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烧脑”的剧集更容易留住观众
首页> 文娱频道> 影视电视资讯 > 正文

“烧脑”的剧集更容易留住观众

来源:羊城晚报2022-04-15 10:01

  港剧《金宵大厦2》开播一周,在翡翠台的收视未达预期——首周收视为18.8点,低于2019年《金宵大厦》的首周收视24.7点。不过,《金宵大厦2》仍维持了不俗的口碑:该剧在豆瓣上以8.8分开分,目前的评分为8.4分。

  三年前,《金宵大厦》异军突起,不仅让观众感受到久违的港式都市怪谈风格,而且正好赶上亚洲剧集市场的“烧脑”热潮,成为近年少有的出圈港剧。《金宵大厦2》基本延续了第一部的风格,在制作上也有所升级。港式奇幻剧为何能吸引那么多观众的目光?《金宵大厦2》又有何特别之处?近日,监制叶镇辉接受羊城晚报记者的独家专访。

  港味

  奇幻版《七十二家房客》,一栋旧楼里的社会百态

  金宵大厦的现实原型是尖沙咀香槟大厦。这栋楼建成于1957年,楼高八层,曾是全九龙最高的大厦,也曾是颇为热门的旅游购物点。但随着时代变迁,香槟大厦无可避免地逐渐衰败下去。“我们拍第一部的时候,那里已经比较残旧没落了。到开第二部的时候再去勘景,那里更是‘十室九空’。据我们了解,香槟大厦的B座已经被收购,A座也正在谈判,整个收购完成之后,这里就会被拆掉。”叶镇辉说,“时代的变迁一定会有新旧交替,我们也控制不了。”他透露,从第一部开始,剧组就曾考虑在香槟大厦实地取景,但由于业权的问题,香槟大厦并不外借,“我们只能拍到大厦外观和一点点的出入口,对制作来说是有一点可惜”。

  虽然现实中的香槟大厦难逃被拆除的命运,但它却通过《金宵大厦》为更多人熟知。数年前构思《金宵大厦》这部剧时,监制叶镇辉将其定位为“奇幻版《七十二家房客》”,讲述楼中住客所遭遇的奇幻故事。剧中,金宵大厦这栋在香港极为常见的老式大楼被赋予神秘的色彩。这里发生了许多奇异事件,还有一只身份成谜的黑猫“靓宝”神出鬼没。筹备第二部的时候,虽然一开始便确定要做“全新角色、全新故事”,但剧情仍围绕这栋大楼展开,并延续了上一部的奇幻怪谈风格。叶镇辉表示:“我跟编审和主演都讨论过,第一部的故事已经非常圆满了,再写下去,未必是观众希望的结果,所以创作了全新的故事。不过,如果看到《金宵大厦2》的结局,观众会发现其实跟第一部是有关联的。”

  在《金宵大厦2》里,金宵大厦依然逼仄昏暗,既有人情味又充满谜团,为整部剧烙上浓浓的港味。不过,为了争取更广泛的受众,第二部引入了“平行宇宙”的概念来解释金宵大厦中的种种奇闻。叶镇辉表示:“对于金宵大厦的神秘力量,我们在第一部里用了一个比较迷信的解释。但在第二部里,我们把金宵大厦视为一个平行宇宙的连接点,它像一个隧道一样,可以通往不同的地方。”

  奇谈

  不是单纯的惊悚剧,是以奇幻外衣包裹人生道理

  相对于港剧的“铁板题材”——职业剧、家庭伦理剧,奇幻剧是个较为小众的品类。像《金宵大厦》这种走惊悚路线的奇幻剧更是少之又少:TVB近年推出的奇幻剧《一屋老友记》《降魔的》和《夸世代》都是奇幻喜剧路线,若论真正的惊悚剧,便要追溯到多年前的周末深夜短剧《异灵灵异》(2002)和《奇幻潮》(2005)。

  无论是第一部还是第二部,《金宵大厦》系列都充满了“港式怪谈”的味道,惊悚氛围营造得颇为到位。《金宵大厦2》目前已经播出剧情里,《七楼半》里的“诈尸”故事很容易让人想起香港的经典僵尸片,《双鱼》里表里不一的“控制狂母亲”也让人不寒而栗。不过,恐怖感是“甲之蜜糖,乙之砒霜”,叶镇辉表示,《金宵大厦2》的恐怖感不会越界:“我们毕竟不是电影,电视剧还是有小朋友会看的。”另外,团队也通过单元故事的排序来调节全剧的气氛:“很多观众觉得头两个单元比较惊吓,所以我们第三个单元就放了《城寨英雄GO》,注重父子情,故事比较温情。”

  实际上,《金宵大厦》系列并非单纯的惊悚剧,主创团队用奇幻故事的框架来写社会百态。在叶镇辉看来,一方面,“奇幻外衣+人生道理”的搭配能覆盖更大范围的观众;另一方面,他也希望能“剧以载道”,引发观众的思考。他说:“像《猛鬼街》《午夜凶铃》那种纯粹的惊悚片,口味会比较偏门。我们更想传达一些讯息,但如果要用一个很文艺的方法来讲人生问题,观众未必爱看;所以我们用另外一种讲故事的方法,会让观众更容易看进去。”

  第一部《金宵大厦》的成功让叶镇辉更感受到使命感:“《金宵大厦1》带出了很多与观众切身相关的问题,比如住房问题、亲子关系等,播出后受到了很多关注。我们觉得《金宵大厦2》应该继续保持,所以在剧本创作阶段,我们作了很多资料搜集。我们始终希望通过《金宵大厦》来传递一些信息,故事的内核一定不会丢。”

  《金宵大厦2》共10个单元故事。叶镇辉透露,十个故事归根到底都在写人与人的关系:“最亲近的未必是最关心的,最关心的又未必是最了解的。沟通是最重要的。比如《双鱼》单元,芬姐和渺渺母女俩看上去不离不弃,但她们缺乏沟通,很容易造成误会。又比如《七楼半》单元,三爷孙每天吵吵闹闹地相处,看起来也很融洽,但他们是否真的关心对方?再有就是《城寨英雄GO》单元,儿子患上绝症,爸爸一直用很正能量的态度鼓励儿子,但这种鼓励也会变成无形的压力。爸爸其实没有真正关心儿子的想法。”

  烧脑  

  彩蛋和伏线是我们给观众准备的小趣味

  2019年的《金宵大厦》在翡翠台的平均收视为27点,最高收视达到31点。除了新鲜而独特的港式怪谈氛围吸引观众之外,《金宵大厦》也正好乘上了亚洲剧集市场正风行的“烧脑”风——日剧有《轮到你了》,台剧有《想见你》,港剧有《金宵大厦》。这些剧集无一不通过埋伏笔、制造悬念来吸引观众注意,越来越多观众享受抠细节、找彩蛋、推理剧情等“脑力按摩”的过程。

  到了2022年,“烧脑”风仍然在吹,今年年初的国产剧《开端》就以“无限流”旗号又刮起一波热潮。而《金宵大厦2》有了第一部的珠玉在前,观众对它的期待自然也更高。叶镇辉坦言“第一部的观众很厉害,想到了很多东西”,因此,《金宵大厦2》埋下了更多伏笔,等待观众一一寻找,“希望能给观众带来全新的观剧体验,不仅是煲剧情,而且还有很多彩蛋可以挖掘,这是我们给观众准备的一点小趣味”。

  跟第一部一样,《金宵大厦2》同样采取单元故事+主线剧情的方式推进。但开播一周后,不少观众诟病《金宵大厦2》的主线剧情太过薄弱。首周剧情里,陈山聪饰演的莫里斯和李施嬅饰演的Ella似乎只有串场的功能,出场时间也并不多。叶镇辉承认,《金宵大厦2》的主线不如第一部直接,但他建议观众多多留意细节:“大家可以留意一下Ella家中的陈设,我们把十个单元故事以及主线剧情相关的物件都放在里面了;又比如飞蛾,在上世纪60年代的时空里,李施嬅饰演的医生把一只濒死的飞蛾救回来了,但飞蛾又再次扑到灯光下,这个镜头其实也是有寓意的。当观众看到最后一集,会发现我们其实放了很多心思在里面。”

  对于烧脑剧的流行,叶镇辉有自己的思考:“做一部娱乐观众的作品其实很简单,现在各大平台都有太多选择,一旦娱乐性不够丰富,观众就很容易转台。做一部能够引发思考、需要动脑的剧集,反而能够留住观众。”

  对话

  羊城晚报:有观众说《金宵大厦2》里,陈山聪和李施嬅的爱情线不够上一部接地气。你认为在《金宵大厦2》里,男女主人公的爱情故事最大的看点是什么?

  叶镇辉:《金宵1》的前世今生已经非常圆满,所以我们开了另一个宇宙来延续两人的爱情线。我不觉得这部里的爱情线很抽离,虽然山聪不再演保安,变成一名咖啡师,但其实现在很多年轻人也在从事这份职业。跟第一部一样,《金宵大厦2》也是一个比较凄美的爱情故事。在这一部里,我们想说的是,很多时候你身边的人并非是注定的那个人,但你又会不断寻觅自己的另一半,最后却发现最爱你的人可能就在你身边。最后一集是最精彩的,会将前19集串联起来。

  羊城晚报:陈山聪饰演的莫里斯失踪归来后性格大变,记忆也丧失了。回来的他还是原来的他吗?

  叶镇辉:观众需要慢慢发现。山聪的角色其实跟观众是同步的,他忘了自己是谁,因此也跟观众一样要一步步找寻真相。

  羊城晚报:在上世纪60年代的时空里,为何李施嬅饰演的精神科医生讲话像机器人?

  叶镇辉:施嬅也问过我这样的问题。在第一部里,过去时空的舞女Coco姐同样也有那种很年代感的腔调,在第二部里我也希望保留。而且你要留意,医生和其他护士都有这种腔调,但病人陈山聪是没有的。他为什么会出现在一个格格不入的环境里?这是一个伏笔。

  羊城晚报:《七楼半》单元里,三爷孙的故事被很多观众大赞“黑色幽默”。这个单元在创作上有何巧思?

  叶镇辉:按照更常规的人物设定,应该是爷爷很凶、爸爸继承了爷爷的性格、孙子则战战兢兢地活在两个长辈的阴影之下。但这样设定就太普通了,现在年代不同了,父子、爷孙之间的关系也可以比较平等,长幼分寸没那么重。所以我把三爷孙之间的相处设定得像是平辈一样,三人看起来有说有笑很友好,但遇上事情后他们各自的反应,造就了这个单元的荒诞感。

  羊城晚报:《双鱼》单元里,伍咏薇时隔多年重回TVB拍剧,你如何说服她出演?

  叶镇辉:我跟伍姑娘很早之前在TVB就合作过。陈山聪拍完《金宵大厦1》之后结婚,我在婚礼上遇上了她,她说《金宵大厦1》非常好看,如果开第二部的话,有没有机会找她演一个角色?客串单元也可以。我其实很想跟她再合作,便马上跟编审商量,想了这样一个故事和角色,她也很喜欢。我们算是一拍即合。

  (文/记者 胡广欣)

[ 责编:张晓荣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2025年数字丝路发展论坛新闻发布会

  • 不再遗憾!因为“这条小鱼在乎”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因成本低、效率高、易加工等优势备受关注,可应用于光伏发电、车载光伏、光伏建筑等领域。
2025-07-03 09:59
目前,对于10厘米以上大型空间碎片,航天器通常采用主动规避的策略,通过轨道调整,避开可能的碰撞路径。
2025-07-03 09:58
6月26日,中国民航局官网发布公告,提到为切实保障航空运行安全,自2025年6月28日起,禁止旅客携带没有3C标识、3C标识不清晰、被召回型号或批次的充电宝乘坐境内航班。
2025-07-03 09:56
药膳制作师既要懂烹饪,是餐厅的大厨,又要懂中医药理论知识,特别是能够作为食药物质的中药材。
2025-07-03 09:55
运动有助于健康和抗衰老。但究竟是什么让运动有这种奇效呢?我国研究团队历时6年,首次系统解析了人体对急性单次运动与长期规律运动的分子-细胞动态响应谱,揭示肾脏是运动效应的关键应答器官——其内源代谢物甜菜碱作为衰老延缓的核心分子信使,通过靶向抑制天然免疫枢纽激酶TBK1,协同阻遏炎症并缓解多器官衰老进程。
2025-07-03 05:20
近日,四川乐山一小伙感觉身体不适独自乘出租车前往医院就诊,途中开启“超强自救”模式:联系妈妈告知情况、打110报警求助、打120告知医院准备急救。如果长期处于焦虑引起的躯体化障碍状态,患者会反复出现头痛、心慌、呼吸急促、胃肠紊乱、肢体疼痛、睡眠问题等。
2025-07-02 10:06
使用人工智能大模型时,不少人或许都遇到过类似问题:它们有时会捏造细节,甚至“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当“喂给”大模型的训练数据包含虚假信息时,它就会产生“幻觉”、给出错误答案。
2025-07-02 10:05
中国国际航空公司所属的国产C909客机平稳降落在蒙古国乌兰巴托成吉思汗国际机场,标志着国航首条C909国际航线正式开通。早8时许,这架C909客机从呼和浩特起飞,经过1个多小时飞行抵达乌兰巴托。
2025-07-02 10:03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领域形成新质生产力是国民经济形成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基础和“底盘”。 农业新质生产力是通过提升劳动者素质、优化劳动资料和创新利用劳动对象,实现全要素生产率的显著提高。
2025-07-02 10:01
团队基于卫星遥感数据构建了1988年至2021年青藏高原30米分辨率人工草地数据集,明确了青藏高原主要的人工草地类型及其时空分布特征,并揭示了青藏高原人工草地的迅速扩张及其驱动机制。
2025-07-02 09:59
屠光绍认为,金融机构在应用人工智能时必须在服务投资人与消费者之间寻求平衡,避免AI鸿沟,坚守金融服务大众的初心。鲍建敏倡导构建产学研深度融合、开放共赢的人工智能金融生态体系,搭建跨机构、跨领域的协同创新平台。
2025-07-01 10:13
6月30日,2025温布尔登网球锦标赛在英国伦敦拉开大幕,引发球迷关注。在草地球场,球的速度更快且弹跳不规则,比赛回合较短,发球就成为球员们的重要“武器”。红土球场并不是天然土壤,而是分层分布着碎砖粉、白色碎石灰石、碎石等。
2025-07-01 10:09
7月1日起,医保定点医药机构在销售药品时,必须按要求扫药品追溯码后方可进行医保基金结算;2026年1月1日起,所有医药机构都要实现药品追溯码全量采集上传。步,进入国家医保局微信公众号主页,点击服务、药品追溯信息查询,进入查询页面;或进入国家医保局微信公众号消息对话页,点击医保服务、药品追溯信息查询,进入查询页面。
2025-07-01 10:09
记者从国家航天局获悉,7月1日,该局发布行星探测工程天问二号探测器在轨获取的地月影像图。(国家航天局供图)  月球全色图,由天问二号探测器的窄视场导航敏感器于2025年5月30日15时拍摄,经辐射校正处理后制作而成。
2025-07-01 10:08
龙芯中科近日正式发布基于国产自主指令集龙架构研发的服务器处理器龙芯3C6000系列芯片、工控领域及移动终端处理器龙芯2K3000/3B6000M芯片以及相关整机和解决方案。
2025-07-01 10:06
四大家鱼,即青鱼、草鱼、鲢鱼、鳙鱼,是我国重要的经济鱼类,占淡水鱼类养殖总量的“半壁江山”,尤以长江流域所产鱼品质最优。但人工养殖久了,鱼类品质逐渐下降,需要捕捞野生鱼种来更换,确保鱼类种质“基因库”稳定。
2025-06-30 04:50
FAST如今每天观测时长接近24小时,每年总观测时长超过5300小时,持续不断地为科学家提供宝贵的数据。
2025-06-30 09:52
华南农业大学积极探索应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加速育种创新,“华航香银针”就是创新成果之一。
2025-06-30 09:51
在近日落下帷幕的第十五届全国周培源大学生力学竞赛中,一位特殊的“考生”吸引了人们目光。
2025-06-30 09:51
6月29日,在海南文昌卫星超级工厂项目建设现场,各方正全力以赴加快工厂投产进程。
2025-06-30 09:51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