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只此青绿》先后加演13场,《孔子》《杜甫》等市场热销 传统文化IP圈粉年轻观众
首页> 文娱频道> 演出 > 正文

《只此青绿》先后加演13场,《孔子》《杜甫》等市场热销 传统文化IP圈粉年轻观众

来源:北京日报2022-04-26 10:50

  舞蹈诗剧《只此青绿》片段在虎年央视春晚刷屏后,直接带动了线下演出的热潮。近日,《只此青绿》在北京保利剧院上演,原计划演出5场,结果因观众反响强烈先后三次加演13场,共演出了18场,观众1.9万人次。每次演出结束,演员们都在如潮的掌声中不断返场谢幕,而观众则沉浸在青绿山水的典雅意境中,迟迟不愿离去。

  《只此青绿》的爆红折射出传统文化题材舞台剧目日渐受到欢迎。近几年来,《孔子》《杜甫》《诗经·采薇》等多部舞剧、话剧、音乐剧受到观众喜爱。据大麦平台的数据,2020年至2021年,仅该平台售出的传统文化相关演出就超过3.6万场,观演人次近200万,传统文化文娱消费蔚然成风。

  ●《只此青绿》加场仍一票难求

  中国东方演艺集团演出的舞蹈诗剧《只此青绿》开演前,保利剧院门口人头攒动,拿着演出票的观众陆续检票入内,还有不少没买到票的观众在场外观望,等待着有人转票的机会。大学生徐同学来看演出,兴冲冲地拿着演出票在门口自拍,她就是在春晚看到演出片段后“入坑”的粉丝,“当时就觉得被震撼到了,节目色调很古典,舞姿很典雅。”春晚后,徐同学一直惦记着看整场的《只此青绿》,“我关注了官方号,也关注了好几个戏剧、舞剧大号,它们会推开票信息,开票马上就抢,我手速还可以,抢到了,我同学也有没买到的。”

  原本,《只此青绿》在北京的演出时间到4月17日,后加场至24日,依旧一票难求。目前在大麦网上,该剧评分高达9.4分,观后评论留言排在第二位的观众称,自己随着“青绿”的第一轮巡演看了10场。据大麦网数据,多次购票观看《只此青绿》的观众占比约8%。

  《只此青绿》走红,是传统文化题材演出热的代表。近几年来,《李白》《杜甫》《孔子》等具有传统文化元素的剧目日渐增多,也很受观众欢迎。在大麦演出榜单上,音乐剧《诗经·采薇》占据北京音乐剧话剧上新榜第一,近期开票的音乐剧《苏东坡》北京首场快速售罄,标记“想看”的人数持续上升。

  ●创新表达让传统题材剧作出圈

  带有传统文化元素的剧作,何以在近几年间日渐受到观众青睐?

  “《只此青绿》火了和它登上央视春晚的舞台有关,春晚舞台只截取了一小段,大家都想看看整场演出是什么样。再加上它的编导周莉亚、韩真之前创作的《永不消逝的电波》很火,自然也让观众对新作品充满期待。”中国艺术研究院话剧研究所所长宋宝珍认为,《只此青绿》出圈的原因有很多,但它作为表现传统文化内涵的艺术作品,有非常成功的地方,“它对传统文化的内涵做了创新性的表达。它的故事能让现代人走入历史的时空,这种讲述方式就很有创新性。”

  在宋宝珍看来,这部剧目是用当代文化的视角回望历史,同时表现出传统文化中那些具有文人气息和美学韵味的内涵。综观出圈的传统文化题材作品,它们并非只是讲述发生在古代的故事,而是用现代的手法和视角,呈现传统文化的美与善。“表现传统文化的剧目并非从《只此青绿》开始,比如之前的实景演出《又见平遥》,还有河南卫视推出的《唐宫夜宴》等一系列节目,都让人眼前一亮。”宋宝珍说。

  大麦平台剧场运营负责人王莞尔介绍,这几年来,展现传统文化的作品越来越多样化,除了戏曲、相声外,音乐剧、话剧、展览等演出形式也开始融入传统文化主题或元素,作品的呈现方式也更符合时代发展、更加年轻化。不少剧方也与汉服、茶艺、文房四宝等传统文化相关的生产商和文化公司合作,文艺演出与文化消费相互促进,相互“引流”。

  ●文化自信让年轻观众走近传统

  打开B站或小红书等平台,搜索“只此青绿+仿妆”“采薇+教学”“采薇+汉服发型”等关键词,能搜出很多博主的分享。这些博主研究《只此青绿》等舞台剧中的舞蹈、妆容、发型乃至服装,颇受网友关注。而这些在视频或图片中露脸展示的博主,基本都是二三十岁的年轻人。

  传统文化类剧目颇具辐射力,在年轻观众中形成了独特的传播链。他们因为舞台作品的故事、舞蹈、音乐“入坑”一部剧目,进而学习剧中的舞蹈,模仿主人公的造型,再通过自己的模仿,在生活中把剧目推广给身边人。他们并不只满足于当演出的欣赏者,而是积极寻找自己在其中的“参与感”。

  观众杨晓在工作之余学习舞蹈,也喜欢古典文学,“我在舞蹈班学了《孔子》里的采薇舞,就去看了这部舞剧,后来听说有音乐剧《诗经·采薇》,我也去看了。”演出看得多了,她也置办起好几身汉服的行头,穿着去剧场,也穿着跳舞、摆造型拍照,“我喜欢这些戏,因为里面的古典舞很唯美,我穿上这身衣服跳同样的舞,觉得自己也很美,因为中国文化里这些传统的元素很美。”杨晓说。

  “这一代年轻人确实比前几代人更加有文化自信,随着国家实力的增强和交流的增进,西方的神秘感在他们眼中已经没有了,他们对西方的迷信也没有了。”宋宝珍说,目前的社会思潮确实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尤其是年轻人,更有文化自信和自觉,“他们开始更愿意回首看祖国的土地,以及这片土地上曾经出现的历史文明。”韩轩

[ 责编:张晓荣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赴西部,时代青年新舞台

  • 地质灾害防治·北京在行动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近日,四川乐山一小伙感觉身体不适独自乘出租车前往医院就诊,途中开启“超强自救”模式:联系妈妈告知情况、打110报警求助、打120告知医院准备急救。如果长期处于焦虑引起的躯体化障碍状态,患者会反复出现头痛、心慌、呼吸急促、胃肠紊乱、肢体疼痛、睡眠问题等。
2025-07-02 10:06
使用人工智能大模型时,不少人或许都遇到过类似问题:它们有时会捏造细节,甚至“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当“喂给”大模型的训练数据包含虚假信息时,它就会产生“幻觉”、给出错误答案。
2025-07-02 10:05
中国国际航空公司所属的国产C909客机平稳降落在蒙古国乌兰巴托成吉思汗国际机场,标志着国航首条C909国际航线正式开通。早8时许,这架C909客机从呼和浩特起飞,经过1个多小时飞行抵达乌兰巴托。
2025-07-02 10:03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领域形成新质生产力是国民经济形成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基础和“底盘”。 农业新质生产力是通过提升劳动者素质、优化劳动资料和创新利用劳动对象,实现全要素生产率的显著提高。
2025-07-02 10:01
团队基于卫星遥感数据构建了1988年至2021年青藏高原30米分辨率人工草地数据集,明确了青藏高原主要的人工草地类型及其时空分布特征,并揭示了青藏高原人工草地的迅速扩张及其驱动机制。
2025-07-02 09:59
屠光绍认为,金融机构在应用人工智能时必须在服务投资人与消费者之间寻求平衡,避免AI鸿沟,坚守金融服务大众的初心。鲍建敏倡导构建产学研深度融合、开放共赢的人工智能金融生态体系,搭建跨机构、跨领域的协同创新平台。
2025-07-01 10:13
6月30日,2025温布尔登网球锦标赛在英国伦敦拉开大幕,引发球迷关注。在草地球场,球的速度更快且弹跳不规则,比赛回合较短,发球就成为球员们的重要“武器”。红土球场并不是天然土壤,而是分层分布着碎砖粉、白色碎石灰石、碎石等。
2025-07-01 10:09
7月1日起,医保定点医药机构在销售药品时,必须按要求扫药品追溯码后方可进行医保基金结算;2026年1月1日起,所有医药机构都要实现药品追溯码全量采集上传。步,进入国家医保局微信公众号主页,点击服务、药品追溯信息查询,进入查询页面;或进入国家医保局微信公众号消息对话页,点击医保服务、药品追溯信息查询,进入查询页面。
2025-07-01 10:09
记者从国家航天局获悉,7月1日,该局发布行星探测工程天问二号探测器在轨获取的地月影像图。(国家航天局供图)  月球全色图,由天问二号探测器的窄视场导航敏感器于2025年5月30日15时拍摄,经辐射校正处理后制作而成。
2025-07-01 10:08
龙芯中科近日正式发布基于国产自主指令集龙架构研发的服务器处理器龙芯3C6000系列芯片、工控领域及移动终端处理器龙芯2K3000/3B6000M芯片以及相关整机和解决方案。
2025-07-01 10:06
四大家鱼,即青鱼、草鱼、鲢鱼、鳙鱼,是我国重要的经济鱼类,占淡水鱼类养殖总量的“半壁江山”,尤以长江流域所产鱼品质最优。但人工养殖久了,鱼类品质逐渐下降,需要捕捞野生鱼种来更换,确保鱼类种质“基因库”稳定。
2025-06-30 04:50
FAST如今每天观测时长接近24小时,每年总观测时长超过5300小时,持续不断地为科学家提供宝贵的数据。
2025-06-30 09:52
华南农业大学积极探索应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加速育种创新,“华航香银针”就是创新成果之一。
2025-06-30 09:51
在近日落下帷幕的第十五届全国周培源大学生力学竞赛中,一位特殊的“考生”吸引了人们目光。
2025-06-30 09:51
6月29日,在海南文昌卫星超级工厂项目建设现场,各方正全力以赴加快工厂投产进程。
2025-06-30 09:51
作为一所工科见长的大学,近年来,山东科技大学涌现出一批热衷文化艺术的学生:材料学院研究生庄英赞受邀参加《声声入戏——中央广播电视总台首届京剧票友大会》节目;
2025-06-30 04:50
今年“三夏”生产,该农场配备无人驾驶系统的收割机和拖拉机、气吸播种机、精准水肥轮灌系统、自动巡田无人机等智能化装备大显身手。
2025-06-27 10:25
6月24日,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2.5米大视场高分辨率太阳望远镜”(WeHoST)在四川稻城启动建设配套项目,预计2027年望远镜完成装调并投入试运行。
2025-06-27 10:24
古生物研究表明,包括早期犬齿兽在内的一些远古动物,脑袋为一个没有左右脑半球区分的整体,而现生哺乳动物和典型的进步颌兽类则有左右两个脑半球。
2025-06-27 10:18
6月26日21时29分,经过约6.5小时的出舱活动,神舟二十号乘组航天员陈冬、陈中瑞、王杰密切协同,在空间站机械臂和地面科研人员的配合支持下,圆满完成既定任务。
2025-06-27 10:17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