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纪录片——深入现实生活 记录时代变化
首页> 文娱频道> 影视电视资讯 > 正文

纪录片——深入现实生活 记录时代变化

来源:人民日报2022-02-24 09:11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图①:纪录片《山河岁月》海报。

  图②:纪录片《青海·我们的国家公园》海报。

  图③:纪录片《智慧中国Ⅲ:前沿科学》海报。

  资料图片

  核心阅读

  文艺工作者坚持“二为”方向、“双百”方针,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近期的纪录片创作描绘出一幅真切的时代画像:热烈的纪念与历史的沉思,现实的观察与文化的追寻

  打捞隐藏在时间里的记忆,激活历史,启迪未来,是历史纪录片的文化使命,也是未来的期待

  新生活也是纪实影像里的主角,新职业、新科技、新可能与新趋势彰显我们时代的活力与希望。生活步履不停,纪录片潜入社会深处,敏锐捕捉正在发生的变化,为崭新的生活留下一幅幅肖像

  纪录片是国家和民族的记忆。国家广电总局《关于推动新时代纪录片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日前发布,聚焦高质量发展,纪录片创作将迎来更广阔的未来。

  文艺工作者坚持“二为”方向、“双百”方针,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近期的纪录片创作描绘出一幅真切的时代画像:热烈的纪念与历史的沉思,现实的观察与文化的追寻。

  宏大叙事作品浓墨重彩

  宏大叙事统摄了纪录片的创作方向。庆祝建党百年是浓墨重彩的主题,饱满的政治激情、高昂的叙事基调与多元的表现方式,赋予纪录片强大的力量和广阔的空间,《山河岁月》《敢教日月换新天》等一批精品力作接连涌现。

  《山河岁月》从百年党史里选取100个重大事件、关键场景、重要人物,以人带史,以人言事,注重从人的角度讲述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导演夏蒙以“诗意的表达”为理论文献片开辟新思路。《敢教日月换新天》以时间为脉络,以事带人,选取关键事件和节点,讲述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为实现民族独立、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不懈奋斗史,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导演闫东突出表现党的“青春密码”,让人耳目一新。两部作品勇于突破同类题材的原有框架,是值得称道的。此外,《绝笔》《诞生地》《百炼成钢:中国共产党的100年》《党的女儿》《幸福落地》《青春正当时》等作品也从不同角度致敬百年大党。

  同时,纪实作品深情讲述脱贫攻坚的历程,真情描绘全面小康的画卷。创作者深入扶贫现场,捕捉正在发生的故事,把活生生、热腾腾的生活现场搬进纪录片,焕发出巨大的情感力度与审美激情。

  《摆脱贫困》以政论模式讲述了脱贫攻坚的全貌,许多作品以纪实方式讲述小人物的脱贫故事。如《柴米油盐之上》中,云南大山里的扶贫搬迁、女卡车司机、上海杂技演员的故事,让我们久久难忘;《告别贫困》中,湖南城步县山区的带货直播、云南哈尼族旅游扶贫,让人耳目一新;《跑好最后一公里》讲述广东汕尾、清远等地的扶贫故事;《走近大凉山》中导演以个人体验的方式表现大凉山彝族山区的发展变化,等等,都正面表现了贫困群众、基层干部的坚韧努力与扶贫攻坚事业的卓越成就。

  社会的丰富性与复杂性、人民的时代表情与深沉内涵,为宏大叙事打下了坚实基础,这也是中国纪录片一直受到追捧的原因。

  汲取中华文化的丰厚营养

  丰厚的中华文化是纪录片拓展新空间、探索新方法的源泉,5000多年文明中有很多灿烂的星光值得重新打量重新传播,可以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传承光大。

  《岳麓书院》梳理岳麓书院的千年流变,传承传道济民、经世致用、实事求是的文化精神。《王阳明》突破传统模式,古今对接、时空穿越,演员既以自己的身份寻找王阳明遗迹,又扮演了历史上的王阳明,以今日视点激活传统心学。《书简阅中国》通过书信讲述历史故事,影片选取表现亲情、爱情、友情、家国之情等书信,释放出强烈的情感魅力。《敦煌:生而传奇》再现敦煌的5个历史瞬间,《李白》诠释了诗人李白的传奇人生,《跟着唐诗去旅行》请当代文人追寻杜甫、孟浩然、李白等5位唐代诗人的行踪。

  以不同角度演绎现代历史故事的3部纪录片也值得关注。《九零后》以西南联大杨振宁、许渊冲等16位年过九旬的校友为主人公,传递他们探索真理、热血报国的精神。这种很难被拍成电影的群像故事,在导演的精心编织下,成为一部思想饱满、妙趣横生的力作。在战火纷飞的时代,两位西方人来到中国,被称为“中国人民的老朋友”。1938年,荷兰电影人伊文思将中国人民抗日的英勇形象拍成电影《四万万人民》。临走前,他将自己的摄影机赠给正在筹备的延安电影团。《伊文思看中国》讲述了伊文思与中国人民跨越半个世纪的友谊。英国科学家李约瑟痛感中国古代的科技成就被西方忽视,经过长期研究,最终将中国古代科技安放在世界文明坐标系上,《李约瑟和中国古代科技》讲述了这段往事。

  从今天出发,打捞隐藏在时间里的记忆,激活历史,启迪未来,是历史纪录片的文化使命,也是未来的期待。

  参与生态文明的国际对话

  2021年,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大会在中国的成功举办,推动了各国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合作,取得丰硕成果,国际社会对于生态文明的关注上升到新高度。与此同时,中国生态纪录片取得跨越式发展,《国家公园:野生动物王国》《雪豹的冰封王国》《生命之歌》《同象行》《荒野至上》《青海·我们的国家公园》《长江之歌》等作品,有效参与生态文明的国际对话,传播“天人合一”的中国哲学。

  《国家公园:野生动物王国》首次聚焦中国国家公园,按照地理分布讲述了不同环境下的自然生态、动物栖居与人文生活,不仅呈现了众所周知的大熊猫、东北虎和藏羚羊,也拍摄了行踪诡秘的兔狲、腾跃丛林的长臂猿、行动敏捷的花栗鼠等动物,以准确景别捕捉动物的表情和眼神,并将生态意识灌注全片,提升了中国生态纪录片的视觉表现与文化高度。《雪豹的冰封王国》可谓一部真正的雪豹纪录片。故事发生在青海省一处海拔超过3500米的隐秘山谷,虽然只有50分钟,却全部围绕雪豹展开,雪豹走出谜一样的高山大泽,清晰地来到我们面前。《生命之歌》是致敬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大会的影片。云南因其特殊地貌和气候为生物多样性提供了天然条件,影片以山脉、河流、森林、湖泊、草原、田野和家园为主题,姿态万千的自然生物与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相得益彰,凸显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同样是云南,一群来自热带雨林的亚洲象突然向北迁徙,吸引了全球目光。《同象行》跟踪象群脚步,既有前途未知的悬念叙事,又有惊心动魄的故事情节。从某种意义上说,亚洲象给人类提出一道生态考题,而云南群众给出了满分答案。

  生态文明不仅是中国课题,也是全球课题。从征服自然、消费自然到保护自然,纪录片在前进,在行动。中国生态纪录片带着独特的东方哲学与智慧参与国际对话,促进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构。

  彰显时代活力的影像书写

  新生活也是纪实影像里的主角,新职业、新科技、新可能与新趋势彰显我们时代的活力与希望。生活步履不停,纪录片潜入社会深处,敏锐捕捉正在发生的变化,为崭新的生活留下一幅幅肖像。

  《Hi新职业》以短小篇幅讲述一些新兴职业:驯犬师、铁甲设计师等,呈现了随着社会发展而出现的新工种;《智造美好生活》展望科技创新带来的新生活,物联网、智能家居、机器人、无人机、无人驾驶等技术正在改变人们的生活与工作方式;《智慧中国Ⅲ:前沿科学》讲述了中国人工智能、航天航空、生物技术的最新成果;《新兵请入列》描述了一群00后新兵在部队的训练故事,呈现了年轻一代的风貌;《小小少年》记录了一组普通家庭的天才少年;《归田》里90后男孩饶志伟放弃城市打工生活,回到家乡韶关,在80后种粮大户邓瑞庭的帮助下种植水稻,开启自己的事业;《重返红旗渠》以海外视角审视红旗渠,激活这一宏大工程的现代价值;纪录电影《大学》以四代清华校友为主要人物,呈现了中国大学的人文传承与学术精神。美食纪录片广受欢迎,《风味人间》第三季跨越中国漫长的海岸线,探寻海中美味,记录人与海的和谐相生。从这些纪录片可以发现,中国社会趋于多元,年轻群体拥有更多选择、更大发展空间。

  世界在变化,生活也在变化,纪录片留下一个年轮的丰富表情与多维思考。2022年,期待纪录片深入现实生活,挖掘文化力量,激活历史资源,记录时代变化,陪伴我们继续前行。

  (作者为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张同道

  版式设计:赵偲汝

[ 责编:杨帆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浙江:深化"千万工程" 建设未来乡村

  • 世乒赛:孙颖莎女单夺冠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记者29日从教育部获悉,教育部等十八部门近日联合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的意见。
2023-05-29 19:41
最初,研究人员考虑了糖皮质激素直接作用于免疫细胞的可能,即免疫细胞通过释放引起炎症的分子作出反应。
2023-05-29 10:17
云手机通过在云端虚拟出手机操作系统,将本地的存储、计算、渲染全部迁移到云上,操作系统以及各种应用均运行在云端,以实现硬件与性能的解耦。科技日报记者从北京移动了解到,相比实体手机,中国移动云手机有4个方面的提升。
2023-05-29 10:16
1985年,我硕士研究生毕业,被分配到长沙矿山研究院工作。经过4年不懈努力,2003年,我主持研发的我国首台深海浅层岩芯取样钻机问世,中国人终于用自己的深海钻机,在太平洋洋底打出了第一个孔。
2023-05-29 10:09
作为贵州本地数字货运平台,满帮通过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创新,把车货匹配时效从数天大幅缩减到分钟级别。
2023-05-29 10:06
早上7点半,河南省柘城县辣椒育苗基地工作人员张红霞准时来到温室大棚。
2023-05-29 10:04
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俞书宏院士团队研制出一种高性能纤维素基纳米纸材料,其在极端条件下仍可保持优异的机械和电绝缘性能。相关成果日前发表于《先进材料》。
2023-05-26 09:25
立足我国人多地少的资源禀赋,面向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的时代要求,如何向戈壁沙漠要效益、要农产品?让我们走进四地设施农业现场,感受“唤醒”沉睡戈壁和茫茫沙漠的神奇力量。
2023-05-26 09:23
北京人艺经典话剧《茶馆》采用8K技术录制,通过网络平台观看直播的观众达5000万人次,掀起线上看话剧热潮;多位歌手视频平台开唱,线上演唱会引发现象级传播……数字技术的创新发展,让舞台艺术的作品呈现、演出场景发生了颠覆式变化。
2023-05-26 09:22
这颗卫星是“一国两制”下澳门和内地合作的产物。卫星升空后将至少在轨运行五年,为年轻一代科研人员开展科研、开发先进科学数据产品服务提供平台。
2023-05-26 09:22
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世界经济复苏面临严峻挑战,创新发展、合作共赢是大势所趋。
2023-05-26 09:21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指出,建设数字中国是数字时代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引擎,是构筑国家竞争新优势的有力支撑。2000年前后,不少省市就政务信息的开放共享等制定了地方性法规或政府规章,但随着数据立法的兴起,多数地方的政务信息立法被废止。
2023-05-25 10:05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的同学们回信,对他们提出殷切期望。一个个科技小院如种子般播撒开来,向下扎根、向上生长。2009年,全国第一个科技小院在河北省曲周县成立,到今天,全国已建立1048个科技小院,覆盖31个省份;此外,科技小院模式还得到联合国粮农组织推介,逐渐走向世界。
2023-05-25 10:05
广州港南沙港区四期全自动化码头,集北斗导航、5G通讯、无人驾驶等前沿技术于一体。专家表示,去年以来,我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呈现规模稳步提升的发展态势,离不开市场需求的拉动。
2023-05-25 10:08
5月24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以下简称自然科学基金委)正式发布《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评审请托行为禁止清单》(以下简称“禁止清单”)。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评审请托行为禁止清单(征求意见稿)》基础上,此次正式发布的“禁止清单”对科研人员、依托单位、评审专家和自然科学基金委工作人员的24类行为进行了规定。
2023-05-25 10:07
2022年底,按照科技部等八部委《关于开展科技人才评价改革试点的工作方案》文件要求,涉及21家科研单位和6个地方、为期2年的科技人才评价改革试点拉开序幕。
2023-05-25 06:05
二氧化碳人工合成淀粉、二氧化碳人工合成葡萄糖和脂肪酸、生物基尼龙替代化石基尼龙、高效生物合成人乳寡糖……今天,这些原料都可以在工业厂房里生产出来。
2023-05-25 06:05
目前,高三学子们已进入高考冲刺阶段,面临的压力也越来越大。相关数据显示,75%的学生在临考前都有紧张、焦虑、恐慌等情绪。而这些不良情绪会给考生造成一定影响。
2023-05-24 09:31
产业转型可能带来人力资源供给与岗位需求的结构性矛盾,而在广东中山,当传统的产业工人遇到数智化转型,又会呈现怎样的情形?
2023-05-24 09:29
23日12时30分许,2023年珠峰科考13名登顶队员成功登顶地球之巅珠穆朗玛峰。之后,他们将完成峰顶雪冰样品采集等重要科考任务。
2023-05-24 09:19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