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重拾文化综艺有效创新,《美好年华研习社》把历史“秀”起来
首页> 文娱频道> 影视综艺看点 > 正文

重拾文化综艺有效创新,《美好年华研习社》把历史“秀”起来

来源:光明网2022-08-18 12:07

  你有多久没看过令人破防的文化类节目了?文综赛道看似井喷,但实则创新匮乏,精品寥寥,难以触动年轻人形成共情。那么是创作者集体摆烂了吗?

  似乎也并非如此。最近,由芒果TV打造的首档青春文养综艺秀《美好年华研习社》登陆芒果TV和湖南卫视后引发广泛热议,实现热度、话题、口碑的多赢。节目为文化类综艺的“有效创新”提供了优质范本。

  高调性的文化审美、独到的年轻圈层视角、弘扬传统美德与传统文化的创新思路使得《美好年华研习社》一开播就受到了关注。凭借年轻态的硬核内容,《美好年华研习社》携#看美好年华研习社学到了#、#柳岩演绎了孙寿的一生#等热议话题快速出圈。

  描摹年轻群体青春文化特色

  圈定青年圈层价值认同感

  首先要肯定的,是《美好年华研习社》独具感染力的青春文化底色。关注芒果TV的人不难发现,近年来,平台始终在深耕内容的青春化表达,努力坚持与创新,也因此孵化出了很多头部原创综艺,例如《乘风破浪》IP、《披荆斩棘的哥哥》等等,它们在业界内外,尤其是年轻圈层受众里备受喜爱。

  凭借着平台自带的年轻态基因,如今《美好年华研习社》的脱颖而出似乎也顺理成章。单从节目模式、嘉宾阵容来看,《美好年华研习社》在文综赛道已经显得别致出挑。节目集结了12位既有台前表演能力,又有幕后创作思维的优秀年轻人,他们对中华历史文化饱含热忱,抱着开拓创新传承的愿景与观众们一起研习中华传统美学和中国传统人物,并在学习与交流中交出作业大秀。

  年轻人,做年轻的事,为心中的向往和热爱而奋斗,《美好年华研习社》的创作逻辑非常对味年轻观众审美,容易获得年轻圈层的价值认同感。

  从已播的两期节目来看,12位年轻社员在研习的过程中视角独到、形式新颖,让历史文化及人物绚烂新生,踩在了时代的审美前沿。舞蹈名家赵飞燕、美妆代表人物孙寿、悲剧美学鼻祖虞姬、大哥背后的女人黄月英……单看节目提交的四位历史人物研习作业视角,无一不契合现代传播热点,以及年轻人感兴趣并认同的价值观。例如黄月英与诸葛亮的爱情,你画图我制作,你冲锋陷阵我做最强后盾,这种互为得力“工具人”的“双强爱情”非常契合当代年轻人爱情观,节目输出的态度非常“上头”。

重拾文化综艺有效创新,《美好年华研习社》把历史“秀”起来

  首期“梦回两汉”主题,赵飞燕的生平让我们体会到女性“活在当下”的幸运,鼓励我们产生自勉的内驱能量。而孙寿的故事教会不要惧怕成为“时代的特殊案例”,自我认可与勇敢表达也许能替我们打开人生崭新的视窗。

  第二期“乱世佳人”中,王怡人眼中的小乔温婉、活泼可爱、古灵精怪,她对小乔的审视证明了年轻人解读历史的多元性。而对虞姬的塑造,从造型到艺术形式都兼具了历史真实感与舞台视效冲击力,尤其是第二幕到第三幕的穿插,年轻社员们用揭掉红色短纱的舞台表演细节,展现从古代女性到现代女性的成长、蜕变,新意十足。

  有赏识、有敬佩、有借鉴,有评判……年轻社员们的感悟真诚而有态度,许多观点都打开了观众们的思路,非常有思考价值。

重拾文化综艺有效创新,《美好年华研习社》把历史“秀”起来

  从秀前的随堂考到作业秀观秀指南的知识点输出,再到大秀表演的多维度创意呈现,这些优秀的年轻人们用Z世代的态度解读着青年群体所认知的中华传统文化,用青春态的审美诠释着中华文明与时俱进的跨时空能量。《美好年华研习社》搭建起历史文化与年轻人之间的共通“语言”,节目在拆解国风精髓、彰显文化态度的过程中圈定着青年圈层的价值认同感。

  除了主题设置契合时代审美,《美好年华研习社》在内容的设置上同样极具青春活力感。比如第一期的两汉“形制秀”打造了一场充满文化底蕴的汉服大赏,用趣味的形式再现古时场景,将知识转化为兴趣进行输出。

  第二期节目中的作业秀更将青春“潮”范儿玩出了新花样。在《虞姬》秀中,中国戏服与民间大鼓跨时空同台呼应,别样解读霸王与虞姬的悲怆故事;士兵们在战争上唱起方言山歌,将战乱下的悲楚氛围烘托到极致;张雨绮扮演的虞姬身着一身红裙,与士兵所筑成的人墙形成强烈对比,真正为观众们还原了“乱世佳人”的爱恨悲怆……古典与现代、力量与冲击,叠加出了独一无二的文化舞台。

  《美好年华研习社》不乏高品质、青春态的大秀。在《黄月英》三国女性群像大秀中,表演从貂蝉、孙尚香、小乔理想中的另一半为引子,将爱情观与女性自我觉醒精神完美串联,大秀充斥着年轻人的爱情向往和人生态度,风格独特、创意十足。

  不难发现,两期节目看下来,《美好年华研习社》真的将芒果文化类综艺的“寓教于娱”优秀基因呈现得淋漓尽致。

  用艺术形式串联历史文化

  高调性审美展多元文化态度

  传统历史文化的传承向来不靠“呐喊”,而要靠“感知”。相比于说教式的文化传播,真正让观众代入那个时代洪流中,让他们自己去感知、体悟无疑更有意义。《美好年华研习社》独辟蹊径,以“时空交叠”的体验形式带领观众们重回历史,用多元的艺术形式串联起璀璨艳丽的文化,让观者感受历史与现实碰撞融汇,所迸发出的奇妙化学反应。

重拾文化综艺有效创新,《美好年华研习社》把历史“秀”起来

  例如节目的开场,两期看下来依旧新鲜感十足。身着各色汉服衣饰的观光团成员缓缓而出,他们的妆发精致复古,姿态挺拔盎然,入场的过程中或低声交谈、或挥扇怡然。落座于观众席的“同袍”们亦同样以古人的姿态翘首观望,那一瞬间,我们仿佛时空错落,古代和现代交叠,让人难以分清是汉人来到了现代,还是现代人穿越回了汉代。

  第二期的虞姬大秀开场,观众们与项羽、虞姬隔了一个时空,项羽与虞姬又隔了一个时空,时空与时空的交错让画面充满想象力与悲壮感。这种意境式的技术流表现形式“时空交叠”,打开了历史文化的新大门,历史与今天、传统与现代发生奇妙的化学反应,迸发出新奇的光彩,让人的思绪在那刻被定格。

  除了“时空交叠”的观感体验方式,《美好年华研习社》更是涵盖了摸底考、音乐、舞蹈、戏剧、时装秀等多种多样的艺术表现形式,用高调性审美来展现多元化的文化态度。例如摸底考,将枯燥的历史知识和文化常识玩出新活力——“东汉和西汉哪个距离现在时间更久”“男子汉和汉朝有关系吗”“汉武帝刘彻初登大宝后册封的第一个皇后是哪一位?”“鸿门宴中舞剑刺杀刘邦的人是项羽还是荆轲?”看似严肃的历史知识却被节目玩出了新梗,看着年轻社员们捧腹答题,观众们在不知不觉中就被埋下了知识的“种子”。

  此外,主题作业大秀中所揉杂的多元表演方式也满足了不同观众的差异化审美需求。在孙寿秀中,音乐剧《催妆歌》创意十足,美妆展示、知识问答在演员们一唱一演中被诠释得尽善尽美,趣味十足。而孙寿新闻发布会更是紧跟时代潮流,“折腰步”、“龋齿笑”的现场教学更是将互动玩到了极致。

  再比如虞姬大秀,先是以意境流的剧场表演形式引出“乱世佳人”主题,紧接着上演舞蹈剧、音乐剧,多形式多样态的表演让人大饱眼福。节目在展现历史文化领域独具匠心,创意十足。

  尽管仅播出两期,但《美好年华研习社》已被不少网友盖章“高调性、高格调、高雅致”水准,这自然也离不开节目总导演张一蓓及其团队始终在线的审美力。他们创作的《越策越开心》、《天天向上之中华礼仪之美》等代表在传播传统文化、文明礼仪的同时,更能将寓教于乐的成长智慧、轻松愉悦的生活态度传递给大众。有这样硬核的幕后团队持续为节目赋能,《美好年华研习社》的未来值得被期待。

重拾文化综艺有效创新,《美好年华研习社》把历史“秀”起来

  助力传统文化传承创新

  弘扬高尚美德引领行业赛道

  “我们每个人都是继承者,也就是把先人们传下来的东西,我们接住,然后传下去。”节目中,汪涵的一席话道出了文化工作者的心声,“把有传承价值的东西变得有传播价值”也正是《美好年华研习社》这档节目的初心。

  节目对传统文化选取视角的创新力和开拓性可见一斑。与很多文化类节目严肃、刻板的宏大叙事相比,《美好年华研习社》将中华五千年文明中的审美力、时尚感、艺术性与历史知识相结合,同时在尺度把控上合情合理,以易于年轻人接受的形式将其展示,让具有传承价值的文化精华,释放出传播价值和现实意义。

  例如通过汉服将古代中国的礼仪制度进行普及,借助三国女性的爱情故事向年轻人传递积极正向的爱情观。节目通过契合当代年轻圈层审美及最易于年轻人接受的新视角,将传统文化中最精髓的内容进行传播、传承,让年轻人感受中华文明魅力的同时,更增文化自信。

  文化艺术作品的价值,不仅要有题材之宏大、维度之全面、意义之厚重,也要有如何在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中,挖掘出最具精华、最有价值、最能与时代共情的内容,再利用创新形态将其有效传播,充分做到“小而美”。

  《美好年华研习社》之所以能快速出圈,被年轻人喜爱,除了艺术价值亮眼外,更是因为节目兼具了社会价值和行业价值,为节目夯实了品质基础。先说社会价值,《美好年华研习社》在挖掘和传承传统文化的过程中,更实现了传统和时代潮流的跨时空对接,为年轻人开启了了解历史文化、学习传统高尚美德的绿色通道,进一步提升了文化自信。

重拾文化综艺有效创新,《美好年华研习社》把历史“秀”起来

  正如节目中所言,“我们上下五千年的大国历史文化,我们身上是有责任感的,我们应该去告诉更多的年轻人,什么叫做我们的文化”。

  再来看行业价值,文综赛道近年来虽然看似垂类细分多样化,比如今年诞生了很多聚焦民俗文化、作家创作竞演、国潮设计、人文探索等较为新颖的题材细分,但究其根本,这仅仅是敲门砖。真正能让作品成为黑马、形成受众黏性,就需要像《美好年华研习社》一般,在进一步拓宽文综赛道多元性的同时,还要实现行业创新和青年文化的引领,用实力征服那些思维天马行空、对文化未知充满探索欲的年轻人。从这个角度来说,《美好年华研习社》的确为文综艺节目的创新和发展提供了新的借鉴模板,行业价值斐然。(文/艾蕊)

[ 责编:张晓荣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欣欣,你在哪里——缅甸地震中国力量救援纪实

  • 现场视频!解放军台岛周边开展联合演训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近期,多地智慧农业建设传来佳绩,草莓巡检机器人、长臂喷雾机等打破了大众对农业的传统印象,数据要素在助力乡村全面振兴中正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推动农村电商发展,支持农村电商平台建设,帮助农民通过电商渠道销售农产品;利用数据分析市场需求,打造电商特色品牌,提高农产品竞争力。
2025-04-02 10:07
2月19日,凌晨3时的机房,敲完最后一行代码,中国海油所属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海油服”)深海深层地震数据成像处理技术研发团队负责人刘金朋如释重负。物探船作业时,利用拖缆产生地震波,对海底地层进行“CT扫描”,并实时完成震源和检波点数据采集。
2025-04-02 10:06
引力波被形象地比喻为“时空的涟漪”。为了更精准地认证透镜引力波,胡彬团队与宁波大学蔡荣根院士将目光瞄准宇宙中更为微小的尺度——星系中的致密天体。
2025-04-02 10:05
冰凌花能够早早绽放,成为东北“报春第一花”,是因为其特殊的生长节律和物候机制  草长莺飞,全国多地春意正浓。冰凌花还具有重要的生态价值,能为昆虫提供早春时节稀缺的花蜜和花粉,成为传粉昆虫不可或缺的食物来源。
2025-04-02 10:01
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前瞻规划、协同发力、接续攻坚,中国创新将在“一张蓝图绘到底”中破浪前行  作为尖端科技的代表,芯片是我国受外部冲击较大的领域之一。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前瞻规划、协同发力、接续攻坚,中国创新将在“一张蓝图绘到底”中破浪前行。
2025-04-02 10:00
3月30日,2025中国网络媒体论坛“坚持主流价值导向 推动算法向上向善”主题分享会在广西南宁举行。主题分享会上发布了“算法向善”南宁宣言,重点互联网企业代表集体签署。
2025-04-01 09:46
目前全球6G研发已从概念探索进入关键技术攻关阶段,中国围绕2030年实现6G商用这一目标加速布局。
2025-04-01 09:50
AI医疗只是辅助手段。
2025-04-01 09:48
31日,在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重大科技成果发布活动”上,由北京金融监管局联合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委金融办共同指导,全国首个商业航天保险共保体组织——“北京商业航天保险共保体”正式发布,助力北京商业航天加速发展。
2025-04-01 09:47
3月31日,“南海二号”钻井平台在惠州19-6油田海域进行钻探作业。
2025-04-01 09:45
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重大成果专场发布会31日举行,围绕“四个面向”发布19项重大科技成果,展现了我国在前沿科技引领、开源开放合作、创新驱动发展等方面的成效。
2025-04-01 09:41
现场发布2024中国正能量网络精品征集展播活动结果,与会领导为中国正能量十佳网络精品代表、突出贡献单位颁发荣誉证书和纪念牌。
2025-04-01 09:48
主题分享会上发布了“算法向善”南宁宣言,重点互联网企业代表集体签署。
2025-04-01 09:47
今年以来,我国以DeepSeek为代表的大模型企业通过算法优化、有针对性的训练和开源生态协作,在使用“缩水版”GPU芯片的情况下,将千亿参数模型训练成本压缩至同类模型的1/10,走出了一条从粗放式算力堆砌向内生式效能提升的新路径。
2025-03-31 10:21
“联合科研团队初步确定,青龙山恐龙蛋化石普遍表现出特殊排列规律,如常见同层埋藏的恐龙蛋3至5枚一组排列成微微弯曲的弧线,多组弧线近平行展布。
2025-03-31 10:03
由西湖大学孵化的西湖仪器,日前成功实现12英寸碳化硅衬底激光剥离自动化解决方案,大幅降低损耗,提升加工速度,推进了碳化硅行业降本增效。
2025-03-31 10:02
日照两城河口国家湿地公园,一群绿头鸭在水面上自由飞翔。
2025-03-31 10:01
3月28至29日,作为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关村国际技术交易大会“全球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促进大会”在北京工业大学举行。
2025-03-31 09:59
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于3月27日至31日在北京举办,以“新质生产力与全球科技合作”为年度主题。其中将举办碳达峰碳中和科技、世界绿色设计等论坛,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注入绿色动能。
2025-03-28 03:30
日前,我国自主研制的最大直径盾构机“沧渊号”成功下线,将承担世界最长公路水下盾构隧道——海太长江隧道工程左线掘进任务。大海古称“沧渊”,海太长江隧道横跨长江入海口,全长39.07公里,其中过江隧道长11.185公里,最大埋深超75米,计划于2028年建成。“沧渊号”开挖直径达16.66米,整机总长176米,总重量超5650吨,再创国产超大直径盾构机新纪录。
2025-03-28 04:00
加载更多