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打卡吧!吃货团》潮汕之行爆笑升级 吃货团高能名场面频频上演
首页> 文娱频道> 影视综艺看点 > 正文

《打卡吧!吃货团》潮汕之行爆笑升级 吃货团高能名场面频频上演

来源:北青网娱乐2022-08-05 16:56

《打卡吧!吃货团》潮汕之行爆笑升级 吃货团高能名场面频频上演

  《打卡吧!吃货团》潮汕之行爆笑升级吃货团高能名场面频频上演

  由康师傅果汁达人独家冠名,东方卫视、欢乐传媒、成都文旅联合出品的大型户外美食趣味综艺《打卡吧!吃货团》第二季第二期将于周六20:25在东方卫视播出,网络首席播出平台咪咕视频、视频播出平台芒果TV也将先后播出。本期节目吃货团成员丁禹兮、刘雨昕、李泽锋、王濛、杨迪、翟潇闻的潮汕之行将继续带来美食盛宴,带领观众打卡潮汕美食,领略美食文化,传承中华美食的魅力!

《打卡吧!吃货团》潮汕之行爆笑升级 吃货团高能名场面频频上演

《打卡吧!吃货团》潮汕之行爆笑升级 吃货团高能名场面频频上演

  不止是“舌尖上的潮汕”,更是历史文化的回溯

  一直以来,广东地区都流传着这样一句话,“食在广州,味在潮汕”,来到潮汕若能敞开味蕾大吃特吃,也就不枉此行了。本期节目中,吃货团一行人继续深游潮汕品尝历代美食,如宋朝著名的“护国菜”,相传是宋朝最后一个皇帝赵昺兵败逃到南澳岛危急关头时的“救命佳肴”,经过改良后相传至今,用以提醒人们不忘爱国初心;明朝皇帝朱元璋钦点的“万三蹄”,背后一段斗智斗勇的君臣故事让大家涨了知识;还有“珍珠翡翠白玉汤”,朱元璋年少时,一次一连三日没吃饭饿晕在街旁,一位老婆婆用菠菜和豆腐做了这道菜,救活了他,品尝的时候,因薄荷带来的奇妙味道也让吃货团印象深刻。自古以来,中国的饮食文化中都蕴藏着不同时代的文化传承,在两千多年的悠久历史中,我们创造了无数的灿烂文明,所以若想走进潮汕并爱上潮汕,用心“吃”无疑是最好的途径。

《打卡吧!吃货团》潮汕之行爆笑升级 吃货团高能名场面频频上演

  “智力”PK“脑力”,知识问答高能满满

  在宋朝这一部分,节目通过历史知识问答的游戏形式,带领观众了解宋朝的日常生活,极具趣味性。开篇的“真假令牌”游戏中,杨迪率先发起头脑风暴,凭借惊人的历史储备知识连连得分,使得开局失利的丁禹兮“叫苦不迭”。杨迪以玩梗的方式鼓励丁禹兮重燃答题信心。杨迪虽有“智力”,却不敌王濛灵活开发的“脑力”。在品尝宋朝粥文化大餐中,不走寻常路的王濛给杨迪留下了不小的“阴影”,神级操作看呆了一众人。在看点与笑点齐飞的名场面加持下,本期节目惊喜连连。

《打卡吧!吃货团》潮汕之行爆笑升级 吃货团高能名场面频频上演

  模仿比拼,英歌舞体验收获颇丰

  英歌舞从明朝流传至今,是流行于中国南方一带的汉族传统舞蹈,也是第一批入选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宝贵遗产。在“舞蹈动作复制大赛”游戏环节中,刘雨昕、王濛、翟潇闻分为一组,对阵的是丁禹兮、李泽锋和杨迪,他们需要在学习明朝英歌舞之后,利用所学知识完成动作的模仿比拼。而最终的比赛压力则落到丁禹兮和翟潇闻身上,从英歌舞到“眉毛舞”,他们几乎使出浑身解数。俗话说,“上阵父子兵,打虎亲兄弟”,在趣味比拼间,丁禹兮和翟潇闻也将友情升级为了“亲情”。而在这一环节,吃货团不仅了解到了关于英歌舞的文化知识,也学习到了英歌舞的基本动作,可谓是收获颇丰。

《打卡吧!吃货团》潮汕之行爆笑升级 吃货团高能名场面频频上演

  《打卡吧!吃货团》第二季作为一档户外美食趣味体验真人秀,以“中华饮食文化”作为切口,用接地气又趣味性的镜头语言展现了国人独特的饮食习惯、文化审美等,也弘扬了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强化属于我们自己的文化自信。

  本期节目高能不断,敬请期待东方卫视《打卡吧!吃货团》第二季。精彩纷呈的节目将于周六20:25准时上线,一起奔赴这场好吃好玩还长见识的美食之旅吧。

[ 责编:杨帆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湖北秭归:农活竞技欢乐多

  • 全球唯一的白色大熊猫正脸照首度公开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俞书宏院士团队研制出一种高性能纤维素基纳米纸材料,其在极端条件下仍可保持优异的机械和电绝缘性能。相关成果日前发表于《先进材料》。
2023-05-26 09:25
立足我国人多地少的资源禀赋,面向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的时代要求,如何向戈壁沙漠要效益、要农产品?让我们走进四地设施农业现场,感受“唤醒”沉睡戈壁和茫茫沙漠的神奇力量。
2023-05-26 09:23
北京人艺经典话剧《茶馆》采用8K技术录制,通过网络平台观看直播的观众达5000万人次,掀起线上看话剧热潮;多位歌手视频平台开唱,线上演唱会引发现象级传播……数字技术的创新发展,让舞台艺术的作品呈现、演出场景发生了颠覆式变化。
2023-05-26 09:22
这颗卫星是“一国两制”下澳门和内地合作的产物。卫星升空后将至少在轨运行五年,为年轻一代科研人员开展科研、开发先进科学数据产品服务提供平台。
2023-05-26 09:22
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世界经济复苏面临严峻挑战,创新发展、合作共赢是大势所趋。
2023-05-26 09:21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指出,建设数字中国是数字时代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引擎,是构筑国家竞争新优势的有力支撑。2000年前后,不少省市就政务信息的开放共享等制定了地方性法规或政府规章,但随着数据立法的兴起,多数地方的政务信息立法被废止。
2023-05-25 10:05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的同学们回信,对他们提出殷切期望。一个个科技小院如种子般播撒开来,向下扎根、向上生长。2009年,全国第一个科技小院在河北省曲周县成立,到今天,全国已建立1048个科技小院,覆盖31个省份;此外,科技小院模式还得到联合国粮农组织推介,逐渐走向世界。
2023-05-25 10:05
广州港南沙港区四期全自动化码头,集北斗导航、5G通讯、无人驾驶等前沿技术于一体。专家表示,去年以来,我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呈现规模稳步提升的发展态势,离不开市场需求的拉动。
2023-05-25 10:08
5月24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以下简称自然科学基金委)正式发布《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评审请托行为禁止清单》(以下简称“禁止清单”)。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评审请托行为禁止清单(征求意见稿)》基础上,此次正式发布的“禁止清单”对科研人员、依托单位、评审专家和自然科学基金委工作人员的24类行为进行了规定。
2023-05-25 10:07
2022年底,按照科技部等八部委《关于开展科技人才评价改革试点的工作方案》文件要求,涉及21家科研单位和6个地方、为期2年的科技人才评价改革试点拉开序幕。
2023-05-25 06:05
二氧化碳人工合成淀粉、二氧化碳人工合成葡萄糖和脂肪酸、生物基尼龙替代化石基尼龙、高效生物合成人乳寡糖……今天,这些原料都可以在工业厂房里生产出来。
2023-05-25 06:05
目前,高三学子们已进入高考冲刺阶段,面临的压力也越来越大。相关数据显示,75%的学生在临考前都有紧张、焦虑、恐慌等情绪。而这些不良情绪会给考生造成一定影响。
2023-05-24 09:31
产业转型可能带来人力资源供给与岗位需求的结构性矛盾,而在广东中山,当传统的产业工人遇到数智化转型,又会呈现怎样的情形?
2023-05-24 09:29
23日12时30分许,2023年珠峰科考13名登顶队员成功登顶地球之巅珠穆朗玛峰。之后,他们将完成峰顶雪冰样品采集等重要科考任务。
2023-05-24 09:19
今年以来,以电动载人汽车、锂电池、太阳能电池为代表的“新三样”产品出口增势迅猛。
2023-05-24 09:17
近日,农业农村部在各省推荐基础上遴选发布2022年十大农作物、畜禽、水产优异种质资源,旨在提升全民资源保护意识。
2023-05-24 09:17
科协是科技工作者的群众组织,是党领导下的人民团体,是党和政府联系科技工作者的桥梁和纽带。
2023-05-23 10:52
中国以19373.35位居全球第一,美国为17610.47,前10名还包括德国、英国、日本、法国、韩国、加拿大、瑞士和印度。
2023-05-23 09:33
自2008年起,中国科学院生物多样性委员会组织300多位专家,全面系统地收集整理公开发表的中国生物物种数据,分类学专家对每条数据进行审定确认,最终汇编成《中国生物物种名录》。
2023-05-23 09:29
22日,青海省林草局正式对外发布《青海植物名录(2022版)》。该名录对于学术研究、政策制定、资源保护、生物多样性编目和保护、科学普及等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2023-05-23 09:28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