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潘粤明王鸥《新居之约》开播 聚焦家装共诉万家幸福
首页> 文娱频道> 影视电视资讯 > 正文

潘粤明王鸥《新居之约》开播 聚焦家装共诉万家幸福

来源:北青网2022-04-28 15:00

  由中央电视台、东阳华夏视听、左城右隅影视文化传媒、上海儒意影视出品,陕西大喜橙橙文化联合出品,左城右隅影视文化传媒制作发行,余淳执导,相月红编剧,潘粤明、王鸥、孙坚、李艺彤、刘天佐、代斯领衔主演,张凯丽、董璇、陈子由、张棪琰、马文忠特别出演的都市剧《新居之约》今日发布了开播海报与终极预告,作品精彩的观感与家装行业的呈现,引发了不少观众的追剧兴趣。

  该剧将于4月28日(今晚)登陆CCTV-1晚间黄金档,腾讯视频全网独播。作品讲述了装修工人杨光(潘粤明饰)与设计师陈曦(王鸥 饰)联手为客户打造新居,体味人间百态,寻找“家与幸福”真谛的故事。

  温馨有爱打造新居 潘粤明王鸥忙装修一波三折

  《新居之约》是为数不多聚焦家装行业的电视剧,在今日发布的物料中也可窥见此特点。开播海报以剧中六位主角为主视觉,杨光、陈曦立于画面中央,景宇衡(孙坚饰)、宋晓雨(李艺彤 饰)、刘建东(刘天佐 饰)、孙宁(代斯饰)立于画面两侧。人物装扮新潮,充满都市感,彰显出当代家装行业年轻时尚的一面。同时画面色调以暖黄为主,添加了许多诸如吊灯、书架、衣柜等的线条画元素,而镶嵌在画面中巨大的“DREAM”字眼,又贴合了该剧为客户打造“以爱筑巢,以梦为家”的主旨,整体传达出作品温馨、轻松、充满人文关爱的风格,让人看了顿感暖心。

  同时发布的终极预告,也是开播前作品面向观众的最后一次淋漓尽致的信息露出,对剧情进行了全面展现。杨光与陈曦因对设计费的不同理念产生分歧、陈曦被诬陷剽窃、“三分设计,三分材料,四分靠施工者的责任心”的家装理念等内容,展示了该剧是一部深入探讨家装行业的剧集。而另一方面,诸多饶有趣味的客户案例也接连上演,声讨给家里装成“毒气室”的女业主、觉得“你这设计我自己也能设计得出来”的平面设计师、全面分析报价选择装修公司的老大爷等,争吵、纠纷、冲突也是不断出现,在还原家装行业真实现状的同时,也提升了剧作的精彩度。最后,家、爱、温暖依旧是该剧不变的宗旨,杨光与陈曦携手为客户打造新家,带去一个个让人笑中带泪的惊喜,无论是老两口、年轻夫妻、独身女性,都在新居中收获了满足与感动,这也使该剧最终回归到了人文关怀的内核。

  精彩跌宕讲述百姓故事 以小见大透视万家灯火

  整体来说,《新居之约》元素丰富,情节跌宕,可看性十足。该剧节奏分明,通过一个个装修案例,展开对家装行业及生活百态的解读,丰富的人物群像、多样的家装故事,能够让观众在其中找到身边的影子,引发对生活的思考,也赋予了该剧浓重的现实主义色彩,正是当下荧屏比较缺失的类型。而《新居之约》兼具职场、爱情、亲情等元素。装修小分队的相处、团队的发展,大牌装饰公司籯家内部的企业弊病、明争暗斗等,对职场的展现堪称真实犀利,也将剧情不断推向高潮。而杨光与陈曦也在笑闹中慢慢产生感情,欢喜冤家变身职场队友,同时还要应付父母亲情对自身感情的关注干扰,可谓甜暖有爱中夹杂接地气的生活质感,显得妙趣横生,也是该剧颇为吸引人的一个特色。

  作为国内难得一见的、聚焦家装行业的电视剧,《新居之约》有着自己独到的思考。该剧以“家”为题眼,将家装的行业高度上升到了更动人的人文高度,“我们装修的不是房子,而是一个家”,杨光的这句台词让人倍感暖心。家对于中国人有着无可替代的重大意义,一个家承载着普通人对生活的热爱、对情感的慰藉、对未来的希冀,家装也不再是一份冷冰冰的工作,而是人们幸福新居的打造者,是为美好生活添砖加瓦的工程师。而剧中的杨光和陈曦,也都将此作为自己的职业责任,与客户同悲喜、心相连。家,承载世间冷暖;家装,则成就万家灯火。该剧并非一部装修科普剧,而是通过家装这个切口,以小见大地透视了当代人的生活状态,也颂扬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爱与理解,肯定了真情与爱的能量。

  今晚,《新居之约》将登陆CCTV-1黄金档、腾讯视频全网独播,敬请关注!

[ 责编:杨帆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我国成功发射通信技术试验卫星十九号

  • 流淌千年的大运河成为“致富河”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近日,多奈单抗注射液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开出全国首方,引发广泛关注。
2025-05-13 09:55
这场堪称检验船舶前期设计建造工程的“期中考”,将进一步验证大型邮轮在设计、工艺、生产准备、总装建造等阶段所取得的一系列重大科研成果。
2025-05-13 09:28
农业农村部的数据显示,我国农作物秸秆产生量逐年递增,目前全国农作物秸秆产生量为8.67亿吨,可收集量为7.33亿吨,秸秆综合利用率达88.3%。
2025-05-13 09:26
近年来,应急管理部会同相关部门统筹推动全国应急避难场所的建设和发展。
2025-05-13 09:25
东北大学数字钢铁全国重点实验室,是致力于我国钢铁行业“由大到强”的科技“领跑者”。
2025-05-13 09:23
记者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获悉,5月11日21时27分,长征六号甲(又名长征六号改)运载火箭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点火起飞,成功将遥感四十号02组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2025-05-12 10:15
人们常说,人类对火星表面的了解甚至超过对地球海底的认知。研究团队收集了约4.4万次深海潜航的数据,包括载人深潜器、遥控及自主潜水器的作业记录,并据此绘制了一张潜航活动分布图。
2025-05-12 10:12
人工智能(AI)研究人员创建了一个能够自主进行天体生物学研究的系统——AstroAgents,用于研究宇宙生命学科的起源。
2025-05-12 10:10
作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量,人工智能发展在发挥多方面积极作用的同时,也面临着安全风险等一系列问题。
2025-05-12 10:05
5月8日,第27届中国北京国际科技产业博览会在国家会议中心正式开幕。
2025-05-12 10:02
“君子慎独,不欺暗室。”坚守学术诚信,是科学研究的基本要求,也是科研人员安身立命之本
2025-05-10 22:50
国家安全是安邦定国的重要基石,与我们每一个公民都息息相关。一些看似微不足道的行为,都有可能像蚁穴溃堤般,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威胁国家安全。
2025-05-10 14:22
满场跑的人形机器人,能透视的眼科手术设备,可诊疗阿尔茨海默病的大脑“地图”……昨天开幕的北京科博会如同北京未来产业新成果的全景展示。
2025-05-09 17:21
近日,某医院护士2017年发表的一篇论文引起广泛关注——其中不仅惊现“男性患子宫肌瘤”,还煞有介事地介绍对照组患者中“男27例”“女13例”。
2025-05-09 13:05
虽然名字中有熊又有猫,但是大熊猫的生活习性、身体特征、食性等方面都与猫科动物相差甚远;随着分子生物学发展,研究者认为大熊猫应属于熊科成员。
2025-05-09 09:48
糖在激活味蕾的同时,给公众健康带来了负面影响。而糖究竟是如何“诱惑”人类味觉的一直是个谜。
2025-05-09 09:46
香港中文大学教授张立团队联合深圳大学副教授王奔、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研究员徐天添等科研人员,成功研发全球首个磁控血液凝胶纤维机械人,有效实现颅内肿瘤精准治疗。
2025-05-09 09:45
近年来,《流浪地球》《独行月球》《问天》等国产影视作品受到观众喜爱,这正是航天科普与文艺跨界融合的结果。
2025-05-09 09:38
从进入隐生状态,到覆盖上冰膜,再到电子束攻击,其中的每个步骤,实验人员都需要保护好水熊虫。
2025-05-09 09:35
美国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7日发表公报说,该院前院长、美国知名政治学者、“软实力”概念提出者约瑟夫·奈6日去世,享年88岁。
2025-05-08 12:5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