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杨紫:适应成人世界审美标准的代价
首页> 文娱频道> 明星 > 正文

杨紫:适应成人世界审美标准的代价

来源:文汇报2022-08-11 10:36

  《余生,请多指教》中,杨紫加肖战可谓是流量顶配组合。然而,套路老旧加上人设重复,直到播完,它所收获的声量,与两位主演的流量等级相比,几乎可以说是倒挂的失败

  闵思嘉

  《沉香如屑》几乎一比一地复制了《香蜜沉沉烬如霜》:杨紫主演,网络小说改编,跨越前世今生的古偶爱恋,然而却没能复刻2018年的成功。剧集播出已过三分之二,尚未在豆瓣展示出分数;换一个维度看,它刚过4.2万人“看过”的体量,和《香蜜沉沉烬如霜》超过18万“看过”的标记,也刚好展示了“糊”与“出圈”之间的量化标准。

  但这种“糊”究竟是古偶剧这种类型化产品的外部问题,还是作为演员的杨紫在同类角色中演技停滞的内部问题,或许还要站在更宏观的维度去看,于是今年杨紫的另一部剧《余生,请多指教》就成为了参照对象。比起《沉香如屑》,《余生,请多指教》似乎更有“爆”的既视感,杨紫加肖战的流量顶配组合,都市背景也更容易让人代入。然而或许是因为本身拍在2019年,套路老旧加上人设重复,直到播完,它所收获的声量,与两位主演的流量等级相比,几乎可以说是倒挂的失败。

  两部大剧的口碑滑坡带来了一个讨论杨紫的节点,从演员生命期的维度来看,今年就要满30岁的杨紫也确实正在跨入新的时期。从童星一路走来的她,或许是同代女星中最深知容貌焦虑的那位。那段被人反复提及的采访内容,宋丹丹对杨紫“长成这样,还是别演了”的善意劝告,虽残酷,但也道明了真相。“长成这样”所指向的,并非普通人在日常生活中的颜值标准,而是针对演艺圈以外形为重要排序标准的颜值生态。童年时期的杨紫,尚可以靠角色的年龄限制、自身的平民度在这标准之外行走,但当她长大之后,就不得不面对成人世界的审美标准。

  邻家女孩与成人世界

  当我们回头去看《家有儿女》,杨紫的表演的确是令人惊艳的,但这种惊艳也只限定在小雪这样的角色里:隔壁家的小孩,优秀、骄傲、自尊心强。邻家女孩的亲和力,这个带有夸奖意味的形容,放在作为演员的杨紫身上其实是有些残酷的,它指向的是“不够美”与“普通”。但《家有儿女》这样的家庭情景剧和这种普通相得益彰,那是观众需要的地气。少女在多孩家庭中作为长姐的微妙处境、青春期女孩的敏感心事、北京姑娘身上的飒爽和骄傲,一部分是杨紫演出来的,一部分也属于那个时期的她自己。

  可一个残酷的事实是,少女感和国民闺女,是保鲜期极短、有时间截止点的一种状态,与之相类似的便是好莱坞经常提到的“童星诅咒”。许多童星成名的演员都需要面对重新寻找自己演艺方向的蜕壳之路。秀兰·邓波尔就是在成年后失去了银幕魔力的最好例子。在有着显著差别的东方语境和华语演艺圈中,其文化背景和娱乐生态又制造了一个更加残酷的环境。很大一部分演员选择尽量延长自己的少女感和少女期,这条路并非人人都能走,外形的保鲜期、角色的配适度缺一不可,周迅就是银幕少女期极为绵长的例子,电视剧领域则有赵丽颖这样的头部流量。

  外形条件决定了“延长少女感”的路径,并不适合杨紫,原因则要回到小雪被人认可的亲和力身上,这种不和“美”画等号的少女感,在长大后几乎毫无演艺优势可言,尤其是在这个向美貌献媚的年代。

  倦怠期就是很好的证明,在2006年的《家有儿女2》之后,进入青春期之后的杨紫有作品但并不进入热议场,以今日一切趁年轻的流量观来看,可以用低谷期来定义。对这个阶段的杨紫而言,演技不是问题,外形才是门槛。

  杨紫的问题,或许就是普通少女的问题,她既没法永远呆在少女时期,也没法被装进市面上那些以美女为模板的角色里。但杨紫的选择,是去靠近那个模板,尽一切所能,即便代价是牺牲自己的演技。

  配适度与表演奇点

  2014年的《战长沙》是杨紫评分最高的一部作品,除去班底加成外,彼时杨紫还能在表演上做出比较丰富、有层次和有情感过程的表演,那种在动荡中长大醒悟的人物变迁,不能说深邃,但有种平民化的动人。但她依旧和角色是不够配适的,年龄是一方面,京腔口音也让人出戏,剧组一开始定的女主角本不是她,临时换角带来了这次转机,故事后期杨紫表演的局促感就更加明显,无法理解也撑不起大时代动荡的厚重。

  《欢乐颂》和《亲爱的,热爱的》应该要算杨紫和角色配适度最高的两部作品。邱莹莹在招聘会递交简历时的局促,在四位女孩的关系中担当流动者的灵活地位,都很适合那时候的杨紫,也在她的演技表现和表演控制范围之内。但我们已经能从这时起就看到她为变美付出的代价,尤其在面部表情强烈的时候,那种五官之间的不协调感,已经开始破坏她的演技。

  相比起邱莹莹,《亲爱的,热爱的》中的佟年从设定上来说则没那么接地气,软萌学霸甚至是有点架空的人设,所以杨紫饰演的佟年在说出任何涉及专业部分的台词时,都会给人强烈的“念白”感,这种表演出来的专业让人觉得突兀尴尬,痕迹重到如同粉刷在角色脸上的面具,同理的,还有2021年的《女心理师》。

  从2016年的《欢乐颂》到现在,杨紫的确在逐渐靠近演艺圈的成人审美标准,也接演了不少美女属性的角色。与之相伴的,则是肉眼可见的脸部肌肉僵硬、面部情绪细节丢失、微表情活动范围受限。这种演员外形和演技的剥离脱节,在杨紫第一次饰演大美女角色,努力去营造仙气和冷清质感的《青云志》中最为明显。在最新的《沉香如屑》里,即便在生气或愤怒时,也可以看到杨紫只能依靠眼睛、眉头、嘴巴去牵动面部,极为有限地表达情感。

  但有意思的是,在这个逐渐靠近演艺圈成人审美标准、也逐渐在表演控制上受限的路上,《香蜜沉沉烬如霜》反而成为了一个特殊的存在。吃下绝情丹的锦觅无情无爱,所以在觉醒前的部分,都可以对外部刺激和情感攻势回报以木然,这种浓烈和冷淡的反差反而是仙侠剧“苏感”的组成部分;中期带着面纱演戏的部分,又能在最大限度上掩盖表现乏力之处,利用眼神表演的优势。所以《香蜜沉沉烬如霜》的成功,其因素是多元化的,演员生涯中的缺憾之时,刚好卡在了角色特质的肌理与缝隙里。这是无法复刻也难以延续的,演员生涯中那个独特的奇点。

  “不够美”的不可替代性

  回到《沉香如屑》中来,当我们已经对杨紫的古灵精怪审美疲劳,前世今生的仙侠故事也无法提供具备深度的表演空间,主角颜淡僵化单一的面部表情也难以撑起跨越世代的虐恋,观众们便也不再会买单。

  可一个很值得讨论的议题是,作为观众的我们,是很接受杨紫饰演设定中的“美人”角色的,花神之女、菡萏化身、白蛇夭夭皆是如此,客观来讲都是现阶段的杨紫无法用外形压住的角色,这背后的根本机制,恐怕还要从受众期待的角度去看。

  如果我们从受众心态去为仙侠剧、偶像剧分类,它们中的成功者大都满足了受众的两种期待。一种是远离生活、瞻望传奇的“想象感”,一种则是贴近自我、浸入戏剧的“代入感”。没有人会觉得自己是《新白娘子传奇》里的赵雅芝,也极少有人会代入《梦华录》里的刘亦菲,她们的“美”是高光也是屏障,将观众隔离在舞台之下,我们看她们,是在读取传奇。

  但另一类作品却完全不同,代表者就是杨紫出演的热门作品,可作为参照的或许还有《恶作剧之吻》。如今的杨紫和《恶作剧之吻》时期的林依晨有一定相似之处,她们可爱,但又不至于太美,有的时候甚至不太好看,表演有瑕疵、生硬与尴尬之处,但正是这些粗糙的毛边让我们觉得我们可以成为“她们”,她们的亲和力、邻家感和钝感不具有任何攻击性,亦是可在观影想象中被替代的。于是观众在观看中得到代入感,她们的“不够美”的可替代性,刚好构成了作为演员在偶像剧产品中的不可替代性。我们看她们,是在进入传奇。

  这里悖论的是,从受众心理来说,“不够美”成为杨紫成功的关键因素,但从行业标准而言,“不够美”又成为施加于她的外貌焦虑。她为此做出了选择,也付出了代价。身为女性,活在其他社会场域中的“她们”,会有更多选择吗?

[ 责编:张晓荣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我国西北首家市内免税店在西安正式开业

  • 香港各方紧张救援大埔火灾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近日,在广西南宁举行的全国科普创作大会上,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发布了2025年度十大科普热词——全国科普月、科学家精神、大模型、低空经济、人形机器人、智能体、创新文化、工业遗产、场景创新、科幻产业。
2025-11-27 05:40
近期,在一些电商平台,有买家利用AI技术制作假图,伪造商品质量问题,向商家骗取“仅退款”,引发大家关注。利用AI造假骗取退款,既反映出这些人的诚信缺失,更触碰了法律红线。
2025-11-27 09:07
在城市公共服务领域,“祥云”载人飞艇可用于大型活动期间的空中安保巡逻、交通流量监测或承担城市形象的空中展示平台。
2025-11-27 09:06
稀土纳米晶是发光材料中的“绝缘宝石”,虽具有巨大的发光潜力,却因自身局限无法被电流直接“点亮”,成为其实现光电技术产业化应用的根本瓶颈。
2025-11-27 05:40
从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获悉,因任务规划调整,2026年我国将组织实施天舟十号、神舟二十三号、神舟二十四号、梦舟一号4次飞行任务。
2025-11-27 05:40
广西梧州苍梧县沙头镇龙科村,稻田、房屋、道路、小河勾画出美丽丰收画卷。 春采茶、夏摘花、秋收果、冬育苗,如今在都镇湾镇,一朵朵洁白芬芳的栀子花,成了带动群众增收致富的“幸福花”。
2025-11-27 07:38
近日,自然资源部发布了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先进适用技术目录(2025年版),共有376项技术入选,其中新增入选186项,与2022年版相比有了大幅更新。
2025-11-26 10:26
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近日举办2025年度工作会议暨学术年会。
2025-11-26 10:24
不久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场景培育和开放推动新场景大规模应用的实施意见》,首次在国家层面对场景培育开放进行系统部署。看似细微的“场景”二字,实则内蕴驱动产业变革、催生颠覆性技术的巨大能量,是撬动全局创新的重要支点。
2025-11-26 10:22
光明日报北京11月25日电 记者温源从中交集团获悉,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新一代超大型耙吸挖泥船“通浚”轮25日在中国黄海海域成功完成全部海上试验项目,顺利返航停靠江苏启东振华船厂码头。“通浚”轮是我国首艘自主设计建造的35000立方米舱容等级超大型耙吸挖泥船,最大舱容达38168立方米,位列亚洲第一、世界第二。
2025-11-26 10:15
日前,记者来到广西南宁东部新城的宁福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这里的机械臂精准协作,生产线正全速运转,每天超10万颗电池下线发往全球。依托面向东盟的比较优势,南宁将新能源电池产业列为核心牵引性产业,以全产业链思维开展精准招商。
2025-11-26 10:13
传统无机颜料虽然色彩稳定,却因重金属添加而存在健康风险隐患。“新型稀土环保颜料的呈色策略突破了传统颜料的局限,其出现及量产不仅解决了传统颜料有毒性、环境污染等问题,还在稳定性和生产成本上展现出显著优势。
2025-11-26 10:06
《办法》明确,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的建设和运行维护实行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监管,以“合理布局、依法备案、资源共享、保障安全”为原则,必须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技术规范和标准。
2025-11-25 09:43
稳步提升乡村建设水平,包括优化乡村规划布局、推进基础设施提档升级、推动公共服务普惠均等、探索创新乡村建设推进方式等。
2025-11-25 09:40
机器人完成一个后空翻动作,关节转动误差需控制在0.5度以内;医疗植入人体的陶瓷关节,表面粗糙度若超过0.1微米
2025-11-25 03:05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指出,“加快人工智能等数智技术创新,突破基础理论和核心技术,强化算力、算法、数据等高效供给”。
2025-11-25 03:05
11月24日,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召开空间科学先导专项最新亮点成果发布会,集中发布了空间科学卫星任务在宇宙暂现天体、宇宙线传播、太阳爆发等领域取得的系列重大科学突破。
2025-11-25 03:05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各个领域都在发生深刻变革,教育系统也刮起了AI风。
2025-11-25 03:05
燕矶长江大桥是亚洲首个专业货运枢纽机场——鄂州花湖国际机场的重要配套工程,是鄂黄第二过江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
2025-11-24 09:02
11月23日,由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主办的第二十二届中国国际半导体博览会在北京开幕。
2025-11-24 03:1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