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世界读书日里,听《经典咏流传》唱响“自缘身在最高层”的浩然之气
首页> 文娱频道> 资讯 > 正文

世界读书日里,听《经典咏流传》唱响“自缘身在最高层”的浩然之气

来源:国际在线2022-04-23 17:05

  汇聚千年文脉,歌咏大美中华,唱响时代豪情。

  4月23日是第27个世界读书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大型文化音乐节目《经典咏流传》正是建基于浩如烟海的书籍宝库之上,将经典化为连绵细雨,润物无声地荡起层层文化涟漪,引发台上台下的“精神和鸣”。

  新一季《经典咏流传》自4月3日开播以来,持续“和诗以歌”展现中华历史之美、山河之美、文化之美。截止目前,节目在全网收获近80个热搜热榜,位居微博综艺影响力榜第一。从冬奥吹号男孩把节气唱成歌,到舞台唯美唤醒《富春山居图》,再到经典传唱《春夜洛城闻笛》深情缅怀“冬奥筑梦人”邓小岚……在本季《经典咏流传》中,观众不断和传统文化欣喜重逢,和美丽心灵温柔对话,在跨越古今的精神之旅中,收获满满的感动。

  今晚20点档,《经典咏流传·大美中华》第三期将在总台央视综合频道为书中那些安静的诗句插上音乐的翅膀,让传世经典再度叩响当代人们的心灵。四战冬奥夺冠圆梦的齐广璞将和董宝石以歌寄情,借一曲《登飞来峰》诠释“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的执着追梦态度。此外,观众还将在满江慷慨纵横的歌声中随辛弃疾的诗词“直下看山河”,听周昭妍、王恒屹和八位小演奏家带来天真烂漫的《逍遥游》,透过苏阳的《凉州词》触摸流淌在中华儿女血脉深处的黄河之水,并在陈数的《忆江南》和周笔畅的《夜雪》中,重拾白居易留给今天的经典之美。

  向梦想的高度出发

  冬奥冠军齐广璞把他的座右铭唱给你听

  泱泱历史,赫赫文明。中华大地上的每寸河山,都浸润着先贤哲人们的思想、精神与情怀。当我们满怀温情与敬意走进它们,一股“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的自豪,就会从内心自然生发出来。

  本期《经典咏流传·大美中华》中,曾在不久前的北京冬奥会上收获一金一银的“四朝元老”齐广璞,将和董宝石共同演绎王安石的《登飞来峰》。遥想当年,年仅三十岁的王安石初涉宦海,抱负不凡,借登飞来峰一抒胸臆,表达自己的眼高、心高、志高。诗中最为经典的那句“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也正是齐广璞的座右铭。

  他在节目中说:“这句话时常激励着我,给了我很多面对困难的勇气,也时刻警醒着我自己的初心是什么。在奥运会的赛场上,我想要挑战的高度只有五十厘米,这五十厘米正好是冠军领奖台的高度,这么多年,我一直在为了这个梦想而努力。”

  攀登之路,道阻且长,只有拨开层层浮云,才能远望旭日东升的辉煌。在和齐广璞搭档合作的音乐人董宝石看来,《登飞来峰》既寓意站在梦想的高点上,也代表人类向着极限发起冲刺的过程。为了让《登飞来峰》更具时代气息,全新创编的歌曲特别加入了一段说唱,歌词里的“我站在最高的山峰,修炼十年磨一剑”“看我旋转飞天,突破人类的极限,待到旭日东升,迎接世界的呼声”,将《登飞来峰》旧词化作新声,传递古今共通的追梦情怀与执着态度。

  登高望远,向来是中国古典诗词一大永恒的主题。在《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中,爱国主义词人辛弃疾想象着“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今天的中国人,已经能够在自己的空间站深情俯瞰美丽的家园,这,不正是辛弃疾梦想的景象吗?本期节目,满江将用一首自信澎湃的《直下看山河》,描绘乘风而上、俯瞰江山的万千气象,唱响广阔而光明的大美中华。

  在大美的天地驰骋

  “10后”以赤子之心演绎五彩斑斓的《逍遥游》

  上下五千年的文脉赓续、弦歌铮鸣,为我们留下了天宽地阔的文化空间。可以说,《经典咏流传》就是一场在文化的大美天地里驰骋的致敬、创新与传承。节目以时代之精神整合传统之意象,源源不断地为经典注入新的生机。

  “羲和,你该出发啦;任公子快来,这里有大鱼;精卫,要涨潮了,快点回去吧;大圣,定海神针也借我玩玩吧”……在充满童趣的氛围中,八岁的周昭妍、王恒屹将和另外八位年龄相仿的小伙伴一同献上《逍遥游》,烂漫表现庄子心中五彩斑斓的世界。舞台上,童声清亮可爱,孩子们动情演奏笙、二胡、扬琴、唢呐、琵琶、中阮、竹笛、中国鼓等传统乐器,他们每个人都对手中的乐器满怀自豪,对2000多年前庄子所创造的神奇世界报以独特的想象与鲜活的感受。相信当节目播出后,很多小朋友都会如他们一般爱上《逍遥游》,爱上在传统之美里尽情遨游和探索的感觉。

  如果说传统文化更多唤醒的是孩子们的想象力,那么对于拥有一定人生阅历和时代感知的成年人来说,传统文化总会在某一个时刻与他们心境相通,并激发起他们想要守护、想要传承、想要续写的愿望。

  黄河奔涌,万物因它而生长,文明因它而流传。生活在黄河两岸的中华儿女,也在一代代勇于前行的接力中,书写着滔滔不绝的黄河精神。本期节目,歌手苏阳力图以原生态般的演绎方式呐喊出盛唐诗人王之涣的《凉州词》,不仅用舞台再现“黄沙漫漫”的雄奇大漠,更将用歌声带领观众触摸流淌进血脉里的黄河之水。

  从“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的江州感怀,到“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的江南记忆,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将他对生活和自然的感受倾注于诗篇之中,让今天的我们也能追随他的情感跨越时空,聆听这片多情的土地。届时,陈数的《忆江南》和周笔畅的《夜雪》将分别陪伴观众走进白居易笔下的两种风景,一种盛开在春天,明亮而温暖;一种绽放于冬夜,空灵而素净。

  无论山河,还是诗歌,都是大美中华的底蕴,也是中华大美的底色。4月23日(周六)20点档,让我们继续跟随《经典咏流传·大美中华》,纵情山河万里,肆意诗歌千载!

[ 责编:杨帆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神舟二十号3名航天员顺利进驻中国空间站

  • 2024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揭晓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国家航天局对外发布嫦娥五号任务月球样品国际借用申请结果,同意6个国家的7家机构的申请。
2025-04-25 10:16
目前,我国人工智能领域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根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报告,中国已经成为全球人工智能专利的最大拥有国,在全球的占比达到60%。
2025-04-25 10:15
水利部近日印发《蓄滞洪区建设管理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启动实施蓄滞洪区建设管理三年行动。
2025-04-25 10:11
这些看不见的技术迭代,正为中国探索更遥远的宇宙空间铺就更坚实的“天梯”。
2025-04-25 10:09
《2024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中,我国排名提升至第11位,拥有的全球百强科技集群数量达到26个,连续两年位居世界各国之首。
2025-04-25 10:08
搭载着3名航天员的长征二号F遥二十运载火箭直冲云霄,熊熊尾焰映照着千年胡杨,也照亮了中国载人航天的崭新篇章。
2025-04-25 10:07
从老人登山有了“赛博外挂”,到“养老机器人”成为热词,今年以来,机器人相关话题持续升温。
2025-04-24 09:40
航天诱变紫云英新品种,固氮效能更高了,综合生态效应也非常大
2025-04-24 09:34
这项研究不依赖直接改变作物的遗传背景,而是通过调控根际的微生物组来优化作物在田间的生长表现。
2025-04-24 09:26
以斑马鱼、涡虫和链霉菌作为研究对象开展生命科学实验
2025-04-24 09:24
涅槃重生的AI开口说话了——一面是口若悬河,一鸣惊人;另一面却是信口雌黄,“鬼话”连篇。
2025-04-24 09:22
春日的北京,一场充满未来感的马拉松赛事吸引了众人的目光——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赛在21.0975公里的赛道上展开角逐,20支机器人队伍参赛。 在制造业,目前人形机器人承担的是繁重、泛化性强、高度重复的工作,例如搬运颜色、重量、尺寸各不相同的箱子,分拣不同形状的零配件。
2025-04-24 09:19
数字技术带给阅读前所未有的便利,同时也提出了新课题。
2025-04-23 10:34
农民种粮能挣钱,粮食生产才有保障。在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机制中,农业保险是重要方面。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推动扩大稻谷、小麦、玉米、大豆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投保面积”“健全多层次农业保险体系,支持发展特色农产品保险”。
2025-04-23 10:31
身高172厘米,通体银色,一台台人形机器人在产线上分拣物料、搬运料箱、安装零件……科幻电影里的场景照进现实。
2025-04-23 10:26
再接再厉、乘势而上,一步一个脚印朝着建设航天强国的目标迈进,中国的航天事业必将开拓更高境界,中国的科技创新将书写崭新篇章。
2025-04-23 09:24
天地图是自然资源部门向社会提供各类在线地理信息公共服务、推动地理信息数据开放共享的政府网站。
2025-04-23 09:22
4月22日,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的统一调度下,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发射任务组织全区合练——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西安卫星测控中心以及任务各测控点实施联调联控,全面模拟发射准备、发射以及飞行过程中的各种技术状态和工作过程。
2025-04-23 09:21
让人形机器人跑马拉松,与其说是人机竞技,不如说是机器的自我迭代。
2025-04-23 09:15
当今,百年变局中的全球价值链重构,既考验着中国的战略定力,也孕育着我国从“跟跑”到“领跑”的跃迁机遇。
2025-04-23 09:13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