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赵丽颖演村妇直面闹婚陋俗
首页> 文娱频道> 影视电视资讯 > 正文

赵丽颖演村妇直面闹婚陋俗

来源:羊城晚报2022-06-30 11:03

  6月29日晚,现实主义题材剧《幸福到万家》登陆北京卫视、东方卫视黄金档首播,优酷每晚22:00同步播出。该剧根据陈源斌的长篇小说《秋菊传奇》改编,由郑晓龙、刘雪松、姚远联合执导,赵冬苓编剧,曹平担任制片人,赵丽颖、刘威、唐曾领衔主演,罗晋特邀出演。剧情以赵丽颖饰演的农村媳妇何幸福为主线呈现万家庄的乡村振兴之路。

  《幸福到万家》中的乡村并非世外桃源。相反,昨日播出的剧情就以闹婚为主题,呈现出旧俗和新风之间的激烈冲突。据悉,乡村的污染治理、经济发展将是往后剧情的重要主题。

  首播剧情打破闹婚陋习

  《幸福到万家》的首播剧情中,何幸福以万家庄新媳妇的身份登场,却在大喜之日因闹婚事件与万家庄村支书的儿子万传家产生冲突。万传家仗着村支书儿子的身份大闹别人的婚礼现场,甚至试图对何幸福的妹妹实施骚扰。何幸福情急之下,用板凳敲破了万传家的头。在万家庄这个人情社会中,这场闹剧本来会碍于面子而不了了之。但何幸福坚持“要个说法、辩个对错”,她的执拗如同投向平静湖面的一颗石子,泛起了移风易俗的波澜。

  在这过程中,何幸福遇到了许多阻力,其中包括自己的丈夫王庆来。王庆来是村里的“老好人”,虽然认可妻子何幸福当家,但他认为,得过且过、不得罪人才是王家作为小门小户在万家庄的生存之道。从村支书万善堂、万善堂的儿子万传家、何幸福的公婆王友德、桂枝等或张扬跋扈、或谨小慎微的人物身上,也能看出这座村庄法治意识的缺失。

  《幸福到万家》围绕万家庄从物质文明到精神文明的进步,用跌宕起伏的故事以及鲜明的人物性格塑造,展现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在“软件”和“硬件”上的巨大变化。剧中,何幸福积极投身家乡建设,为乡村经济振兴和乡风文明建设发展贡献力量。据了解,在此后的剧情中,除了身体力行推动村里人遵法、学法、守法、用法之外,何幸福还积极开展污水治理,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郑晓龙曹平黄金搭档操刀

  《幸福到万家》的幕后班底颇为强劲。剧集由郑晓龙、刘雪松、姚远联合执导,赵冬苓编剧,曹平担任制片人。郑晓龙与曹平被誉为中国电视剧行业的“黄金搭档”,二人先后成功合作了电视剧《金婚》《甄嬛传》《红高粱》《急诊科医生》《功勋》等诸多经典作品。《幸福到万家》中的主人公都是乡村里的普通人,这对搭档希望通过对人物的塑造和挖掘,讲好普通人的动人故事;同时也通过塑造一个个鲜活的人物,以群像展现乡村生活百态。郑晓龙坦言没有把《幸福到万家》当成主旋律剧来拍,“就是讲一个普通人的故事,是拍给老百姓看的,不只是面向农村人,也面向想了解农村人生活现状的城市人群”。

  在剧方公布的导演特辑里可以看到,郑晓龙在拍摄上颇为精益求精。他表示:“别光想着省钱,还是要考虑质量。”他带领刘雪松、姚远两位导演和整个摄制组实地勘景,细致到每张桌子的摆设、婚礼场景的布置都亲力亲为指挥。此外,郑晓龙还指导演员的动作细节:他教导赵丽颖“手里拿着东西,就能看得出你怀孕”;拍摄阻止万传家闹婚场景时,她应该如何踹开门、如何抡起板凳等,帮助演员以最佳的状态进入拍摄。

  赵丽颖演活农村妇女

  赵丽颖饰演的何幸福无疑是该剧的灵魂人物。这部剧刻画了一个自信、不认输的女性形象,她在追求公平正义、寻理寻法的过程中实现了个人的成长,诠释出新时代女性的励志力量。

  赵丽颖形容何幸福是“一块璞玉”

  《幸福到万家》是赵丽颖近年少有的现实主义题材作品。跳出古偶剧和甜宠剧的舒适圈,她选择跟“伯乐”郑晓龙合作——15年前,她就参演了郑晓龙执导的《金婚》,饰演少年佟多多。《金婚》在豆瓣上至今仍保持8.5分的高分,是郑晓龙的现实主义佳作。《幸福到万家》中的何幸福虽然与赵丽颖过往的角色大相径庭,但她倔强较真的性格,与赵丽颖的气质颇为适配。赵丽颖在采访中形容何幸福是“一块璞玉”,并从她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我从小也是生活在农村,跟这个角色的状态很像。我非常欣赏何幸福这样的人,她善良、热情、真诚,而且敢想敢干,走路都是带风的。这种精神头非常打动我。在戏里,她是一个有孩子的农村妇女,但她仍然勇敢去追寻自己的梦想。在生活中,我也真的认识这样的姑娘。希望我的演绎能够展现出她的性格,跟她携手走过这段路。”胡广欣

[ 责编:张晓荣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斑斓初冬

  • 青少年选手超七成 首届世界无人机足球锦标赛启幕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以“智跃无界,开源致远”为主题的操作系统大会2025(以下简称“大会”)在北京举办。
2025-11-14 17:08
我国在4个国家开展6处文物古迹保护修复,49项中外联合考古项目涉及28个国家和地区,用实际行动践行全球文明倡议、不断丰富世界文明百花园。
2025-11-13 07:07
由四川省人民政府主办的2025世界动力电池大会12日在宜宾市开幕。
2025-11-13 04:55
据估算,太阳每秒钟释放的能量,可供全人类使用约70万年。模拟太阳来产生无尽的清洁能源,也因此成为人类的“终极能源梦想”。
2025-11-13 04:55
日前,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智能机械研究所、中科合肥智能育种加速器创新研究院联合发布重要成果:全链条机器人育种家“小海”与“海霸设施”小麦快速育种商业化服务平台同步启动,标志着我国在智能育种装备与工程化应用上取得关键突破。
2025-11-13 04:55
日前,记者从全球规模最大的恐龙蛋化石遗址——湖北青龙山恐龙蛋化石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获悉,数字化档案建设团队正为库藏的每一枚较完整恐龙蛋化石,赋予由“保护区名称—化石产地名称—库藏箱编号—标本编号”构成的唯一“身份证ID”。这标志着该保护区首次实现恐龙蛋化石专属标识管理。
2025-11-13 04:55
困扰无数人的睡眠问题,终于有一部纪录片说清楚了!
2025-11-13 08:55
国家卫生健康委百万减残工程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院校长吉训明介绍,目前,全国已有20个省份成立减残工程专委会,8个省份正在积极推进。
2025-11-12 07:24
2025年是中国科学院院士、我国理论物理学奠基人、“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彭桓武诞辰110周年。
2025-11-12 07:23
由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牵头,联合国内外多家科研机构组成的研究团队,通过对现存及灭绝长臂猿的大规模基因组测序与比较分析,系统阐明了长臂猿科的演化历程、种群动态及其标志性长臂表型的遗传基础,为全球长臂猿的保护行动提供了新的科学见解,相关研究成果日前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细胞》。
2025-11-12 05:10
11月11日,长征八号甲遥五运载火箭在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成功实施转运,计划择期发射。
2025-11-12 05:10
近日,中核集团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主导建设的量子放射性计量实验室及电离辐射计量级设备“一线多用”产研平台正式投入运行,成功填补我国在低温量子磁量热计领域的空白。
2025-11-12 05:10
在数据管理与使用方面,《实施方案》提出,实行物流公共数据分类分级管理,规范开展数据授权运营,扩大路网、轨迹、企业、人员等关键数据供给。
2025-11-11 10:03
中国科协日前发布的《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蓝皮书(2025)》显示,我国科技期刊总量持续增加,从2023年的5211种提升至2024年的5325种,整体影响力稳步提升。
2025-11-11 10:04
空天地一体化网络作为国家信息化的重要基础设施,其战略意义远超普通通信技术范畴,它不仅是我国实现信息全球覆盖、自主创新的必由之路,更是在数字时代掌握发展主动权的关键布局。
2025-11-11 10:02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不是考验瞬间爆发力的短跑,而是需要长期持久力的马拉松。 在课程体系搭建上,北航实验学校打造了“五级阶梯式”科技创新人才贯通培养课程群,实现从基础普及到进阶的无缝衔接。
2025-11-11 10:00
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场景培育和开放推动新场景大规模应用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相关工作作出部署。
2025-11-11 09:50
11月9日,国航C919重飞“两航起义”航线主题航班从香港飞抵天津,重温76年前“两航起义”的北飞航程,致敬“两航起义”爱国壮举。“两航”后代陈绍曾介绍,76年前,“两航起义”飞行员从香港驾驶12架飞机飞抵北京、天津,建设新中国民航事业。
2025-11-10 10:10
“超级细菌”指那些对多种抗生素具有耐药性的细菌。研究人员在一种常用药物的生产流程中意外发现一种很有前景的强效抗生素,能够杀死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等“超级细菌”。
2025-11-10 10:09
11月9日,202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在浙江乌镇闭幕。世界互联网大会秘书长任贤良用“聚焦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理念”“关注创新发展热点议题”“不断擦亮峰会品牌”“持续贡献智慧力量”概括了本届峰会的特点。
2025-11-10 10:08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