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湖南卫视极致国风表达 《中国》第二季现纯正中国美学
首页> 文娱频道> 影视电视资讯 > 正文

湖南卫视极致国风表达 《中国》第二季现纯正中国美学

来源:北青网2022-03-10 11:30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杜甫与唐肃宗

  泱泱中华,何以中国?跨越古今的大型历史文化纪录片《中国》第二季载誉而归。2月28日晚7点半,该片强势登陆湖南卫视、芒果TV,原班人马自我进化、创新思路,令其自上线来深获好评。值得一提的是,众多网友的评论反馈显示,在对鲜活历史叙事的赞叹和对华夏文明的情感共振中,越来越多人注意到了纪录片《中国》自成一系的美学风格——在世界级的视听语言与当代技术的实践中,呈现出一派纯正的中式美学,充满了意蕴之慢与留白之美。

  何为留白之美?“留白”一词原是中国艺术作品创作中常用的一种手法,为使整个作品画面、章法更为协调精美而有意留下相应的空白,以留白突出空间主体,予人以无限遐想之地。美在意像,美在蕴道自然。“留白”式的审美承载了中国千年文化底蕴,也让纪录片《中国》第二季在对“美”的追寻上,找到一片可以扎根的沃土,绽放出一抹文化的亮色。

  化繁为简,在历史寻根中合理感知清晰脉络

  疏而不空,满而不溢。纪录片《中国》第二季是由湖南卫视、芒果TV、北京伯璟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联合出品的一部“非典型性”纪录片,与以往大众熟知的历史类纪录片不同,它拒绝了“历史流水账”的纪录方式,舍弃系统连贯的线性叙事,以思想和制度的发展为主线,只聚焦历史进程中最具代表的人和事,通过再现这些名人的选择和高光瞬间来映照历史的流变。这种在历史切口的选择中无限留白的手法,显然使这部纪录片充满了艺术性。

  《中国》第二季,从大唐皇帝对李白的一纸诏书讲起,踌躇满志的诗人走进长安繁华的灯火之中,与他的好友一起,开启了唐代诗歌的鼎盛时期。烟花下心照神交的李白与杜甫,用他们的人生起伏牵动整个历史的脉络和思想进程,以他们的命运跌宕折射出一个时代,映射出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精神归宿,给人留下了无穷的感慨和遐想。元朝初年,喧闹的“市井”舞台中央,一出好戏正在上演。戏曲作家关汉卿,以他郁郁不得志的一生及戏剧创作,折射朝代交替中读书人们的困境与悲悯,揭露元代腐朽黑暗的社会现实,不说一物却道尽万物。在《中国》第二季中,这样独特的切入视角还有很多——在宋徽宗赵佶的带领下走向繁荣的宋朝美学,康熙平定三藩、收复台湾的风云变幻,郑和下西洋对海外世界的勇敢探索,乾隆皇帝接见马嘎尔使团、中西方两个国家特别的碰撞......纪录片以标志性事件和人物,说思想,说细节,说意向,说趣味,让观众可以从具体的某个历史场景中纵观时代洪流,思民族兴衰,串联起那些埋藏在历史中的动人片段。

  该片解说词也极尽点到为止的无言之美。譬如,两位伟大诗人的盛世相遇,它仅用一句话就完成解读:“在洛阳,杜甫终于见到了偶像李白。”而给后世留下瘦金体、青花瓷等无尽艺术瑰宝的宋徽宗,它也只是这样概括他的艺术天赋:“赵佶对于美有一种与生俱来的感受力。”“但他们毕竟是亲兄弟,毕竟血浓于水。”当功高震主的忽必烈,回到身为大汗的哥哥——蒙哥身边时,解说词仅以一句话,便道出兄弟之间的微妙氛围,也以这一句话揭示忽必烈选择顺从的原因。在这些历经打磨的文字里,它们都做到了言有尽而意无穷。

  声影再现,诗意表达历史文化的意蕴之美

  夜幕苍穹下,身着宽袍的诗人拾阶而上,登上距离帝国最高权力最近的地方,风拂过他的衣袖,伟大的诗人意气风发。留白中生万千景,无画处皆是妙境。可以说,纪录片《中国》第二季从一开场就奠定了整部作品的审美基调,画面构建及表达上所遵循的中式美学,让不少观众在观看之后大呼高级。

  尤其,当中式留白、极致写意配合着超宽画幅的呈现,让画面更显诗韵大气,也使观众更能感受到历史的厚重与鲜活。在片中,渴望建功立业的杜甫,在弄权者的暗箱操纵中惨败,纪录片仅用空旷的院落一角,一张桌、几坛酒,几组远近切换的镜头,便将杜甫孤郁悲悯的内心世界完美呈现。攻破开封的女真人打碎了宋徽宗的美梦,在他安坐床榻时,一位带刀的敌兵走进寝宫在床前和他对峙——该片用冷静的镜头代替了国破的冲突与争斗,但每个观众都能从人物眼神的对峙中看到结局......虚实穿插,以无胜有。这种有余韵、有留白的呈现方式和写意手法,能够最大限度地引导观众全情投入。正如《中国》第二季创作组所期待的那样——“隐秘在黑暗中的所有细节,依靠观众自己的想象和意愿来完成”,他们的确做到了。

  与此同时,在音乐与声效的处理上,纪录片《中国》第二季也坚持以少胜多的原则。安史之乱中的刀剑马蹄声,汴梁夜市的喧闹及乐声,特定场景才会出现的声音,在这些关键时刻加深了观众的沉浸感,让大家在观看中能拥有一份身在其中的真实体验。《中国》第二集还邀请周涛、何炅等耳熟能详的声音来担任讲述人,或温情柔和,或沉稳儒雅,更能体现儒家思想中的“中正平和”。全片几乎无对话无旁白,只通过讲述人用声音恰到好处的诠释与创作,就向观众传达出最饱满的历史情绪,为纪录片增色不少,朝气十足。

  极致表达,释放中国文化自信共振中国情绪

  用“中国美学”讲好“中国故事”,是纪录片《中国》一以贯之的美好愿景。众多网友的一应好评,已充分显示,这样的愿景已然成为现实。在作品内容与画面的呈现、价值和思想的输出上,《中国》无疑是美且成功的。在历史事实的梳理中,在镜头、配乐的构建里,《中国》采用了最极致的中式美学,留白之美、意蕴之美,对华夏思想进行了一次诗意地梳理与呈现,为纪录片的精神内核及文化底蕴赋予了更为高级的神韵之美。

  纪录片《中国》第二季,这部由湖南广电打造的非典型历史纪录片,恰以中式的艺术风格和审美标准,打通了国际文化的交流壁垒。讲好中国故事,构建属于中国的历史影像,让观众在影像中探寻中国精神、中国力量,找到文化自信的源泉和密码,是他们出发时的方向。正如制作人李东珅所说,纪录片已经并将一直做到,在传统文化题材中彰显中国审美,表达中国精神;在世界文艺领域鲜明地确立中国气派、中国风范。

  为什么会是《中国》?只是一部回溯中华历史的纪录片,为什么能够在“美”的追寻中,让文化自信拥有更坚实的时代根基?看完这部纪录片,也许每个人都能从中找到想要的答案。

  宋徽宗瑞鹤图

  乾隆

  忽必烈壮年

  李白

  杜甫喝酒-惆怅满怀

  臣与子

  以梦为马概念海报

[ 责编:杨帆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第十九届文博会开幕

  • 河北沙河:太行古村落焕发新活力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最新一次评估报告认为,北冰洋预计最早在本世纪中叶前后出现夏季无冰的现象。
2023-06-08 09:35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科普的重要性。笔者认为,同其他行业和领域一样,做好科普工作必须立足我国国情,探索中国式科普新思维。
2023-06-08 05:20
6月7日,国际学术期刊《自然》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赵刚研究员带领的国际团队的一项重要成果。
2023-06-08 04:10
珠峰是地球感受全球气候变化的最高哨位,对该地区开展严格的生态保护,对中国和全世界意义都很重大。
2023-06-08 04:10
  自从进了研究所的大门,我一直做应用性很强的工作,从核武器到高能激光,其中的工程技术问题很多,这让我体会到了大量基础学科的问题,也尤感基础研究的重要。
2023-06-08 04:10
受制于材料、工艺等原因,该水电站此前使用的大型冲击式机组核心部件转轮长期依赖进口,费用、时间成本高。
2023-06-08 09:28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2年12月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系统论述农业强国的中国特色时,将“依靠自己力量端牢饭碗。14亿多人口的中国,任何时候都必须自力更生保自己的饭碗
2023-06-07 04:35
健康快乐的童年是什么样?必不可少的,是拥有一双明亮的眼睛,一副茁壮的身板,一颗丰润的心灵……然而,近年来,青少年视力健康问题日益突出,一副副“小眼镜”,挡住了孩子们望向远方的清澈目光。
2023-06-07 04:35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每个人从出生开始就需要进行眼健康管理。我们在青少年时期可能会近视,成年后易于出现视疲劳,40岁之后随着调节力的生理性下降,会出现花眼,老年后由于光损害及自然衰老会出现眼睛机能减退甚至眼病损害等。
2023-06-07 04:35
孩子近视了,要不要戴眼镜?在诊疗中我们发现,很多家长对于青少年用眼护眼还存在不少误解,有的家长认为“孩子近视了就自己注意,不戴眼镜也能康复”“戴了眼镜眼球会变形”……这些观点都是没有科学依据的。
2023-06-07 04:35
在嘹亮的汽笛声中,中国新能源轻轨列车6日在中国中车唐山公司正式发布,也标志着中车出口阿根廷胡胡伊项目首列车成功下线。
2023-06-07 04:20
陆元九,1920年1月9日出生于安徽来安县,198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1年本科毕业于重庆国立中央大学航空工程系。1941年至1945年,在重庆国立中央大学航空工程系等任教。
2023-06-07 04:20
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所长马延和指出,二氧化碳排放与气候变化已经成为全球关注的问题。
2023-06-06 08:39
自4月底以来,来自5支科考分队13支科考小组的170名科考队员,继续聚焦水、生态和人类活动,战高寒、斗风雪,在珠峰地区探索自然,奋勇攀登。
2023-06-06 08:38
作为北京市属医院科技成果转化典型代表,日前在2023中关村论坛国际技术交易大会发布。
2023-06-06 08:37
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中国科协生态环境产学联合体(以下简称“联合体”)在京发布了2022年度中国生态环境十大科技进展,长江生态保护、噪声污染治理、土壤污染治理等成果入选。
2023-06-06 02:40
“专精特新”是名副其实的政策热词、产业热词、招商热词。支持专精特新企业发展,不仅可以加快解决一些“卡脖子”难题,还可以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打造新的引擎。
2023-06-06 02:40
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数学家、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研究员万哲先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23年5月30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5岁。
2023-06-06 02:25
抬起针管,小心翼翼地对准部位,挤压——针管中的液体一滴一滴准确落在一件出土兵马俑的眼角。瞬间,兵马俑灰暗的眼睛,变得乌黑发亮。
2023-06-06 02:25
近日,中国防伪行业协会发布“防伪溯源保护品牌十大优秀案例”。数字技术,已在防伪行业深度运用。
2023-06-05 09:22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