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美食纪录片《寻味贵阳》热辣定档 爽爽贵阳味焕新登场
首页> 文娱频道> 影视电视资讯 > 正文

美食纪录片《寻味贵阳》热辣定档 爽爽贵阳味焕新登场

来源:北青网2022-03-21 12:56

美食纪录片《寻味贵阳》热辣定档 爽爽贵阳味焕新登场

(《寻味贵阳》主视觉海报)

  寻觅一方之味,品尝百味人生。城市美食纪录片《寻味贵阳》今日正式官宣定档,将于3月25日起每周五腾讯视频、贵州卫视播出。从《寻味东莞》到《寻味贵阳》,“寻味”系列致力于为城市打造自己专属的美食文化名片,让更多的观众了解当地美食的精妙,并在不断的积累中,形成城市美食大联动的“寻味宇宙”。

  而《寻味贵阳》将镜头聚焦在这座以酸辣爽口示人的西南都市,将会带来怎样的奇妙之旅,答案当然是需要观众们一起去探寻揭秘。

  缤纷贵阳:神仙调味令人惊叹 “寻味宇宙”解锁西南美食

  作为国内美食纪录片的佼佼者,“寻味”系列坚持着在美食传统中寻找前行的力量。定档预告中,不断变幻的贵阳食物之色,让一道道食材,散发出勾人心魄的诱惑力。热辣鲜艳的红色,是飘香四溢的油辣椒、是浓稠滚烫的豆米火锅;清新自然的绿色,是素净奇香的木姜子、是质地Q弹的神仙豆腐;温馨软糯的黄色,是甘甜润滑的刺梨蜜饯、是绵香利口的碗耳糕;温婉如玉的白色,是包罗万象的丝娃娃,是鲜香幼嫩的牛肉粉……绚丽多彩的食物,如灿烂的花火,让观众初窥贵阳美食的爽口同时,期待值拉满。

美食纪录片《寻味贵阳》热辣定档 爽爽贵阳味焕新登场

(《寻味贵阳》美食篇:贵阳特色美食丝娃娃)

  《寻味贵阳》深度剖析贵阳美食与人、历史、以及风貌的关系。内容上则从宏观到微观,过去到今时,不同角度全面解读食物以及背后承载的家庭观念、生活方式甚至精神信念,制作团队在求真务实的前提下,力求给“寻味”系列注入最原汁原味的视听享受,带领观众沉浸式“云”体验贵阳的百年美味。

美食纪录片《寻味贵阳》热辣定档 爽爽贵阳味焕新登场

(《寻味贵阳》人文篇:老人采摘紫花菌)

  山水贵阳:酸辣美食给味蕾整点花活

  贵阳有“山水定城”一说,山水构成了搭建这座城市的骨架。由于贵阳特殊的地域特点和地理位置,山峦纵横,水系发达,阴天多雨,日照不足,九十多条河流把连绵起伏的高山分割成一个个孤岛。很多到访过贵阳并品尝了当地美食的人,不仅被酸辣可口的美食所惊艳,更为其鲜爽的口感所倾倒。《寻味贵阳》将从山、水、城三个层次进行解读,力求把贵阳最鲜、最爽的味道一网打尽。

美食纪录片《寻味贵阳》热辣定档 爽爽贵阳味焕新登场

(《寻味贵阳》美食篇:鲜香酸爽的酸汤鱼)

  定档海报以“酸汤火锅+贵州山水”作为创作理念,二者的巧妙结合,给观众身临其境的垂涎之感。醒目的酸汤红色,让人跃跃欲试,最爽的贵阳味,仿佛就藏匿在这清幽宜人的山水之间。节目组也表示:“贵阳作为一个被山和水滋养的城市,其保留下来的浓浓的传统气息,让它有别于大多的现代化都市,独特的美食现象,绝对会令不了解它的人大吃一惊。”

美食纪录片《寻味贵阳》热辣定档 爽爽贵阳味焕新登场

(《寻味贵阳》风景篇:秀丽宜人的贵阳山水)

  奇绝贵阳:硬核小吃打造黔系美食传说

  过去很长时间中,由于地理原因造成的交通不便,让贵阳保留了很多传统的食俗,也诞生了独特的食物。小米鲊、老素粉、神仙豆腐、糕粑稀饭……这些带有贵阳印记的硬核小吃,浓缩着这个城市的历史故事,本身也成为了一段段舌尖上的传奇。

美食纪录片《寻味贵阳》热辣定档 爽爽贵阳味焕新登场

(《寻味贵阳》美食篇:热气腾腾的糕粑稀饭)

  贵阳还凭借其独具特色的夜市,远近闻名。每到华灯初上之时,便是贵阳各大夜市开摊之时,夜市上升腾的热气,赋予了这个城市特有的悠闲和惬意。对此节目组坦言:“从排着长队的早餐粉面摊,到烟火升腾的宵夜大排档,那些拔地而起的高楼大厦,旁边就是人声鼎沸的生鲜市场……这些满满的生活气息,在国内很多大城市已经越来越少见了。我们也非常希望,通过《寻味贵阳》让观众感受到这里独特的美食文化和闲适的生活态度,并产生跃跃欲试的向往。”

美食纪录片《寻味贵阳》热辣定档 爽爽贵阳味焕新登场

(《寻味贵阳》人文篇:车水马龙的城市街道)

  《寻味贵阳》由中共贵阳市委宣传部、稻来传媒出品,自3月25日起,每周五12:00于腾讯视频全网独播,21:40于贵州卫视播出,敬请期待。

美食纪录片《寻味贵阳》热辣定档 爽爽贵阳味焕新登场

(《寻味贵阳》风景篇:云雾缭绕的群山)

[ 责编:杨帆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国家文物局通报重要考古成果

  • 抢收、晾晒、烘干——豫南夏收一线见闻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题:透视科普“网红”现象:教授、院士纷纷“破圈”,吸引百万粉丝……科普“网红”李永乐表示,应进一步健全完善人才评价体系,切实增强科普工作者的职业荣誉感,激励更多青年科技工作者投身科普事业。
2023-05-31 16:34
这是中国空间站应用与发展阶段首艘载人飞船的交会对接任务,也是空间站三舱在“T”字构型下实施的首次径向交会对接任务。相较于神舟十三号、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实施的径向交会对接任务,此次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的交会对接有着不一样的难度——
2023-05-31 10:43
据英国《每日邮报》网站报道,来自美国和英国的8位人工智能(AI)专家就这项技术在未来10年将如何改变人们生活进行了预测。这些专家表示,到2030年,AI可以照顾老人、制作电影、授课、提升经济、帮助解决能源危机等。
2023-05-31 10:36
2023中关村论坛重大科技成果专场发布会30日举行。“夸父一号”卫星在轨获得国际一流太阳硬X射线图像等系列成果、通用视觉大模型SegGPT、30微米厚度柔性可折叠玻璃、钠离子电池、新一代人造太阳等20项重大科技成果正式发布。
2023-05-31 10:35
近年来,我国锚定科技强国建设和科技自立自强,在科技创新领域不断增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与协同性,在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改革方面取得显著成效。
2023-05-31 10:34
科技自立自强是国家强盛之基、安全之要。
2023-05-31 10:28
对话》杂志报道称,地震气枪产生的声音会导致附近动物永久性听力丧失、组织损伤甚至死亡。海军声呐的使用还与加勒比海、欧洲和东亚的几种鲸鱼大规模搁浅有关。
2023-05-30 10:24
通过产业化运作,培育或支撑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上市种业企业,形成千亿级产业集群,为国家种业振兴贡献力量。
2023-05-30 10:23
在29日召开的2023中关村论坛“第三极环境与地球系统科学”论坛上,第二次青藏科考队队长姚檀栋院士表示,第二次青藏科考启动6年来,科考队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取得了十大重要进展。
2023-05-30 10:18
2023中关村论坛上,北京建设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的新突破集中亮相,城市超级算力中心、自动驾驶等方面的阶段性成果受到各方高度关注。
2023-05-30 10:14
要规范科技类校外培训,严格竞赛活动管理,统筹拔尖创新人才项目,推进中高考内容改革,实施家庭科学教育,开展科学教育研究。
2023-05-30 10:12
记者29日从教育部获悉,教育部等十八部门近日联合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的意见。
2023-05-29 19:41
最初,研究人员考虑了糖皮质激素直接作用于免疫细胞的可能,即免疫细胞通过释放引起炎症的分子作出反应。
2023-05-29 10:17
云手机通过在云端虚拟出手机操作系统,将本地的存储、计算、渲染全部迁移到云上,操作系统以及各种应用均运行在云端,以实现硬件与性能的解耦。科技日报记者从北京移动了解到,相比实体手机,中国移动云手机有4个方面的提升。
2023-05-29 10:16
1985年,我硕士研究生毕业,被分配到长沙矿山研究院工作。经过4年不懈努力,2003年,我主持研发的我国首台深海浅层岩芯取样钻机问世,中国人终于用自己的深海钻机,在太平洋洋底打出了第一个孔。
2023-05-29 10:09
作为贵州本地数字货运平台,满帮通过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创新,把车货匹配时效从数天大幅缩减到分钟级别。
2023-05-29 10:06
早上7点半,河南省柘城县辣椒育苗基地工作人员张红霞准时来到温室大棚。
2023-05-29 10:04
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俞书宏院士团队研制出一种高性能纤维素基纳米纸材料,其在极端条件下仍可保持优异的机械和电绝缘性能。相关成果日前发表于《先进材料》。
2023-05-26 09:25
立足我国人多地少的资源禀赋,面向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的时代要求,如何向戈壁沙漠要效益、要农产品?让我们走进四地设施农业现场,感受“唤醒”沉睡戈壁和茫茫沙漠的神奇力量。
2023-05-26 09:23
北京人艺经典话剧《茶馆》采用8K技术录制,通过网络平台观看直播的观众达5000万人次,掀起线上看话剧热潮;多位歌手视频平台开唱,线上演唱会引发现象级传播……数字技术的创新发展,让舞台艺术的作品呈现、演出场景发生了颠覆式变化。
2023-05-26 09:22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