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乡村爱情》系列 土得有理,潮得到位
首页> 文娱频道> 影视电视资讯 > 正文

《乡村爱情》系列 土得有理,潮得到位

来源:大众日报2022-03-10 10:06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日前,《乡村爱情14》在优酷完播。不知不觉间,这部来自东北民间的系列剧已经陪伴观众走过了16个年头,成国内目前为止最长寿的电视剧IP。无数观众在捧腹大笑中认识了“屯子里的人”,了解了屯子里面发生的许多许多的事儿。由于新剧总在正月与广大观众见面,近几年,一种说法流行开来——有乡爱才叫过年,由此可见这个系列剧的受欢迎程度。而乡村爱情更逐渐由影视剧拓展到团综、盲盒等更多领域。可以说,乡村爱情已经成为土潮文化的一大代名词,是实现多领域覆盖的国民IP。

  占尽了天时、地利、人和

  打开优酷弹幕,看网友的实时评价,不难发现人们对《乡村爱情》系列最大的感受:亲切。田间地头、家长里短,这部电视剧以唠嗑的样态,将东北农村日常生活故事艺术化处理、幽默化呈现,让这个系列的创作独具接地气的浓郁气息。在乡村振兴、发展特色经济、搞活基层文化等大主题下,《乡村爱情》的主线仍始终围绕农村青年的婚恋观展开,基于此又进一步探讨了婆媳关系、亲子关系、再婚家庭、老年人婚恋、代际沟通等一系列的子话题,尽管有的桥段生涩、虚浮、过于夸大,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些都是最易引发讨论的社会生活话题。所以,就算已经播到第14部,“宋青莲怀孕后性情大变天天作”还是能登上微博、抖音热搜。

  接地气本就是东北地域文化最具魅力的地方。粗犷的地理环境,豪放而直率的性格,质朴、通透又富有人情味的生活观念,令其亲和力十足。特别是深入骨髓的喜感、不经意的甩梗,让幽默成为东三省人民的性格DNA。东北人搞笑都是认真的,这句话大概任何人无法辩驳。所以,由东北笑星创作的作品,往往具有天然的吸引力,大都极受欢迎。这也是小品届东北籍演员占据半壁江山、二人转能火遍大半个中国、各类真人秀综艺乐得请东北艺人加盟的重要原因。而在播出时间上来看,《乡村爱情》系列又年年霸屏春节档,更是准确拿捏了受众“喜庆、热闹、有笑点”的节日收视需求,年年40集笑星大集合,基本让整个正月天天充满笑点,无疑装点了千家万户的新年。“《乡村爱情14》是乡爱系列首次在冬季拍摄,取景布置更呈现了最原汁原味的北方乡土文化。年味儿比以往任何一部都要浓。”优酷平台的相关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基于这些底色,《乡村爱情》全系列打造的小人物群像,更是格外成功。不论主角、配角,基本个个出彩。会喊麦能跳鬼步舞的尼古拉斯·赵四,鬼点子频出但又似乎啥便宜也没占着的象牙山小诸葛刘能,还有忠厚老实的王老七、咋咋呼呼又很仗义的宋晓峰……可以说每个形象都特色鲜明,夸张却又不失真,碰撞起来还常冒出火花。你来我往的插科打诨、斗嘴逗趣中,几乎所有出场者的语言、形体、表情都实现了个性化、符号化。这样的技法,恰是唐鉴军、王小利等这些舞台经验极为丰富的二人转演员最为擅长的。他们将已经熟稔的“以夸张和变形放大人物形象乃至内心世界”的表演,巧妙地转化为电视艺术语言,甚至让整个剧作呈现出了小品、二人转等多种艺术形式融合的魔幻样貌。“在《乡村爱情》系列中,人物光芒盖过了剧情。有不少观众甚至不在乎故事到底是何走向,就是为了看刘能和赵四这对亲家兼冤家如何相爱相杀。”北京娱评人苟瑞雪认为,“《乡村爱情》系列能长盛不衰,可以说是天时、地利、人和都占齐了。”

  又新又巧,又嗨又潮

  作为国内最长寿的电视剧IP,《乡村爱情》养成了大批的忠实粉丝,每每播出,观众就会大呼“爷青回”,刘能一换演员,人们又刷屏“爷青结”。《乡村爱情》无疑成为一种文化陪伴,带给大家时代性的情感呼应。因此,即便已经摄制了十几年,《乡村爱情14》上线24小时站内热度依旧迅速拿下优酷剧集热度榜TOP1,灯塔数据也显示,该剧首日实时正片播放市占率全网第一,达14.89%。开播当天,《乡村爱情14》更是在全平台拿下39个热搜,“王小利带着快乐回来了”“《乡村爱情14》开播”等话题霸屏,曝光量累计超过24亿。

  总讲情怀,观众的审美疲劳随着剧集的播出也会冒出来。这个问题主创没有回避。所以,在具体内容上,他们没有拘泥于一个内容走到黑,不断翻新故事、不断加入新人,试图把路越走越宽。在基本场景、关系不变的情况下,《乡村爱情11》巧妙地引入了扶贫故事线,《乡村爱情12》中满满的直播带货元素,到了《乡村爱情14》则大搞“舌尖上的象牙山”比赛,哪怕乡亲们PK的套路常在,但各显其能的具体方法又部部不同,总能吸引人们看看这帮山村的老少爷们还能耍多少鬼花样。而穿插在主要角色间的配角阵容也是走一拨,来一拨。陈艳楠、王天来、方正、杜小双等,借助新人物,埋下新的感情线、导入新的矛盾冲突,即便起初略显生硬,但随着剧情的推进,《乡村爱情》IP的强大包容性就显现出来,旧有成熟的架构不断消解着违和感,整个故事的体量伴随着这些枝丫的不断延展,丰富而壮大,立体而饱满,浓郁的新鲜感也扑面而来。“这个过程中,观众与乡爱一起成长的情感也在不断滋长。也许对于一些不熟悉整个系列的路人粉而言,该剧到近几年有凑集数、圆剧情甚至补坑的嫌疑,但对于看了该剧十几年的忠实观众而言,他们更相信:存在即合理。只要持续创作还在,只要主要人物还在,这类创新就是再多点也不算过分,都是可以接受的。”四川电视人、娱评人陈星表示。

  只靠加点新料把剧留住,在如今竞争如此激烈的行业内,恐怕也不现实。而近年来,我们看到了《乡村爱情》依托平台,打造国民大IP的野心,他们要让更多的南方人、年轻人走近象牙山。有了这样的动力,相较于大多数电视剧的企划宣发,《乡村爱情》在互联网赛道上抢先使出了一系列操作,占得了营销先机,让乡爱开始有了愈加浓郁的文化品牌的味道,并不断深入人心。他们玩反差萌,推出乡爱国际版海报,英法日韩泰印西等7国语言打造的象牙山故事封面,呈现妥妥的大片既视感,小山村顿时高端大气上档次;为了迎合青年人读图追求趣味性和戏谑性的偏好,他们制作了剧中角色截图的表情包,在社交平台一推出,很快变成了人们表达观点和情绪的快捷方式;最令人称道的神来之笔,莫过于火爆全网的联名款盲盒,初代产品发售仅三天,销量就突破了一万个,实现了供不应求的火爆。2月17日,乡爱盲盒2.0潮服版面世,乡村绅士·刘能、象牙山教父·谢广坤、撞色混搭·赵四、葬爱视觉系·王天来、乡村贵公子·王木生、乡村嘻哈·宋晓峰的推出,深获资深剧粉的好评,并再度收获了大批盲盒玩家“芳心”,影响力悄然大范围出圈;今年春节前,乡村爱情还在线下开通了专列,庙会、全家福等五个主题打造的沉浸式列车,连接全国46个城市;此外,短视频平台上,乡爱元素也是亮点频闪,剧方官号短视频,演员们的直播交流拍摄趣事,这些都实现了与广大网友的良好互动,对于粉丝网友基于剧情的再创造,创作团队也抱有一个开放的心态,《宋晓峰十大金句》《谢广坤气人合集》都累积了海量的播放量……正是在互联网的推动下,在如今的乡爱粉丝中,观众占比前十位的省份里南方省份接近半数,其中江苏、浙江、广东、四川的观众占比总和接近三分之一,90后观众占比更接近50%。“这是一种互相成全,保持住了作品的良好的观众黏性,也真正让这个IP走向立体化、走向长久不衰。”苟瑞雪说。田可新

[ 责编:张晓荣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倒计时2天!人工智能安全治理分论坛即将举行

  • 多项数字技术解码“兵马俑军团”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走进展区,多款新潮文创让人爱不释手;戴上设备,苏轼笔下的诗词世界任人遨游;指尖轻点,三千年前的青铜器“触手可及”……一系列新产品、新服务、新场景在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文旅服务专题亮相,漫步其中,处处感受到科技与创意奔涌、文化和旅游融合的无限活力。
2025-09-15 09:54
在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上,一批品类丰富、兼具趣味与文化内涵的文创精品成为展会现场的“人气王”,引爆观展热潮。
2025-09-15 09:54
最大网络基础设施的建成有助于我国突破关键技术的“卡脖子”困境,形成自主可控的核心技术优势,建立起数字经济产业的第二创新生态。 (作者:戎 珂,系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经济学研究所所长、长聘教授;田晓轩,系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经济学研究所博士研究生)
2025-09-15 09:53
今年暑期,工厂游火爆出圈。参观名额秒空、门票收入可观、社交平台相关笔记有10多万条,工厂游俨然成了文旅界新宠。 工厂游等新型旅游业态,实现了工业与文旅的跨界融合,也为文旅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新增长点。
2025-09-15 09:52
深夜,河南焦作多氟多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的实验室依旧灯火通明,总工程师闫春生还在带着团队忙碌。 2006年,多氟多打响了由传统氟化工向精细氟化工、新能源材料转型的战役,闫春生临危受命加入六氟磷酸锂研发团队。
2025-09-15 09:51
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9月10日至9月14日在北京举办,众多科技产品亮相展区,吸引观众驻足参观。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9月10日至9月14日在北京举办,众多科技产品亮相展区,吸引观众驻足参观。
2025-09-12 10:08
汽车排放被认为是气候变化的“元凶”之一,但学术界一直缺乏对城市道路碳排放进行精准刻画的工具。”借助全景AI模型,可实现二氧化碳排放源的精准提取,模型的平均精度超过93%、平均误差低于1.3ppm(ppm为百万分比浓度)。
2025-09-12 10:01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握人工智能发展趋势和规律,加紧制定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制度、应用规范、伦理准则,构建技术监测、风险预警、应急响应体系,确保人工智能安全、可靠、可控。人工智能系统的可靠性不能停留在统计意义上的“高概率正确”,而应追求在复杂、开放、动态环境下的“高置信可靠”。
2025-09-12 10:01
10日,2025世界顶尖科学家协会奖(以下简称“顶科协奖”)获奖者名单在上海公布。顶科协奖是2021年在上海发起创设、由红杉中国独家提供永久资金支持的面向全球科学家评选的科学大奖。
2025-09-12 09:59
全球规模最大恐龙蛋化石群——湖北十堰青龙山恐龙蛋化石群的埋藏时代,首次被科学家认定为距今约8600万年。专家考证,这是迄今全球分布最集中、规模最大、埋藏最好、原地出露最多、原址保存最好的恐龙蛋化石群。
2025-09-12 09:58
9月10日上午,在马来西亚吉隆坡召开的国际灌排委员会第七十六届国际执行理事会会议上,2025年(第十二批)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正式公布,我国申报的云南元阳哈尼梯田、江苏句容赤山湖灌溉工程、四川彭州湔江堰、北京门头沟永定河古渠灌溉工程全部成功入选。
2025-09-11 10:18
“十四五”以来,我们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全力当好自然资源“大管家”和美丽中国“守护者”,全面完成了“十四五”规划的目标任务,有效支撑了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
2025-09-11 09:57
未来,城市的画卷上,AI、物联网与大数据等现代科技将继续深化推广,但唯有始终以人的尺度丈量技术,以人文的关怀驾驭创新,方能使城市永葆文气的深度、人气的热度与烟火气的温度,让每座城市都在科技的守护中,找到生生不息的发展动能。
2025-09-11 09:52
北京大学的科研团队与合作者联合开发出一种全新的“高维超分辨成像”技术,成功实现了对活细胞内15种细胞器的同时成像与精准识别,为细胞生物学研究打开了一扇全新的大门。
2025-09-11 09:43
要为“年纪尚小”的新职业破解“成长的烦恼”,不仅要完善新职业的职业标准和评价规范,还要有能跟上步伐的教育培训和职业培训,为新职业从业者提供支持政策,提升社会保障水平,以更好的保障制度、更强的身份认同感、更完善的培养体系为新职业就业者提供更广阔、更精彩的发展舞台,让他们在与时代“同频共振”的岗位上实现人生价值,也为创新创造的活力涌动持续贡献力量。
2025-09-11 09:39
宋美珍是中国农科院西部农业研究中心的棉花研究专家。2012年起,她和团队将目光瞄准新疆的棉花种植,成为当地棉花研究的一支重要技术力量。
2025-09-10 10:09
“十四五”以来,我国制造业增加值每年均超过30万亿元,总体规模稳居全球制造业首位。这份沉甸甸的成绩单,印证着推动新型工业化取得的新进展新成效。
2025-09-10 09:47
9月9日,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开幕前夕,记者跟随首钢媒体探营团,走进北京首钢园,提前探访服贸会的精彩内容。
2025-09-10 09:40
9日10时,我国在文昌航天发射场使用长征七号改运载火箭,成功将遥感四十五号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025-09-10 09:39
光明日报北京9月9日电 记者李春剑从市场监管总局了解到,自2021年全国机器人标委会成立以来,我国已发布机器人领域国家标准126项,另有41项正在研制。近日,世界机器人大会和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火爆“出圈”,相关产业发展引起各方热议。
2025-09-10 09:36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