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出发吧!老孟》解锁旅行新玩法 即刻出发一起追“孟”
首页> 文娱频道> 影视综艺看点 > 正文

《出发吧!老孟》解锁旅行新玩法 即刻出发一起追“孟”

来源:北青网2022-03-02 13:27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孟非眼中的网红旅行地是怎样的?优秀景点红榜推荐,名不副实黑榜拔草,“孟其林”旅行指南如何出炉?近日,由优酷视频、聚仁影视联合出品的孟非首档个人旅行节目《出发吧!老孟》3月1日在优酷上线播出。整季节目以孟非的视角出发展开行走与对话,用“闲客”的独特品味为观众拓宽视野,犀利点评,让好景点不再明珠蒙尘,名不副实的景点无处遁形。

  怎样才能在“有闲之年”还能保持一颗永动的好奇心和生命的鲜活感,不断在平凡生活中发现新事物、解锁新世界,扩展认知?漫步式旅行真人秀《出发吧!老孟》或许能给出答案。首期节目中,老孟与导游小马登上丹霞山,与观众一起领略“赤壁丹霞”地质风貌。“2010年,我国6处丹霞地貌共同打包申遗成功,这也是世界上第一个以中国的地名命名的世界地貌类型——赤壁丹霞。”作为一部“行走的百科全书”,孟非每到一地必先做足功课,但接下来的丹霞山之游还是让他大呼“涨姿势”。

  刚上丹霞山,老孟的问题就来了:“赤壁丹霞,山为什么不是红色的?”在得知必须有太阳才能映照出红色赤壁后,望着山间的云雾氤氲,老孟也只能兴叹“天青色等烟雨”了。来到丹霞山,必看阳元石。看罢鬼斧神工的阳元石,老孟还不忘向观众八卦:“阳元石其实还有‘女朋友’,在江西龙虎山,很多年以前我去看过。后来还发现它不止一个‘女朋友’。当听说和阳元石合照不能比“剪刀手”时,老孟“秒懂”的表情配上魔性笑声久久回荡在山谷深处……来到山顶观景台远眺“僧帽峰”,孟非又化身“耿直Boy”开启吐槽模式:“我是一个特别缺乏想象力的人,啥也看不到。我到任何一个地方去,他们都会跟我说,你看这个峰像不像什么什么,你看这个石头像不像什么什么。百分之九十我都觉得不像。”远眺巍峨阳元石、僧帽峰,游走山脚下世外桃源般的小山村,老孟在感受自然奇景的同时也不忘自嘲一下赶上了阴雨天气的自己:“要是明天出太阳了,是不是能气死我?”

  从丹霞山到珠玑巷,从福州生态茶园到平潭东庠岛,在《出发吧!老孟》中,“闲客”孟非怀揣着好奇心,前往全国各地与各界名人一起,体验不同寻常的人生高阶玩法,在行走中寻味人文,在探索中领悟生活。正如他自己所言:“我想看到的是大千世界,繁花似锦。我所留恋的是万丈红尘,无尽美丽。”

  作为一档适合快速传播的旅行节目,《出发吧!老孟》每期5分钟左右的时长具有典型的中视频内容特征:横屏制作,比短视频更精品化,比长视频更简洁,是最适宜传播一整段信息或讲完一整个故事的时长。节目出品方聚仁影视传媒集团是全国头部综艺内容制作公司,旗下团队班底为原江苏卫视王牌制作团队。据悉,《出发吧!老孟》正在优酷视频热播中,3月1日起每周二15:00更新,工作之余不如跟随老孟的脚步,一起“云旅行”。

[ 责编:杨帆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国家文物局通报重要考古成果

  • 抢收、晾晒、烘干——豫南夏收一线见闻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题:透视科普“网红”现象:教授、院士纷纷“破圈”,吸引百万粉丝……科普“网红”李永乐表示,应进一步健全完善人才评价体系,切实增强科普工作者的职业荣誉感,激励更多青年科技工作者投身科普事业。
2023-05-31 16:34
这是中国空间站应用与发展阶段首艘载人飞船的交会对接任务,也是空间站三舱在“T”字构型下实施的首次径向交会对接任务。相较于神舟十三号、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实施的径向交会对接任务,此次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的交会对接有着不一样的难度——
2023-05-31 10:43
据英国《每日邮报》网站报道,来自美国和英国的8位人工智能(AI)专家就这项技术在未来10年将如何改变人们生活进行了预测。这些专家表示,到2030年,AI可以照顾老人、制作电影、授课、提升经济、帮助解决能源危机等。
2023-05-31 10:36
2023中关村论坛重大科技成果专场发布会30日举行。“夸父一号”卫星在轨获得国际一流太阳硬X射线图像等系列成果、通用视觉大模型SegGPT、30微米厚度柔性可折叠玻璃、钠离子电池、新一代人造太阳等20项重大科技成果正式发布。
2023-05-31 10:35
近年来,我国锚定科技强国建设和科技自立自强,在科技创新领域不断增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与协同性,在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改革方面取得显著成效。
2023-05-31 10:34
科技自立自强是国家强盛之基、安全之要。
2023-05-31 10:28
对话》杂志报道称,地震气枪产生的声音会导致附近动物永久性听力丧失、组织损伤甚至死亡。海军声呐的使用还与加勒比海、欧洲和东亚的几种鲸鱼大规模搁浅有关。
2023-05-30 10:24
通过产业化运作,培育或支撑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上市种业企业,形成千亿级产业集群,为国家种业振兴贡献力量。
2023-05-30 10:23
在29日召开的2023中关村论坛“第三极环境与地球系统科学”论坛上,第二次青藏科考队队长姚檀栋院士表示,第二次青藏科考启动6年来,科考队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取得了十大重要进展。
2023-05-30 10:18
2023中关村论坛上,北京建设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的新突破集中亮相,城市超级算力中心、自动驾驶等方面的阶段性成果受到各方高度关注。
2023-05-30 10:14
要规范科技类校外培训,严格竞赛活动管理,统筹拔尖创新人才项目,推进中高考内容改革,实施家庭科学教育,开展科学教育研究。
2023-05-30 10:12
记者29日从教育部获悉,教育部等十八部门近日联合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的意见。
2023-05-29 19:41
最初,研究人员考虑了糖皮质激素直接作用于免疫细胞的可能,即免疫细胞通过释放引起炎症的分子作出反应。
2023-05-29 10:17
云手机通过在云端虚拟出手机操作系统,将本地的存储、计算、渲染全部迁移到云上,操作系统以及各种应用均运行在云端,以实现硬件与性能的解耦。科技日报记者从北京移动了解到,相比实体手机,中国移动云手机有4个方面的提升。
2023-05-29 10:16
1985年,我硕士研究生毕业,被分配到长沙矿山研究院工作。经过4年不懈努力,2003年,我主持研发的我国首台深海浅层岩芯取样钻机问世,中国人终于用自己的深海钻机,在太平洋洋底打出了第一个孔。
2023-05-29 10:09
作为贵州本地数字货运平台,满帮通过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创新,把车货匹配时效从数天大幅缩减到分钟级别。
2023-05-29 10:06
早上7点半,河南省柘城县辣椒育苗基地工作人员张红霞准时来到温室大棚。
2023-05-29 10:04
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俞书宏院士团队研制出一种高性能纤维素基纳米纸材料,其在极端条件下仍可保持优异的机械和电绝缘性能。相关成果日前发表于《先进材料》。
2023-05-26 09:25
立足我国人多地少的资源禀赋,面向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的时代要求,如何向戈壁沙漠要效益、要农产品?让我们走进四地设施农业现场,感受“唤醒”沉睡戈壁和茫茫沙漠的神奇力量。
2023-05-26 09:23
北京人艺经典话剧《茶馆》采用8K技术录制,通过网络平台观看直播的观众达5000万人次,掀起线上看话剧热潮;多位歌手视频平台开唱,线上演唱会引发现象级传播……数字技术的创新发展,让舞台艺术的作品呈现、演出场景发生了颠覆式变化。
2023-05-26 09:22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