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国风音乐——探传统宝库 创时代新声
首页> 文娱频道> 音乐资讯 > 正文

国风音乐——探传统宝库 创时代新声

来源:人民日报2022-04-15 10:27

  国风音乐作品在音乐表现形式上包容多样,音乐风格以流行与古典曲风的多元融合为主,在词曲格律、旋律线条、编曲配器等音乐形态和表现意蕴上,呈现出浓郁的中国传统文化气息。

  不断涌现的国风音乐作品,体现出创作者强烈的文化自觉意识;不断提升的国风音乐传播力,则表现出当代社会开放包容的文化心态、坚定的文化自信,以及优秀传统文化的蓬勃生机。

  近年来,国风国潮广泛影响当代人的衣食住行用,成为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其中,国风音乐聚集了人数众多的爱好者,也吸引了研究者的关注。据2022年某音乐研究机构《国风音乐内容生态报告》显示,2020年至2021年,播放量过亿的爆款国风音乐有51首;国风歌曲播放量是2019年至2020年的两倍多;播放量破百万、千万的作品数量呈上升趋势。在国风音乐中,民乐与戏腔歌曲占比最大。比如,据某视频网站调查统计,唢呐成为该网站年轻人最喜爱的乐器,相关视频播放量达2.2亿次;和戏曲相关的视频播放量增幅达275%。

  国风音乐泛指带有传统文化元素的音乐。近年来,中国音乐市场上不断出现中国传统文化、传统民乐融入现代流行音乐创作的现象。国风音乐作品在音乐表现形式上包容多样,音乐风格以流行与古典曲风的多元融合为主,在词曲格律、旋律线条、编曲配器等音乐形态和表现意蕴上,呈现出浓郁的中国传统文化气息。国风音乐这一潮流体现了流行音乐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它正逐渐从小众走向大众,呈现出生机勃勃的发展景象。

  深入传统文化宝库,汲取创新营养

  源远流长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国风音乐最重要的文化资源,是孕育国风音乐这粒种子的肥沃土壤。聆听国风音乐,某种程度上有如一条引人探究传统文化的蹊径。古典诗词中的意境与言辞章句中的古代人物,熟悉的传统曲调与音乐配器,都能在国风音乐中找到踪影。

  国风音乐的歌词与古典文学关系密切。古典诗词和传奇故事往往从人物形象、叙事背景和审美意境上塑造着国风音乐的风貌。如《惊鸿舞》的歌词化用曹植的名篇《洛神赋》,《凤凰于飞》灵感则来自《诗经·大雅》,《清平调》的歌词沿用李白的唐诗,古意盎然。古典文学作品里的故事往往作为国风音乐的叙事背景,如《悟空》《哪吒》《济公》《嫦娥愿》等广受欢迎的作品,都脱胎于人们耳熟能详的古典小说和民间传说。

  历史长河中多彩绚丽的宫廷音乐、意境深远的文人音乐、博大精深的民间音乐,以及经过大浪淘沙、千锤百炼而留存至今的经典民歌、曲艺、器乐等,也都赋予新生代国风音乐创作者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灵感和滋养。《新贵妃醉酒》化用京剧音乐,给人以熟悉的陌生感。《湖光水色调》不仅采用民族五声调式和线性旋律的创作手法,还融入江南小调的旋律语汇,描绘出春风和煦、烟波浩渺的如诗画卷,使整首作品具有非常浓郁的江南风韵。近一段时间来,一曲抒发家国情怀的《赤伶》在短视频平台上成为“爆款”。这部作品融入昆曲唱腔与念白,为曲中可歌可泣的故事增添动人的韵味。

  在编曲配器等创作手法上,广泛运用民族乐器的多彩音色形态,也是国风音乐创作吸收传统、彰显民族文化意蕴的有效路径。比如,《秋风词》融合古琴、筚篥、碰铃、木鱼、堂鼓等乐器,营造秋风之境;《君是山》使用二胡、古筝等乐器,如怨如慕、如泣如诉;《天地行》在流行编曲中突出竹笛等民族乐器音色,轻盈灵动,曲中江湖少年的鲜活形象如在眼前。

  借鉴现代技法,融合多种音乐风格

  学古不泥古、破法不悖法。国风音乐带着当代人的审美旨趣深入传统文化宝库,同时在旋律、编曲、配器等层面,积极借鉴、融入现代音乐作曲技法。比如,在和声结构、旋律律动与音色组合上,国风音乐往往融合了节奏布鲁斯、摇滚、说唱等流行曲风,体现出当代时尚审美趣味,节奏明快,旋律清新。

  一些专业的音乐机构也正积极探索国风音乐的表现空间,比如有的将戏曲原声和电子作曲相融合,把昆曲、评弹、粤剧、京剧制作成为国风电子乐;有的在埙、箫等民族器乐基础上,加入更多后期制作,所塑造的音乐形象更加富有律动,更符合现代人的审美旨趣。

  令人惊喜的是,我们看到在《声声慢》《塞北江南》等国风音乐作品中,新一代民谣歌手、传统摇滚乐队和苏州评弹艺术家、京剧表演艺术家等跨界合作。昆曲、秦腔、粤剧、京剧、黄梅戏与摇滚等曲风相碰撞,推动非遗音乐和流行乐曲的跨界融合,也为国风音乐带来强有力的创作风潮。音乐竞演节目《国乐大典》凸显传统民乐与流行曲风的碰撞,这种创作手法大大增强传统音乐的叙事张力与情感表现力。经典音乐作品经过新一轮配器编曲,糅合戏曲、吟诵、诗词歌赋等多种文化元素,以时尚全新的面貌呈现给当代观众。

  多产业联动,运用数字技术融合传播

  国风音乐的创造性和包容性,不仅体现在创作思路和表现手法上,还体现在产业联动与数字传播上。如今,国风音乐通过加强和影视动漫等艺术的联动,积极运用数字科技创新表达方式和传播手段,注重市场推广,不断增强自身传播力。

  近年来,《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大鱼海棠》《白蛇:缘起》《哪吒之魔童降世》等影视剧、动漫与国风歌曲、配乐联动,音画相融以突出中国风格,孕育出《知否知否》《大鱼》《前世今生》《哪吒》等爆款国风歌曲。电影《闪光少女》更是直接以国风音乐为主题,叙写民乐新生力量的校园故事,凸显传统民乐创造性转化的更多可能。

  国风音乐爱好者众多,几个主要的数字音乐平台相继开设“国风专区”;各视频应用和网站,也为国风音乐走入大众视野搭建平台,相关视频播放量已达百亿量级。在演出运营层面,国风音乐尤其注重线上线下的积极联动。比如,2020年某音乐网站主办的国风音乐盛典线下观众10万人,线上则有1600万人观看;同年,几家音乐平台联合主办“2020国风新声集结令”,向全网征集国风原创歌曲、国风器乐作品,挖掘国风歌手。可以说,国风音乐的蓬勃发展与科技进步息息相关。通过数字音乐、短视频、长视频、直播等多种数字时代独有的制作与传播方式,国风音乐在不断走向更多观众的同时,也不断提升创造力和影响力。

  从早期流行乐坛以《青花瓷》为代表的中国风音乐,到今天热度不减的国风音乐,无不以优秀传统文化、民族音乐为创新宝藏,同时积极汲取符合现代审美的流行元素。不断涌现的国风音乐作品,体现出创作者强烈的文化自觉意识;不断提升的国风音乐传播力,则表现出当代社会开放包容的文化心态、坚定的文化自信,以及优秀传统文化的蓬勃生机。

  文艺的民族特性体现了一个民族的文化辨识度。国风音乐现象的可喜之处,在于既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发展另辟蹊径,又从中汲取创新灵感,丰富了当代文艺舞台。与此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国风音乐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作品深层次文化内涵的表达和审美意境的塑造尚有提升的空间。

  深扎传统、面向未来,立足民族、放眼世界,这是国风音乐的发展态势。期待国风音乐紧扣时代脉搏,创作出更多深入人心、流传久远的隽永之作。

  (作者赵志安为中国传媒大学教授)

[ 责编:张晓荣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赴西部,时代青年新舞台

  • 地质灾害防治·北京在行动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近日,四川乐山一小伙感觉身体不适独自乘出租车前往医院就诊,途中开启“超强自救”模式:联系妈妈告知情况、打110报警求助、打120告知医院准备急救。如果长期处于焦虑引起的躯体化障碍状态,患者会反复出现头痛、心慌、呼吸急促、胃肠紊乱、肢体疼痛、睡眠问题等。
2025-07-02 10:06
使用人工智能大模型时,不少人或许都遇到过类似问题:它们有时会捏造细节,甚至“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当“喂给”大模型的训练数据包含虚假信息时,它就会产生“幻觉”、给出错误答案。
2025-07-02 10:05
中国国际航空公司所属的国产C909客机平稳降落在蒙古国乌兰巴托成吉思汗国际机场,标志着国航首条C909国际航线正式开通。早8时许,这架C909客机从呼和浩特起飞,经过1个多小时飞行抵达乌兰巴托。
2025-07-02 10:03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领域形成新质生产力是国民经济形成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基础和“底盘”。 农业新质生产力是通过提升劳动者素质、优化劳动资料和创新利用劳动对象,实现全要素生产率的显著提高。
2025-07-02 10:01
团队基于卫星遥感数据构建了1988年至2021年青藏高原30米分辨率人工草地数据集,明确了青藏高原主要的人工草地类型及其时空分布特征,并揭示了青藏高原人工草地的迅速扩张及其驱动机制。
2025-07-02 09:59
屠光绍认为,金融机构在应用人工智能时必须在服务投资人与消费者之间寻求平衡,避免AI鸿沟,坚守金融服务大众的初心。鲍建敏倡导构建产学研深度融合、开放共赢的人工智能金融生态体系,搭建跨机构、跨领域的协同创新平台。
2025-07-01 10:13
6月30日,2025温布尔登网球锦标赛在英国伦敦拉开大幕,引发球迷关注。在草地球场,球的速度更快且弹跳不规则,比赛回合较短,发球就成为球员们的重要“武器”。红土球场并不是天然土壤,而是分层分布着碎砖粉、白色碎石灰石、碎石等。
2025-07-01 10:09
7月1日起,医保定点医药机构在销售药品时,必须按要求扫药品追溯码后方可进行医保基金结算;2026年1月1日起,所有医药机构都要实现药品追溯码全量采集上传。步,进入国家医保局微信公众号主页,点击服务、药品追溯信息查询,进入查询页面;或进入国家医保局微信公众号消息对话页,点击医保服务、药品追溯信息查询,进入查询页面。
2025-07-01 10:09
记者从国家航天局获悉,7月1日,该局发布行星探测工程天问二号探测器在轨获取的地月影像图。(国家航天局供图)  月球全色图,由天问二号探测器的窄视场导航敏感器于2025年5月30日15时拍摄,经辐射校正处理后制作而成。
2025-07-01 10:08
龙芯中科近日正式发布基于国产自主指令集龙架构研发的服务器处理器龙芯3C6000系列芯片、工控领域及移动终端处理器龙芯2K3000/3B6000M芯片以及相关整机和解决方案。
2025-07-01 10:06
四大家鱼,即青鱼、草鱼、鲢鱼、鳙鱼,是我国重要的经济鱼类,占淡水鱼类养殖总量的“半壁江山”,尤以长江流域所产鱼品质最优。但人工养殖久了,鱼类品质逐渐下降,需要捕捞野生鱼种来更换,确保鱼类种质“基因库”稳定。
2025-06-30 04:50
FAST如今每天观测时长接近24小时,每年总观测时长超过5300小时,持续不断地为科学家提供宝贵的数据。
2025-06-30 09:52
华南农业大学积极探索应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加速育种创新,“华航香银针”就是创新成果之一。
2025-06-30 09:51
在近日落下帷幕的第十五届全国周培源大学生力学竞赛中,一位特殊的“考生”吸引了人们目光。
2025-06-30 09:51
6月29日,在海南文昌卫星超级工厂项目建设现场,各方正全力以赴加快工厂投产进程。
2025-06-30 09:51
作为一所工科见长的大学,近年来,山东科技大学涌现出一批热衷文化艺术的学生:材料学院研究生庄英赞受邀参加《声声入戏——中央广播电视总台首届京剧票友大会》节目;
2025-06-30 04:50
今年“三夏”生产,该农场配备无人驾驶系统的收割机和拖拉机、气吸播种机、精准水肥轮灌系统、自动巡田无人机等智能化装备大显身手。
2025-06-27 10:25
6月24日,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2.5米大视场高分辨率太阳望远镜”(WeHoST)在四川稻城启动建设配套项目,预计2027年望远镜完成装调并投入试运行。
2025-06-27 10:24
古生物研究表明,包括早期犬齿兽在内的一些远古动物,脑袋为一个没有左右脑半球区分的整体,而现生哺乳动物和典型的进步颌兽类则有左右两个脑半球。
2025-06-27 10:18
6月26日21时29分,经过约6.5小时的出舱活动,神舟二十号乘组航天员陈冬、陈中瑞、王杰密切协同,在空间站机械臂和地面科研人员的配合支持下,圆满完成既定任务。
2025-06-27 10:17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