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看得见想象力的奇幻冒险,困在“印象”中的亲子片
首页> 文娱频道> 影视电影动态 > 正文

看得见想象力的奇幻冒险,困在“印象”中的亲子片

来源:文汇报2022-07-18 09:58

  陈思诚新作《外太空的莫扎特》是为暑期档定制的电影,希望用一种轻松幽默的方式,引发大家对“中国式父子关系”的思考。

  ■记者 王彦

  陈思诚新作《外太空的莫扎特》本是暑期档最受期待的作品之一,但灯塔专业版显示,影片上映三天收益1.1亿元,既没在单日票房上领先已公映多日的其他电影,也追不上导演个人的一贯表现。同时,多个网络平台上口碑分歧不小,真情实感的五星好评和一星差评都不在少数。力挺影片的网友为瑰丽视觉、奇妙童心给出好评,而差评多集中于“叙事乏力”“人物扁平”。

  这兴许是陈思诚做过心理建设的局面。影片上映前,导演就有过几次创作自白:一次纠偏大众预期,“《外太空的莫扎特》不是真正意义的科幻片,而是奇幻类型,希望能用电影造梦的艺术属性为观众找回作为孩子的童心”;另一次用来定位受众,“既是送给父亲和孩子的礼物,也是为暑期档定制的电影,希望用一种轻松幽默的方式,引发大家对‘中国式父子关系’的思考”。

  在“可见”的想象力驰骋中,拍出诗意的北京

  故事里的任小天对天文有着浓郁兴趣,一直渴望探索地外文明,但父亲任大望一心想把孩子培养成钢琴家。父子俩在人生规划上产生了不可调和的矛盾,直到外星来客“莫扎特”忽然降临,这个单亲家庭发生了意想不到的变化。

  准确来说,“莫扎特”是个精神能量体,他从遥远的阿尔法18星球前来,附身在任小天的熊猫玩偶上,让一个小学生都嫌弃的“丑娃娃”成了会变脸、会傲娇、还会制造绮丽场景的萌物。有了“莫扎特”,任小天和他的朋友们能与家长、老师、对手们斗智斗勇,也正是这闯关开副本般的奇幻冒险,让观众跟随驰骋的想象力,遇见诗意的北京。

  电影里,“莫扎特”有句台词:“你们地球人很少抬头看。”这句话戳中了不少城市中习惯于两点一线生活的人。大家都忙于“六便士”,很少有闲情逸致去抬头看月亮,于是当陈思诚的镜头把人们带入魅力无限的北京城,一座兼具首都风范、古城气韵又能容纳梦想的城市,激荡出了许多人熟悉又陌生的情愫。片中,孩子们会踏上书本连成的天空之桥,走进落日余晖,或在天幕触手可及的地方看万家灯火之上那一片静谧的璀璨;会踩着腾空而起的石头拾级而上,眺望斑斓的北京的秋;还会乘乐高积木搭成的飞船,经过一座座城市地标,直到星空下的万里长城,所有人仰起脖子,见证人类奇迹依次闪烁、重现。

  这部电影也带人们“听见”北京。有一场戏,任小天和“莫扎特”站在东便门旁的天桥上,人类与外星来客实现听觉上的通感。声音化作流动的能量,不止故事里的任小天被激发出艺术的感知、打通音乐的“任督二脉”,观众也在意想不到的维度中见证了车水马龙之美,那是在同一片很高很高的碧绿天色下,芸芸众生制造着的生活卷轴。

  陷入刻板“想象”的生活场景,很难推导出现实的共鸣

  如果说《外太空的莫扎特》如同一封写给北京的视听情书,那么影片在故事层面的薄弱很可能让许多人根本无暇顾及视听层面的美。

  剧作原本有两个颇具意义的发力点:每一个曾在丰满理想与骨感现实间徘徊过的少年,是否终究会成为又一个人生经验至上、不愿孩子重走弯路的严父?每一个外来的星际旅行者,是否归根结底属于地球与地外文明相互影响、环环相扣的时间循环的载体?前者叩问人心,后者指向青少年的科幻启蒙。

  遗憾的是,《外太空的莫扎特》最终呈现的剧作是个陷入刻板“想象”的伪生活文本。片中有三组母亲缺位的家庭,年轻时不曾坚守自我梦想、离婚后在前妻面前打肿脸充胖子的任小天之父,编织善意谎言欺骗儿子的马元之父,因为工作永远在城际间流动的丁洁灵父亲;三位父亲依次对应不被理解的儿子,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孩子,所有男生心目中白月光式的班花女孩。无论是父子、父女间的关系描摹抑或这些角色本身,都能在过往的同类型影视作品里找到似曾相识的感觉。

  尤其被交付戏剧重任的几名初二学生的角色,他们扁平化的人物行为设计,既不是当代中国初中生的样貌,也脱离了空间旅行已成为全民高热话题的时代背景。创作者有意图捕捉时代情绪,却根本没有足够深入地去探寻中国初中生真正的精神世界,电影用视听打开了游离于生活的想象,却又让故事死死落在“想象中”的框架里。所以,只能用最常见的复制了20年甚至更久的套路,塑造出平凡男孩逆袭、父亲一朝转变、小丑式情敌的现眼等等模板进程。

  至于被寄予厚望的幻想乃至科幻启蒙的部分,则陷落在了拥挤的文本杂糅中。“莫扎特”来到地球的底层逻辑是“为了未来拯救当下”。阿尔法18星球监测到了未来将影响他们的地球科学家发生了命运波动,一旦这位未来科学家的人生转轨,整个阿尔法18星球也可能遭受巨大危机。于是,“莫扎特”肩负使命来到地球,来到正在为天文学梦想与父亲据理力争的任小天身边。可惜,这一关键信息被剧本一笔带过,湮没在了本就有些失真的校园生态、有些刻板的父子关系以及带着漫画式夸张的邪恶组织刻画中。

  陈思诚曾回忆儿时与几百名同学一起看《霹雳贝贝》的场景。贝贝摘下手套、搓搓手、指着交通灯“发射”,红灯翻绿的那一刻,几百人欢呼雀跃,“这个场景迄今都萦绕在我内心,而且会伴随我一生”。在他看来,人这一辈子就是由无数个片段式的记忆组成,可能是影像、台词、旋律或者气息,他创作《外太空的莫扎特》的初衷,便是希望能有一部影片伴随青少年一代成长。正因此,他从熟稔的类型中转身,不讳言“任性”,“我愿意走出舒适区,面对不同的挑战”。只是从完成度而言,这部带着野心出发的影片,似乎有些功亏一篑。

[ 责编:张晓荣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2025年空军航空开放活动和长春航空展举行预演

  • 百舸争流迎开渔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科创游”是一种将科技与旅游相结合的新型旅游形式,不仅展示科技企业的生产过程和产品,还注重科技教育的普及和科技创新的体验
2025-09-17 10:23
此次大会将讨论通过“人与生物圈计划”及其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杭州战略行动计划,明确未来十年的发展方向、目标和行动方案
2025-09-17 10:21
人造地球卫星、载人飞船、空间站、空间探测器要“上天”进入预定轨道,运载火箭少不了。在“火箭家族”展台,长征一号至五号运载火箭模型笔直而立。
2025-09-17 10:20
在化学生物学研究中,有一种强大的“分子地图绘制技术”——邻近标记技术。在癌症免疫治疗中,免疫细胞需要足够强和足够多的“信号”才能发起攻击,但癌细胞表面的天然信号往往非常稀疏。
2025-09-17 10:18
当前,秋粮陆续进入成熟期。各地抓住最后的窗口期,落实落细各项增产措施,全力以赴抓好秋粮生产,确保秋粮丰产丰收。
2025-09-17 09:32
人工智能的浪潮正在席卷从科技到教育,乃至全社会的各个角落,中国教育界正在积极推动学习和应用人工智能,以便乘势站在时代前列。今年6月,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校长尤政提出,人工智能和批判性思维结合形成DNA式的“双螺旋结构”,将有力推动创新。
2025-09-16 09:14
15日,在2025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主论坛上,《人工智能安全治理框架》2.0版正式发布。落实《全球人工智能治理倡议》,《人工智能安全治理框架》1.0版于2024年9月发布,受到国内外广泛关注。
2025-09-16 09:13
光明日报北京9月15日电 记者陈晨从农业农村部获悉,2025畜禽种业发展论坛14日在北京市平谷区举行。论坛发布了第三次全国畜禽遗传资源普查、濒危畜禽遗传资源保护成效、主要畜种分子身份证构建和遗传评估优秀种公畜等重大成果,举办了畜禽种业振兴成果展,26家单位现场推介新技术、新设备、新成果,72家单位进行专场展示。
2025-09-16 09:13
数智技术以及数智互联技术将推进青年间社会化协同与知识共享,可精准连接青年学习者,并形成跨地域的学习社群与项目协作组。总而言之,数智技术能够为青年群体参与终身学习创造良好条件,能够充分激发青年群体参与终身学习的动力,能够更好地帮助青年群体全面发展。
2025-09-16 09:12
作者:王 珩、程松泉,分别系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教授;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博士生  当前,全球教育正经历一场由人工智能技术驱动的深刻变革。唯有坚守育人初心,在伦理框架内审慎推进技术应用,才能让人工智能真正成为引领教育发展的引擎,而非解构教育本质的飓风。
2025-09-16 09:11
在合成生物学和气候变化应对领域有巨大潜力。
2025-09-16 09:11
走进展区,多款新潮文创让人爱不释手;戴上设备,苏轼笔下的诗词世界任人遨游;指尖轻点,三千年前的青铜器“触手可及”……一系列新产品、新服务、新场景在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文旅服务专题亮相,漫步其中,处处感受到科技与创意奔涌、文化和旅游融合的无限活力。
2025-09-15 09:54
在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上,一批品类丰富、兼具趣味与文化内涵的文创精品成为展会现场的“人气王”,引爆观展热潮。
2025-09-15 09:54
最大网络基础设施的建成有助于我国突破关键技术的“卡脖子”困境,形成自主可控的核心技术优势,建立起数字经济产业的第二创新生态。 (作者:戎 珂,系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经济学研究所所长、长聘教授;田晓轩,系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经济学研究所博士研究生)
2025-09-15 09:53
今年暑期,工厂游火爆出圈。参观名额秒空、门票收入可观、社交平台相关笔记有10多万条,工厂游俨然成了文旅界新宠。 工厂游等新型旅游业态,实现了工业与文旅的跨界融合,也为文旅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新增长点。
2025-09-15 09:52
深夜,河南焦作多氟多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的实验室依旧灯火通明,总工程师闫春生还在带着团队忙碌。 2006年,多氟多打响了由传统氟化工向精细氟化工、新能源材料转型的战役,闫春生临危受命加入六氟磷酸锂研发团队。
2025-09-15 09:51
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9月10日至9月14日在北京举办,众多科技产品亮相展区,吸引观众驻足参观。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9月10日至9月14日在北京举办,众多科技产品亮相展区,吸引观众驻足参观。
2025-09-12 10:08
汽车排放被认为是气候变化的“元凶”之一,但学术界一直缺乏对城市道路碳排放进行精准刻画的工具。”借助全景AI模型,可实现二氧化碳排放源的精准提取,模型的平均精度超过93%、平均误差低于1.3ppm(ppm为百万分比浓度)。
2025-09-12 10:01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握人工智能发展趋势和规律,加紧制定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制度、应用规范、伦理准则,构建技术监测、风险预警、应急响应体系,确保人工智能安全、可靠、可控。人工智能系统的可靠性不能停留在统计意义上的“高概率正确”,而应追求在复杂、开放、动态环境下的“高置信可靠”。
2025-09-12 10:01
10日,2025世界顶尖科学家协会奖(以下简称“顶科协奖”)获奖者名单在上海公布。顶科协奖是2021年在上海发起创设、由红杉中国独家提供永久资金支持的面向全球科学家评选的科学大奖。
2025-09-12 09:59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