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还有诗和远方》:为文旅节目刮来一阵“新风”
首页> 文娱频道> 影视综艺看点 > 正文

​《还有诗和远方》:为文旅节目刮来一阵“新风”

来源:光明网2022-07-11 11:05

  跟随蜂农割蜜,收获一箱最新鲜的原野馈赠;借助天然岩洞,开一场别开生面的演唱会;深入500年历史的古村落,走进诗文中的小桥流水人家……

  “太美了,让人看之忘忧!”观众看完后纷纷送上赞美之词,让节目在社交平台的讨论度居高不下。

  没错,就像节目名称一样,浙江卫视的这档《还有诗和远方》容纳了凡俗的温情与远方的浪漫,在诗篇式的表达结构中,为文旅节目刮来一阵“新风”。

​《还有诗和远方》:为文旅节目刮来一阵“新风”

  一

  细看节目的诞生背景,可以发现其在“DNA里”就带着浓厚的文学属性。

  由中共浙江省委宣传部指导,三年间沿浙东唐诗之路、钱塘江诗路带、瓯江山水诗路带一路行走,记录下不同城市街头巷尾的市井故事,也看见民俗与诗情融合的水土风姿。就像是杜甫笔下那扇装满了好景的窗户,只不过其中的千秋雪变成了江南春,推开后更有庞大的时代之变扑面而来。

​《还有诗和远方》:为文旅节目刮来一阵“新风”

  在如何展示这种优越性上面,《还有诗和远方》有着自己的“方法论”。不是生硬地“吆喝”,也不是单调地重复,而是通过对群众生活状态的挖掘和展示,让人在“小细节”中看到“大时代”。

​《还有诗和远方》:为文旅节目刮来一阵“新风”

  开篇温岭,当地有人选择自己开民宿、咖啡店,过着悠然惬意的日子,也有人选择乘风破浪,收获大海的馈赠。移步松阳,这里有人坚持老字号,打铁、做小吃,传承老手艺,也有人选择创业养蜂、直播售卖农产品,拥抱新时代。不论是哪种生活方式,他们神态中的满足、幸福都透过屏幕生动地传递出来。节目作为一个“小窗口”,让人看到了浙江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加持下,在发展上取得的累累硕果。

​《还有诗和远方》:为文旅节目刮来一阵“新风”

  二

  今年4月中旬,省委宣传部面向社会发起了一场征集、评选省域品牌主题词的专题活动,一个月后,“诗画江南 活力浙江”高票当选。

  浙江的好山好水自古以来就被写入诗里、绘入画里、唱在歌里,这缕诗画山水的情愫,也始终凝结在浙江人民的精神记忆里。这也就不难解释观众对于《还有诗和远方》的喜爱——作为一个文旅节目,浙江的山海资源、人文优势在其中显得格外突出。

​《还有诗和远方》:为文旅节目刮来一阵“新风”

  阳光下七彩小箬村的梦幻斑斓,细雨中洞下沙滩的朦胧迷离,群山间陈家铺古镇的悠远深邃,晚灯里明清古街的烟火升腾……如此种种画面在节目里交相辉映,既凸显出浙江对于山海资源、人文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也描画了在发展中发挥生态优势、创建“生态省”的坚定步伐。

​《还有诗和远方》:为文旅节目刮来一阵“新风”

  这是一种贴合了百姓群众审美方向的艺术张力,也是一面时刻输出着省域品牌的创作旗帜。节目在让人对好山好水心向往之的同时,也给观众种下了一颗名为浙江印象的深邃种子。

  三

  如何避免一档旅行主题的节目变成俗套的“景点打卡集合”,使其拥有不止于“网红”的内涵和深度?《还有诗和远方》选择了一条“双管齐下”的道路。

​《还有诗和远方》:为文旅节目刮来一阵“新风”

​《还有诗和远方》:为文旅节目刮来一阵“新风”

  上一秒醉心云与雾萦绕山间的美景,下一秒又会被因地制宜、脱贫不下山的乡村振兴故事击中;刚刚体验过扬帆起航的激动,又马上震撼于渔民大叔十几年间自费海上救援千人的伟大;感受了打铁时火花四溅的壮观,看到了老字号手艺人几十代传承不断的坚韧与质朴。

  偶遇当地居民,听他们讲起第二课堂、素质教育等内容,看他们上居下市,保留原始生活风貌形成“活着的古镇”,节目仿佛一面镜子映照出当地的发展理念;再看产业发展,风生水起的民宿经济、别具一格的海上渔家乐、借助新兴网络平台的“溯源”农产品售卖,多种花样的产业“你方唱罢我登场”。

​《还有诗和远方》:为文旅节目刮来一阵“新风”

  《还有诗和远方》不仅让观众看着有趣、心生向往,还看着有营养,引发思考。

  富裕先行要的不仅是GDP的一个数字,还要文化领域的丰富与自信,省域现代化也不只在于技术的发展,同样关系着思想的进步。在一手地方美景,一手人文内涵的加持下,节目不仅触及了“诗和远方”的理想,也肯定了“脚踏实地”的现实,在趣味和享受之中让人看到了浙江的高质量发展。

​《还有诗和远方》:为文旅节目刮来一阵“新风”

  “看山水成趣,化人间作诗”,这首灵动的“江南小曲”还将继续唱出更多沁人心脾的旋律,唱出烟柳画桥之风姿,唱出这方水土生生不息的蓬勃活力。

(张文)

[ 责编:杨帆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哈尔滨:职业技能人才“比武秀艺”

  • 河南滑县:麦种田里抢收忙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最新一次评估报告认为,北冰洋预计最早在本世纪中叶前后出现夏季无冰的现象。
2023-06-08 09:35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科普的重要性。笔者认为,同其他行业和领域一样,做好科普工作必须立足我国国情,探索中国式科普新思维。
2023-06-08 05:20
6月7日,国际学术期刊《自然》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赵刚研究员带领的国际团队的一项重要成果。
2023-06-08 04:10
珠峰是地球感受全球气候变化的最高哨位,对该地区开展严格的生态保护,对中国和全世界意义都很重大。
2023-06-08 04:10
  自从进了研究所的大门,我一直做应用性很强的工作,从核武器到高能激光,其中的工程技术问题很多,这让我体会到了大量基础学科的问题,也尤感基础研究的重要。
2023-06-08 04:10
受制于材料、工艺等原因,该水电站此前使用的大型冲击式机组核心部件转轮长期依赖进口,费用、时间成本高。
2023-06-08 09:28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2年12月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系统论述农业强国的中国特色时,将“依靠自己力量端牢饭碗。14亿多人口的中国,任何时候都必须自力更生保自己的饭碗
2023-06-07 04:35
健康快乐的童年是什么样?必不可少的,是拥有一双明亮的眼睛,一副茁壮的身板,一颗丰润的心灵……然而,近年来,青少年视力健康问题日益突出,一副副“小眼镜”,挡住了孩子们望向远方的清澈目光。
2023-06-07 04:35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每个人从出生开始就需要进行眼健康管理。我们在青少年时期可能会近视,成年后易于出现视疲劳,40岁之后随着调节力的生理性下降,会出现花眼,老年后由于光损害及自然衰老会出现眼睛机能减退甚至眼病损害等。
2023-06-07 04:35
孩子近视了,要不要戴眼镜?在诊疗中我们发现,很多家长对于青少年用眼护眼还存在不少误解,有的家长认为“孩子近视了就自己注意,不戴眼镜也能康复”“戴了眼镜眼球会变形”……这些观点都是没有科学依据的。
2023-06-07 04:35
在嘹亮的汽笛声中,中国新能源轻轨列车6日在中国中车唐山公司正式发布,也标志着中车出口阿根廷胡胡伊项目首列车成功下线。
2023-06-07 04:20
陆元九,1920年1月9日出生于安徽来安县,198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1年本科毕业于重庆国立中央大学航空工程系。1941年至1945年,在重庆国立中央大学航空工程系等任教。
2023-06-07 04:20
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所长马延和指出,二氧化碳排放与气候变化已经成为全球关注的问题。
2023-06-06 08:39
自4月底以来,来自5支科考分队13支科考小组的170名科考队员,继续聚焦水、生态和人类活动,战高寒、斗风雪,在珠峰地区探索自然,奋勇攀登。
2023-06-06 08:38
作为北京市属医院科技成果转化典型代表,日前在2023中关村论坛国际技术交易大会发布。
2023-06-06 08:37
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中国科协生态环境产学联合体(以下简称“联合体”)在京发布了2022年度中国生态环境十大科技进展,长江生态保护、噪声污染治理、土壤污染治理等成果入选。
2023-06-06 02:40
“专精特新”是名副其实的政策热词、产业热词、招商热词。支持专精特新企业发展,不仅可以加快解决一些“卡脖子”难题,还可以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打造新的引擎。
2023-06-06 02:40
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数学家、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研究员万哲先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23年5月30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5岁。
2023-06-06 02:25
抬起针管,小心翼翼地对准部位,挤压——针管中的液体一滴一滴准确落在一件出土兵马俑的眼角。瞬间,兵马俑灰暗的眼睛,变得乌黑发亮。
2023-06-06 02:25
近日,中国防伪行业协会发布“防伪溯源保护品牌十大优秀案例”。数字技术,已在防伪行业深度运用。
2023-06-05 09:22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