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在《爸爸当家》里,看到当代家庭育儿的多种可能性
首页> 文娱频道> 影视综艺看点 > 正文

在《爸爸当家》里,看到当代家庭育儿的多种可能性

来源:光明网2022-08-10 11:12

  成为一位全职爸爸是怎样的体验?

  “爸爸这个样子还帅吗?”《爸爸当家》最后的团建聚会,看着爸爸肖杰的“丑照”,妈妈汪莹珠故意问女儿允儿,结果允儿斩钉截铁的“帅”让肖杰瞬间笑开了花,允儿还激动地补了一句“明明就帅!”

在《爸爸当家》里,看到当代家庭育儿的多种可能性

  截至收官,《爸爸当家》通过14期节目,观察四位爸爸承担起更多责任的过程,也让我们看到了全职家庭共同的付出与收获。而在当下,越来越多的爸爸们正在打破传统观念的束缚,改变了曾经认为全职家庭需要妈妈做出牺牲的普遍育儿状态。

在《爸爸当家》里,看到当代家庭育儿的多种可能性

  《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近期对已婚青年做过一个调查,女性对于“全职爸爸”的支持率为45.8%;出乎意料的是男性的支持率,竟然超过一半达到了52.4%。而根据猎聘年初发布《职场人婚育生活状态洞察报告》显示,男性愿意当全职爸爸的占比为37.76%,虽然这个比例仍低于女性,但已经说明了男性自身的意愿。

  而《爸爸当家》让我们看到的,正是当代家庭育儿的更多可能性。通过四位全职爸爸体验各自新生活的经历,节目也为观众提供了一个切面,并带动起更多思考:如何为人父母,如何经营家庭。

  内容深耕育儿品类

  风格化视觉下的多元表达

  育儿节目一直是生活类真人秀的重要组成部分。以芒果台为例,从广泛破圈的《爸爸去哪儿》,到《谁知盘中餐》《向上吧少年》,节目重点从加深代际理解,到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建立正向的价值观,对这一主题已经有多样化的讲述角度。

  而“全职爸爸”仍然是个新的命题。目前的育儿节目里,大多仍是妈妈扮演着主要角色,在全职爸爸们已经不再是新鲜事物的情况下,内容创作者们希望走出窠臼,让观众看到一些新的变化,这种视角通过节目名字直接表达了出来:“爸爸当家”。

在《爸爸当家》里,看到当代家庭育儿的多种可能性

  “育儿天花板”葛沛豪、“负经验值育儿”的肖杰、可切换“唐僧模式”的张效诚和多才多艺的搞怪老爸Ben,带娃经验进度条不一,性格也截然不同。对于观众而言,看到这些爸爸或熟练、或生疏的带娃体验,既是一堂呈现多个年轻段孩子教育的“公开课”,更为代际关系、父母家庭责任等命题提供了有趣的观察样本。

  《爸爸当家》的节目设计为此搭建了舞台,由素人实景真人秀和演播室的VCR观察两部分组成,观察室里除了四组家庭还有包括亲子教育专家和其他观察员,共同组成“全职爸爸互助会”,分享彼此的经验并交流探讨,对爸爸们的表现点赞和纠错。

在《爸爸当家》里,看到当代家庭育儿的多种可能性

  而视觉包装上,节目以一种类似鸟山明等古早漫作品的风格化气质,通过诸多视觉元素和花字打造了兼具可爱与动感的视觉体验,甚至还为每个家庭成员都设计了动漫形象。从主题到视听体验,创新性表达为整个节目带来了有爱、有获得感的氛围。

在《爸爸当家》里,看到当代家庭育儿的多种可能性

  在这里,我们会看到四位爸爸在转换角色的过程中直接面对一系列育儿难题,提供一些育儿经验和参考价值。看到肖杰第一次哄女儿睡觉,结果花了三个小时搞得女儿越来越精神,妻子汪莹珠实时分享了自己的哄睡经验,比如头抵头的接触和低声慢节奏说话;张效诚在帮刚出生的安安洗澡时,难免忽略了女儿西西想要加入的情绪,回看自己的表现时他也意识到了这一点,内疚不已,而葛沛豪感慨他也曾面对过姐姐弟弟相处的问题。

在《爸爸当家》里,看到当代家庭育儿的多种可能性

  除了日常相处,爸爸们也会面对关于孩子广泛存在且相对严重的问题,而通过这些故事,节目不但传递有用的教育干货,也容纳来自专家和父母们的各种教育观点。

  比如女儿总喜欢把裙子掀起来,没有防走光的意识,肖杰就套上一条毛毯亲自带着她做整理裙子的动作,特别得到了专家张雅莲点赞,并强调“私密教育不单单针对女孩子,男孩子也一样需要保护自己的隐私”;葛沛豪两岁的儿子小宝不爱说话,他就带着全家露营,让小宝感受外界的刺激,还为此给儿子养了一只猫,张雅莲和其他家长除了分享教孩子开口的经验,也会传递背后的一些理论总结和观念。

在《爸爸当家》里,看到当代家庭育儿的多种可能性

  而育儿节目的选题也决定了会涉及到更多元素,比如育儿期夫妻相处的婚恋元素、或与周围亲友相处的其他情感元素。Ben希望培养孩子准时吃饭的习惯,对妻子李灿把饼干放在外面不满,结果发现妻子变脸后“憨笑-道歉-解释”套餐上线,让观察室笑成一片;肖杰的邻居大北从第二期招呼“你爸做的不好吃可以来我家吃”的神秘人,再到有趣、义气的形象不断解锁,也成为一条有趣的支线。每一条情感脉络,每个人物的经历,都通过节目不断碰撞出更多火花,让节目更好看,也会让观众获得追综的动力。

  全职带娃的爸爸视角

  不只是让妈妈“轻松”

  对很多人来说,身边出现全职爸爸或许还是一件新鲜事。但实际情况是,全职爸爸的比例在全球范围内都在提升。美国劳工部门数据显示,每5名父亲中就有一名“全职爸爸”;3月韩国国家统计网站数据,全职照顾孩子的男性有1.3万人,比去年同期增长了85%;在国内,全职爸爸近几年也在持续增长。

  对全职家庭的关注呈上升趋势。近年的影视剧中,从《小欢喜》到《三十而已》,方圆、顾佳等角色就屡屡带动讨论;去年《披荆斩棘的哥哥》播出时,在妻子戚薇产后做过全职爸爸的李承铉分享了自己的体验,他回忆自己还一度陷入抑郁,“其实耗的时间和精力非常多,但看起来像你一天都没有做什么”,相关话题也登上热搜。

在《爸爸当家》里,看到当代家庭育儿的多种可能性

  而《爸爸当家》不但通过几位全职爸爸的成长经历,踏实地讲好故事,更试图以此投射一个更立体的家庭视角。

  在第十二期再度呈现的日常场景里,我们能非常明显地看到与第一期对比的成长。肖杰送儿子上学不再手忙脚乱,会提醒锁锁带好水壶、关好门;张效诚是一开始要和女儿西西“签合同”敲定一天行程的风格,但现在愿意尝试更多可能性,比如带女儿去和奶奶打打太极,看看女儿是否喜欢。

在《爸爸当家》里,看到当代家庭育儿的多种可能性

  “谁也别再说全职妈妈轻松了。”在张效诚的感慨里,我们能看出爸爸们在获得育儿经验之外,对肩负家庭责任态度的转变,而妻子吴敏霞也很高兴丈夫现在遇到问题,不再会说“西西找妈妈去”;从一开始就表现出色的葛沛豪,在慢慢打开自己的过程中,从单纯地肩负“全职”责任变得更加享受过程,妻子奚安娜也敏锐察觉到丈夫的转变。

  而反过来说,无论是孩子们与爸爸建立起更加亲密的关系,还是孩子们的成长,都让观众看到父母双方在孩子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作用。

  几位爸爸开始全天待命、规划全家生活之后,真正理解了妻子的付出,张效诚意识到女儿“从小”睡眠很好背后吴敏霞的付出,也会对妈妈们的付出表示了由衷的感谢。但节目的重点最终落点并不只是“爸爸当家,让妈妈轻松一点”,看到锁锁进门后主动打扫家里的卫生、小米帮新认识的妹妹拿零食,或许可以看到来自父亲的教育对孩子的人格塑造有怎样的价值。

在《爸爸当家》里,看到当代家庭育儿的多种可能性

  当Ben家的弟弟苗苗弄脏了哥哥豆豆心爱的玩具,豆豆不服气地准备反击,Ben会告诉他“反抗是很容易的,但……要学会控制情绪,不要被情绪控制”,观察员魏晨表示“连我都被教育到”。类似这种父子交流的场景,在节目里还有很多,可以看出《爸爸当家》提倡的是一种不可模式化的家庭分工,以及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帮互助,这种有趣的新视角正在为观众提供关于成长、关于父母教育的更多思考。

  生活图谱外的“家风”探索

  父母也要当好“老师”

  《爸爸当家》第十二期,回到老家的张效诚吓了爸妈一跳,拖地、擦桌子、收拾房间,让母亲李敏华直开玩笑“这还是我儿子吗”。坐下和父母聊天的张效诚,问起当年为什么不要求自己从北京回来,在听到母亲说“我娃考到哪,我就供到哪”时微微红了眼眶。“养儿”之后,张效诚更深刻地理解了“父母恩”。

在《爸爸当家》里,看到当代家庭育儿的多种可能性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在节目中不难看到,这不仅代表着父母的个人行为及彼此的相处,会被子女模仿,比如肖杰亲自示范教女儿防走光、建立性别意识;同时,《爸爸当家》传递的也是一部精神和价值观上的“育儿经”。

  比如传递一种爱的意识和能力。节目选择的四组家庭都充满了爱,Ben为了满足苗苗“看恐龙”的愿望,会和豆豆套上两身恐龙装去接孩子,在幼儿园门口引起轰动,李艾直呼也要让丈夫照样来一次;当看到锁锁在日记里表白“我觉得爸爸是我一辈子的好朋友”,开朗的肖杰也会瞬间破防。

在《爸爸当家》里,看到当代家庭育儿的多种可能性

  父母之间的亲密关系和在家庭里构建的爱的氛围,更是对孩子重要的言传身教。葛沛豪与两个孩子一起策划了对妻子奚安娜的求婚仪式,或许小米和小宝以后还会记得帮爸爸捧头纱的时刻;而Ben写了一首给李灿的歌,与豆豆、苗苗共同演奏,他与李灿还在孩子走后轻轻地一起唱了起来,结果当他们看到去而复返的豆豆,整个观察室都为之感动。

在《爸爸当家》里,看到当代家庭育儿的多种可能性

  从四组家庭里爱与生活理念的传递,到张效诚父母老一代家长的奉献,每一代之间的奉献和爱意,也让节目不只包括了简单的油盐酱醋等生活图谱,也见微知著地呈现了一种“家风”的传承过程。

  近年来“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成为社会共识,也在促进建立和谐社会、建立文化自觉与自信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越来越多家庭在践行建设良好家风家教的倡导。而《爸爸当家》对于家庭关系尤其是子女教育方面的着笔,都非常注意给予观众正向的引导和价值。

  通过四组家庭形成观察切面,让观众看到每个成员都愿意付出和努力的家庭氛围,而对家庭有更多向往和信心,也推动他们思考形成正确的家庭观、生活观。《爸爸当家》在这方面的新颖视角与模式探索,正在为观众带来一些参考、认同和信心,也通过展示当代家庭育儿的更多可能性,倡导一种基于打破教育模式的家庭共建。

(张文)

[ 责编:杨帆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湖北秭归:农活竞技欢乐多

  • 全球唯一的白色大熊猫正脸照首度公开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俞书宏院士团队研制出一种高性能纤维素基纳米纸材料,其在极端条件下仍可保持优异的机械和电绝缘性能。相关成果日前发表于《先进材料》。
2023-05-26 09:25
立足我国人多地少的资源禀赋,面向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的时代要求,如何向戈壁沙漠要效益、要农产品?让我们走进四地设施农业现场,感受“唤醒”沉睡戈壁和茫茫沙漠的神奇力量。
2023-05-26 09:23
北京人艺经典话剧《茶馆》采用8K技术录制,通过网络平台观看直播的观众达5000万人次,掀起线上看话剧热潮;多位歌手视频平台开唱,线上演唱会引发现象级传播……数字技术的创新发展,让舞台艺术的作品呈现、演出场景发生了颠覆式变化。
2023-05-26 09:22
这颗卫星是“一国两制”下澳门和内地合作的产物。卫星升空后将至少在轨运行五年,为年轻一代科研人员开展科研、开发先进科学数据产品服务提供平台。
2023-05-26 09:22
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世界经济复苏面临严峻挑战,创新发展、合作共赢是大势所趋。
2023-05-26 09:21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指出,建设数字中国是数字时代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引擎,是构筑国家竞争新优势的有力支撑。2000年前后,不少省市就政务信息的开放共享等制定了地方性法规或政府规章,但随着数据立法的兴起,多数地方的政务信息立法被废止。
2023-05-25 10:05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的同学们回信,对他们提出殷切期望。一个个科技小院如种子般播撒开来,向下扎根、向上生长。2009年,全国第一个科技小院在河北省曲周县成立,到今天,全国已建立1048个科技小院,覆盖31个省份;此外,科技小院模式还得到联合国粮农组织推介,逐渐走向世界。
2023-05-25 10:05
广州港南沙港区四期全自动化码头,集北斗导航、5G通讯、无人驾驶等前沿技术于一体。专家表示,去年以来,我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呈现规模稳步提升的发展态势,离不开市场需求的拉动。
2023-05-25 10:08
5月24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以下简称自然科学基金委)正式发布《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评审请托行为禁止清单》(以下简称“禁止清单”)。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评审请托行为禁止清单(征求意见稿)》基础上,此次正式发布的“禁止清单”对科研人员、依托单位、评审专家和自然科学基金委工作人员的24类行为进行了规定。
2023-05-25 10:07
2022年底,按照科技部等八部委《关于开展科技人才评价改革试点的工作方案》文件要求,涉及21家科研单位和6个地方、为期2年的科技人才评价改革试点拉开序幕。
2023-05-25 06:05
二氧化碳人工合成淀粉、二氧化碳人工合成葡萄糖和脂肪酸、生物基尼龙替代化石基尼龙、高效生物合成人乳寡糖……今天,这些原料都可以在工业厂房里生产出来。
2023-05-25 06:05
目前,高三学子们已进入高考冲刺阶段,面临的压力也越来越大。相关数据显示,75%的学生在临考前都有紧张、焦虑、恐慌等情绪。而这些不良情绪会给考生造成一定影响。
2023-05-24 09:31
产业转型可能带来人力资源供给与岗位需求的结构性矛盾,而在广东中山,当传统的产业工人遇到数智化转型,又会呈现怎样的情形?
2023-05-24 09:29
23日12时30分许,2023年珠峰科考13名登顶队员成功登顶地球之巅珠穆朗玛峰。之后,他们将完成峰顶雪冰样品采集等重要科考任务。
2023-05-24 09:19
今年以来,以电动载人汽车、锂电池、太阳能电池为代表的“新三样”产品出口增势迅猛。
2023-05-24 09:17
近日,农业农村部在各省推荐基础上遴选发布2022年十大农作物、畜禽、水产优异种质资源,旨在提升全民资源保护意识。
2023-05-24 09:17
科协是科技工作者的群众组织,是党领导下的人民团体,是党和政府联系科技工作者的桥梁和纽带。
2023-05-23 10:52
中国以19373.35位居全球第一,美国为17610.47,前10名还包括德国、英国、日本、法国、韩国、加拿大、瑞士和印度。
2023-05-23 09:33
自2008年起,中国科学院生物多样性委员会组织300多位专家,全面系统地收集整理公开发表的中国生物物种数据,分类学专家对每条数据进行审定确认,最终汇编成《中国生物物种名录》。
2023-05-23 09:29
22日,青海省林草局正式对外发布《青海植物名录(2022版)》。该名录对于学术研究、政策制定、资源保护、生物多样性编目和保护、科学普及等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2023-05-23 09:28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