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经典咏流传》第八期唱响“今朝更好看”的风貌之美
首页> 文娱频道> 影视综艺看点 > 正文

《经典咏流传》第八期唱响“今朝更好看”的风貌之美

来源:中国青年报2022-05-28 17:03

  中华之大美,既美在源源而来、生生不息,更美在步步铿锵、时时奋进。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大型文化音乐节目《经典咏流传·大美中华》带着一颗“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的瞻仰之心,以古人之创造,开时代之生面,用一曲曲“和诗以歌”的深情传唱,陪伴观众感受中华文脉与时代气脉的古今相辉。

  5月28日晚8点档,《经典咏流传·大美中华》第八期将在总台央视综合频道(CCTV-1)播出,继续邀天地万象为友,和广大观众再续“大美之约”。

  本期节目中,来自祖国东南西北的四位移民管理警察将带领观众随着《菩萨蛮·大柏地》的歌声,走过风雷激荡的苦难辉煌,共赏“今朝更好看”的中华大地。此外,赵照联袂丁文军演绎的《秋思》、王勉的《夜宿山寺》、王祖蓝的《过洞庭》、冯家妹和果果的新作《风》将共同在古词新唱的浪漫抒怀中,开启我们与先贤的古今对话。

  四位女警飒爽合唱

  歌咏“今朝更好看”的中华大地

  “大美中华”说不尽也道不完,《经典咏流传·大美中华》惟有以诗表意、以乐传情,让不同民族、不同地区、不同年龄的经典传唱人在这片舞台共奏美的交响,通过缤纷多彩的时代表达,让我们多元感受浩浩汤汤的中华历史之美、山河之美和文化之美。

  忆往昔,百年峥嵘挥就同心;看今朝,千秋伟业砥砺奋进。四位分别来自山东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烟台边检站、广州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东莞边检站、新疆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内蒙古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的移民管理警察们,将以新时代年轻人的青春态度,唱响这曲充满勃勃生机的《菩萨蛮·大柏地》。

  在山东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烟台边检站工作的张赟表示,自己穿上警服,其实是受了爷爷的影响。

  四位移民管理警察在祖国的“东南西北”四地感受着辽阔大地的不同风貌,共振出同一种“今朝更好看”的心声。当飒爽英姿的她们唱响铭记着先辈故事的《菩萨蛮·大柏地》,这又何尝不是另一种抚今追昔的感动与抒怀?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诗歌承载着千百年来的苍茫记忆,让今天的我们仍能感受到昔日西北边塞的慷慨雄放之声。独立摇滚音乐人赵照和虎年春晚中演唱船歌的原生态歌手丁文军创新合作,将北宋名家范仲淹的《渔家傲·秋思》改编为信天游混搭着摇滚风的《秋思》。作品既有陕北民歌的高亢悠远,又有摇滚音乐的热血奔放,尽显黄土地上的激情。

  在南宋词人张孝祥的《念奴娇·过洞庭》中,中秋的洞庭湖一碧万顷、水光接天、明月浩荡,投射出词人“肝肺皆冰雪”一般的纯净人格,以及“尽挹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的阔大胸怀。王祖蓝将用普通话和粤语唱出词中“八百里洞庭”的恢弘之气,也唱出中国人自古以来的旷达精神。

  “奇迹男孩”再度登场

  传递“能开二月花”的生命力量

  经典,是对生命意义最美的表达。在《经典咏流传·大美中华》中,观众一次次邂逅在高低起伏的人生际遇里活出洒脱与坚韧的生命,也一次次从这些传唱人身上收获着鼓舞人心的力量。

  还记得《经典咏流传》第三季舞台上的9岁“奇迹男孩”陈果毅(果果)吗?2020年初,这位罕见病SMA(脊髓性肌萎缩症)小患者和经典传唱人冯家妹一起,把白居易脍炙人口的“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唱成了一曲以平凡生命致敬平凡生命的《草》,清澈温暖的歌声传递出爱与希望的强大信念,令许多观众热泪盈眶。

  时隔两年多,果果和冯家妹再度登台。他们此次选择改编的诗词作品,是初唐文化名臣李峤的《风》:“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同样是一首隽永绵长的小诗,同样有着柔中带刚的风骨,同样在春风拂面间有着触及心底的温柔。

  冯家妹表示:“《草》里有一句歌词是‘风把它吹向朋友怀抱’,当我们看到《风》这首诗的时候,特别亲切。我们也觉得,风就像是那些一直默默在身后支持我们的人,可能我们不知道他们的姓名,也没有见过他们,但是他们能够给我们带来温暖和力量。”

  在大众耳熟能详的《夜宿山寺》里,李白登高远眺,将天才的想象力引向星汉灿烂的夜空,“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擅长音乐脱口秀的王勉巧妙转换视角,将这首名篇改编成一首天上“神仙”望向人间“诗仙”的俏皮之作,隔着时空,帮李白“脑补”天上人正在做什么。整首作品天真烂漫,当王勉抱着吉他唱起“天上的人伸了个懒腰,问谁在把我扰”时,观众定会在莞尔一笑之余,感受到一份传承自李白的盎然情趣和飘逸之气。

  历史如尘烟消散,精神凝结成永恒。如果说经典像一座古今对话、时空穿梭的桥梁,那么《经典咏流传·大美中华》的创作者们正试图通过这样一座桥梁,把历久弥新的精神宝藏传递给更多的人们。5月28日晚,让我们再一次透过古圣先贤的字字珠玑,发现渺小却自成宇宙的自己,望见美好且无限广大的远方!

  原标题:万象为宾客,《经典咏流传》第八期唱响“今朝更好看”的风貌之美

[ 责编:张晓荣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哈尔滨:职业技能人才“比武秀艺”

  • 河南滑县:麦种田里抢收忙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最新一次评估报告认为,北冰洋预计最早在本世纪中叶前后出现夏季无冰的现象。
2023-06-08 09:35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科普的重要性。笔者认为,同其他行业和领域一样,做好科普工作必须立足我国国情,探索中国式科普新思维。
2023-06-08 05:20
6月7日,国际学术期刊《自然》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赵刚研究员带领的国际团队的一项重要成果。
2023-06-08 04:10
珠峰是地球感受全球气候变化的最高哨位,对该地区开展严格的生态保护,对中国和全世界意义都很重大。
2023-06-08 04:10
  自从进了研究所的大门,我一直做应用性很强的工作,从核武器到高能激光,其中的工程技术问题很多,这让我体会到了大量基础学科的问题,也尤感基础研究的重要。
2023-06-08 04:10
受制于材料、工艺等原因,该水电站此前使用的大型冲击式机组核心部件转轮长期依赖进口,费用、时间成本高。
2023-06-08 09:28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2年12月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系统论述农业强国的中国特色时,将“依靠自己力量端牢饭碗。14亿多人口的中国,任何时候都必须自力更生保自己的饭碗
2023-06-07 04:35
健康快乐的童年是什么样?必不可少的,是拥有一双明亮的眼睛,一副茁壮的身板,一颗丰润的心灵……然而,近年来,青少年视力健康问题日益突出,一副副“小眼镜”,挡住了孩子们望向远方的清澈目光。
2023-06-07 04:35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每个人从出生开始就需要进行眼健康管理。我们在青少年时期可能会近视,成年后易于出现视疲劳,40岁之后随着调节力的生理性下降,会出现花眼,老年后由于光损害及自然衰老会出现眼睛机能减退甚至眼病损害等。
2023-06-07 04:35
孩子近视了,要不要戴眼镜?在诊疗中我们发现,很多家长对于青少年用眼护眼还存在不少误解,有的家长认为“孩子近视了就自己注意,不戴眼镜也能康复”“戴了眼镜眼球会变形”……这些观点都是没有科学依据的。
2023-06-07 04:35
在嘹亮的汽笛声中,中国新能源轻轨列车6日在中国中车唐山公司正式发布,也标志着中车出口阿根廷胡胡伊项目首列车成功下线。
2023-06-07 04:20
陆元九,1920年1月9日出生于安徽来安县,198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1年本科毕业于重庆国立中央大学航空工程系。1941年至1945年,在重庆国立中央大学航空工程系等任教。
2023-06-07 04:20
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所长马延和指出,二氧化碳排放与气候变化已经成为全球关注的问题。
2023-06-06 08:39
自4月底以来,来自5支科考分队13支科考小组的170名科考队员,继续聚焦水、生态和人类活动,战高寒、斗风雪,在珠峰地区探索自然,奋勇攀登。
2023-06-06 08:38
作为北京市属医院科技成果转化典型代表,日前在2023中关村论坛国际技术交易大会发布。
2023-06-06 08:37
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中国科协生态环境产学联合体(以下简称“联合体”)在京发布了2022年度中国生态环境十大科技进展,长江生态保护、噪声污染治理、土壤污染治理等成果入选。
2023-06-06 02:40
“专精特新”是名副其实的政策热词、产业热词、招商热词。支持专精特新企业发展,不仅可以加快解决一些“卡脖子”难题,还可以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打造新的引擎。
2023-06-06 02:40
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数学家、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研究员万哲先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23年5月30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5岁。
2023-06-06 02:25
抬起针管,小心翼翼地对准部位,挤压——针管中的液体一滴一滴准确落在一件出土兵马俑的眼角。瞬间,兵马俑灰暗的眼睛,变得乌黑发亮。
2023-06-06 02:25
近日,中国防伪行业协会发布“防伪溯源保护品牌十大优秀案例”。数字技术,已在防伪行业深度运用。
2023-06-05 09:22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