。前不久刚上映的三部国产爱情电影,票房参差不齐,但同样齐刷刷地收获了无数差评。究竟是观众对爱情电影过于苛刻,还是电影的“套路”早已被看穿?这样的国产爱情电影是否还值得期待?

  偶像+IP+档期

  低成本国产爱情片的“圈钱密码”

  一周前,三部国产爱情影片上映,分别是《十年一品温如言》《好想去你的世界爱你》《不要忘记我爱你》。猫眼专业版数据显示,前述三部电影上映首日共斩获超2.6亿元票房。其中,《十年一品温如言》收获1.43亿元的票房成为冠军。

  然而在出品方频发战报,极力宣传影片高创收的同时,观众的怒气值也在急速上升,票房冠军《十年一品温如言》开分成绩2.9,评论区内骂声一片。美丽的“票房神话”也仅仅维持了一夜就变成了幻影,三部影片在上映次日的排片都呈现断崖式下跌,《十年一品温如言》从20%下跌至13.2%,《好想去你的世界爱你》从17.2%下跌至4.5%,《不要忘记我爱你》从18.6%下跌至1.9%。

  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人们开始注重“仪式感”,对各种各样的节日产生浓厚的兴趣,而投资者们也瞅准商机,迎合受众心理,打造了一系列“人造档期”,“偶像+IP+档期”已然成为低成本国产爱情电影的圈钱密码。

  纵观前述三部影片,票房冠军《十年一品温如言》由光线影业出品,由丁禹兮、任敏、李泽锋领衔主演,影片改编自作家书海沧生同名言情小说,讲述了男女主人公言希和温衡以及陪伴他们的亲朋好友十年间的故事。这部小说于2009年开始连载,可谓古早言情小说之一,其实体书出版后销量也破百万册。故事里的男主人公言希曾在“最有魅力的小说男主角TOP100”网络评选里排名第三,受欢迎度可见一斑。有如此IP加持,再加上多年来书粉的积累,影片从定档之日起就备受瞩目。

  虐恋、霸凌、癌症,这些关键词或许十年前是催泪炸弹,然而放在当下带给观众的感觉就只剩下矫揉造作,逻辑混乱。情节与现实的严重脱节,令观众很难共情,加之对原著的大幅度删改,没有体现出原著的精髓,也让书粉诟病。

  《好想去你的世界爱你》由周依然、施柏宇领衔主演,主打奇幻设定、高概念。故事讲述了周依然饰演的建筑设计师“安易”与施柏宇饰演的钢琴家“高昂”,因一场意外大脑相连,听觉、味觉、触觉神奇共享。“被迫绑定”的生活,使得他们方寸大乱,笑料百出,也甜甜蜜蜜。该片拥有年轻观众熟悉的明星阵容,并且还有密集的幽默元素,以及特别的奇幻设定,从各个方面来看,都是一部卖相不错的商业片。但是,影片在爱情线的处理上仍然非常套路,从相识到相斗再到后来相互依恋,每一步观众都闭眼可测。如此,奇幻元素再加持,也救不了这部电影。

  《不要忘记我爱你》,由黄真真执导,娜扎、刘以豪领衔主演,主打催泪,以“用一部电影告白”进行宣传。电影中,女主人公星玥的男友陆尧记忆只能保存一天,每天醒来都会忘记昨天发生的一切。这对在外人看来没有明天的情侣,却愿意为了彼此勇敢相爱。但“车祸、失忆、治不好”这样的惯用套路早已无法带给观众任何惊喜,频繁炒冷饭,最终收获的也只能是观众的审美疲劳。

  天津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广播电视编导系主任孙蕾表示,越来越多的投资商、制作者热衷制作档期电影。情人节、国庆、跨年、春节等档期电影具有一定的特殊性,这种特供的档期式电影,容易引发观众的冲动消费,特别是特殊节日的仪式化消费。观众的这种心理可以引发一时的票房,但影片的口碑还是需要依靠电影的内容质量。

  虚假宣传搭配低质量

  国产爱情电影难出精品

  回顾近几年的爱情影片,其实不难发现,只要选好档期,做好宣发,小成本爱情电影想要获得票房高收益并非难事。

  2019年2月14日,在《流浪地球》的一路进击之下,爱情片《一吻定情》仍旧拿下了9151.9万元的票房,位列当日票房榜第三名,总票房达1.74亿元,首日票房占比近50%,也算成绩不俗。

  在业内人士看来,特殊档期意味着不小的流量,对于小体量的爱情电影来说已然足够,因此电影出品方铆足了劲儿将功夫下在首映前,只要能吸引更多的观众在首映时走进影厅,这电影就成功了一大半,口碑好不好,质量高不高,显得并不重要。

  先后打造了《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匆匆那年》《同桌的你》《左耳》等多部作品,去年更凭借《你的婚礼》在五一档拿下5.12亿元票房的电影出品方光线影业深谙此道,渲染氛围的片花、截取金句的短视频、密集发布的海报,牢牢吸引了观众的目光,在《十年一品温如言》上映当天,更是推出了21:13“爱你一生”场、21:14“爱你一世”场等特殊场次,将仪式感拉满。

  但不管出品方为影片穿上多么华丽的外衣,在上映当天,也会如“皇帝的新衣”一般,被看得彻底。当形式大于内容,虚假宣传搭配低质量,最终的结果必定是口碑反噬。在互联网时代,网络发酵如此快速的今天,内容优质、口碑过硬才是影片制胜的关键,投机取巧得来的成功只能是昙花一现,专注于剧作本身才能真正抓住观众的心。

  在过去的十年,国产爱情电影产量不低,却难出精品,从《北京爱情故事》《匆匆那年》到《从你的全世界路过》《奔爱》《谋杀似水年华》以及“前任”系列,口碑参差不齐。当IP改编,青春校园、偶像主演、怀念初恋(前任)、悲情结尾、主打催泪,成为国产爱情电影的创作模板,观众也不会再被这样的电影所打动,不知从何起,国产爱情电影成为“烂片”的代名词。

  在中国传媒大学教授张充看来,当电影行业开始盲目地追求经济效益,将大量的资本投入在剧作创作之外,这类“快餐”式影片也就丧失了其自身的生命力。一部电影的灵魂是它所表达的故事,故事结构完整,人物塑造丰满,才是一部好作品所要具备的基本条件。但很可惜,现在的国产爱情电影很少能做到这最基础的两点,催泪并不代表是真正的感动,靠套路赚取票房的电影它的生命力也不会长久。

  想把“爱情”这件事讲好

  国产爱情电影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爱情,自古以来一直是艺术创作中必不可少的主题,爱情片也是电影类型中建立较早的一种类型体系。据孙蕾介绍,中国的爱情片创作始自1921年由但杜宇导演的影片《海誓》。也许是限于羞涩的爱情表达,中国的爱情片一直没有像西方国家的爱情片一样发展成熟,而是更多地融合到家庭伦理片、青春片中。

  爱情故事在电影中的存在,往往承载着比较厚重的社会时代主题和文化内涵,而很少以纯粹爱情的面貌出现在电影中。如张艺谋导演的《我的父亲母亲》,用诗意、浪漫、抒情和单纯去表现一个时代的爱情故事;从《爱情麻辣烫》《云水谣》《独自等待》《爱情呼叫转移》等优秀的国产爱情片中可以看到,要想创作出经典的爱情片,不能只谈爱情,编导们还要尝试用喜剧、悲情、浪漫、荒诞等不同的风格,用直面当下、反观历史、女性视野等不同的角度来诠释爱情、展现爱情。

  其实近年来,我国电影行业针对爱情这一主题的创作一直没有停止,可是却始终故步自封。在孙蕾看来,我国的国产爱情电影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作为一个比较纯粹的电影类型,爱情片从产生至今,无论在哪个时代、哪个国度,其基本模式构成都呈现出比较稳定的特征,从《灰姑娘》到《漂亮女人》,从《一夜风流》到《我的野蛮女友》,从《魂断蓝桥》到《泰坦尼克号》,无论影像的书写如何变化,经典的爱情程式都一直贯穿其中。

  “优秀的爱情片故事情节是传统的,但内在结构、影像、语言逻辑却打破固有的观念,赋予了更多的时代色彩和个人的独创性。影片拥有真实的社会背景,当下的话题,老套中融入时代的观念。同时影像、叙事还需要具有鲜明的特点,比如香港导演王家卫的《重庆森林》、陈可辛的《甜蜜蜜》、关锦鹏的《胭脂扣》、张婉婷的《秋天的童话》,这些爱情片都从个人视角,向我们展示了风情万种的爱情境界。国产爱情片在讲一个什么样的爱情故事以及如何讲好爱情故事上还需要做更多的功课。”孙蕾表示。

  天津电影家协会副主席、天津师范大学音乐与影视学院副院长杨爱君对此观点表示认同,她认为所有的艺术作品都是源于现实生活的,现实生活中人们对爱情的思维模式会引导人们对爱情的感觉和行动,这些也成为影视作品中创作的基本土壤。爱情是一个十分宏大且永恒的问题,想要讲好爱情这回事,需要创作者对爱情有着非常深刻的理解。爱情电影《廊桥遗梦》之所以在近三十年后仍然是很多人心中的经典之作,正是因为它对爱情的解读是根植在人性和社会的基础之上,但可惜现在我们的国产爱情电影创作恰恰缺少了创新和深入挖掘的勇气。

  对爱情片的表达,杨爱君分析:“随着时代的更迭,人们对爱情的看法和感受也会产生变化,一成不变的模式是只能感动一代人,却不可能感动所有人,当代的年轻人独立意识逐渐增强,不再将爱情视为生命的全部,甚至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成为独身主义者,对于这代人的爱情该如何解读,确实是电影从业者该认真思考的问题。”(徐雪霏)

[ 责编:杨帆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电影《731》拍摄历程特展在哈尔滨举行

  • 安徽歙县:土楼晒秋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陈萍、研究员曹湖军、副研究员张炜进团队在氢负离子导体开发及应用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2025-09-18 09:52
工业遗址与科幻主题联动,带来现实与想象交错的奇妙感受;科技手段还原知名IP场景,让游客沉浸到小说里的名场面;利用独特地质地貌,打造“地球上最像火星的地方”……来一场新鲜、有趣的科幻游,成为不少人出游的选择之一。如何做好科幻与文旅深度融合,丰富旅游供给?各地因地制宜进行了探索。
2025-09-18 09:50
记者17日从中国石化新闻办获悉,部署在四川省资阳页岩气田的2口评价井测试产量均超百万立方米,其中资页2-501HF井试获日产气140.7万立方米,刷新我国页岩气测试产量最高纪录。
2025-09-18 09:44
当今中国,科学教育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作为人才培养的根基与路径,科学教育的潜力将变成参与国际竞争、争取国际话语权的实力。
2025-09-18 09:43
日前,由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牵头承担的聚变堆主机关键系统综合研究设施(CRAFT)遥操作系统测试平台通过专家组测试与验收。
2025-09-18 09:40
“科创游”是一种将科技与旅游相结合的新型旅游形式,不仅展示科技企业的生产过程和产品,还注重科技教育的普及和科技创新的体验
2025-09-17 10:23
此次大会将讨论通过“人与生物圈计划”及其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杭州战略行动计划,明确未来十年的发展方向、目标和行动方案
2025-09-17 10:21
人造地球卫星、载人飞船、空间站、空间探测器要“上天”进入预定轨道,运载火箭少不了。在“火箭家族”展台,长征一号至五号运载火箭模型笔直而立。
2025-09-17 10:20
在化学生物学研究中,有一种强大的“分子地图绘制技术”——邻近标记技术。在癌症免疫治疗中,免疫细胞需要足够强和足够多的“信号”才能发起攻击,但癌细胞表面的天然信号往往非常稀疏。
2025-09-17 10:18
当前,秋粮陆续进入成熟期。各地抓住最后的窗口期,落实落细各项增产措施,全力以赴抓好秋粮生产,确保秋粮丰产丰收。
2025-09-17 09:32
人工智能的浪潮正在席卷从科技到教育,乃至全社会的各个角落,中国教育界正在积极推动学习和应用人工智能,以便乘势站在时代前列。今年6月,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校长尤政提出,人工智能和批判性思维结合形成DNA式的“双螺旋结构”,将有力推动创新。
2025-09-16 09:14
15日,在2025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主论坛上,《人工智能安全治理框架》2.0版正式发布。落实《全球人工智能治理倡议》,《人工智能安全治理框架》1.0版于2024年9月发布,受到国内外广泛关注。
2025-09-16 09:13
光明日报北京9月15日电 记者陈晨从农业农村部获悉,2025畜禽种业发展论坛14日在北京市平谷区举行。论坛发布了第三次全国畜禽遗传资源普查、濒危畜禽遗传资源保护成效、主要畜种分子身份证构建和遗传评估优秀种公畜等重大成果,举办了畜禽种业振兴成果展,26家单位现场推介新技术、新设备、新成果,72家单位进行专场展示。
2025-09-16 09:13
数智技术以及数智互联技术将推进青年间社会化协同与知识共享,可精准连接青年学习者,并形成跨地域的学习社群与项目协作组。总而言之,数智技术能够为青年群体参与终身学习创造良好条件,能够充分激发青年群体参与终身学习的动力,能够更好地帮助青年群体全面发展。
2025-09-16 09:12
作者:王 珩、程松泉,分别系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教授;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博士生  当前,全球教育正经历一场由人工智能技术驱动的深刻变革。唯有坚守育人初心,在伦理框架内审慎推进技术应用,才能让人工智能真正成为引领教育发展的引擎,而非解构教育本质的飓风。
2025-09-16 09:11
在合成生物学和气候变化应对领域有巨大潜力。
2025-09-16 09:11
走进展区,多款新潮文创让人爱不释手;戴上设备,苏轼笔下的诗词世界任人遨游;指尖轻点,三千年前的青铜器“触手可及”……一系列新产品、新服务、新场景在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文旅服务专题亮相,漫步其中,处处感受到科技与创意奔涌、文化和旅游融合的无限活力。
2025-09-15 09:54
在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上,一批品类丰富、兼具趣味与文化内涵的文创精品成为展会现场的“人气王”,引爆观展热潮。
2025-09-15 09:54
最大网络基础设施的建成有助于我国突破关键技术的“卡脖子”困境,形成自主可控的核心技术优势,建立起数字经济产业的第二创新生态。 (作者:戎 珂,系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经济学研究所所长、长聘教授;田晓轩,系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经济学研究所博士研究生)
2025-09-15 09:53
今年暑期,工厂游火爆出圈。参观名额秒空、门票收入可观、社交平台相关笔记有10多万条,工厂游俨然成了文旅界新宠。 工厂游等新型旅游业态,实现了工业与文旅的跨界融合,也为文旅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新增长点。
2025-09-15 09:52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