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吴晓梅:痴迷原创,向美好世界和心中英雄致敬
首页> 文娱频道> 明星 > 正文

吴晓梅:痴迷原创,向美好世界和心中英雄致敬

来源:光明网2022-06-22 17:45

  “凭栏一片风云起,莫做神州袖手人” 时代热血励志剧《凭栏一片风云起》迎来会员收官,引发了不少网友关注热议。

  该剧聚焦于上世纪三四十年代,讲述北平的三组知识分子家庭的两代人,挥洒热血,为信仰而战的故事。

  吴晓梅作为该剧的出品人、总制片人以及编剧之一参与剧本创作。谈及此次创作,她说:“‘死非永诀,遗忘才是’这是我写在剧本的最后一句话,也是创作初衷,致敬战争年代千千万万保护文化传承,壮怀家国的人们。”

  吴晓梅先后策划、监制、制作数十部热播作品。曾担任电视剧《空降利刃》《乱世书香》《万家有宝》《非常24小时》三部、《红莓花儿开》的总制片人,电视剧《仁者无敌》《勇者无敌》的监制,电影《使徒行者》《小人国》的制片人,以及电影《高考1977》《马兰花》的总策划。

  文武双线并行 刻画时代背景下人物群像

  故事讲述战斗救国的青年飞行员们,得到召唤,投奔光明,护国卫民的过程,看似文弱、却坚守风骨,以血肉之躯和钢铁意志赓续民族文化血脉。他们坚守大义,爱国爱家。他们追求真理,不惜牺牲。

  大多数的军事题材影片,事件和背景是真实的,但是里面的故事是有艺术创造的。在剧中,三对情侣在战争年代,将青年人“丈夫许国”的决心和那时的“爱很慢,一生只够爱一人”的纯粹,表现的淋漓精致,在播出弹幕和抖音引起查找原型热潮,为他们的爱情感动。

  在选题和创作视角上,谈及是否跟自己的经历有关,她直言:“父母亲都是大学老师,从小长在大学校园里,后来又在电视台工作多年,所以创作设定与个人经历有些关系。”

  原创之路艰辛 只要用心就可能出精品

  从2019年《空降利刃》到《凭栏一片风云起》军事题材作品不断,作为该剧编剧之一的她表示,自己痴迷于,以原创方式向美好的世界,心中的英雄们致敬。她表示,原创道路很艰辛,一度想到放弃,她说:“很感谢团队的信任,一直不离不弃,原创出品需要大量时间和热情,作者要投身到火热的生活中去,体验生活,务实创作,沉心创作,认真打磨,要有家国情怀。作为影视人,用作品与观众交流,只要用心,每条创作之路都有可能出精品。”

  据悉,《凭栏一片风云起》剧本经过三年打磨,先后做过十多版不同故事,她说:“与编剧麦灵,在追求人物精气神,爱国者风骨的同时,还会结合考古学科、自然学科,以及历史、政治、军事背景等,力求将故事紧凑不松散。”中国电影评论学会常务副会长张为认为, 《凭栏一片风云起》是一部叙述宏大历史的视象史诗,波澜壮阔,豪迈悲壮,激荡人心!

  据了解,拍摄时吴晓梅全程跟组,听取导演及演员修改意见,在制片可行的范围内进行精雕细琢。她说:“剧组群策群力,创作氛围很好,导演客串沉湖水里;王劲松老师现场板书南宋地图,讲解古文,这都是剧本中没有的;胡亚捷老师为饰演曾穆,表演方式丰富立体,被观众称为‘全剧喜剧担当’;青年演员胡一天、章若楠拍摄时,不回避脏妆,将人物从青涩演绎到成熟。演员高伟光,客串中学老师,编剧量身定制角色,一位温暖敦厚,视学生为亲人的形象,演绎的非常到位。”

  谈及下部创作,她说:“我们即将创作一部讲述载人深海探索的科幻题材电视剧,仍是要用原创方式讲讲可爱的中国人。”(采写/剪辑 张晓荣)

[ 责编:杨帆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海军四川舰顺利完成首次航行试验

  • 大、小苏干湖:咸淡相连的高原“姊妹湖”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这台高能非弹谱仪的独特之处在于,它利用了中子不带电、穿透力强的特性,能够直接探测到物质内部的微观运动。
2025-11-17 08:56
建立和完善国家公园监测网络体系,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领域的重要实践,是践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理念的具体体现。
2025-11-17 04:30
浙江清凉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我国重要的生物多样性聚集地之一,也是长三角地区珍贵的物种基因库。
2025-11-17 04:30
近日,我国科研团队在嫦娥六号月背样品中首次发现大型撞击事件成因的微米级赤铁矿和磁赤铁矿晶体,揭示了全新的月球氧化反应机制,为环绕南极-艾特肯盆地磁异常的撞击成因提供了样品实证。
2025-11-17 04:30
在不久前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计划”国际协调理事会第37次会议上,内蒙古大青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陕西周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被批准为“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成员。
2025-11-17 04:30
以“智跃无界,开源致远”为主题的操作系统大会2025(以下简称“大会”)在北京举办。
2025-11-14 17:08
我国在4个国家开展6处文物古迹保护修复,49项中外联合考古项目涉及28个国家和地区,用实际行动践行全球文明倡议、不断丰富世界文明百花园。
2025-11-13 07:07
由四川省人民政府主办的2025世界动力电池大会12日在宜宾市开幕。
2025-11-13 04:55
据估算,太阳每秒钟释放的能量,可供全人类使用约70万年。模拟太阳来产生无尽的清洁能源,也因此成为人类的“终极能源梦想”。
2025-11-13 04:55
日前,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智能机械研究所、中科合肥智能育种加速器创新研究院联合发布重要成果:全链条机器人育种家“小海”与“海霸设施”小麦快速育种商业化服务平台同步启动,标志着我国在智能育种装备与工程化应用上取得关键突破。
2025-11-13 04:55
日前,记者从全球规模最大的恐龙蛋化石遗址——湖北青龙山恐龙蛋化石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获悉,数字化档案建设团队正为库藏的每一枚较完整恐龙蛋化石,赋予由“保护区名称—化石产地名称—库藏箱编号—标本编号”构成的唯一“身份证ID”。这标志着该保护区首次实现恐龙蛋化石专属标识管理。
2025-11-13 04:55
困扰无数人的睡眠问题,终于有一部纪录片说清楚了!
2025-11-13 08:55
国家卫生健康委百万减残工程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院校长吉训明介绍,目前,全国已有20个省份成立减残工程专委会,8个省份正在积极推进。
2025-11-12 07:24
2025年是中国科学院院士、我国理论物理学奠基人、“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彭桓武诞辰110周年。
2025-11-12 07:23
由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牵头,联合国内外多家科研机构组成的研究团队,通过对现存及灭绝长臂猿的大规模基因组测序与比较分析,系统阐明了长臂猿科的演化历程、种群动态及其标志性长臂表型的遗传基础,为全球长臂猿的保护行动提供了新的科学见解,相关研究成果日前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细胞》。
2025-11-12 05:10
11月11日,长征八号甲遥五运载火箭在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成功实施转运,计划择期发射。
2025-11-12 05:10
近日,中核集团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主导建设的量子放射性计量实验室及电离辐射计量级设备“一线多用”产研平台正式投入运行,成功填补我国在低温量子磁量热计领域的空白。
2025-11-12 05:10
在数据管理与使用方面,《实施方案》提出,实行物流公共数据分类分级管理,规范开展数据授权运营,扩大路网、轨迹、企业、人员等关键数据供给。
2025-11-11 10:03
中国科协日前发布的《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蓝皮书(2025)》显示,我国科技期刊总量持续增加,从2023年的5211种提升至2024年的5325种,整体影响力稳步提升。
2025-11-11 10:04
空天地一体化网络作为国家信息化的重要基础设施,其战略意义远超普通通信技术范畴,它不仅是我国实现信息全球覆盖、自主创新的必由之路,更是在数字时代掌握发展主动权的关键布局。
2025-11-11 10:02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