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新一季《经典咏流传》升级“和诗以歌”唱响大美中华
首页> 文娱频道> 影视综艺看点 > 正文

新一季《经典咏流传》升级“和诗以歌”唱响大美中华

来源:央视网2022-04-06 13:57

  “诗,是辗转千年的句句柔情;歌,是环绕华夏的声声心动。《经典咏流传》用永不过期的心动,唱响连接不同时空的浪漫,真的是一档‘绝美’的节目!”

  4月3日晚,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文艺节目中心重点打造的《经典咏流传·大美中华》在CCTV-1和CCTV-3开播,获得观众广泛好评,一位热心网友写下了上面的点评文字。

新一季《经典咏流传》升级“和诗以歌”唱响大美中华

  截至4月4日12:00,#张杰唱大美中华画面感太强了#、#春晚忆江南舞台再次唤醒富春山居图#、#胡彦斌为李白笔下的天门山写歌#、#冬奥上的二十四节气唱成歌有多浪漫#等近30个节目话题登上全网热搜热榜,《大美中华》《节气歌》等曲目在音乐APP上评论数量迅速突破999+。

  酣春四月,万物苏盛。当诗词歌赋穿越山川湖海与我们再度相会,大家惊喜发现:新一季《经典咏流传》除了继续在“和诗以歌”中让诗词之美和音乐之美交融,更通过主题、呈现和技术的综合升级,徐徐展开一幅养眼、润心、怡神、奋志、铸魂的“大美中华”锦绣画卷。穿过那一曲曲温暖的吟唱,我们能看到无比辽阔的祖国大地,更能领略源远流长的历史文明和自强不息的精神气节。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康震在节目播后评价道:“《经典咏流传》以和诗以歌的方式,歌咏经典,流传经典,在这个过程中,它自身也成为经典,并将世代流传,成为永恒的经典。”

  主题温润人心

  立足时代需求,活化博大精深的古典文化

  泱泱华夏,每一寸河山,都饱蘸着历代文人墨客的诗情画意。

  全新开播的《经典咏流传·大美中华》带着一颗“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的瞻仰之心,通过诗词品鉴、歌曲演绎,带领观众直观感受祖国各地的繁华胜景与风土人情,展现在岁月流转中奔流不息的中华历史之美、山河之美、文化之美。

新一季《经典咏流传》升级“和诗以歌”唱响大美中华

  “吟一首诗,看千年经典惹人恋;歌一阕词,让荡气回肠咏流传。”节目在康震老师作词,张杰演唱的《大美中华》中拉开新一季的帷幕,阿云嘎、杨宗纬、郑棋元、蔡程昱的《忆江南》,齐·宝力高、郭采洁的《家香》,张卫健的《一生大笑能几回》,胡彦斌的《望天门山》依次登场。

  从太白唱醉的明月、杜甫赞过的春雨、王维心里的空山,到陆游、苏轼眼中富春山的春天,岑参安放壮志豪情的边塞凉州,萨都剌笔下牛羊遍地、野草生香的草原风光,再到“家家麦饭美,处处菱歌长”的农时物侯之美……乘着歌声的翅膀,领略祖国大地的锦绣画卷,在诗词歌赋的兴发感动中,迎接我们与历史和先贤的隔代相知。

  中华之美,源于其博大精深、生生不息,更源于其历久弥新、时时奋进。《经典咏流传·大美中华》将对“大美中华”的认知与传递拓展到对国家与时代、人民与生活、文化与传统的立体观照之上,生动呈现中华文脉与时代气脉的同频共振。

新一季《经典咏流传》升级“和诗以歌”唱响大美中华

  例如,节目从《望天门山》衍生开来,讲述长江古往今来承载着的眺望与梦想。沿着青年李白出蜀而下的轨迹,同样和长江渊源颇深的经典鉴赏人康震、撒贝宁、廖昌永,经典传唱人胡彦斌,各自分享了记忆中的长江画卷。节目让观众看到,大江大河不仅孕育了中华民族,更孕育了民族基因里奋斗不息、勇往直前、海纳百川的精神气节,绵延千载,传承至今。

  再如,当《忆江南》被诗意唱响时,舞台背景中不时浮现位于今天浙江桐庐与富阳一带的山水城市图景。乡村振兴的崭新气象,青山绿水的文化生态,构成了新时代的富春山居图。

  回溯精神的故乡,正是为了在增强文化认同中坚定文化自信、提升文化自觉。正如撒贝宁所说,走进传统文化里的大美中华,其实也是告诉我们今天的文艺工作者用什么样的眼睛,用什么样的心,去体会属于这个时代的“大美”,同时也期待着我们今天的现代人能在这样一幅山水中,用我们的智慧让它变得更美。

新一季《经典咏流传》升级“和诗以歌”唱响大美中华

  深化“和诗以歌”

  创意音舞诗画,打造“沉浸式东方美学”

  作为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文艺节目中心与央视创造传媒有限公司倾情打造的大型文化音乐节目,《经典咏流传》首创“和诗以歌”模式,为优秀传统文化插上现代流行音乐的翅膀,并在每一季都展开与时俱进的优化升级,努力让诗词回归生活,观照时代,温润人心。

新一季《经典咏流传》升级“和诗以歌”唱响大美中华

  在虎年总台春晚的舞台上,以传世名画《富春山居图》为核心打造的创意音舞诗画节目《忆江南》为如何进一步让经典“活”起来,提供了全新的启思。《经典咏流传·大美中华》第一期节目中,《富春山居图》的卷轴被再度打开,宋词、名画、歌声与科技完美融合,阿云嘎、杨宗纬、郑棋元、蔡程昱四位经典传唱人扮成“渔父”,泛舟水上。当他们唱起陆游和苏轼的词,一竿风月、一蓑烟雨的意境愈发真实。观众也随着他们置身“重重似画,曲曲如屏”的美景,在古今对话的时光旅行中流连忘返。

  节目自2018年开播以来,在广大观众,尤其是青少年中成功掀起“诗词音乐风”,有力促进了古典文化的全民传播,它也成为唯一一档囊括星光奖、白玉兰、亚广联三项大奖的电视综艺节目。总台文艺中心常务副召集人许文广表示:“新一季《经典咏流传》从‘新’出发唱响大美中华,节目在立意、技术、艺术呈现三个层面实现了新的突破。”

  今年,第五季节目依然立足传统文化,深化融合思维,通过“思想+艺术+技术”的立体升级,赋予“和诗以歌”更为丰富的文化想象力和更加酣畅的沉浸体验感,以高质量的内容供给,进一步提升广大观众的文化幸福感。借助AR、全息影像等高科技,《经典咏流传·大美中华》突破传统舞台的时空限制,围绕自然、画卷、古迹等展开大胆构想,在虚实结合中模糊舞台边界,让观众得以通过视听体验走进诗词的意象、深入历史的肌理、纵览山河的辽阔。

新一季《经典咏流传》升级“和诗以歌”唱响大美中华

  让观众念念不忘的,还有歌曲《家香》:78岁的马头琴演奏家齐·宝力高现场演奏具有独特风格的蒙古族音乐,舞台堆满草垛,在光影的配合下,霞光、落花、风沙细腻再现,与郭采洁“牛羊散漫落日下,野草生香乳酪甜。卷地朔风沙似雪,家家行帐下毡帘”的吟唱相得益彰,美不胜收。

新一季《经典咏流传》升级“和诗以歌”唱响大美中华

  收百世之阙文,采千载之遗韵。不同民族、不同地区、不同年龄的传唱人在《经典咏流传·大美中华》中共同以音乐之名,持续开拓着“美美与共”的文化篇章。节目在第五季依然显示出强劲的创造力和生命力,归根结底在于它既开创了和诗以歌的模式,又以持续创新保持着现象级的影响力。其对艺术品质和文化立场的坚守,展现出古今关照的共同情怀和“古词新曲”的时代价值,深层挖掘着我们共同的精神美学,既深厚绵长,又朝气蓬勃。

[ 责编:杨帆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浙江:深化"千万工程" 建设未来乡村

  • 世乒赛:孙颖莎女单夺冠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记者29日从教育部获悉,教育部等十八部门近日联合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的意见。
2023-05-29 19:41
最初,研究人员考虑了糖皮质激素直接作用于免疫细胞的可能,即免疫细胞通过释放引起炎症的分子作出反应。
2023-05-29 10:17
云手机通过在云端虚拟出手机操作系统,将本地的存储、计算、渲染全部迁移到云上,操作系统以及各种应用均运行在云端,以实现硬件与性能的解耦。科技日报记者从北京移动了解到,相比实体手机,中国移动云手机有4个方面的提升。
2023-05-29 10:16
1985年,我硕士研究生毕业,被分配到长沙矿山研究院工作。经过4年不懈努力,2003年,我主持研发的我国首台深海浅层岩芯取样钻机问世,中国人终于用自己的深海钻机,在太平洋洋底打出了第一个孔。
2023-05-29 10:09
作为贵州本地数字货运平台,满帮通过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创新,把车货匹配时效从数天大幅缩减到分钟级别。
2023-05-29 10:06
早上7点半,河南省柘城县辣椒育苗基地工作人员张红霞准时来到温室大棚。
2023-05-29 10:04
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俞书宏院士团队研制出一种高性能纤维素基纳米纸材料,其在极端条件下仍可保持优异的机械和电绝缘性能。相关成果日前发表于《先进材料》。
2023-05-26 09:25
立足我国人多地少的资源禀赋,面向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的时代要求,如何向戈壁沙漠要效益、要农产品?让我们走进四地设施农业现场,感受“唤醒”沉睡戈壁和茫茫沙漠的神奇力量。
2023-05-26 09:23
北京人艺经典话剧《茶馆》采用8K技术录制,通过网络平台观看直播的观众达5000万人次,掀起线上看话剧热潮;多位歌手视频平台开唱,线上演唱会引发现象级传播……数字技术的创新发展,让舞台艺术的作品呈现、演出场景发生了颠覆式变化。
2023-05-26 09:22
这颗卫星是“一国两制”下澳门和内地合作的产物。卫星升空后将至少在轨运行五年,为年轻一代科研人员开展科研、开发先进科学数据产品服务提供平台。
2023-05-26 09:22
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世界经济复苏面临严峻挑战,创新发展、合作共赢是大势所趋。
2023-05-26 09:21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指出,建设数字中国是数字时代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引擎,是构筑国家竞争新优势的有力支撑。2000年前后,不少省市就政务信息的开放共享等制定了地方性法规或政府规章,但随着数据立法的兴起,多数地方的政务信息立法被废止。
2023-05-25 10:05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的同学们回信,对他们提出殷切期望。一个个科技小院如种子般播撒开来,向下扎根、向上生长。2009年,全国第一个科技小院在河北省曲周县成立,到今天,全国已建立1048个科技小院,覆盖31个省份;此外,科技小院模式还得到联合国粮农组织推介,逐渐走向世界。
2023-05-25 10:05
广州港南沙港区四期全自动化码头,集北斗导航、5G通讯、无人驾驶等前沿技术于一体。专家表示,去年以来,我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呈现规模稳步提升的发展态势,离不开市场需求的拉动。
2023-05-25 10:08
5月24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以下简称自然科学基金委)正式发布《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评审请托行为禁止清单》(以下简称“禁止清单”)。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评审请托行为禁止清单(征求意见稿)》基础上,此次正式发布的“禁止清单”对科研人员、依托单位、评审专家和自然科学基金委工作人员的24类行为进行了规定。
2023-05-25 10:07
2022年底,按照科技部等八部委《关于开展科技人才评价改革试点的工作方案》文件要求,涉及21家科研单位和6个地方、为期2年的科技人才评价改革试点拉开序幕。
2023-05-25 06:05
二氧化碳人工合成淀粉、二氧化碳人工合成葡萄糖和脂肪酸、生物基尼龙替代化石基尼龙、高效生物合成人乳寡糖……今天,这些原料都可以在工业厂房里生产出来。
2023-05-25 06:05
目前,高三学子们已进入高考冲刺阶段,面临的压力也越来越大。相关数据显示,75%的学生在临考前都有紧张、焦虑、恐慌等情绪。而这些不良情绪会给考生造成一定影响。
2023-05-24 09:31
产业转型可能带来人力资源供给与岗位需求的结构性矛盾,而在广东中山,当传统的产业工人遇到数智化转型,又会呈现怎样的情形?
2023-05-24 09:29
23日12时30分许,2023年珠峰科考13名登顶队员成功登顶地球之巅珠穆朗玛峰。之后,他们将完成峰顶雪冰样品采集等重要科考任务。
2023-05-24 09:19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