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湖南卫视极致国风表达 《中国》第二季现纯正中国美学
首页> 文娱频道> 影视电视资讯 > 正文

湖南卫视极致国风表达 《中国》第二季现纯正中国美学

来源:北青网2022-03-10 11:30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杜甫与唐肃宗

  泱泱中华,何以中国?跨越古今的大型历史文化纪录片《中国》第二季载誉而归。2月28日晚7点半,该片强势登陆湖南卫视、芒果TV,原班人马自我进化、创新思路,令其自上线来深获好评。值得一提的是,众多网友的评论反馈显示,在对鲜活历史叙事的赞叹和对华夏文明的情感共振中,越来越多人注意到了纪录片《中国》自成一系的美学风格——在世界级的视听语言与当代技术的实践中,呈现出一派纯正的中式美学,充满了意蕴之慢与留白之美。

  何为留白之美?“留白”一词原是中国艺术作品创作中常用的一种手法,为使整个作品画面、章法更为协调精美而有意留下相应的空白,以留白突出空间主体,予人以无限遐想之地。美在意像,美在蕴道自然。“留白”式的审美承载了中国千年文化底蕴,也让纪录片《中国》第二季在对“美”的追寻上,找到一片可以扎根的沃土,绽放出一抹文化的亮色。

  化繁为简,在历史寻根中合理感知清晰脉络

  疏而不空,满而不溢。纪录片《中国》第二季是由湖南卫视、芒果TV、北京伯璟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联合出品的一部“非典型性”纪录片,与以往大众熟知的历史类纪录片不同,它拒绝了“历史流水账”的纪录方式,舍弃系统连贯的线性叙事,以思想和制度的发展为主线,只聚焦历史进程中最具代表的人和事,通过再现这些名人的选择和高光瞬间来映照历史的流变。这种在历史切口的选择中无限留白的手法,显然使这部纪录片充满了艺术性。

  《中国》第二季,从大唐皇帝对李白的一纸诏书讲起,踌躇满志的诗人走进长安繁华的灯火之中,与他的好友一起,开启了唐代诗歌的鼎盛时期。烟花下心照神交的李白与杜甫,用他们的人生起伏牵动整个历史的脉络和思想进程,以他们的命运跌宕折射出一个时代,映射出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精神归宿,给人留下了无穷的感慨和遐想。元朝初年,喧闹的“市井”舞台中央,一出好戏正在上演。戏曲作家关汉卿,以他郁郁不得志的一生及戏剧创作,折射朝代交替中读书人们的困境与悲悯,揭露元代腐朽黑暗的社会现实,不说一物却道尽万物。在《中国》第二季中,这样独特的切入视角还有很多——在宋徽宗赵佶的带领下走向繁荣的宋朝美学,康熙平定三藩、收复台湾的风云变幻,郑和下西洋对海外世界的勇敢探索,乾隆皇帝接见马嘎尔使团、中西方两个国家特别的碰撞......纪录片以标志性事件和人物,说思想,说细节,说意向,说趣味,让观众可以从具体的某个历史场景中纵观时代洪流,思民族兴衰,串联起那些埋藏在历史中的动人片段。

  该片解说词也极尽点到为止的无言之美。譬如,两位伟大诗人的盛世相遇,它仅用一句话就完成解读:“在洛阳,杜甫终于见到了偶像李白。”而给后世留下瘦金体、青花瓷等无尽艺术瑰宝的宋徽宗,它也只是这样概括他的艺术天赋:“赵佶对于美有一种与生俱来的感受力。”“但他们毕竟是亲兄弟,毕竟血浓于水。”当功高震主的忽必烈,回到身为大汗的哥哥——蒙哥身边时,解说词仅以一句话,便道出兄弟之间的微妙氛围,也以这一句话揭示忽必烈选择顺从的原因。在这些历经打磨的文字里,它们都做到了言有尽而意无穷。

  声影再现,诗意表达历史文化的意蕴之美

  夜幕苍穹下,身着宽袍的诗人拾阶而上,登上距离帝国最高权力最近的地方,风拂过他的衣袖,伟大的诗人意气风发。留白中生万千景,无画处皆是妙境。可以说,纪录片《中国》第二季从一开场就奠定了整部作品的审美基调,画面构建及表达上所遵循的中式美学,让不少观众在观看之后大呼高级。

  尤其,当中式留白、极致写意配合着超宽画幅的呈现,让画面更显诗韵大气,也使观众更能感受到历史的厚重与鲜活。在片中,渴望建功立业的杜甫,在弄权者的暗箱操纵中惨败,纪录片仅用空旷的院落一角,一张桌、几坛酒,几组远近切换的镜头,便将杜甫孤郁悲悯的内心世界完美呈现。攻破开封的女真人打碎了宋徽宗的美梦,在他安坐床榻时,一位带刀的敌兵走进寝宫在床前和他对峙——该片用冷静的镜头代替了国破的冲突与争斗,但每个观众都能从人物眼神的对峙中看到结局......虚实穿插,以无胜有。这种有余韵、有留白的呈现方式和写意手法,能够最大限度地引导观众全情投入。正如《中国》第二季创作组所期待的那样——“隐秘在黑暗中的所有细节,依靠观众自己的想象和意愿来完成”,他们的确做到了。

  与此同时,在音乐与声效的处理上,纪录片《中国》第二季也坚持以少胜多的原则。安史之乱中的刀剑马蹄声,汴梁夜市的喧闹及乐声,特定场景才会出现的声音,在这些关键时刻加深了观众的沉浸感,让大家在观看中能拥有一份身在其中的真实体验。《中国》第二集还邀请周涛、何炅等耳熟能详的声音来担任讲述人,或温情柔和,或沉稳儒雅,更能体现儒家思想中的“中正平和”。全片几乎无对话无旁白,只通过讲述人用声音恰到好处的诠释与创作,就向观众传达出最饱满的历史情绪,为纪录片增色不少,朝气十足。

  极致表达,释放中国文化自信共振中国情绪

  用“中国美学”讲好“中国故事”,是纪录片《中国》一以贯之的美好愿景。众多网友的一应好评,已充分显示,这样的愿景已然成为现实。在作品内容与画面的呈现、价值和思想的输出上,《中国》无疑是美且成功的。在历史事实的梳理中,在镜头、配乐的构建里,《中国》采用了最极致的中式美学,留白之美、意蕴之美,对华夏思想进行了一次诗意地梳理与呈现,为纪录片的精神内核及文化底蕴赋予了更为高级的神韵之美。

  纪录片《中国》第二季,这部由湖南广电打造的非典型历史纪录片,恰以中式的艺术风格和审美标准,打通了国际文化的交流壁垒。讲好中国故事,构建属于中国的历史影像,让观众在影像中探寻中国精神、中国力量,找到文化自信的源泉和密码,是他们出发时的方向。正如制作人李东珅所说,纪录片已经并将一直做到,在传统文化题材中彰显中国审美,表达中国精神;在世界文艺领域鲜明地确立中国气派、中国风范。

  为什么会是《中国》?只是一部回溯中华历史的纪录片,为什么能够在“美”的追寻中,让文化自信拥有更坚实的时代根基?看完这部纪录片,也许每个人都能从中找到想要的答案。

  宋徽宗瑞鹤图

  乾隆

  忽必烈壮年

  李白

  杜甫喝酒-惆怅满怀

  臣与子

  以梦为马概念海报

[ 责编:杨帆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我国成功发射通信技术试验卫星十九号

  • 流淌千年的大运河成为“致富河”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近日,多奈单抗注射液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开出全国首方,引发广泛关注。
2025-05-13 09:55
这场堪称检验船舶前期设计建造工程的“期中考”,将进一步验证大型邮轮在设计、工艺、生产准备、总装建造等阶段所取得的一系列重大科研成果。
2025-05-13 09:28
农业农村部的数据显示,我国农作物秸秆产生量逐年递增,目前全国农作物秸秆产生量为8.67亿吨,可收集量为7.33亿吨,秸秆综合利用率达88.3%。
2025-05-13 09:26
近年来,应急管理部会同相关部门统筹推动全国应急避难场所的建设和发展。
2025-05-13 09:25
东北大学数字钢铁全国重点实验室,是致力于我国钢铁行业“由大到强”的科技“领跑者”。
2025-05-13 09:23
记者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获悉,5月11日21时27分,长征六号甲(又名长征六号改)运载火箭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点火起飞,成功将遥感四十号02组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2025-05-12 10:15
人们常说,人类对火星表面的了解甚至超过对地球海底的认知。研究团队收集了约4.4万次深海潜航的数据,包括载人深潜器、遥控及自主潜水器的作业记录,并据此绘制了一张潜航活动分布图。
2025-05-12 10:12
人工智能(AI)研究人员创建了一个能够自主进行天体生物学研究的系统——AstroAgents,用于研究宇宙生命学科的起源。
2025-05-12 10:10
作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量,人工智能发展在发挥多方面积极作用的同时,也面临着安全风险等一系列问题。
2025-05-12 10:05
5月8日,第27届中国北京国际科技产业博览会在国家会议中心正式开幕。
2025-05-12 10:02
“君子慎独,不欺暗室。”坚守学术诚信,是科学研究的基本要求,也是科研人员安身立命之本
2025-05-10 22:50
国家安全是安邦定国的重要基石,与我们每一个公民都息息相关。一些看似微不足道的行为,都有可能像蚁穴溃堤般,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威胁国家安全。
2025-05-10 14:22
满场跑的人形机器人,能透视的眼科手术设备,可诊疗阿尔茨海默病的大脑“地图”……昨天开幕的北京科博会如同北京未来产业新成果的全景展示。
2025-05-09 17:21
近日,某医院护士2017年发表的一篇论文引起广泛关注——其中不仅惊现“男性患子宫肌瘤”,还煞有介事地介绍对照组患者中“男27例”“女13例”。
2025-05-09 13:05
虽然名字中有熊又有猫,但是大熊猫的生活习性、身体特征、食性等方面都与猫科动物相差甚远;随着分子生物学发展,研究者认为大熊猫应属于熊科成员。
2025-05-09 09:48
糖在激活味蕾的同时,给公众健康带来了负面影响。而糖究竟是如何“诱惑”人类味觉的一直是个谜。
2025-05-09 09:46
香港中文大学教授张立团队联合深圳大学副教授王奔、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研究员徐天添等科研人员,成功研发全球首个磁控血液凝胶纤维机械人,有效实现颅内肿瘤精准治疗。
2025-05-09 09:45
近年来,《流浪地球》《独行月球》《问天》等国产影视作品受到观众喜爱,这正是航天科普与文艺跨界融合的结果。
2025-05-09 09:38
从进入隐生状态,到覆盖上冰膜,再到电子束攻击,其中的每个步骤,实验人员都需要保护好水熊虫。
2025-05-09 09:35
美国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7日发表公报说,该院前院长、美国知名政治学者、“软实力”概念提出者约瑟夫·奈6日去世,享年88岁。
2025-05-08 12:5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