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心居》换个时空上演“人世间”
首页> 文娱频道> 影视电视资讯 > 正文

《心居》换个时空上演“人世间”

来源:北京晚报2022-03-31 14:52

  由海清、童瑶、张颂文领衔主演的电视剧《心居》目前正在卫视和平台热播,剧中聚焦大都市里的姑嫂矛盾引发观众热议。

  导演滕华涛表示,这次的故事更注重展示都市生活中不同阶层女性生活的差异。“原著小说是以上海作为中国都市的代表,将各种典型人物以更全景式的表达方式展现出来,作为一部35集体量的剧集是足够的。剧中最典型的人物就是顾清俞代表的都市白领、高知阶层的女性以及冯晓琴为代表的社会中坚力量。通过这对姑嫂关系慢慢打开故事线之后,各种各样不同的人物一一出现。”

  该剧开篇塑造了一对针锋相对的姑嫂,围绕着买房和借钱的问题你来我往,直至导致了冯晓琴老公、顾清俞胞弟顾磊的意外死亡。为何在开局就放出这样一个“炸弹级”剧情?在滕华涛看来,这样的剧情设置是尊重了原著,并不是为了刻意设置什么激烈的冲突,而是还原生活本身的真相,“生活就是充满了生老病死,后续还会有新的出生和死亡,我们更想反映的是接下来的生活走向。故事中有伤痛,但在创作中始终着墨于积极的一面,不沉湎于伤痛;故事中有都市社会的压力,但创作的侧重点更多着墨于面对压力时人物的努力和自强”。

  “与传统都市女性题材不同,该剧最大的核心是着重于生活和人性中温暖和善意的一面,弘扬正向的价值观。”剧中冯晓琴的“买汰烧”生活与顾清俞的独自美丽形成了鲜明对比,而整个拍摄方式也是尽量写实。滕华涛认为,目前剧中的两个主线人物顾清俞和冯晓琴看上去是两个人之间的针尖对麦芒,但其实她们不同的说话办事和行为方式,源于她们迥异的生活阅历与家庭基础,“每个人不同的身份地位带来消费阶层的位置都不太一样,这次在展示生活场景的时候也尽量写实”。

  值得一提的是,该剧是继电影《1921》、电视剧《人世间》后,腾讯影业与阅文影视“时代旋律三部曲”的新作。该剧改编自鲁迅文学奖得主滕肖澜的同名小说。腾讯集团副总裁、阅文集团首席执行官程武也是《心居》出品人,他透露,2019年夏天,第一次读到《心居》时,就被小说真挚、细腻的笔触所感动,“尽管当时小说还没有完结,但团队就已一致决定,希望将这个故事拍成影视作品”。

  原著作者滕肖澜这次也兼任了编剧。滕肖澜表示,《心居》是一部反映当下上海各个阶层老百姓生存状态的剧集,“我希望能由这部作品让观众看到一个真实而且相对全面的上海,《心居》是以房子为切入点,但《心居》的侧重不是居,是心。此心安处是吾乡,主要写的是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因为大多数的人都是为了心中所想不断努力,顽强地生活和奋斗着。虽然是小日子,过的却是大味道。小人物亦有大情怀”。

  滕肖澜表示,之所以设置了这样一对姑嫂来作为故事的主线,也源自于日常生活的经验,但她并不希望为了冲突而冲突,“一个家庭里如果有一个人是特别会挑事的,那所有的冲突都是因为他挑事而起的,我自己并不太认可这样的逻辑”。在她看来,剧中的每个人都是希望让自己过得更好,在这个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跟他人会产生交集,交集当中则会有冲突,“剧里所有的人物都是这样的,没有一个人是传统意义上的坏人,不管是冯晓琴还是顾清俞,她们的出发点都是为了这个家好。我希望通过这对人物关系去写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写普通老百姓怎么样为了心中理想不断地去努力,而这个努力的分寸感又是怎么去把握的”。(记者李夏至)

[ 责编:张晓荣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习近平主持中俄蒙元首第七次会晤

  • 习近平会见蒙古国总统呼日勒苏赫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点击羽绒服胸前的按钮,2秒即可速热,实现四档温度调节……1日,在哈尔滨举行的第七届中国国际新材料产业博览会现场,一款造型时尚的智能温控羽绒服吸引不少观展者驻足围观。
2025-09-02 10:23
当地时间9月1日,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最新报告显示,今年的全球创新指数(GII)集群研究将风险资本交易活动作为一项新指标。全球创新指数集群排行榜于2017年创设,通过三项核心指标,识别世界级创新活动在当地的集中程度。
2025-09-02 10:21
强制性国家标准《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昨起实施。为保障新国标在本市顺利推行,近日,市市场监管局组织召开在京销售电动自行车生产经营企业约谈指导会。为保障新国标平稳落地实施,本市市场监管部门将强化监督抽检,保障本市电动自行车产品质量安全。
2025-09-02 10:18
会空翻、格斗,能叠衣、调饮,善聊天、“思考”……前不久举行的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上,各类机器人本领“进化”、各显神通,展现了人工智能的巨大潜力。如今,从旅游出行的智能助手,到工厂培训的“最强大脑”,再到装备升级的有力支撑,人工智能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2025-09-02 10:15
零碳园区的建设,对于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具有重要意义。节能降碳,光靠“外套保温”不够,在园区地上、地下,还有“血液循环”系统来“保持恒温”。
2025-09-02 10:15
在这条新的赛道上,中国青年正在奋力奔跑。
2025-09-02 09:59
记者近日从国家发展改革委获悉,围绕《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相关部门将制定出台一系列配套文件。具体来看,一方面将围绕《意见》提出的6大行动若干重点行业领域,分别制定“人工智能+”具体实施方案,进一步细化各行业目标任务、重点方向和工作举措。
2025-09-01 09:56
8月26日,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大力发展智能农机、农业无人机、农业机器人等智能装备,提高农业生产和加工工具的智能感知、决策、控制、作业等能力,强化农机农具平台化、智能化管理。
2025-09-01 09:55
生产车间里,抽气泵凹槽上蒸汽弥漫,极细的金属导体经过氯化液处理,三次涂漆后,再附上绝缘漆膜,最终制成直径仅0.012毫米的成品电磁线。 银西产业园甘肃康视达隐形眼镜有限公司的厂房内,智能化生产线高效运转,无人搬运车有序穿梭,整个流程高度自动化。
2025-09-01 09:53
江南大学是一所以轻工特色见长的“双一流”建设高校,发酵工程学科凭借深厚的学科积淀和前瞻性布局,成功跻身国家“A+”学科行列。学校与发酵行业龙头企业共建16个联合研究中心,聘请16名教授级高工和国家级科创人才担任工程技术导师,推动研究生深入产业一线。
2025-09-01 09:52
在山东省大学生创新大赛(2025)暨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5)山东赛区比赛中,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参赛队共荣获10项金奖、1项银奖。 山东省特种焊接技术重点实验室是山东省焊接领域唯一的重点实验室,突出在特种环境、特种材料以及特种结构方面的焊接技术及装备制造研究。
2025-09-01 09:51
当前,全球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加速演进,人工智能(AI)正从“辅助工具”跃升为驱动社会变革的核心引擎。
2025-08-29 09:40
中国科幻完成了从文学、影视到互动娱乐的全产业链突破,步入业态融合与创新驱动的关键阶段。科幻阅读作为科幻产业链上游的基础产业,需率先探索高质量发展路径。
2025-08-29 09:38
作为太阳系中目前已知唯一拥有生命的天体,地球宜居性的形成与演化是地球系统科学研究的核心议题。
2025-08-29 09:35
国家气候中心统计数据显示,截至8月28日,华北雨季已持续55天,较常年雨季长度(30天)明显偏长。截至8月25日,华北雨季监测区累计雨量较雨季常年值偏多131%。
2025-08-29 09:18
8月29日是七夕节,在古代神话中,牛郎和织女因为被天上的银河隔开,只有在每年农历的七月初七才能通过鹊桥相会。那么,银河到底有多宽?
2025-08-29 09:17
浙江大学物理学院王浩华团队、杭州国际科创中心郭秋江超导量子计算团队联合清华大学邓东灵团队,在百比特超导量子芯片上观测到,“预热化”机制能有效抵御热激发扰动,使有限温度下的拓扑边缘态展现出了足够的稳定性,为保护脆弱的量子信息提供了新可能。
2025-08-28 09:47
6G时代,无论在城市楼群还是偏远山区,都需要数据的高速传输和快速接入,但基于纯电子技术的传统无线设备带宽受限、频段单一,难以动态调度频谱资源。
2025-08-28 09:47
8月26日,《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发布。为何要出台这份文件?这份文件重点说了些什么?记者采访了国家发展改革委参与文件起草的专家。
2025-08-28 09:45
从“人工智能+”发展进展来看,朱克力认为,在政策层面,形成了举国体制,算力基础设施、数据供给、人才体系等基础支撑全面强化。
2025-08-28 09:37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