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周杰伦的幸运还是华语乐坛的尴尬?
首页> 文娱频道> 音乐资讯 > 正文

周杰伦的幸运还是华语乐坛的尴尬?

来源:文汇报2022-07-07 09:40

  7月6日的热搜是属于周杰伦的。未发布专辑被打低分的“乌龙”尚未平息,首支专辑同名主打歌《最伟大的作品》MV率先曝光,瞬间引爆舆论。是熟悉的周杰伦音乐“配方”——杂糅古典、嘻哈与流行,是熟悉的周杰伦MV元素——钢琴、悬疑、魔术缺一不可。对此,有歌迷感叹,还有网友致力于找全歌词中提到的艺术家及作品,就连MV中出镜的郎朗也成为大众热议焦点……

  《最伟大的作品》MV发布仅3小时,点击量即破亿次。而仅微博文娱榜一个平台,有关这首新歌的热搜话题就占据“半壁江山”,足见周杰伦的影响力。不过在狂欢之余,“自我重复”“不太好听”“当不起这个歌名”的声音也不绝于耳。这样的评价,也出现在他近几年的其他作品发行之时。与其说是一部分听众的苛求、挑刺,不如说是一种期望越高、失望越大的必然结果。几乎可以肯定的是,《最伟大的作品》既不是周杰伦“最伟大的作品”,更不会是华语乐坛“最伟大的作品”。但毫无疑问,“周杰伦现象”已经成为华语流行乐坛“前无古人”的存在。

  “周杰伦现象”已经成为华语流行乐坛“前无古人”的存在。

  这一方面源自于他从艺20多年来所积累的一大批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优秀作品,使其拥有了上至50后、60后,下至00后、10后这样广泛的跨世代受众;另一方面也因为他于华语乐坛全盛时代“横空出世”,受惠于前人在流行音乐创作上中西融合的探索实践,又适逢千禧年后流行文化在青少年群体中的爆炸式传播。乐观来看,周杰伦标志着华语乐坛的创作高度,但某种程度上,这种“华语乐坛再无周杰伦”的怀旧情绪,也在构筑大众触达更多优秀新人新作的屏障。在流行文化越发趋于分众化和粉丝化的当下,或许注定无法诞生与周杰伦同量级的全民级歌手,但我们或许可以期待、或许应该给予更多机会,让新人新作可以穿破“最伟大作品”的迷障,带来更多感动与惊喜。

  下图为周杰伦演唱会资料照片

  普及艺术史,还是炫技“掉书袋”?

  “一首近代美术史之歌!”听完这首新歌,网友如是评价。确实如此。有网友统计了歌词和MV中出现的艺术家及其作品或标志性意象,从马格利特作品中出现的苹果、烟斗与鸽子,到达利的翘胡子、龙虾电话、《记忆的永恒》;从梵高的《星空》、蒙克的《呐喊》,到莫奈的《睡莲》、常玉的《曲腿裸女》,几乎是一句歌词一个“梗”,一个镜头一个意象的密集程度。

  很多网友为这样的独特主题点赞。在流行音乐主题越发窄化、只沉迷于小情小爱书写之时,周杰伦选择用创作向艺术家致敬。可有些评论对此并不买账,认为历数大师与作品的表达过于刻意,显得有些掉书袋。尤其是MV中,周杰伦与友人误打误撞穿越到1920年代,邂逅一众艺术大师的创意,也与伍迪·艾伦电影《午夜巴黎》“撞款”。

  不过认真追溯会发现,周杰伦创作这首歌并非是要与大师比肩,而是近些年四处游历看展的有感而发。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比起达利、梵高这样无人不知的艺术大师,歌词里特别提到一位知晓度不高的中国画家——常玉。而常玉,恰恰是周杰伦创作这首作品的原初动力。早前,他曾在社交平台发过一张常玉的遗作《孤独的象》。配文流露着他对这位艺术家的崇敬与认同:“一生的画没有落叶,只有小象走在沙漠。孤枝的尽头,才能长出常玉要的花朵”。当时他就透露将这个主题交由词作者黄俊郎,请他诠释这份“艺术家的孤独”。

  从这段感性而富有诗意的文字里,可以感受到周杰伦在这些年并没有沉湎于游玩与奶茶,而是真正有所思考和成长。功成名就的他,会为常玉生前潦倒身后成名、客死他乡的经历动容,懂得欣赏那份苍茫天地间孑然一身的寂寥,不再是2018年在《不爱我就拉倒》里写下“哥练的胸肌,如果你还想靠”土俗歌词的状态。

  而黄俊郎的加入,也丰富了他创作的意涵。这位本身有着多年绘画经历的作家、作词人,此前曾为周杰伦《以父之名》《Mojito》作词。这次执笔《最伟大的作品》,他确实试图尽可能多地将文字对应到一张画、一篇散文、一首诗、或是一个典故。在6日微博发文中,他如是解释“最伟大的作品”希望传达的主题——“艺术最了不起的地方在于,它可以让‘自我的负面情感’与‘偏激执着的念头’、在生活里面别人可能难以接受的你,因为透过创作,而被赞许欣赏,成了最正面、最伟大的存在!只有艺术,能把那些不被周遭人认同的思绪、任性的言行举止、荒诞不经的生活、穷途潦倒的落寞,蜕变成为最美丽而引人遐想的存在!”

  “被神话”不该是优秀创作者的宿命

  尽管许多歌迷一再澄清《最伟大的作品》这个颇受争议的名字,并非周杰伦的自夸,但某种程度上,过去几年来,网友对于周杰伦的极尽赞美,市场对于周杰伦的人气反馈,确实给创作者一种错觉与自信,所以才有了歌词里这样的表达——“世代的狂,音乐的王,万物臣服在我乐章。路还在闯,我还在创,指尖的旋律在渴望。世代的狂,音乐的王,我想我不需要画框,它框不住琴键的速度,我的音符全部是未来艺术”。

  有人说,他有这样的资本可以在作品中“狂妄”。这几年,“周杰伦”三个字简直成了华语乐坛的代名词。2020年,他推出单曲《Mojito》,一度引发QQ音乐服务器瘫痪。今年5月,他的“地表最强”“魔天伦”两场演唱会线上重映,累计获得近亿次点击量。就连刘畊宏的健身视频爆火,有相当一部分还要归功于选用了周杰伦的《龙拳》《本草纲目》作为背景乐。

  可比起2000年前后华语乐坛全盛时期歌手“百花齐放”的局面,当下诞生的“周杰伦现象”,多少有些“独孤求败”的意味。要知道,周杰伦出道前后,与其创作风格、路线相近的,就有陶喆、林俊杰等人,论作品质量与市场号召力,并不逊色。然而如今,各大音乐平台榜单被短视频神曲“霸占”,资深唱将挤牙膏式地发单曲也再难掀起话题。音乐专辑的销售数字屡创新高,可清一色都出自“粉丝专供”的流量偶像。音乐综艺常年有爆款,可已然是“考古”翻唱的天下。至于社交平台,“2000年华语乐坛神仙打架”每隔一段时间就要上一次热搜……

  归根结底,是华语乐坛的持续低迷,才让周杰伦成为“神话”。其实回头看,他的每一次发片出单曲,都伴随着“江郎才尽”“自我重复”的质疑。即便有朗朗上口、全民学唱的《告白气球》《等你下课》,也不过是网友所谓“在舒适区徘徊”的轻松创作。然而就是这样的轻松、重复之作,即便抛开“周杰伦”三个字自带的“情怀滤镜”,依旧是当下华语乐坛的稀缺资源。这些年华语乐坛就没有与之相当的新人新作吗?倒也未必。比如毛不易、华晨宇这样同时兼具演唱和创作实力的新生代歌手,也曾以《消愁》《卡西莫多的礼物》惊艳大众,可慢慢地不是成了生活类综艺的“搞笑担当”,就是与热门影视主题曲的“深度捆绑”,很难全心全意沉淀在纯粹的音乐创作之中有所精进,取得更大的音乐成就。而另一边,是罗大佑、崔健、林子祥、叶倩文、孙燕姿、王心凌这些十几年前、甚至几十年前的歌手,以经典重唱掀起怀旧热潮,成为一个又一个“神话”。

  然而“被神话”不该是优秀创作者的宿命,其影响的不只是其本人创作可以抵达的艺术高度,更可能会遮蔽一些有潜力、有创想的新声触达更广泛大众,使他们活在“神话”的阴影下,阻碍创作与市场形成良性互动,让当下本就过分依赖综艺、影视、粉丝经济的音乐产业发展更加艰难。而缔造“神话”与其说是大众拒绝接受新鲜事物,不如说是平台与营销号炮制了“华语乐坛已死”陷阱,在消费“情怀”中折损了“创新”的微光。在追逐“头部”“流量密码”之时,何妨放过周杰伦,也给下一个“周杰伦”留出一方成长空间?

  (文/黄启哲)

[ 责编:张晓荣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习近平同巴西总统卢拉共同签署联合声明

  • 习近平同巴西总统卢拉共见记者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全海深光电缆绞车系统“海威GD11000”,日前随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海洋地质二号”船在我国南海完成了首个航次的深海调查任务。
2024-11-20 09:21
近日,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何林团队与武汉大学教授雷爱文团队合作,在催化羰基化领域取得重要进展——成功利用一氧化碳或二氧化碳替代剧毒光气,高效合成含氮羰基化合物非对称脲。。
2024-11-20 09:24
这种菌能够迅速分解番茄、辣椒、娃娃菜等多种蔬菜尾菜,并具有促进作物生长、拮抗土传病原菌等功能特性。在此基础上,课题组进一步研发了“蔬菜尾菜+快速腐解菌+有机肥+功能菌”四位一体的原位还田技术。
2024-11-20 09:20
11月18日,在沪渝蓉高铁全线控制性咽喉工程崇太长江隧道内,我国盾构隧道智能建造V2.0技术体系正式在“领航号”盾构机成功应用
2024-11-20 09:19
19日,四川、重庆、贵州三省市同步首发动力型锂电池试运专列,这是我国铁路首次大规模试运输动力锂电池,将助力国产动力锂电池产品的全球流通。
2024-11-20 09:13
近年来,北京市延庆区大力发展低空经济,2023年相关产业产值达23.3亿元。天气渐冷,北京八达岭长城脚下,中关村延庆园内的低空经济产业园依旧热火朝天,一派繁忙景象。
2024-11-19 09:50
据最新一期《自然·化学》杂志报道,美国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团队在最新研究中给出了一个涉及两种简单分子间反应的精妙解释。
2024-11-19 09:47
利用样地观测数据、空间分析和树线模型模拟,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研究员梁尔源等人系统分析了尼泊尔珠峰国家公园和安纳普纳保护区混交林树线,揭示了糙皮桦和喜马拉雅冷杉的种群更新动态和树线位置变化。
2024-11-19 09:46
机器人服务员、咖啡师、宠物……各种机器人让人目不暇接。自动载人飞行器,无人机、无人车、无人船……智能驾驶技术遍布“海陆空”。11月14日至16日,第二十六届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在广东深圳举行。
2024-11-19 04:55
近日,记者从湖北省神农架林区林业管理局野保科开展的陆生野生脊椎类动物普查中获悉,神农架现有陆生野生脊椎类动物710种,比原来的493种增加217种。
2024-11-19 05:00
北京时间11月15日23时13分,天舟八号货运飞船在文昌航天发射场由长征七号遥九运载火箭成功发射。自中国空间站建造以来,空间应用系统已在轨开展了百余项科学实验和应用试验,阶段性研究成果持续产出。
2024-11-18 10:27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王晓群研究员课题组、广东省智能科学与技术研究院张旭院士课题组和北京师范大学吴倩教授课题组合作,深入解析了人类背根神经节(DRG)发育过程中调控多种感觉神经元分化的多层级信号通路,并成功构建了人类DRG类器官(hDRGOs)模型。通过比较人类和小鼠的感觉神经元发育,研究人员发现两者在发育进程、基因表达谱和细胞亚型上存在差异。
2024-11-18 10:24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发展通用航空和低空经济。航空航天民航高校应发挥特色优势,形成“航空+”的多元化低空经济专业型人才培养模式,促进低空经济科技链、人才链、产业链的有机衔接。
2024-11-18 10:21
中北大学极端环境特种传感与测试创新研究团队成员正在围绕近期发射任务进行产品研发。日前,第28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评选揭晓,中北大学极端环境特种传感与测试创新研究团队获“中国青年五四奖章集体”荣誉称号。
2024-11-18 10:16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天舟七号货运飞船已于11月17日21时25分受控再入大气层。 天舟七号货运飞船于2024年1月17日在文昌航天发射场发射入轨,装载了航天员在轨驻留消耗品、推进剂、应用实(试)验装置等物资。
2024-11-18 10:14
一声战机轰鸣划破长空,一柄银色利剑直冲天际。此次歼-35A敢于摘掉面纱公之于众,不是因为它不再神秘,而是因为它拥有基于实力、能力、国力上的强军自信与大国自信。
2024-11-15 09:20
我国科学家目前已完成八条全球主要海沟深渊的载人深潜科考,创造多项世界载人深潜作业和科考新纪录,在深渊深海地质、生命与环境科学领域取得了一系列原创性重大发现和科考成果。
2024-11-15 09:16
我们必须坚持科技创新的战略先导地位,开辟新领域新赛道,在全球科技竞争中抢占先机,在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发展中赢得主动权。
2024-11-15 09:12
该项技术由华中科技大学国家脉冲强磁场科学中心与东方电气集团东方电机有限公司、东莞磁脉电气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完成。
2024-11-15 09:12
120公斤推力级涡喷发动机KP12可配装多用途无人机开展灾情监测、空中消防、物资投送、通讯中继等。
2024-11-15 09:11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