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幺幺洞捌》将赴京编织梦中梦
首页> 文娱频道> 演出 > 正文

《幺幺洞捌》将赴京编织梦中梦

来源:北京青年报2022-07-22 10:39

  赖声川的古今谍战剧《幺幺洞捌》,将于12月2日登陆北京天桥艺术中心,届时,倪妮将与上剧团演员宗俊涛同台飙戏,共同演绎一场赖声川式的梦中梦。

  故事灵感来自 虹口某处老仓库

  2015年赖声川专属“上剧场”成立后,赖声川便将自己工作、生活的重心移到了上海,他的住所距离上剧场不到4公里,所以脚踏车成了他首选的出行工具。他最喜欢的就是上海的老建筑和法租界的梧桐,为了看到不同的风景,赖声川每次到剧场都会更换骑行路线。他在上海生活遇到的种种,成为了他的灵感来源。

  2019年,继被称为“献给上海的舞台赞歌”的《隐藏的宝藏》后,又一部讲述上海故事的作品《幺幺洞捌》推出。该剧故事灵感来源于虹口某处的老仓库,赖声川走过这些建筑,不禁开始想里面住着谁?这条街道发生过什么?

  《幺幺洞捌》的故事发生于1943年和2019年的上海。历史上,因北接三洪,上海虹口曾叫“洪口”,这里发生过的故事数不胜数。跟着留声机传出的《有一天,我将找到你(Someday I’ll Find You)》的乐声,我们回到那个歌舞升平的老上海,也是那个饱受战争苦难、平民生活两极分化的老上海。

  如今,带着这个故事,赖声川和倪妮、宗俊涛、郝光等将与北京的观众一起走进这场并置时空的梦中。在时代的洪流中,人,变得好小;历史,变得好轻;艺术,变得好乏味。《幺幺洞捌》女主角舒彤,带着这样的沉重感受,开始了她的故事。

  倪妮再次出演民国女子角色

  在《金陵十三钗》之后,倪妮再次出演民国女子角色,一代秦淮头牌“玉墨”,变身上海谍报地下党“安娜”。同是一身旗袍,同是拯救国家,不同的是“地下党”倪妮将站在舞台上。演出“安娜”的同时,还要快速转换遇到创作瓶颈的女作家舒彤的角色。

  与她搭档的,是上剧团演员宗俊涛。《曾经如是》的阿福,《千禧夜,我们说相声》的皮不笑,《一夫二主》的仆人楚法丁诺,《宝岛一村》专属版的飞行官周宁……他曾在赖声川多部作品中饰演角色,这一次,他饰演的是《幺幺洞捌》里的“老庄”和“白石”两个截然相反的角色。

  展开一场跨时空的对话

  作为一部讲述上海故事的谍战题材话剧,故事在虹口的一处老仓库中展开,剧情并置在两个时空里,串联了1943与2019两个年代。在这长达76年的时间跨度里,倪妮饰演的舒彤和宗俊涛饰演的白石相识相知,一台见证了历史的收音机将他们连结。几乎每个演员都一人分饰两角,在时空、人物的变换间展开一场跨时空对话。尤其是倪妮,需要不停在当代与1943年之间穿梭,其间必须快速换装7次。

  在赖声川心里,我们的今日是过去所有昨日的总和,如果能够看到空间的并置性以及时间的共存性,我们必定更宽容,更谦虚,更能欣赏生命之美。(文/记者郭佳)

[ 责编:张晓荣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村BA”总决赛决出冠军

  • 数字科技赋能文旅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规划》以党的二十大精神指导实践,为数字中国建设锚定了新时期发展方位,为加快提升数字中国建设的整体性、系统性、协同性谋划了战略路径。
2023-03-28 04:30
创新型人才起步在大学,奠基在大学,大学教育为未来的创新型人才培根铸魂、启智储能。
2023-03-28 04:40
建设数字中国,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重要一环。适应科技发展趋势、以数字化促进发展水平提升是各国人民共同的追求。
2023-03-28 04:30
此次,科研团队对我国西北地区约1.7亿年前的一种侏罗纪远古植物化石进行了重新研究。
2023-03-28 03:40
解伟介绍,该研究基于“在最适宜的地区生产最适宜的农产品”的原则,开发大型农业生产布局优化模型,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多个维度开展单目标或多目标优化。
2023-03-28 03:40
在全人工繁殖、实验室环境仿自然繁殖的成功突破基础上,积极探索长江鲟野外自然繁殖,开展相关试验活动。
2023-03-28 09:06
他们深爱着这一切。记者采访时,看到考古队员们喜欢放置各种水下设备当作纪念品。即使在北京办公室的咖啡机旁,也要放一个考古船的模型。倒一杯水的时间,思绪便能回到那些水底的高光时刻。
2023-03-28 04:40
细胞可以通过命运决定过程来不断适应环境变化,实现并完善自身功能。
2023-03-27 10:41
地球的历史,浓缩在自然博物馆中。
2023-03-27 10:06
近日,一蛙类新物种在浙江省舟山群岛被发现,中国计量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金园庭教授研究团队历时十年开展的两栖动物多样性与进化研究取得新进展。
2023-03-27 10:03
芯片为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芯片速度的提升得益于晶体管的微缩,然而当前传统硅基场效应晶体管的性能逐渐接近其本征物理极限。
2023-03-27 10:02
实用的知识技能、良好的实践体验,吸引越来越多的人来到社区科普大学的教室。
2023-03-27 10:00
2023 年 3 月 26 日,“典赞·2022 科普中国”揭晓盛典特别节目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综合频道 CCTV-1 播出,现场揭晓 2022 年度十大科普人物、十大科普作品、十大科普事件和十大科学辟谣榜。
2023-03-26 17:17
近日,由中国科协、中央网信办、科技部联合指导,科普中国、学习强国、中国科普网、人民日报视频客户端、新华网、央视频、光明网、抖音、快手、新浪、知乎、哔哩哔哩、网易、腾讯等 14 家网络平台在“典赞·2022 科普中国”揭晓盛典上,共同启动 2023 年科普短视频创作联合行动。
2023-03-26 17:16
国家一级博物馆、国家5A级旅游景区上海科技馆将自3月31日晚闭馆后启动其开放运行20余年来最大规模的系统化升级改造。上海科技馆自2001年12月18日正式向公众开放以来,已累计接待国内外观众逾8000万人次,是最热门的全国科普教育基地之一。
2023-03-25 18:54
在北京亦庄,乘客已经能通过手机约来一辆没有安全员、真正的无人驾驶“出租车”。
2023-03-24 10:55
工业和信息化部23日公布,截至2月末,我国5G基站总数达238.4万个,比上年末净增7.21万个,占移动基站总数的21.9%,5G网络建设稳步推进。
2023-03-24 10:32
因京剧与无线电结缘,学京剧要苦练扎实基本功的精神也深深影响了王小谟后来的科研之路。 在这样煞费苦心设计的人才培养机制下,王小谟还任命当时年仅30岁的曹晨担任某型预警机的副总师。
2023-03-24 10:14
新世纪之交,在南平,茶文化还与“科技特派员”这一新生事物相互交织,共同在闽北大地奏响茶山新曲。
2023-03-24 09:57
从蒸汽机到动力电池,从电子管到超大规模集成电路,从“大哥大”到智能手机……回顾人类科技发展史,技术创新进步从来都是一个不断优化迭代的过程。
2023-03-24 10:02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