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都市情感剧走进都市,还要走进艺术
首页> 文娱频道> 影视电视资讯 > 正文

都市情感剧走进都市,还要走进艺术

来源:解放日报2022-03-10 10:47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都市情感剧一直是常拍常新、颇受欢迎的剧集类型。

  如何定义都市情感剧?中国传媒大学刘晔原教授认为:“都市情感剧属于家庭伦理剧的一个分支,由于只限于表现夫妻之间的婚变,探讨的是女性婚后在家庭和事业中的定位取向,探讨夫妻情感变化的原因,因而自成类别。”这一看法凸显了都市情感剧两个特色:它是家庭伦理剧的分支,它更多聚焦的是婚姻关系中的变化。

  导演刘新认为:“都市情感剧主要描绘当下青年男女恋爱、婚姻的曲折经历,以及面对现实问题时内心的煎熬与考验,再现当代都市青年的情感观念。”此观点强调了都市情感剧的都市背景,其对“情感”范畴的定义更为广泛,除了婚姻关系外,也涵盖都市青年的情感变化。当然,都市情感剧对现实的强烈关切,也让它与一般的言情偶像剧区别开来。

  综合言之,都市情感剧以都市为背景,注重表现都市人的爱情态度、婚姻中的两性关系,探讨转型时期中国人的情感态度、体验与变化;都市情感剧具备强烈的现实感,是展示时代精神、价值取向的一扇窗口。

  近年来,都市情感剧成为荧屏的一个热点。这一段时间,就有多部高热度或高收视率的都市情感剧亮相。比如,2021年岁末的《不惑之旅》《小敏家》《爱很美味》,2022年的《完美伴侣》《婚姻的两种猜想》《我们的婚姻》《相逢时节》……近期的都市情感剧紧跟时代变化,充分彰显了现实主义创作精神,呼唤优良家庭价值的回归。与此同时,都市情感剧的过度“精英化”、痴迷戏剧冲突而流于狗血等弊端,也值得省思。

  奏响“变奏曲”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都市日益成为国人重要的生活空间,都市文化也深刻影响着整个社会的思想潮流和价值取向。从“乡土社会”迈入“都市文明”的过程中,国人传统的情感理念与新兴的价值体系必然产生摩擦与碰撞,爆发了新的冲击、新的困惑、新的矛盾。这为都市情感剧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宝库。

  作为都市人情感发展与变化的一面镜子,都市情感剧应时而变,不断奏响新的变奏曲。这是现实主义的内在要求。就像知名编剧赵冬苓所说,现实主义要能够传达时代精神,揭示历史发展规律、表达创造者审美态度。这就决定了作为现实题材的都市情感剧,要扎根现实、观照现实、介入现实、呼应现实,从变化的现实生活中提炼出新的“典型环境”与“典型人物”,真切地反映现实规律、回应时代需求。

  因此,近期的都市情感剧有了三个鲜明变化。其一,传统婚姻的家庭分工模式正遭遇挑战。《完美伴侣》和《我们的婚姻》都聚焦家庭分工这一议题,颠覆了传统“男主外、女主内”的分工模式,传递了“全职妈妈也是值得尊重的工作”“全职妈妈可以在职场中重新证明自我”“全职爸爸不是吃软饭”等观念。

  其二,婚姻的组成形式复杂化了,但对其持开放包容的态度,家庭的价值得到凸显。譬如《不惑之旅》《小敏家》里,中年人的爱情“第二春”不必只有鸡飞狗跳,也可以有更多的温馨浪漫。中年人的家庭重组可能需要跨越更多的障碍,比如《相逢时节》夹杂了商战、复仇等元素,但落脚点是“落花时节又逢君”的柳暗花明。

  其三,年轻人的婚姻观与恋爱观,更为自由也更为自我。《爱很美味》中爱情犹如美食,三个女性对爱情的态度是品尝、体验与享受的姿态。《婚姻的两种猜想》中,快节奏时代的爱情也可能“快捷化”,两个年轻人竟然是依靠大数据闪婚,也必然出现各种新的问题。

  点亮“指引灯”

  一般来说,传统的家庭伦理剧更多是以乡土社会为背景。乡土中国的人际关系是一种“差序格局”,人与人的关系表现为重叠交错的人际网络,这个网络是以个人为中心、以血缘或地缘关系为原则而延展出的同心圆体系。在一个“熟人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免不了剪不断、理还乱。

  城市与之相反,人与人之间有明显的界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常常是一种契约关系。作为家庭伦理剧的分支,都市情感剧固然也以家庭为主要场域、着重呈现伦理关系的变化,但一定程度上,都市里“陌生人社会”所构建的人际关系、所传达的伦理观念,对传统形成了一种“背离”。

  以前,部分都市情感剧对家庭关系与情感的刻画,常陷于“负向”的价值取向之中。例如,热衷于表现家庭关系中的负面因素,家人关系充满算计与背叛;将父母塑造成“极品”父母,渲染“父母皆祸害”的消极倾向;在婚姻关系中凸显“小三”“出轨”等元素;在爱情书写上强化物质、房价等对爱情的碾压……这些都市情感剧固然前所未有地凸显出个人的意志与选择,却也将传统的家庭伦理与社会温情弃之不顾。如同斐迪南·滕尼斯在《共同体与社会》一书中所担忧的,传统的休戚与共、同甘共苦的乡村共同体被粉碎,“人们走进社会就如同走进他乡异国”,因疏离而孤独。

  不必讳言,之前的一些都市情感剧走向了新的误区,多了自私、冲动、感官享受、物质追求,少了责任、付出、道德守望与精神追求。“故事并不是对现实的逃避,而是一种带领我们去追寻现实的载体,努力去挖掘混乱人生的真谛。”文艺作品的一个核心价值,就是思想上的引领、价值观上的指导。近期的都市情感剧出现的一个可喜变化是,它们拥抱新观念新价值的同时,也正视传统家庭伦理遭遇的冲击,最终走出迷途,重新守护家庭的价值、守护优秀的伦理观念。

  所以,《小敏家》《相逢时节》中,家庭关系错综复杂,各种矛盾关系难解难分,但主人公们相信“家和万事兴”“家人是用来爱的,而不是用来伤害的”,他们以爱和包容化解矛盾。《爱很美味》《婚姻的两种猜想》等体现年轻人恋爱婚姻观的剧集中,主人公追求个人主义,也始终相信“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美好爱情、相信婚姻的价值,他们敢于付出并得到对方爱的回应。《完美伴侣》《我们的婚姻》里,女性的崛起必然带来家庭关系的改变,要摒弃“男尊女卑”的糟粕,也依然肯定伴侣的协作、携手建设更好的家庭。

  优秀都市情感剧对爱情关系、婚姻关系、家庭关系的想象与构建,支撑起变化时代中国人的精神世界,起到“指引灯”的作用,鼓励更多的包容、理解与协作,有利于年轻人创造更为和谐的情感关系与婚姻关系,避免年轻人陷入价值迷失和道德立场的虚无。

  警惕“狗血化”

  都市情感剧自然会展示一个物质繁荣、经济发达的城市空间。在开篇所提及的都市剧中,几乎都是以北京、上海作为故事背景,高楼大厦、车水马龙的城市景观具备一定的奇观效应,可以吸引广大生活在中小城市与农村的观众。而作为国际大都市,北京、上海也为无数职场精英提供了挥洒智慧的舞台。所以,都市情感剧中的主人公往往从事精英行业,比如《完美伴侣》的女主人公是顶尖律师事务所的王牌律师,《我们的婚姻》中的主人公是投行精英,《不惑之旅》《相逢时节》的男主角都是公司老总……

  呈现都市中最繁华的那一面、关注都市中最精英的那一群人,并无不可。然而,如果都市情感剧过于“精英化”,主人公一个个住豪宅、开豪车、开口闭口几千万的生意,也会带来新的局限——疏于对普通人生活的观照,不够接地气,会让观众觉得“只可远观、难以共鸣”。

  除了过度“精英化”外,另一需要警惕的问题是“狗血化”——痴迷于对各种热门话题的迎合。都市情感剧可以关注话题——毕竟话题本身是现实的一种浓缩,只不过,应该警惕话题先行,更要避免为迎合话题生硬地制造矛盾冲突,甚至为此牺牲了剧情逻辑与人物逻辑,让情节走向狗血,让人物走向极端,让作品的艺术价值大打折扣。而当前的都市话题剧普遍陷入这一窠臼。《小敏家》中,小敏遭遇“极品”前夫,小敏的妹妹遭遇“变态”伴侣;《相逢时节》中,围绕在男主角身旁的是“极品”姐姐、“极品”前妻;《完美伴侣》《我们的婚姻》均局限于“家庭分工”这个话题本身的演绎,无论人物、剧情都只是为这个话题服务,剧情也由此显得雷同,艺术魅力过于单一。

  可以说,近些年来的都市情感剧缺乏平淡隽永的艺术魅力。虽然热热闹闹,却也有些浮躁;虽然热度很高、大剧不断,却也显得模式化、套路化。回想起21世纪初的一些都市情感剧,诸如《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空镜子》,更多地注目都市平民的生活,静水流深、温暖醇美,有对生活的真观察、真感悟、真思考,其传递给观众的价值指引“欲辨已忘言”。这是当前的都市情感剧还应努力的方向:让观众不仅仅是进入一个都市空间,更是进入一个沉浸其中、流连忘返的艺术世界。曾于里

[ 责编:张晓荣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第七届上海国际艺术品交易周举行

  • 扎根山村的“姐妹花”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以“智跃无界,开源致远”为主题的操作系统大会2025(以下简称“大会”)在北京举办。
2025-11-14 17:08
我国在4个国家开展6处文物古迹保护修复,49项中外联合考古项目涉及28个国家和地区,用实际行动践行全球文明倡议、不断丰富世界文明百花园。
2025-11-13 07:07
由四川省人民政府主办的2025世界动力电池大会12日在宜宾市开幕。
2025-11-13 04:55
据估算,太阳每秒钟释放的能量,可供全人类使用约70万年。模拟太阳来产生无尽的清洁能源,也因此成为人类的“终极能源梦想”。
2025-11-13 04:55
日前,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智能机械研究所、中科合肥智能育种加速器创新研究院联合发布重要成果:全链条机器人育种家“小海”与“海霸设施”小麦快速育种商业化服务平台同步启动,标志着我国在智能育种装备与工程化应用上取得关键突破。
2025-11-13 04:55
日前,记者从全球规模最大的恐龙蛋化石遗址——湖北青龙山恐龙蛋化石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获悉,数字化档案建设团队正为库藏的每一枚较完整恐龙蛋化石,赋予由“保护区名称—化石产地名称—库藏箱编号—标本编号”构成的唯一“身份证ID”。这标志着该保护区首次实现恐龙蛋化石专属标识管理。
2025-11-13 04:55
困扰无数人的睡眠问题,终于有一部纪录片说清楚了!
2025-11-13 08:55
国家卫生健康委百万减残工程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院校长吉训明介绍,目前,全国已有20个省份成立减残工程专委会,8个省份正在积极推进。
2025-11-12 07:24
2025年是中国科学院院士、我国理论物理学奠基人、“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彭桓武诞辰110周年。
2025-11-12 07:23
由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牵头,联合国内外多家科研机构组成的研究团队,通过对现存及灭绝长臂猿的大规模基因组测序与比较分析,系统阐明了长臂猿科的演化历程、种群动态及其标志性长臂表型的遗传基础,为全球长臂猿的保护行动提供了新的科学见解,相关研究成果日前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细胞》。
2025-11-12 05:10
11月11日,长征八号甲遥五运载火箭在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成功实施转运,计划择期发射。
2025-11-12 05:10
近日,中核集团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主导建设的量子放射性计量实验室及电离辐射计量级设备“一线多用”产研平台正式投入运行,成功填补我国在低温量子磁量热计领域的空白。
2025-11-12 05:10
在数据管理与使用方面,《实施方案》提出,实行物流公共数据分类分级管理,规范开展数据授权运营,扩大路网、轨迹、企业、人员等关键数据供给。
2025-11-11 10:03
中国科协日前发布的《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蓝皮书(2025)》显示,我国科技期刊总量持续增加,从2023年的5211种提升至2024年的5325种,整体影响力稳步提升。
2025-11-11 10:04
空天地一体化网络作为国家信息化的重要基础设施,其战略意义远超普通通信技术范畴,它不仅是我国实现信息全球覆盖、自主创新的必由之路,更是在数字时代掌握发展主动权的关键布局。
2025-11-11 10:02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不是考验瞬间爆发力的短跑,而是需要长期持久力的马拉松。 在课程体系搭建上,北航实验学校打造了“五级阶梯式”科技创新人才贯通培养课程群,实现从基础普及到进阶的无缝衔接。
2025-11-11 10:00
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场景培育和开放推动新场景大规模应用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相关工作作出部署。
2025-11-11 09:50
11月9日,国航C919重飞“两航起义”航线主题航班从香港飞抵天津,重温76年前“两航起义”的北飞航程,致敬“两航起义”爱国壮举。“两航”后代陈绍曾介绍,76年前,“两航起义”飞行员从香港驾驶12架飞机飞抵北京、天津,建设新中国民航事业。
2025-11-10 10:10
“超级细菌”指那些对多种抗生素具有耐药性的细菌。研究人员在一种常用药物的生产流程中意外发现一种很有前景的强效抗生素,能够杀死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等“超级细菌”。
2025-11-10 10:09
11月9日,202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在浙江乌镇闭幕。世界互联网大会秘书长任贤良用“聚焦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理念”“关注创新发展热点议题”“不断擦亮峰会品牌”“持续贡献智慧力量”概括了本届峰会的特点。
2025-11-10 10:08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