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新一季《经典咏流传》升级“和诗以歌”唱响大美中华
首页> 文娱频道> 影视综艺看点 > 正文

新一季《经典咏流传》升级“和诗以歌”唱响大美中华

来源:央视网2022-04-06 13:57

  “诗,是辗转千年的句句柔情;歌,是环绕华夏的声声心动。《经典咏流传》用永不过期的心动,唱响连接不同时空的浪漫,真的是一档‘绝美’的节目!”

  4月3日晚,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文艺节目中心重点打造的《经典咏流传·大美中华》在CCTV-1和CCTV-3开播,获得观众广泛好评,一位热心网友写下了上面的点评文字。

新一季《经典咏流传》升级“和诗以歌”唱响大美中华

  截至4月4日12:00,#张杰唱大美中华画面感太强了#、#春晚忆江南舞台再次唤醒富春山居图#、#胡彦斌为李白笔下的天门山写歌#、#冬奥上的二十四节气唱成歌有多浪漫#等近30个节目话题登上全网热搜热榜,《大美中华》《节气歌》等曲目在音乐APP上评论数量迅速突破999+。

  酣春四月,万物苏盛。当诗词歌赋穿越山川湖海与我们再度相会,大家惊喜发现:新一季《经典咏流传》除了继续在“和诗以歌”中让诗词之美和音乐之美交融,更通过主题、呈现和技术的综合升级,徐徐展开一幅养眼、润心、怡神、奋志、铸魂的“大美中华”锦绣画卷。穿过那一曲曲温暖的吟唱,我们能看到无比辽阔的祖国大地,更能领略源远流长的历史文明和自强不息的精神气节。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康震在节目播后评价道:“《经典咏流传》以和诗以歌的方式,歌咏经典,流传经典,在这个过程中,它自身也成为经典,并将世代流传,成为永恒的经典。”

  主题温润人心

  立足时代需求,活化博大精深的古典文化

  泱泱华夏,每一寸河山,都饱蘸着历代文人墨客的诗情画意。

  全新开播的《经典咏流传·大美中华》带着一颗“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的瞻仰之心,通过诗词品鉴、歌曲演绎,带领观众直观感受祖国各地的繁华胜景与风土人情,展现在岁月流转中奔流不息的中华历史之美、山河之美、文化之美。

新一季《经典咏流传》升级“和诗以歌”唱响大美中华

  “吟一首诗,看千年经典惹人恋;歌一阕词,让荡气回肠咏流传。”节目在康震老师作词,张杰演唱的《大美中华》中拉开新一季的帷幕,阿云嘎、杨宗纬、郑棋元、蔡程昱的《忆江南》,齐·宝力高、郭采洁的《家香》,张卫健的《一生大笑能几回》,胡彦斌的《望天门山》依次登场。

  从太白唱醉的明月、杜甫赞过的春雨、王维心里的空山,到陆游、苏轼眼中富春山的春天,岑参安放壮志豪情的边塞凉州,萨都剌笔下牛羊遍地、野草生香的草原风光,再到“家家麦饭美,处处菱歌长”的农时物侯之美……乘着歌声的翅膀,领略祖国大地的锦绣画卷,在诗词歌赋的兴发感动中,迎接我们与历史和先贤的隔代相知。

  中华之美,源于其博大精深、生生不息,更源于其历久弥新、时时奋进。《经典咏流传·大美中华》将对“大美中华”的认知与传递拓展到对国家与时代、人民与生活、文化与传统的立体观照之上,生动呈现中华文脉与时代气脉的同频共振。

新一季《经典咏流传》升级“和诗以歌”唱响大美中华

  例如,节目从《望天门山》衍生开来,讲述长江古往今来承载着的眺望与梦想。沿着青年李白出蜀而下的轨迹,同样和长江渊源颇深的经典鉴赏人康震、撒贝宁、廖昌永,经典传唱人胡彦斌,各自分享了记忆中的长江画卷。节目让观众看到,大江大河不仅孕育了中华民族,更孕育了民族基因里奋斗不息、勇往直前、海纳百川的精神气节,绵延千载,传承至今。

  再如,当《忆江南》被诗意唱响时,舞台背景中不时浮现位于今天浙江桐庐与富阳一带的山水城市图景。乡村振兴的崭新气象,青山绿水的文化生态,构成了新时代的富春山居图。

  回溯精神的故乡,正是为了在增强文化认同中坚定文化自信、提升文化自觉。正如撒贝宁所说,走进传统文化里的大美中华,其实也是告诉我们今天的文艺工作者用什么样的眼睛,用什么样的心,去体会属于这个时代的“大美”,同时也期待着我们今天的现代人能在这样一幅山水中,用我们的智慧让它变得更美。

新一季《经典咏流传》升级“和诗以歌”唱响大美中华

  深化“和诗以歌”

  创意音舞诗画,打造“沉浸式东方美学”

  作为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文艺节目中心与央视创造传媒有限公司倾情打造的大型文化音乐节目,《经典咏流传》首创“和诗以歌”模式,为优秀传统文化插上现代流行音乐的翅膀,并在每一季都展开与时俱进的优化升级,努力让诗词回归生活,观照时代,温润人心。

新一季《经典咏流传》升级“和诗以歌”唱响大美中华

  在虎年总台春晚的舞台上,以传世名画《富春山居图》为核心打造的创意音舞诗画节目《忆江南》为如何进一步让经典“活”起来,提供了全新的启思。《经典咏流传·大美中华》第一期节目中,《富春山居图》的卷轴被再度打开,宋词、名画、歌声与科技完美融合,阿云嘎、杨宗纬、郑棋元、蔡程昱四位经典传唱人扮成“渔父”,泛舟水上。当他们唱起陆游和苏轼的词,一竿风月、一蓑烟雨的意境愈发真实。观众也随着他们置身“重重似画,曲曲如屏”的美景,在古今对话的时光旅行中流连忘返。

  节目自2018年开播以来,在广大观众,尤其是青少年中成功掀起“诗词音乐风”,有力促进了古典文化的全民传播,它也成为唯一一档囊括星光奖、白玉兰、亚广联三项大奖的电视综艺节目。总台文艺中心常务副召集人许文广表示:“新一季《经典咏流传》从‘新’出发唱响大美中华,节目在立意、技术、艺术呈现三个层面实现了新的突破。”

  今年,第五季节目依然立足传统文化,深化融合思维,通过“思想+艺术+技术”的立体升级,赋予“和诗以歌”更为丰富的文化想象力和更加酣畅的沉浸体验感,以高质量的内容供给,进一步提升广大观众的文化幸福感。借助AR、全息影像等高科技,《经典咏流传·大美中华》突破传统舞台的时空限制,围绕自然、画卷、古迹等展开大胆构想,在虚实结合中模糊舞台边界,让观众得以通过视听体验走进诗词的意象、深入历史的肌理、纵览山河的辽阔。

新一季《经典咏流传》升级“和诗以歌”唱响大美中华

  让观众念念不忘的,还有歌曲《家香》:78岁的马头琴演奏家齐·宝力高现场演奏具有独特风格的蒙古族音乐,舞台堆满草垛,在光影的配合下,霞光、落花、风沙细腻再现,与郭采洁“牛羊散漫落日下,野草生香乳酪甜。卷地朔风沙似雪,家家行帐下毡帘”的吟唱相得益彰,美不胜收。

新一季《经典咏流传》升级“和诗以歌”唱响大美中华

  收百世之阙文,采千载之遗韵。不同民族、不同地区、不同年龄的传唱人在《经典咏流传·大美中华》中共同以音乐之名,持续开拓着“美美与共”的文化篇章。节目在第五季依然显示出强劲的创造力和生命力,归根结底在于它既开创了和诗以歌的模式,又以持续创新保持着现象级的影响力。其对艺术品质和文化立场的坚守,展现出古今关照的共同情怀和“古词新曲”的时代价值,深层挖掘着我们共同的精神美学,既深厚绵长,又朝气蓬勃。

[ 责编:杨帆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习近平会见外方嘉宾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一颗来自熔融行星核心的铁陨石(左)和一颗来自原始未熔融行星的球粒陨石(右)。当人们在寻找宇宙中其他可能孕育生命的行星时,了解这些挥发性物质是如何被输送到行星表面的知识将至关重要。
2024-10-12 10:01
制出清洁氢气的同时发现3D石墨烯(显微镜图)。这项研究为石墨烯的应用开辟了更多可能性,其中最为重要的用途之一是研制锂硫电池。研究团队随后意外地发现,直径仅为人头发丝千分之一的微型管阵列,在没有外加电源的情况下产生了电信号。
2024-10-12 10:00
邓秀新、刘旭、张守攻、陈温福、金宁一、张洪程、蒋剑春、包振民、张佳宝9位中国工程院院士走进黑土地,围绕粮食增产、黑土保护等关键领域开展调研。院士们边走边看,对黑龙江省农科院通过优选品种、菌肥培土、大垄密植等一系列科学管理措施取得的成效,给予高度评价。
2024-10-12 09:57
10月11日10时39分,我国在东风着陆场成功回收首颗可重复使用返回式技术试验卫星——实践十九号卫星。卫星搭载的植物及微生物育种载荷、自主可控和新技术验证试验载荷、空间科学实验载荷、社会公益和文化创意载荷等回收类载荷已全部顺利回收。
2024-10-12 09:56
我们身边有不少朋友爱玩电子游戏,有时为了通关甚至不惜晚睡熬夜。熬夜意味着睡眠时间大幅减少,睡眠质量严重下降,这样不仅会影响工作状态和学习效率,还会损害身体健康。
2024-10-12 09:55
据最新一期《风湿病学》杂志发表的一项研究表明,多摄入一些咖啡因,或能为心脏健康加分。为了降低心血管风险,目前医生给出的建议大都与减少炎症有关,包括少服用可的松药物、不吸烟、降低胆固醇,以及控制高血压等。
2024-10-11 10:36
近日,由东北林业大学森林植物生态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承担的课题“伊春森林芬多精成分解析与释放规律”通过了科技成果评价。经查新,此前未见相关报道,该项目为全国首次对伊春森林康养功能成分的定性定量科学研究。
2024-10-11 10:17
记者10日从中山大学获悉,该校医学院施莽教授团队与阿里云李兆融团队将人工智能(AI)技术应用于病毒鉴定,发现了传统研究方法未能发现的病毒“暗物质”,探索了病毒学研究的新路径。
2024-10-11 10:16
有人欢呼雀跃,认为这是对科技进步的高度认可;有人忧心忡忡,担心这是否预示着人类科学家时代的衰竭。将诺贝尔奖颁发给人工智能(AI)领域的成就,并非意味着人类科学家的地位受到动摇。
2024-10-11 10:16
江俊强调,这种理论与实践交融的研究范式,能从数百万种可能的配方中迅速识别最佳组合,极大地加速了新物质的发现过程。《自然》报道也指出,AI“科学家”通过自动化实验设计、数据分析、论文写作等功能,显著提高了研究效率,减少了科研成本,并加速了科学发现的进程。
2024-10-11 10:14
10月9日,由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江苏省科学技术协会、汽车轻量化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和扬州市人民政府共同举办的第十七届汽车轻量化大会在扬州国际展览中心开幕。
2024-10-11 10:12
数十年的一线临床经历让张丽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她看来,孩子学习困难的背后,可能隐藏着一个焦虑的家庭。自学习困难门诊开诊以来,汤欣舟时常有种无力感,孩子学习困难问题并不能在门诊治好,很多问题出现在门诊之外。
2024-10-10 10:40
《自然》9日发表的最新论文中,美国科学家团队探索了量子回路的复杂性。这些实验展示了两个阶段之间的转变:在第二个阶段即所谓“低噪声阶段”中,研究团队证实了量子计算机的计算复杂性,足以超越经典超级计算机。
2024-10-10 10:39
美国科罗拉多大学博尔德分校和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的量子物理学家们,利用量子纠缠在原子和电子尺度上再现了一个充满不同滴答声“房间”的场景。
2024-10-10 10:37
戴维·贝克(左)、德米斯·哈萨比斯(中)和约翰·江珀(右)因在蛋白质设计和蛋白质结构预测领域作出的贡献荣获2024年诺贝尔化学奖。为预测蛋白质结构,贝克团队2021年开发出“Rosetta折叠”模型,并被《科学》杂志评为2021年年度突破。
2024-10-10 10:33
徐纯福也表示,AI在生物、化学、医药等健康领域的潜力才刚刚崭露一角,未来还大有发展空间。徐纯福同时认为,AI对科学研究重要性日益凸显,科学家一方面要积极拥抱新的研究范式,同时也要尽量规避AI的局限性。
2024-10-10 10:32
近日,塞尔维亚与金砖国家合作组织创始人左兰·约万诺维奇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高度评价中国在科学技术领域取得的发展成就,并表示中国的先进技术让塞尔维亚获益匪浅,
2024-10-09 04:20
细胞衰老在胚胎发育、损伤再生、癌症和机体衰老等生理病理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2024-10-09 04:55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郭光灿院士团队李传锋、周宗权、柳必恒等人,基于多模式固态量子存储和量子门隐形传送协议,在安徽合肥市区实现跨越7公里的非局域量子门。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期刊《自然·通讯》上。
2024-10-09 04:55
当前,各地聚焦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点领域、重点行业,注重发挥改革的突破和先导作用,切实推动各类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让先进优质生产要素向发展新质生产力顺畅流动,引导现代化产业体系健康有序构建。
2024-10-09 04:5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